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模沿空留巷自移式混凝土泵送系统管路振动分析
1
作者 许联航 杨俊彩 +5 位作者 杜怀龙 焦乐 吴帅 崔石磊 王庆雄 田文鑫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224,共7页
针对柔模沿空留巷施工中混凝土泵送设备搬迁、管线布置等工序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人员多、效率低等问题,自主研发了柔模沿空留巷自移式混凝土泵送系统。为了揭示自移式混凝土泵送系统输送管路振动特性,首先建立泵送系统管路模型,分析... 针对柔模沿空留巷施工中混凝土泵送设备搬迁、管线布置等工序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人员多、效率低等问题,自主研发了柔模沿空留巷自移式混凝土泵送系统。为了揭示自移式混凝土泵送系统输送管路振动特性,首先建立泵送系统管路模型,分析泵送过程中直管和弯管受力,确定管路模型边界条件与参数;然后通过对单节泵管自由模态分析和模态线性叠加,确定单节泵管模态振型零位置并作为管路支撑点,归纳了管路节数和自由模态频率关系;其次进行了输送管路在混凝土重力、摩擦力和管路重力载荷综合作用下谐响应振动分析,得出管路在不同支撑约束下的振动幅值和应力;最后通过管路刚柔耦合分析,得出支撑约束反力、验证了谐响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距管端415 mm位置为模态零位置且为较佳支撑位置;单节泵管前六阶自由模态频率与管路节数呈反双曲函数关系;管路最佳支撑节距为1;移动支撑装置重力必须大于117.74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振动 自移式混凝土泵 柔模沿空留巷 谐响应分析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透明化开采模式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原长锁 王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5,31,共6页
针对目前基于自适应工作面地质条件的智能开采技术无法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的问题,提出了包括模型构建、待开采空间定位、截割控制决策与执行3个阶段的综采工作面透明化开采模式,即以煤层赋存勘探为基础,以工作面三维数字化模型为对象... 针对目前基于自适应工作面地质条件的智能开采技术无法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的问题,提出了包括模型构建、待开采空间定位、截割控制决策与执行3个阶段的综采工作面透明化开采模式,即以煤层赋存勘探为基础,以工作面三维数字化模型为对象,通过剖切三维数字化模型、提取待开采煤层顶底板轨迹坐标,制定采煤机调高控制策略,最终采煤机依据截割轨迹参数进行调高控制,达到自主割煤目标;阐述了三维数字化模型建立、三维激光点云模型建立、模型剖切与截割规划、采煤机调高控制等综采工作面透明化开采关键技术。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榆家梁煤矿43102综采工作面开展了透明化开采模式及关键技术工程应用:构建工作面初始三维地质模型,沿煤层顶底板分界线完成钻孔勘测,实现对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的探测;获取的数据导入初始三维地质模型后,得到工作面三维数字化模型;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每天进行地质测绘,通过测绘数据实现三维数字化模型误差纠偏;构建采场实时三维激光点云模型,提取三维激光点云模型中煤壁、顶板交接处三维坐标数据集形成剖切线,利用剖切线对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剖切,获得下一割煤循环的顶底板轮廓曲线;通过分析煤层赋存变化情况制定截割规划,指导采煤机后续割煤循环过程中滚筒自主调高控制。应用结果表明,三维数字化模型误差小于±0.2 m,初步实现了采煤机依据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进行自主割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化开采 智能化开采 三维数字化模型 三维激光点云模型 模型剖切 采煤机截割规划 采煤机调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