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掘进工作面设备安全协同控制智能化研究
1
作者 李桩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20,共4页
针对煤矿掘进工作面连续采煤机智能化水平低,不能满足掘进工作面智能化建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掘进工作面设备安全协同控制智能化方案。结合连续采煤机智能化改造要求,围绕音视频监控、工作面人员预警系统、工作面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组... 针对煤矿掘进工作面连续采煤机智能化水平低,不能满足掘进工作面智能化建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掘进工作面设备安全协同控制智能化方案。结合连续采煤机智能化改造要求,围绕音视频监控、工作面人员预警系统、工作面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组合导航系统、工作面集控中心、地面远程控制台、智能化软件系统、破碎机运输联动电控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智能优化控制改造。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连续采煤机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显著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掘进效率,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数量,有效提高了掘进工作面设备的智能化和安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智能化 设备协同控制 连续采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准东煤电站锅炉沾污结渣特性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卢啸风 李建波 +6 位作者 刘卓 黄中 辛胜伟 龙潇飞 王虎 苗闪闪 王泉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247-7263,I0013,共18页
新疆地区的准东煤预测储量高达3900亿t,然而煤灰的高沾污结渣倾向严重制约着准东煤在电站锅炉的安全经济利用。为了明晰沾污结渣机理,推动准东煤在电站锅炉的高比例掺烧甚至纯烧,该文从准东煤的无机组分组成、煤的成灰特性、灰的沉积特... 新疆地区的准东煤预测储量高达3900亿t,然而煤灰的高沾污结渣倾向严重制约着准东煤在电站锅炉的安全经济利用。为了明晰沾污结渣机理,推动准东煤在电站锅炉的高比例掺烧甚至纯烧,该文从准东煤的无机组分组成、煤的成灰特性、灰的沉积特性、电站锅炉受热面沾污结渣特性和防治措施5个方面对相关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碱金属钠的释放、冷凝和低熔点组分的形成是沾污结渣主要原因,混煤和添加剂的使用以及燃烧调整是最常用的应对措施,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优化受热面布置和吹灰方式是目前主流的炉型设计思路。开发完善新的炉型和技术手段有望为纯烧准东煤提供解决思路,但还需要应对燃准东煤电站锅炉灵活低碳发展过程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积灰 结渣 沾污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石灰石对准东煤CFB燃烧过程床料团聚和受热面积灰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龙潇飞 李建波 +5 位作者 郭子鹏 袁家睿 张圆圆 王虎 王泉海 卢啸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631-5641,I0016,共12页
高钠准东煤在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过程产生严重的床料团聚和受热面积灰现象。为探究高钙添加剂对积灰和团聚的影响,以石灰石为添加剂、以石英砂为床料,在小型CFB系统上进行准东煤的燃烧实验,并使用环境扫描... 高钠准东煤在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过程产生严重的床料团聚和受热面积灰现象。为探究高钙添加剂对积灰和团聚的影响,以石灰石为添加剂、以石英砂为床料,在小型CFB系统上进行准东煤的燃烧实验,并使用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床料和沉积灰的微观形貌、晶相矿物组分和Na/Ca含量,结合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 8.2,计算平衡态时产物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添加石灰石有利于床料表面形成富含Ca的高熔点包覆层,从而有效抑制低熔点Na/Ca硅酸盐的形成,减缓了床料团聚。与此同时,受热面外层积灰富含CaSO_(4)、CaO和Ca的硅酸盐等高熔点矿物,无明显烧结和熔融倾向。热力学计算表明,添加石灰石促进了高熔点Ca基矿物的形成,抑制了Na基矿物和液态熔渣的形成,是缓解准东煤CFB燃烧过程受热面积灰和床料团聚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初步证实添加石灰石能够缓解CFB燃用准东煤过程的床料团聚和积灰问题,可为CFB大规模、高比例燃用高碱金属燃料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床料团聚 积灰 准东煤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放顶煤技术在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程伟轩 陈敬川 +3 位作者 张立辉 刘生优 贺鑫 潘卫东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9-258,共10页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系统保护为研究对象,以含水层保护和水砂灾害安全防控为研究目标,研发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的智能放顶煤关键技术,应用井工煤矿动力突水溃砂防控技术,得出特厚煤层上覆地下水系统保护的根本途径。研发应用一种智能放顶煤技术,包括顶煤运移跟踪系统、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基于水文地质条件精细探查、覆岩破坏高度的实测、顶煤采放高度确定,应用多轮记忆放煤智能放顶煤技术,控制采动裂隙带高度。以应用工作面为例,应用水文地质精细探查与钻探验证、覆岩破坏高度获取、智能放顶煤技术后,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实现了上覆含水层水砂灾害的安全精准控制,有效保护了煤层上覆强富水含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运移跟踪系统 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 覆岩精细地质探查 覆岩破坏高度实测 采放高度智能控制 上覆含水层保护 水砂灾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吸收剂固碳降碱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林君 白清才 杜松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5,共8页
