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油菜秸秆资源作为生物质产业原料的潜力量化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何聪彧 陈清健 +3 位作者 伏肖 杨茜云 易自力 薛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34-243,共10页
油菜(Brassica napus L.)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具有高纤维素含量、利用成本低等优点,合理的利用可为相关产业原料的供应提供重要保障。湖南省作为中国油菜主产区,理论上具备产业化开发的潜... 油菜(Brassica napus L.)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具有高纤维素含量、利用成本低等优点,合理的利用可为相关产业原料的供应提供重要保障。湖南省作为中国油菜主产区,理论上具备产业化开发的潜力。全面了解生物质产量潜力和原料品质的区域差异是合理利用秸秆资源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该研究对湖南省油菜秸秆资源产量潜力和原料品质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基于此对油菜秸秆作为未来生物质产业原料的潜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油菜秸秆年产量为660.47万t,其中以湘北(35.71%)和湘中地区(32.43%)贡献最大,产量潜力分别达到了235.84万t和214.21万t。湖南省油菜秸秆生物质原料品质存在较高的异质性,所有表征指标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值均很高(>0.50)。生物质原料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重金属含量方面(CV>5.00)。此外,油菜秸秆生物质在灰分含量(CV=3.02)、木质素含量(CV=1.17)和纤维素聚合度(CV=1.15)方面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基于测定的多项品质指标,该研究通过构建基于隶属函数的生物质生产潜力指数进行原料品质指标的归一化处理。从生物质生产潜力指数上看,湖南省油菜秸秆最适合生产半纤维素基产品,尤其是湘北地区的油菜秸秆(潜力指数为0.60)。总体上看,具备较高产量潜力和较优原料品质的湘北地区可作为全省油菜秸秆产业的先行原料供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产业 品质 油菜秸秆 生物基产品 生产潜力指数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南荻生物质品质快速分析
2
作者 李杰 李蒙 +4 位作者 傅童成 徐强 肖晶 易自力 王晓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为快速分析洞庭湖南荻的生物质品质(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以采集的12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3种特征光谱筛选方法优化原始光谱,基于不同组合方式优化光谱及原始... 为快速分析洞庭湖南荻的生物质品质(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以采集的12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3种特征光谱筛选方法优化原始光谱,基于不同组合方式优化光谱及原始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筛选针对7个品质指标的双重优化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种质资源进行工业化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南荻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且大致呈正态分布,符合近红外建模的要求;基于直接差分法(DD)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优化的PLS模型对南荻可溶物含量的预测结果表现优异,其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为0.27,决定系数(R_(C)^(2))为0.99;交叉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77,决定系数(R^(2)_(CV))为0.97,预测集的相对分析误差为5.07,相关系数(R_(V)^(2))为0.88;基于DD结合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混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CPA–IRIV)优化的PLS模型在南荻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结晶度、聚合度的预测中表现优异,模型的RMSEC为0.14~10.20,R_(C)^(2)为0.98~0.99,RMSECV为0.28~19.46,R^(2)_(CV)为0.94~0.98,R_(V)^(2)为0.87~0.98,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84~15.65;表明基于双重优化光谱子集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南荻的生物质品质,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南荻种质资源进行评估,发现126个样本的工业化利用潜力分数大致呈正态分布,其利用潜力分数的均值为54.4,一级种质资源4个,二级种质资源40个,三级种质资源63个,四级种质资源14个,五级种质资源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荻 生物质品质 近红外光谱技术 灰色关联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浸种对紫花苜蓿幼苗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曲清华 王士超 +3 位作者 谢锦 邓超艳 李瑶 韩立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0-1370,共11页
随着我国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推进,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在盐渍化土壤上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提高紫花苜蓿幼苗期的耐盐性,对其在盐渍化土壤上的建植至关重要。因此,本试验设置了3个盐胁迫浓度(0.3%、0.6%和0.9%)和3个赤霉素(GA... 随着我国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推进,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在盐渍化土壤上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提高紫花苜蓿幼苗期的耐盐性,对其在盐渍化土壤上的建植至关重要。