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乌东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平台搭建与应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冯攀飞
曹亚利
赵英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5-252,共8页
为应对乌东煤矿越来越严峻的冲击地压预警与防治形势,提高冲击地压灾害预警准确性,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云计算技术,结合该煤矿特殊地质条件和复杂开采手段,搭建了集成微震、地音、矿山压力等多种监测手段的冲击...
为应对乌东煤矿越来越严峻的冲击地压预警与防治形势,提高冲击地压灾害预警准确性,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云计算技术,结合该煤矿特殊地质条件和复杂开采手段,搭建了集成微震、地音、矿山压力等多种监测手段的冲击地压预警平台,从“时间—空间—强度”三个维度建立多系统多参量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冲击地压危险综合预警模型。该平台实现了对监测矿井冲击危险的“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动态感知,主要功能包括:能够实时采集各监测系统的数据并完成前兆信息特征提取;展示各单系统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并实现单系统单一指标预警到多系统融合预警的转变;可一键生成报表,实时查看设备状态,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该平台已在乌东煤矿应用,实现矿井的分区分级预警,有效提高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指导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辅助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监测预警
大数据
多系统
多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东煤矿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硫化氢治理技术
被引量:
3
2
作者
胥奎
赵凯
+2 位作者
龚小兵
赵中太
王磊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乌东煤矿+575 m水平45^(#)煤层西翼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隅角硫化氢体积分数超限给回采工作带来严重危害。采用监测硫化氢体积分数的方法,得出在距煤壁相同的同一断面高度方向上的上隅角硫化氢体积分数呈现出与底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乌东煤矿+575 m水平45^(#)煤层西翼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隅角硫化氢体积分数超限给回采工作带来严重危害。采用监测硫化氢体积分数的方法,得出在距煤壁相同的同一断面高度方向上的上隅角硫化氢体积分数呈现出与底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上隅角硫化氢集中抽取—净化一体化治理新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距吸风口后5 m及出风口后1 m位置的硫化氢体积分数,分别由抽取—净化前的588.8×10^(-6)、120.2×10^(-6)降至抽取—净化后的28.2×10^(-6)、10.0×10^(-6),硫化氢抽取率、净化率分别达到95.2%、91.7%,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上隅角
硫化氢气体
分布规律
抽取—净化一体化
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直立煤层群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充填卸压防冲研究
3
作者
王子伟
程博源
+3 位作者
魏炜杰
孙文超
谢东恒
谢缅羽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89,共8页
目前近直立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主要有爆破、水压致裂、建立保护层等,或破坏层间岩柱和顶底板,或难以解决大采深情况下的层间岩柱应力集中问题,且会导致较大的地表沉降。以乌东煤矿为工程背景,针对近直立煤层群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方...
目前近直立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主要有爆破、水压致裂、建立保护层等,或破坏层间岩柱和顶底板,或难以解决大采深情况下的层间岩柱应力集中问题,且会导致较大的地表沉降。以乌东煤矿为工程背景,针对近直立煤层群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方法,提出了充填采空区技术,以支护层间岩柱及顶底板,降低开采分段周围煤岩体的应力集中现象。设计了3种充填方案:方案1为第一开采分段采空区使用高强度材料充填,其余分段采用普通材料充填;方案2为第一开采分段采空区使用高强度材料充填,其余分段交替采用高强度材料和普通材料充填;方案3为每一分段采空区均使用高强度材料充填。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3种充填方案的卸压防冲效果,结果表明:与未充填相比,3种充填方案下层间岩柱最大垂直应力分别下降25.07%,26.57%,29.23%,下一分段煤体最大水平应力分别下降10.63%,10.79%,12.34%。综合考虑卸压效果和经济效益,优选间隔充填的方案3。指出可结合高应力区域实时智能监测技术,及时支撑层间岩柱,减少层间岩柱及下分段煤体的应力集中,防止冲击地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近直立煤层
冲击地压防治
充填开采
充填卸压
层间岩柱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建强
宋大钊
+5 位作者
常博
李振雷
潘鹏志
兰世瑞
朱红伟
杨华康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34,共11页
现有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方法以采掘前揭露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为依据,属于静态评价,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差距,如何与采掘过程中的监测数据相结合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此,综合地质及开采条件和监...