粉煤灰吸收剂固碳降碱工艺在减少二氧化碳(CO_(2))排放、资源综合利用和碱性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榆林三道沟府谷电厂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原料,通过改性处理制备了粉煤灰CO_(2)吸收剂(简称“吸收剂”),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剂... 粉煤灰吸收剂固碳降碱工艺在减少二氧化碳(CO_(2))排放、资源综合利用和碱性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榆林三道沟府谷电厂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原料,通过改性处理制备了粉煤灰CO_(2)吸收剂(简称“吸收剂”),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剂(分别为乙酸(CA)、氯化钠(NaCl)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质量分数均为85%)对吸收剂的固碳降碱性能和返碱、浸出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温度和CO_(2)进气速率对固碳降碱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能够有效破坏粉煤灰的球形玻璃体结构,释放活性组分。提高温度可以增大粉煤灰中的离子浸出速率,使反应向正向移动。增大CO_(2)进气速率能够提高CO_(2)在吸收剂中的溶解速率,但过高的CO_(2)进气速率会缩短气液接触时间,导致吸收效率降低。以NaOH溶液作预处理剂,在温度为60℃、CO_(2)进气速率为40 mL/min和吸收时间为5 h的条件下,该固碳降碱工艺的效果最佳,吸收剂的吸收效率可达27.89%,固碳性能为30.16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吸收剂 二氧化碳 固碳降碱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特性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智欣 刘立仁 +1 位作者 吕明杰 杜松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0,共11页
为研究烟气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抑制作用,通过分析烟气中各组分对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三道沟煤矿采空区遗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气体释放特性及对煤炭的吸附量和竞争吸附选择性等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探究了低温氧化过程中烟气组分抑制煤... 为研究烟气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抑制作用,通过分析烟气中各组分对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三道沟煤矿采空区遗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气体释放特性及对煤炭的吸附量和竞争吸附选择性等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探究了低温氧化过程中烟气组分抑制煤自燃特性的竞争吸附与稀释作用,揭示了烟气对煤自燃特性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烟气可以通过关键组分CO_(2)的竞争吸附作用优先占据吸附位点,同时通过烟气的稀释作用降低环境中的O_(2)浓度,进而减少煤氧接触,抑制煤氧复合反应,减缓遗煤低温氧化进程。利用数值模拟采空区不同注入条件下氧化带的变化规律,注气后氧化带宽度变小,且向工作面推移,最终确定最佳注气位置为进风侧距工作面156m处,最佳注气流量为1 205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遗煤 煤自燃 电厂烟气 竞争吸附 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榆泉煤矿智能铁路装车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白龙 宋万军 刘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29-533,共5页
针对上榆泉煤矿铁路装车系统存在的无车型检测、依赖于车方式依赖于人工操作,容易出现人为错误、低效率、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缺少智能管控平台、历史数据不可回溯、装车自动化系统、防冻液喷洒控制等流程环节相互独立,系统之间无法进行... 针对上榆泉煤矿铁路装车系统存在的无车型检测、依赖于车方式依赖于人工操作,容易出现人为错误、低效率、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缺少智能管控平台、历史数据不可回溯、装车自动化系统、防冻液喷洒控制等流程环节相互独立,系统之间无法进行联动控制,缺少装车质量检测系统,容易出现超载偏载现象等问题,设计了以智能装车控制系统、智能装车管控平台、智能视频识别系统、智能偏载检测系统为主体的智能装车系统,通过车厢信息识别、车厢状态检测、装车质量检测、自动补煤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全自动智能装车,提高了装车效率、提升安全水平、提高装车质量、提高管理效率、推动智能化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装车 铁路运输 选煤厂智能化 装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嵌入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态过程监控与诊断
8
作者 宋万军 赵丰年 +1 位作者 白龙 周建国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1-607,共7页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存在的非线性、动态性,以及故障标签难获取等特征,提出一种图嵌入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在线监控与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正常工况下采集的多维时序数据进行图嵌入,获得结构信息。其次,采用图注意力神经网络融合结构信息,...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存在的非线性、动态性,以及故障标签难获取等特征,提出一种图嵌入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在线监控与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正常工况下采集的多维时序数据进行图嵌入,获得结构信息。其次,采用图注意力神经网络融合结构信息,并将融合后的结构信息输入用于预测的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中。最后,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预测误差指标的非线性动态过程在线监控方法和基于因果分析图的故障诊断方法。采用田纳西-伊斯曼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监控 故障诊断 图嵌入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采煤沉陷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及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韩煜 肖能文 +6 位作者 赵伟 史娜娜 王琦 高晓奇 郭志强 温建忠 全占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697,共11页