因此,本试验设置了3个盐胁迫浓度(0.3%、0.6%和0.9%)和3个赤霉素(GA_(3))浓度(50、100和150mg·L^(-1))浸种,研究在不同程度盐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GA_(3)浸种对紫花苜蓿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及机理,并探明GA_(3)最佳浸种浓度与盐胁迫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GA_(3)浸种通过提高盐胁迫下苜蓿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生长素、水杨酸含量以及降低丙二醛、脱落酸、氯离子和钠离子含量等途径来缓解盐胁迫;GA_(3)的最佳施用浓度与盐胁迫程度之间成反比关系,在0.3%低盐胁迫下100~150 mg·L^(-1)的GA_(3)浸种效果较好,在0.6%盐胁迫下100 mg·L^(-1)的GA_(3)浸种效果较好,在0.9%的高盐胁迫下50 mg·L^(-1)的GA_(3)浸种效果较好。本研究证明了外源GA_(3)浸种可以缓解盐胁迫对苜蓿幼苗的毒害,促进其生长,且在低、中度盐胁迫下施加效果优于重度盐胁迫,这为提高盐渍化地区紫花苜蓿的种植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盐胁迫 赤霉素 浸种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芦苇中国潜在分布区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二国 游澜清 +1 位作者 易自力 杜卫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66-72,共7页
研究基于338条芦苇分布数据和6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芦苇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模拟,结合环境变量的贡献率、置换重要性、刀切法检验结果以及单变量响应曲线综合分析影响芦苇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及其适宜范围。结果表明:MaxEnt... 研究基于338条芦苇分布数据和6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芦苇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模拟,结合环境变量的贡献率、置换重要性、刀切法检验结果以及单变量响应曲线综合分析影响芦苇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及其适宜范围。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在RM=1、FC=LQHP组合参数下的AUC均值为0.909,表明预测结果准确度极高;芦苇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主要位于甘肃、山西、陕西等地区,其中高、中适生区面积分别为1.25×10^(9)、1.88×10^(9) hm^(2);影响芦苇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是年平均气温、最湿月降水量、等温性、最冷季度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变化范围;当年平均气温为14~22℃、最湿月降水量为108~284 mm、等温性低于24、最冷季度降水量小于50 mm、年平均气温变化范围低于28.5℃时,芦苇的分布概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MaxEnt模型 环境因子 潜在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与基因型互作对瓜类蔬菜镉积累的影响及产地土壤安全阈值研究
5
作者 纪晟莹 李杰 +3 位作者 李鑫 陶禹 陈娟 王晓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4-1952,共9页
当前耕地土壤镉(Cd)污染严峻,公众通过食用蔬菜摄入镉的风险增加,但针对瓜类蔬菜在不同污染土壤及基因型下的镉富集特性研究尚不足。为探究不同种类及品种的瓜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镉的吸收积累特性,并评估环境因子与基因型对蔬菜镉含... 当前耕地土壤镉(Cd)污染严峻,公众通过食用蔬菜摄入镉的风险增加,但针对瓜类蔬菜在不同污染土壤及基因型下的镉富集特性研究尚不足。为探究不同种类及品种的瓜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镉的吸收积累特性,并评估环境因子与基因型对蔬菜镉含量的综合影响,通过在湘江流域选择12个典型镉污染特征区域,采取多点-多瓜类/品种田间试验方法结合土壤镉含量、土壤性质与蔬菜镉累积对应采样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和多种模型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SD)分析等方法分析环境因子与蔬菜镉含量、生物富集系数(BCF)的关系及安全阈值。结果显示:1)环境因子对瓜类蔬菜镉含量的影响显著高于基因型,环境、品种和环境品种互作共解析了瓜类蔬菜镉含量和BCF的94.05%和84.03%,其中环境的贡献率分别为62.90%和36.67%;2)瓜类蔬菜镉含量与土壤总镉、有效态镉显著正相关(r=0.721,p≤0.01;r=0.737,p≤0.01),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r=−0.390,p≤0.01);土壤有效态镉与pH值是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可以解释瓜类蔬菜镉含量变异的60.80%;3)瓜类蔬菜整体超标风险较低,但不同瓜类品种的镉富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板栗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品种V5表现出较高敏感性,蜜本南瓜品种V6表现出低敏感性;4)基于Burr Ⅲ type分布模型,估算了保障95%瓜类蔬菜安全生长的土壤镉含量阈值,其阈值为1.316 mg·kg^(−1)。该研究可为镉污染土壤中的瓜类蔬菜种植提供科学的品种选择和风险控制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蔬菜 物种敏感性分布(SSD) 生物富集系数(BCF) 安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荻水热液化耦合酶解联产多种纤维糖
6
作者 袁然 梁映红 +4 位作者 傅童成 胡生龙 汪盛 易自力 李蒙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80,共10页
为充分提高南荻的原料利用率,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水热液化耦合纤维素酶解法联产制备木糖、低聚木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的方法,并分别使用响应面法和正交实验法对水热液化条件和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 为充分提高南荻的原料利用率,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水热液化耦合纤维素酶解法联产制备木糖、低聚木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的方法,并分别使用响应面法和正交实验法对水热液化条件和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10 min时,半纤维素的糖化效率为59.38%,木糖、阿拉伯糖和低聚木糖得率分别为15.53%、7.97%和52.58%;酶解残渣过程中,在纤维素酶添加量为30 FPU/g,Tween-80添加量为8%时,纤维素酶解成葡萄糖的效率最高达45.02%;经两步处理,南荻生物质总糖化效率为5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荻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水热液化 表面活性剂辅助酶解 生物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贫瘠红壤定植芒草根际土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伍旖旎 许依 +2 位作者 傅童成 易自力 薛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1-809,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施氮量对长期定植芒属植物后酸性红壤中固定的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本研究以长期定植芒草的根际红壤为试验材料,采用控制变量法开展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氮极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随着施氮量的... 