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格网计算方法及精度检验
1
作者 王文超 赵辉 +3 位作者 孟静娟 耿晓燕 王夏莉 刘焕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采用谱组合和不同地形分辨率嵌套的方式计算局部地形和均衡改正,并利用重力归算方法计算实验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格网。结果表明,在实验区内由谱组合法计算的局部地形改正精度最优,在中央区和边缘区采用不同分辨率嵌套计算的均衡改正... 采用谱组合和不同地形分辨率嵌套的方式计算局部地形和均衡改正,并利用重力归算方法计算实验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格网。结果表明,在实验区内由谱组合法计算的局部地形改正精度最优,在中央区和边缘区采用不同分辨率嵌套计算的均衡改正精度最优;积分半径为1°和2°时,局部地形改正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均衡改正相差较大;由完全布格与均衡重力异常经重力归算后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格网结果精度相同,较由地面点自由空气重力异常直接网格化得到的结果精度有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归算 局部地形改正 均衡改正 重力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NSS水准数据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
2
作者 王梦婷 聂建亮 +4 位作者 田婕 黄功文 赵大江 刘文龙 张海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96-899,共4页
针对少量稳定水准点无法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GNSS与水准融合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方法。首先利用稳定水准点、GPS点初步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再根据各个水准点、GPS点的模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 针对少量稳定水准点无法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GNSS与水准融合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方法。首先利用稳定水准点、GPS点初步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再根据各个水准点、GPS点的模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选取区域地壳垂直运动建模所用点;最后利用函数模型拟合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以山东及周边一等水准网以及CORS数据为例进行计算,证明该方法能够克服因水准点数量不足而无法建立模型的弊端,并提高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垂直运动 水准 GNSS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在中国西北地区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旭科 闫世伟 +1 位作者 赵红 杨晓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0-923,共4页
基于Fortran语言对GAMIT10.7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Hopfield模型、Saastamoinen模型、Black模型、UNB3模型、EGNOS模型、GPT2w_1+Saastamoinen模型和GPT2w_5+Saastamoinen模型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对流层延迟解算服务,并分析不同对流层延... 基于Fortran语言对GAMIT10.7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Hopfield模型、Saastamoinen模型、Black模型、UNB3模型、EGNOS模型、GPT2w_1+Saastamoinen模型和GPT2w_5+Saastamoinen模型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对流层延迟解算服务,并分析不同对流层延迟模型在西北地区的适应性问题。实验表明,在实测气象数据模型中,Saastamoinen模型在中国西北地区获取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精度最高,各个测站平均bias值和RMS值分别是-1.67 cm、3.83 cm;Hopfield模型和Black模型精度相当。在非实测气象数据模型中,GPT2w_1+Saastamoinen模型精度最高,GPT2w_5+Saastamoinen模型次之,EGNOS模型最低。不同对流层延迟模型的精度均受季节变化影响,夏季bias的绝对值和RMS值最大,冬季最小,春季和秋季结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天顶对流层延迟 CMONOC Saastamoinen模型 季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在陕西地区的精度及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尹恒毅 郭春喜 +4 位作者 姚顽强 赵红 黄功文 王维 惠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1-394,共4页
利用MATLAB实现UNB3m、GPT2w+Hopfield、GPT2w+Saastamoinen、GPT3+Hopfield、GPT3+Saastamoinen等5种模型,分析它们在陕西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5种模型结果普遍偏小。GPT2w+Saastamoinen和GPT3+Saastamoinen模型整体精度相当,且优... 利用MATLAB实现UNB3m、GPT2w+Hopfield、GPT2w+Saastamoinen、GPT3+Hopfield、GPT3+Saastamoinen等5种模型,分析它们在陕西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5种模型结果普遍偏小。GPT2w+Saastamoinen和GPT3+Saastamoinen模型整体精度相当,且优于其他3种模型,bias为1.41cm,RMS分别为4.68cm和4.67cm,且随着高程增加精度越来越高。5种策略精度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其中UNB3m变化最为明显,夏冬2季bias差达到7.92cm,RMS差达到7.67cm。更高精度计算时,秋季应使用GPT3,而春夏2季时使用GPT2w效果更好。选用同样的气象参数模型时,Saastamoinen模型比Hopfield模型更适用于陕西地区,并且陕北地区精度最好。对比最新的全球气压温度模型GPT3与GPT2w发现,2种模型算得的地面气压P、地面温度T、地面水汽压e、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等4种气象参数均相差细微,所以在陕西地区利用GPT2w或GPT3分别算得的对流层总延迟ZTD和对流层干延迟ZHD相差很小,通过对流层湿延迟ZWD算得的PWV也几乎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全球气压温度模型 对流层延迟模型 陕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和自适应最小二乘配置建立新疆水平速度场格网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郭鑫伟 田婕 +4 位作者 聂建亮 邰贺 靳鑫洋 邓鹤 张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8-1062,共5页
