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时空转换的诗境量化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戴睿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32,共5页
创新性地提出了诗境总感受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定义,经由主成分分析得出的信度和总指标解释力验证了提出的主要变量与诗境总感受指标呈现正相关。提出以诗境规划设计序列为设计框架,以解决规划设计问题为核心内容,以导入诗境总感受指标体... 创新性地提出了诗境总感受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定义,经由主成分分析得出的信度和总指标解释力验证了提出的主要变量与诗境总感受指标呈现正相关。提出以诗境规划设计序列为设计框架,以解决规划设计问题为核心内容,以导入诗境总感受指标体系为主要解决途径的中国风景旅游诗境规划设计方法,并通过实践项目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指出其后续应用不仅可以将中国文化通过景观的外化更好地表达出来,还能为风景园林赋予更深远的民族意义和文化意义;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行业内的规划设计方法,还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增强地方风景旅游建设的差异性、文化性、识别性以推动城市及区域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诗境量化 模型研究 时空转换 景观感受 旷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象无形·意在笔先——中国风景园林美学的哲学精神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滨谊 廖宇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9,共5页
中国哲学为传统风景园林提供了泛文化基础,两者在意象上是异质同构、合而为一的,谓之同象。在西方知识论的语境下,中国传统园林难以解读,但回到中国传统形而上的"道"上去释义,传统园林却是可读的,谓之同意。当前,对中国风景... 中国哲学为传统风景园林提供了泛文化基础,两者在意象上是异质同构、合而为一的,谓之同象。在西方知识论的语境下,中国传统园林难以解读,但回到中国传统形而上的"道"上去释义,传统园林却是可读的,谓之同意。当前,对中国风景园林在精神性、本土性上的反思使传统哲学的园林重返成为必需,通过对"大象无形"与"意在笔先"的探索,希望能够回溯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哲学基础和由形入神的建构方式,从而可为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本土的、原生的和在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形而上学 超道德价值 同构 知识论 审美连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道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邵钰涵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22,共6页
景观的视觉美学质量被广泛认为是值得保护的宝贵资源。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将目光从之前的广泛区域性研究重新定位到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街道美学研究,因为他们认为,街道环境对当地人的生活质量与舒适度也起到了决定... 景观的视觉美学质量被广泛认为是值得保护的宝贵资源。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将目光从之前的广泛区域性研究重新定位到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街道美学研究,因为他们认为,街道环境对当地人的生活质量与舒适度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针对城市街道的景观美学进行分析与评估,最终得出影响街道美学的关键因素。基于广泛的基于景观感知的调查,发现虽然不同受访者针对同一街道景观有着不同的观点与偏好,但是其偏好绝大部分都受到街道景观美学视觉质量本身的影响,景观美学质量越高,共识越趋于统一。与此同时,还发现基于空间结构层面的景观美学因素也影响着人们对景观美学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美学 视觉质量 景观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