现有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方法以采掘前揭露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为依据,属于静态评价,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差距,如何与采掘过程中的监测数据相结合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此,综合地质及开采条件和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耦合评价方法,并在典型近直立煤层工作面进行了应用。首先,通过改进综合指数法提出工作面采掘前静态评价方法,包括将综合指数法包含的评价指标进行线性归一化得到单指标危险指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通过加权求和分别得到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确定的危险指数,然后将两个危险指数加权平均得到静态评价危险指数;其次,利用监测数据构建了采掘过程中动态评价方法,包括根据微震和钻孔应力监测特点及其与冲击危险性的关系,构建了微震能量密度和钻孔应力变化率作为动态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线性归一化分别得到震动场评价指数和应力场评价指数,将两者加权平均得到动态评价危险指数;最后,利用加权平均法将静态评价危险指数和动态评价危险指数进行耦合叠加得到耦合评价危险指数,根据该指数来确定危险等级和危险区域。上述方法在乌东煤矿+450B3+6工作面的应用结果显示,静态评价方法在工作面回采前划定4个中等冲击危险区和1个弱冲击危险区,动态评价方法判定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岩柱侧具有较高冲击危险性,静动态耦合评价将静态评价的部分弱冲击危险区再评价为中等冲击危险区;通过工作面回采过程的支架压力监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冲击地压显现事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发现静动态耦合评价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研究成果为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直立煤层
冲击地压
冲击危险评价
监测数据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结合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
16
5
作者
郭江龙
张春晖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崛起,在机械制造领域引入先进电子技术,从而实现全自动的智能化机械制造已经成为各大国家工业化发展主流,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有了高超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我们就能拥有精良的智能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崛起,在机械制造领域引入先进电子技术,从而实现全自动的智能化机械制造已经成为各大国家工业化发展主流,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有了高超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我们就能拥有精良的智能制造装备,这正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手段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
机电一体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
智能制造
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
手段和途径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6
作者
李鹏
张春晖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设备电气工程已经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一直关乎着整个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因此,该行业对机械设备的各项指标尤为关注和重视。机械设...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设备电气工程已经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一直关乎着整个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因此,该行业对机械设备的各项指标尤为关注和重视。机械设备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十分重要,但人们对于机械设备的优劣往往都体现在该设备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行业
工程机械
机械设备
电气工程
各项指标
适用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倾斜煤层隐蔽致灾因素探查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
6
7
作者
吴艳
刘旭东
+3 位作者
王海军
王相业
吴敏杰
马良
《中国煤炭》
2022年第S02期17-27,共11页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威胁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的重要因素,为了查明急倾斜煤层开采地面隐蔽致灾因素的类型、评价危险性进而为各类灾害探查防治提出应对措施,通过采用遥感地质调查、低空无人机摄影成像、地面地质调查、地质测...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威胁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的重要因素,为了查明急倾斜煤层开采地面隐蔽致灾因素的类型、评价危险性进而为各类灾害探查防治提出应对措施,通过采用遥感地质调查、低空无人机摄影成像、地面地质调查、地质测量、水文地质调查、采样测试、红外成像、矿井涌水量分析、矿井地质调查、采空区气体采样、气相色谱分析、以往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等综合技术手段,查明了研究区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后地面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有大气降水、地表河流、天山融雪、松散层富水区、开采塌陷及裂缝等3种充水水源2种充水通道;火灾隐蔽致灾因素有煤层露头区自然发火、露采坑隐蔽高温区2种隐蔽高温区,地面塌陷裂缝、废弃井筒漏风、废弃煤层气井3种漏风通道;顶板灾害隐蔽致灾因素有坚硬顶板回采扰动1种类型。针对急倾斜煤层开采的特点构建了“天-地-井”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快速探查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隐蔽致灾因素
水害
火灾
顶板
“天-地-井”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快速探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东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平台搭建与应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冯攀飞
曹亚利
赵英杰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东煤矿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5-252,共8页