针对双差计算测站坐标效率低下的问题,采用GNSSer精密单点定位方式多核并行处理测站数据,加快解算速度;针对测站速度含有随机信号导致速度场建模精度降低的问题,采用最小二乘配置来估计随机信号,并引入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来调整噪声与... 针对双差计算测站坐标效率低下的问题,采用GNSSer精密单点定位方式多核并行处理测站数据,加快解算速度;针对测站速度含有随机信号导致速度场建模精度降低的问题,采用最小二乘配置来估计随机信号,并引入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来调整噪声与信号协方差矩阵间的不合理关系,建立精度更高的速度场模型。以新疆陆态网络2011~2017年连续运行基准站为例,利用GNSSer精密单点定位方式获取坐标时间序列,大幅提升了解算效率,验证了GNSSer的可靠性和高效性,证实精密单点定位可获得与双差定位基本一致的速度信息(差异在1.5 mm/a以内);建立新疆水平速度场格网模型,结果表明,新疆水平运动速度为27.1~34.8 mm/a,整体趋势为北向偏东,自西南到东北部,运动方向由北偏东向东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er 精密单点定位 速度场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BDS星历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精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尹恒毅 郭春喜 +3 位作者 惠哲 赵红 王维 成夏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2-1187,共6页
基于陕西地区3个GNSS观测站2018年1~6月数据,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水汽反演。首先利用不同星历产品计算水汽结果,分别与利用IGF解算的水汽结果、探空数据探测结果进行比较;再将不同星历得到的水汽结果进行相互对比。结果表明,利用3... 基于陕西地区3个GNSS观测站2018年1~6月数据,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水汽反演。首先利用不同星历产品计算水汽结果,分别与利用IGF解算的水汽结果、探空数据探测结果进行比较;再将不同星历得到的水汽结果进行相互对比。结果表明,利用3种星历都能获得精度和可靠性较高的水汽结果,其中精密星历和快速星历反演水汽的精度相当,各测站偏差均优于1 mm,标准差和均方根误差均优于3.5 mm;利用超快速星历(预报部分)反演水汽在各测站的偏差约为1 mm,标准差和均方根误差均优于5 mm。综合3种产品反演水汽的对应精度可知,利用3种星历产品均可反演大气可降水量,且超快速星历(预报部分)计算的水汽值可为气象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GPS 大气可降水量 探空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预报误差对低轨卫星精密轨道预报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欣欣 王磊 +2 位作者 许钡榛 李涛 陈锐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结合珞珈一号卫星轨道数据,分析地球自转参数(ERP)预报误差对低轨卫星精密轨道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ERP预报误差主要对轨道切向和法向产生影响,对径向影响较小。当预报时间为10 d时,切向误差可达到dm级,这对cm级定位会产生较大影响。
关键词 ERP预报 珞珈一号卫星 自主定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温度变化对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垂向形变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涛 聂建亮 +3 位作者 田婕 刘晓云 郭鑫伟 靳鑫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70-1174,共5页
利用实测地表温度数据,计算温度变化对GNSS基准站观测墩和基岩垂向形变的影响;联合大气负荷变化,综合分析温度变化对基准站垂向形变的影响规律。以新疆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为例,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新疆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垂向影响... 利用实测地表温度数据,计算温度变化对GNSS基准站观测墩和基岩垂向形变的影响;联合大气负荷变化,综合分析温度变化对基准站垂向形变的影响规律。以新疆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为例,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新疆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垂向影响的年周期项振幅为1.4~2.1 mm,半周年振幅为0.01~0.33 mm,周年项振幅占主要部分;垂向时间序列变化扣除温度变化影响后,RMS值平均减小0.55 mm,精度提高约9%;温度变化与大气负荷变化对垂向形变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呈现上半年增加、下半年下降,扣除两项影响后精度提高约13%。研究表明,温度和大气负荷变化均为基准站垂向位移周期性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GNSS基准站 垂向形变 大气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R-G型相对重力仪周期项参数的确定方法
9
作者 王文超 王夏莉 +2 位作者 王斌 耿晓燕 刘焕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3,110,共5页
基于国家重力基准网观测数据,采用正则化方法对LCR-G型相对重力仪周期项参数进行筛选,并分析平差解算的结果。结果表明,当惩罚因子λ取80时,正则化方法筛选相对重力仪周期项的效果良好,正则化参数α值的变化对周期项筛选结果影响甚微;... 基于国家重力基准网观测数据,采用正则化方法对LCR-G型相对重力仪周期项参数进行筛选,并分析平差解算的结果。结果表明,当惩罚因子λ取80时,正则化方法筛选相对重力仪周期项的效果良好,正则化参数α值的变化对周期项筛选结果影响甚微;周期项振幅量级最大超过10μGal,且对重力基准网平差重力值结果的影响达到μGal量级;相对重力仪的周期会随着观测环境或者时间变化,导致解算结果不一致,这是由于周期函数模型与实际周期变化有差异,模型只能近似而不能真正模拟周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项 周期误差 重力基准网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