为研究采煤沉陷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以呼伦贝尔草原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沉陷区与对照区不同坡位〔坡顶(地表沉陷边界附近)、坡中(沉陷边缘区)、坡底(沉陷中心区)〕设置样地进行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的调查测试,对比分析沉陷干扰下土... 为研究采煤沉陷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以呼伦贝尔草原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沉陷区与对照区不同坡位〔坡顶(地表沉陷边界附近)、坡中(沉陷边缘区)、坡底(沉陷中心区)〕设置样地进行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的调查测试,对比分析沉陷干扰下土壤水分和养分、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研究土壤性质与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对沉陷区和对照区土壤-植物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采煤沉陷后,沉陷区土壤体积含水量(简称“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区下降了4.8%(P<0.05),坡中土壤水分损失最严重,比对照区同一坡位减少了8.4%(P<0.05).沉陷区0~60 cm土壤TN(全氮)、TP(全磷)、OM(有机质)和AK(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比对照区下降了17.8%、28.9%、38.0%和46.5%(P<0.05),坡中和坡底土壤养分流失明显,TN含量在坡中比对照区相同坡位下降了29.7%(P<0.05),OM、AK含量在坡底减少了54.1%、64.1%(P<0.05).②沉陷区植物种类比对照区减少了28.6%~37.0%,原有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的重要值下降,而双齿葱(Allium bidentatum)、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等旱生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植物群落发生退化,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明显低于对照区(P<0.05).③通过冗余分析可知,土壤性质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相关性显著(P<0.05),其中TP、TN、OM和AK含量与多样性指数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5(P<0.05),TN含量是影响群落多样性的关键因子.④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土壤-植物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显示沉陷区各样地土壤-植物系统与对照区相比呈退化状态,不同坡位的退化程度表现为坡中>坡顶>坡底.研究显示,受沉陷干扰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发生损失,群落物种多样性下降,土壤-植物系统退化趋势明显,坡中部位(沉陷边缘区)退化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采煤沉陷 土壤性质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无线传输衰减分析测试与最佳工作频段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继平 梁伟锋 +4 位作者 彭铭 张高敏 潘涛 张侯 李小伟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5G,UWB,ZigBee,WiFi6等矿井移动通信、人员及车辆定位、无线传输等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智能化建设。然而受电气防爆的限制,煤矿井下无线发射功率不大于6 W,制约着矿井无线传输距离,增加了基站用量和系统成本,... 5G,UWB,ZigBee,WiFi6等矿井移动通信、人员及车辆定位、无线传输等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智能化建设。然而受电气防爆的限制,煤矿井下无线发射功率不大于6 W,制约着矿井无线传输距离,增加了基站用量和系统成本,不便于系统使用和维护。在无线发射功率受电气防爆限制的条件下,选择传输衰减较小的无线工作频段,可有效提高无线传输距离,减小基站用量和系统成本。为满足矿井无线传输工作频段选择与优化的需求,在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三道沟煤矿的辅助运输大巷和综采工作面分别进行了700 MHz~6 GHz频段的无线传输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矿井无线传输优选频段:(1)辅助运输大巷无线传输的最佳工作频段为700~910 MHz。(2)综采工作面无线传输的最佳工作频段为700~1710 MHz。(3)辅助运输大巷无线传输衰减比综采工作面无线传输衰减小,且随着频率增大,辅助运输大巷与综采工作面无线传输衰减的差值变小。(4)矿井无线传输的最佳工作频段为700~1710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矿井无线传输 无线传输衰减 无线频段 5G WiFi6 UW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梁伟锋 孙继平 +2 位作者 彭铭 潘涛 张高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128,163,共7页
为防止煤矿井下无线设备发射的无线电波引起瓦斯爆炸,需限制煤矿井下无线电波的功率和能量。介绍了不同标准中规定的连续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①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和国际标准IEC 60079-0:2017《E... 为防止煤矿井下无线设备发射的无线电波引起瓦斯爆炸,需限制煤矿井下无线电波的功率和能量。介绍了不同标准中规定的连续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①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和国际标准IEC 60079-0:2017《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0:Equipment-General requirements》参考了欧洲标准CLC/TR 50427:2004《Assessment of inadvertent ignition of flammable atmospheres by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Guide》的相关内容,省去了当爆炸性环境中不存在能作为接收天线的细长结构物体(如起重机)时,I类环境(代表性气体为甲烷)中连续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为8 W这一条款,并不加区分地规定I类环境中连续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为6 W;②英国标准BS 6656:1991《Guide to prevention of inadvertent ignition of flammable atmospheres by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规定I类环境中连续无线电波工作频率大于30 MHz时,无论是否有起重机等细长环形结构物体,连续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均为8 W;③英国标准BS 6656:2002《Assessment of inadvertent ignition of flammable atmospheres by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Guide》及欧洲标准CLC/TR 50427:2004均规定没有起重机等细长环形结构物体的I类环境中连续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为8 W,有起重机等细长环形结构物体的I类环境中连续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为6 W。