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能源集团掘进智能化建设现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晓旭 罗会强 丁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9,共3页
通过分析国家能源集团掘进智能化建设现状,提出了掘进智能化建设原则,制定了近期、中长期掘进智能化建设目标。指出了掘进智能化建设途径:(1)制定建设规划标准,包括顶层设计和装备要求。(2)夯实智能建设基础,主要是开发智能一体化管控平... 通过分析国家能源集团掘进智能化建设现状,提出了掘进智能化建设原则,制定了近期、中长期掘进智能化建设目标。指出了掘进智能化建设途径:(1)制定建设规划标准,包括顶层设计和装备要求。(2)夯实智能建设基础,主要是开发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建设煤矿云计算数据中心,推动煤矿信息网络升级,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体系。(3)重点突破掘进工艺、支护工艺、精确导航、自动钻锚、自适应截割等关键技术瓶颈。(4)增强示范引领作用,重成智能化示范掘进工作面。(5)分类分步实施建设,按初级、中级、高级3个级别分类分步有序推进掘进智能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智能化 掘进机器人 掘进工艺 掘进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高级智能技术的煤炭井工开采管控模式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浩荡 丁震 +8 位作者 张凯 罗会强 曹正远 崔文 尤秀松 赵星宇 孟广瑞 孙江 邓文革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煤炭是我国兜底保障能源,未来一段时间内在能源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煤炭智能开采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迈进新的发展阶段。经归纳分析,总结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发展规律、矛盾问题、建设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系统阐述了我国煤... 煤炭是我国兜底保障能源,未来一段时间内在能源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煤炭智能开采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迈进新的发展阶段。经归纳分析,总结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发展规律、矛盾问题、建设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系统阐述了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历程,总结了人工开采、普通开采、综合机械化开采、自动化开采、初级智能化开采5个阶段及对应的技术模式。突破传统煤矿采掘机运通等智能化研究思路,提出煤炭中高级智能开采技术的10个表征,即煤矿完全透明、感知全面智慧、装备高端智能、网络实时可靠、平台集成操控、数据智能分析、群体协同智能、队伍员工职业、决策智慧动态、灾害防控匹配,并给出每个表征的定义、特点、内容、功能等。以中高级智能技术为前提,构思出相对应的煤炭井工开采“1+1”管控新模式,即1个煤矿设置1个层级,构建“1个指挥控制中心+1个专业化队伍”的扁平化平台式管控新模式,以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匹配未来智能化快速发展对应开采模式需求,实现真正意义的减人、增安、提效。最后,对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和模式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开采 管控模式 中高级智能技术 扁平化平台式管控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一致性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3
作者 孟广瑞 张璐 张仁生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6-38,107,共4页
为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提升集团安全监控及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基于对采集、传输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的关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通过梳理矿端采集模块的功能,利用78家单位的接入数据形成矿端采集... 为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提升集团安全监控及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基于对采集、传输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的关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通过梳理矿端采集模块的功能,利用78家单位的接入数据形成矿端采集器的核心逻辑,提出在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设计与实现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一致性。实地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升级改造后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采用二级数据传输和多线程工作模式,数据传输延时基本控制在秒级范围以内,为井下异常状态的处置提供决策支持。加入重发和补发的机制,解决了通信链路异常问题,保障了数据传输的一致性,为事故追查、推演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确保各级安全调度有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测系统 实时传输 实时性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