文摘
为应对乌东煤矿越来越严峻的冲击地压预警与防治形势,提高冲击地压灾害预警准确性,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云计算技术,结合该煤矿特殊地质条件和复杂开采手段,搭建了集成微震、地音、矿山压力等多种监测手段的冲击地压预警平台,从“时间—空间—强度”三个维度建立多系统多参量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冲击地压危险综合预警模型。该平台实现了对监测矿井冲击危险的“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动态感知,主要功能包括:能够实时采集各监测系统的数据并完成前兆信息特征提取;展示各单系统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并实现单系统单一指标预警到多系统融合预警的转变;可一键生成报表,实时查看设备状态,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该平台已在乌东煤矿应用,实现矿井的分区分级预警,有效提高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指导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辅助科学决策。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监测预警
大数据
多系统
多参量
Keywords
rockburst
monitoring and warning
big data
multi-system
multi-parameter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东煤矿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硫化氢治理技术
被引量:
3
2
作者
胥奎
赵凯
龚小兵
赵中太
王磊
机构
中煤科工
集团
重庆研究院
有限
公司
国家
能源
集团
新疆
能源
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东煤矿
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
国家
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5209)。
文摘
乌东煤矿+575 m水平45^(#)煤层西翼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隅角硫化氢体积分数超限给回采工作带来严重危害。采用监测硫化氢体积分数的方法,得出在距煤壁相同的同一断面高度方向上的上隅角硫化氢体积分数呈现出与底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上隅角硫化氢集中抽取—净化一体化治理新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距吸风口后5 m及出风口后1 m位置的硫化氢体积分数,分别由抽取—净化前的588.8×10^(-6)、120.2×10^(-6)降至抽取—净化后的28.2×10^(-6)、10.0×10^(-6),硫化氢抽取率、净化率分别达到95.2%、91.7%,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上隅角
硫化氢气体
分布规律
抽取—净化一体化
治理技术
Keywords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upper corner
hydrogen sulfide
distribution law
extraction-purification integr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分类号
TD711.4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直立煤层群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充填卸压防冲研究
3
作者
王子伟
程博源
魏炜杰
孙文超
谢东恒
谢缅羽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东煤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能源
与矿业学院
出处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89,共8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4T171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2204163)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2024ZKPYNY04,2023YQTD02)。
文摘
目前近直立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主要有爆破、水压致裂、建立保护层等,或破坏层间岩柱和顶底板,或难以解决大采深情况下的层间岩柱应力集中问题,且会导致较大的地表沉降。以乌东煤矿为工程背景,针对近直立煤层群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方法,提出了充填采空区技术,以支护层间岩柱及顶底板,降低开采分段周围煤岩体的应力集中现象。设计了3种充填方案:方案1为第一开采分段采空区使用高强度材料充填,其余分段采用普通材料充填;方案2为第一开采分段采空区使用高强度材料充填,其余分段交替采用高强度材料和普通材料充填;方案3为每一分段采空区均使用高强度材料充填。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3种充填方案的卸压防冲效果,结果表明:与未充填相比,3种充填方案下层间岩柱最大垂直应力分别下降25.07%,26.57%,29.23%,下一分段煤体最大水平应力分别下降10.63%,10.79%,12.34%。综合考虑卸压效果和经济效益,优选间隔充填的方案3。指出可结合高应力区域实时智能监测技术,及时支撑层间岩柱,减少层间岩柱及下分段煤体的应力集中,防止冲击地压发生。
关键词
综放开采
近直立煤层
冲击地压防治
充填开采
充填卸压
层间岩柱
应力分布
Keywords
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near-vertical coal seam
rock burst prevention
filling mining
filling pressure relief
interlayer rock pillar
stress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D823.7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建强
宋大钊
常博
李振雷
潘鹏志
兰世瑞
朱红伟
杨华康
机构
国家
能源
集团
新疆
能源
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东煤矿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3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4019,52011530037)。
文摘
