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井下低压电力设备远程漏电试验改造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姜占东 魏巍 +2 位作者 何军 马占国 魏景龙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42-145,共4页
针对原有开关无法适配新的低压综合保护器,全部更换低压开关会造成大量浪费的问题,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提出一种基于LoRa通信组网[5-6]的低压电网漏电试验远程无人化改造方案。该方案在不改变原开关电气连接方式和电气性能的基础... 针对原有开关无法适配新的低压综合保护器,全部更换低压开关会造成大量浪费的问题,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提出一种基于LoRa通信组网[5-6]的低压电网漏电试验远程无人化改造方案。该方案在不改变原开关电气连接方式和电气性能的基础上,不影响原有综合保护器工作,采用LoRa通信组网,融入原有电力监控系统,实现了远程漏电试验,自动反馈试验数据并识别,更好地满足了“少人化,无人化”的矿山建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电试验 远程 LoRa通信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氢解脱氯反应研究进展及应用可行性分析
2
作者 胡林 蒋光明 +2 位作者 孙瑞 张贤明 敖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4-1273,共10页
氯代有机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而大量的使用致使其环境暴露量增加,造成污染.因碳-氯键(C—Cl)的存在,氯代有机污染物(chlorinated organic pollutants,COPs)分子结构稳定,难自然降解,易生... 氯代有机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而大量的使用致使其环境暴露量增加,造成污染.因碳-氯键(C—Cl)的存在,氯代有机污染物(chlorinated organic pollutants,COPs)分子结构稳定,难自然降解,易生物累积且具三致效应,环境风险极高.电催化氢解脱氯(electrocatalytic hydrodechlorination,EHDC)是目前处理水体COPs的热点技术,其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原位电解水形成活性氢(H^(*))攻击C—Cl键,使氯原子脱落转化为Cl^(-),C—Cl键转化为C—H键,从而大大减小COPs分子毒性和稳定性,增加废水可生化性.相比以Fe^(0)或H_(2)驱动的氢解脱氯技术,EHDC技术主要优势在于:(1)反应条件温和,过程可控;(2)无需额外添加化学试剂;(3)反应选择性高,毒副产物少.金属钯(Pd)具有独特的电子轨道,吸附及活化C—Cl键能力强,同时在产H^(*)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被广泛用于EHDC.本文重点综述了EHDC领域研究者在催化剂筛选、电子转移路径、表界面反应机制及Pd基催化剂性能调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电催化技术推广应用现存的壁垒,提出了该技术可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有机污染物 Pd基催化剂 催化剂调控 应用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分布式放水试验探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启明 赵宝峰 +2 位作者 马进勇 张泽源 马志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9,共8页
为了查明宁东煤田煤层底板宝塔山砂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石槽村煤矿2个不同的区域开展了分布式放水试验,2个阶段的放水试验均包括了单孔和多孔放水试验,计算的渗透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19~0.301、0... 为了查明宁东煤田煤层底板宝塔山砂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石槽村煤矿2个不同的区域开展了分布式放水试验,2个阶段的放水试验均包括了单孔和多孔放水试验,计算的渗透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19~0.301、0.024~0.029 m/d,单位涌水量平均值分别为0.079、0.012 L/(s·m),影响半径分别约为700、750 m。通过放水试验,查明宝塔山砂岩含水层的厚度约为60 m,岩性为粗砂岩,局部夹薄层砂质泥岩和泥岩;含水层渗透性和富水性均较弱,且存在不均一性,但是由于宝塔山砂岩含水层位于下组煤底板,研究区下组煤承压均在3 MPa以上;含水层地下水水温约为41℃,下组煤采掘活动面临一定的热害影响;宝塔山砂岩含水层具有较好的可疏性,疏水降压是底板砂岩水害防控最佳措施。通过放水试验进一步查明了宝塔山砂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补充了抽水试验未能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其探查结果可以作为煤层底板砂岩水害防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东煤田 宝塔山砂岩 放水试验 疏水降压 水文地质条件 底板水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煤柱巷道围岩变形的力学机理及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魏启明 赵俊杰 +4 位作者 王虎 陈鑫 刘玉德 李永军 郭敬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78,共6页