为了探究不同施氮量对长期定植芒属植物后酸性红壤中固定的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本研究以长期定植芒草的根际红壤为试验材料,采用控制变量法开展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氮极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降低,呈现极显著的负激发效应(P<0.001)。与不施氮相比,低氮与高氮处理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在培养后第60天分别降低了35.47%和45.43%,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分别降低了19.04%和27.8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pH值、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代谢熵呈现下降趋势,减幅分别达10.46%~14.07%,63.00%~68.36%,38.21%~46.4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氮和铵态氮在低氮处理下最高,分别为272.62 mg·kg^(-1),42.59 mg·kg^(-1)和33.14 mg·kg^(-1)。本研究发现,高水平施氮会降低土壤pH值、可溶性有机碳,从而抑制红壤有机碳矿化过程,进一步稳定芒属植物种植对酸性红壤有机碳的积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草 氮添加 贫瘠红壤 边际土地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属植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肖晶 陈娜 +3 位作者 周晓溦 罗博伦 易自力 薛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6-1025,共10页
为了探究芒属植物(Miscanthus spp.)的化感效应和作用规律,本试验采用室内生物学测定方法,研究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芒(Miscanthus sinensis)、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奇岗(Miscanthus×giganteus)不同部位... 为了探究芒属植物(Miscanthus spp.)的化感效应和作用规律,本试验采用室内生物学测定方法,研究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芒(Miscanthus sinensis)、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奇岗(Miscanthus×giganteus)不同部位(根、茎、叶)浸提液对青葙(Celosia argentea)、苋(Amaranthus tricolor)、稗(Echinochloa crusgalli)3种杂草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芒草根、茎、叶浸提液对3种杂草发芽率、发芽指数、胚轴长、胚根长、幼苗干重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P<0.05),且3种杂草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种芒草浸提液对青葙、稗的化感效应整体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南荻浸提液对苋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芒草浸提液对3种杂草化感效应表现为芒>五节芒>奇岗>南荻;芒草不同部位浸提液间的化感效应不同,表现为根浸提液>叶浸提液>茎浸提液。结合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指数,3种受试植物对不同芒草不同部位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为青葙>稗>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属植物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荻MlNAC2基因差异表达与耐盐生理响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万婷 段钧译 +1 位作者 李蒙 陈智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85-2693,共9页
为探究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耐盐生理及其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采用0%,0.2%,0.5%,0.8%浓度的NaCl处理奇岗和不同基因型南荻,测量NaCl溶液胁迫下的MlNAC2基因相对表达量和6个耐盐指标,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为探究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耐盐生理及其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采用0%,0.2%,0.5%,0.8%浓度的NaCl处理奇岗和不同基因型南荻,测量NaCl溶液胁迫下的MlNAC2基因相对表达量和6个耐盐指标,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荻MlNAC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在不同材料之间差异较大,L2,L6,L9,P1出现10倍以上增加,而L1,L5,L8,L10变化量都在3倍以内。生理指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脯氨酸与无胁迫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部分材料中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与MlNAC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最相关的生理指标是一系列光合作用相关因子: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本研究结果可为探究南荻耐盐生理响应与分子机理层面的相互关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南荻 生理响应 MlNAC2基因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