现有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方法以采掘前揭露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为依据,属于静态评价,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差距,如何与采掘过程中的监测数据相结合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此,综合地质及开采条件和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耦合评价方法,并在典型近直立煤层工作面进行了应用。首先,通过改进综合指数法提出工作面采掘前静态评价方法,包括将综合指数法包含的评价指标进行线性归一化得到单指标危险指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通过加权求和分别得到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确定的危险指数,然后将两个危险指数加权平均得到静态评价危险指数;其次,利用监测数据构建了采掘过程中动态评价方法,包括根据微震和钻孔应力监测特点及其与冲击危险性的关系,构建了微震能量密度和钻孔应力变化率作为动态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线性归一化分别得到震动场评价指数和应力场评价指数,将两者加权平均得到动态评价危险指数;最后,利用加权平均法将静态评价危险指数和动态评价危险指数进行耦合叠加得到耦合评价危险指数,根据该指数来确定危险等级和危险区域。上述方法在乌东煤矿+450B3+6工作面的应用结果显示,静态评价方法在工作面回采前划定4个中等冲击危险区和1个弱冲击危险区,动态评价方法判定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岩柱侧具有较高冲击危险性,静动态耦合评价将静态评价的部分弱冲击危险区再评价为中等冲击危险区;通过工作面回采过程的支架压力监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冲击地压显现事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发现静动态耦合评价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研究成果为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关键词
近直立煤层
冲击地压
冲击危险评价
监测数据
评价指标
Keywords
near-vertical coal seam
rockburst
rockburst risk assessment
monitoring data
evaluation indicator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结合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
16
5
作者
郭江龙
张春晖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东煤矿
江苏嘉轩智能工业科技股份
有限
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文摘
随着信息技术的崛起,在机械制造领域引入先进电子技术,从而实现全自动的智能化机械制造已经成为各大国家工业化发展主流,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有了高超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我们就能拥有精良的智能制造装备,这正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手段和途径。
关键词
机械制造
机电一体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
智能制造
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
手段和途径
工业化
分类号
TH-39 [机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6
作者
李鹏
张春晖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东煤矿
江苏嘉轩智能工业科技股份
有限
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设备电气工程已经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一直关乎着整个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因此,该行业对机械设备的各项指标尤为关注和重视。机械设备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十分重要,但人们对于机械设备的优劣往往都体现在该设备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
机械制造行业
工程机械
机械设备
电气工程
各项指标
适用性
稳定性
分类号
TU60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倾斜煤层隐蔽致灾因素探查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
6
7
作者
吴艳
刘旭东
王海军
王相业
吴敏杰
马良
机构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
集团
)
有限
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东煤矿
出处
《中国煤炭》
2022年第S02期17-27,共11页
基金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9XAYMS19,2020XAYJC03)。
文摘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威胁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的重要因素,为了查明急倾斜煤层开采地面隐蔽致灾因素的类型、评价危险性进而为各类灾害探查防治提出应对措施,通过采用遥感地质调查、低空无人机摄影成像、地面地质调查、地质测量、水文地质调查、采样测试、红外成像、矿井涌水量分析、矿井地质调查、采空区气体采样、气相色谱分析、以往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等综合技术手段,查明了研究区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后地面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有大气降水、地表河流、天山融雪、松散层富水区、开采塌陷及裂缝等3种充水水源2种充水通道;火灾隐蔽致灾因素有煤层露头区自然发火、露采坑隐蔽高温区2种隐蔽高温区,地面塌陷裂缝、废弃井筒漏风、废弃煤层气井3种漏风通道;顶板灾害隐蔽致灾因素有坚硬顶板回采扰动1种类型。针对急倾斜煤层开采的特点构建了“天-地-井”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快速探查技术体系。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隐蔽致灾因素
水害
火灾
顶板
“天-地-井”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快速探查技术
Keywords
steeply inclined coal seam
hidden disaster-causing factors
water hazard
fire hazard
roof
"air-ground-well"trinity three-dimensional fast explor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乌东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平台搭建与应用
冯攀飞
曹亚利
赵英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乌东煤矿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硫化氢治理技术
胥奎
赵凯
龚小兵
赵中太
王磊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直立煤层群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充填卸压防冲研究
王子伟
程博源
魏炜杰
孙文超
谢东恒
谢缅羽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陈建强
宋大钊
常博
李振雷
潘鹏志
兰世瑞
朱红伟
杨华康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结合的发展研究
郭江龙
张春晖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工程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研究
李鹏
张春晖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急倾斜煤层隐蔽致灾因素探查及防治技术
吴艳
刘旭东
王海军
王相业
吴敏杰
马良
《中国煤炭》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