为研究小煤柱巷道围岩变形力学机理与演化过程,以石槽村矿某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分析小煤柱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表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侧压系数为巷道围岩变形的... 为研究小煤柱巷道围岩变形力学机理与演化过程,以石槽村矿某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分析小煤柱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表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侧压系数为巷道围岩变形的主控因素;侧压系数与巷道顶底板位移量呈正比关系,与两帮位移量呈反比关系;回风巷每次受采动影响时,变形可分为巷道稳定阶段、位移分化阶段以及位移加速变化阶段;围岩变形主要发生在一次采动影响时,此时巷道变形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左右两帮的位移量差异明显,巷道的中心位置明显偏移。研究结果可为小煤柱巷道围岩支护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柱巷道 围岩位移 影响因素 矿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矿山建设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景龙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9-20,共2页
目前我国传统的矿山企业在进行现代化信息建设时缺乏标准,且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信息共享,阻碍了矿山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针对智能矿山建设问题,简单分析了智能矿山建设体系,并对智能矿山建设要点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促进我国矿山企业... 目前我国传统的矿山企业在进行现代化信息建设时缺乏标准,且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信息共享,阻碍了矿山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针对智能矿山建设问题,简单分析了智能矿山建设体系,并对智能矿山建设要点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促进我国矿山企业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矿山自动化 矿山信息化 矿山智能化 信息共享 云计算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智能化开采新模式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9-91,共3页
传统的矿山开采模式存在开采技术和装备落后、信息孤岛严重、高技术人才匮乏、管理理念和技术落后、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监控、传感器和通信等技术,提出了一种矿山智能化开采新模式,包括采掘智能控制系统、运输... 传统的矿山开采模式存在开采技术和装备落后、信息孤岛严重、高技术人才匮乏、管理理念和技术落后、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监控、传感器和通信等技术,提出了一种矿山智能化开采新模式,包括采掘智能控制系统、运输智能控制系统、保障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4个部分。通过设置大量传感器,实现对矿井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送至主控模块,实现矿山采掘和运输的自动化控制,降低矿山开采过程中人工数量和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引进先进的安全监测和监控、人员定位和远程通信等技术,有效确保了矿山开采安全性,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地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实现矿山开采现场的监控,实现生产调度和控制信息的融合,提高矿山开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为进一步发展矿山智能化开采技术,今后需提高数据的获取和利用率、井下定位和导航系统精度、决策智能化水平,加大开采设备及设备群网络化协同控制技术研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开采 智能化开采 智能采掘 智能运输 安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岩巷掘进多层次立体喷雾降尘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吕凤圆 魏启明 +2 位作者 梁仓船 蒋涛 李艺 《中国煤炭》 2023年第7期116-121,共6页
针对矿井岩巷掘进作业过程中巷道粉尘浓度较大等问题,研究了多层次立体喷雾降尘技术,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石槽村煤矿(以下简称“石槽村煤矿”)作为试验地点,详细介绍了掘进设备喷雾模式改进、泡沫型阻散剂配方改进、掘... 针对矿井岩巷掘进作业过程中巷道粉尘浓度较大等问题,研究了多层次立体喷雾降尘技术,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石槽村煤矿(以下简称“石槽村煤矿”)作为试验地点,详细介绍了掘进设备喷雾模式改进、泡沫型阻散剂配方改进、掘进设备喷雾装置设计以及双层全自动全断面水幕施工设计等降尘技术组成的煤矿岩巷多层次立体喷雾降尘技术,实验成功后,对多层次立体喷雾降尘技术的降尘效果在石槽村煤矿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应用表明,多层次立体喷雾降尘技术可有效降低矿井岩巷中的粉尘浓度,粉尘治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槽村煤矿 喷雾降尘技术 岩巷掘进设备 粉尘治理 阻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