分析了煤矿井下环境和设备特点:煤矿井下一般没有起重机;煤矿井下为受限空间,巷道较长,但巷道断面较小;沿巷道轴向敷设的电缆、水管、铁轨、钢丝绳、架空线、胶带架等轴向导体细长,但不会形成利于无线电波接收的环形天线;巷道工字钢支护等横向导体可以形成利于无线电波接收的环形天线,但工字钢导体截面大,不满足细长结构特征;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可以形成环形结构,但液压支架千斤顶将其分为多个环形结构,支架导体截面大,不满足细长结构特征。指出了煤矿井下连续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没有执行6 W之前,漏泄、感应、透地、多基站等矿井无线通信系统已广泛应用煤矿井下,未见有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的案例。因此,不加区分地将煤矿井下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定为6 W,缺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特别是5G,WiFi6,UWB,ZigBee等矿用移动通信系统及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工作频率较高,因此煤矿井下连续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应为8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无线电波 连续无线电波功率 电气防爆 安全功率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CFB锅炉飞灰含碳量建模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继亮 李斌 +3 位作者 朱琎琦 韩平 邬万竹 肖显斌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S01期212-217,共6页
飞灰含碳量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重要指标,影响着机组的经济运行。建立一种基于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某电厂150 MW CFB锅炉的飞灰含碳量进行建模预测,包括1个母模型和3个子模型。母模型选取煤的工业分析... 飞灰含碳量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重要指标,影响着机组的经济运行。建立一种基于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某电厂150 MW CFB锅炉的飞灰含碳量进行建模预测,包括1个母模型和3个子模型。母模型选取煤的工业分析、低位发热量等7个参数作为输入参数,子模型研究煤质参数偏差对母模型其他输入参数的影响。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分别对样本进行训练,预测飞灰含碳量。将训练结果与传统多项式回归法或经验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多项式线性回归(PLR)、多项式非线性回归(PNR)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571、0.6051、0.7667,相对平均误差RME分别为4.84%、17.02%、12.46%。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飞灰含碳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含碳量 CFB锅炉 BP神经网络 煤质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带式输送机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1
13
作者 郝相应 闫晓刚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97-98,107,共3页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运输设备。很多煤矿企业带式输送机各种保护和控制系统独立运行,没有充分融合,且缺乏实时运行数据监测与分析;采用逆煤流启动方式运行,搭接输送带存在空转现象,能耗高,设备磨损加剧,运输效率低,设备故...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运输设备。很多煤矿企业带式输送机各种保护和控制系统独立运行,没有充分融合,且缺乏实时运行数据监测与分析;采用逆煤流启动方式运行,搭接输送带存在空转现象,能耗高,设备磨损加剧,运输效率低,设备故障概率较高且无法进行故障追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带式输送机智能化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实现的关键技术和控制模式。利用状态监测、智能视频监测、智能调速等智能化控制技术和管控一体化平台对带式输送机进行集中控制和无人值守,降低了带式输送机故障率,达到了智能化管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智能监测 智能调速 智能保护 无人值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PLC的工业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被引量:21
14
作者 蒋涵元 宋万军 +2 位作者 白龙 李震宇 张立岩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16-1920,共5页
工业生产车间具有空间大、灯具多、噪音大、作业环境恶劣等特点,难以应用现有楼宇智能照明控制技术,而传统控制模式普遍存在无效照明时间长、能耗大等问题。将工业互联网控制技术和智能照明控制技术相结合,研发了由可调光照明灯具、对... 工业生产车间具有空间大、灯具多、噪音大、作业环境恶劣等特点,难以应用现有楼宇智能照明控制技术,而传统控制模式普遍存在无效照明时间长、能耗大等问题。将工业互联网控制技术和智能照明控制技术相结合,研发了由可调光照明灯具、对射开关组、光照度传感器和工业服务器系统组成的基于软件定义控制技术(VPLC)的工业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和微服务架构研发了由基于双对射开关组的人员识别模块、照明回路智能开关控制模块和智能调光模块等组成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根据车间人员进出情况和光照强度自动控制灯具开关和亮度调节。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降低照明灯具能耗,提高灯具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照明控制 软件定义控制 对射开关 人员识别 规则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邵水才 郭旭东 +1 位作者 彭铭 张高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128,共6页
目前,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设计和规划主要靠经验和现场测试,存在工作量大、通信基站和定位分站布置及其天线设置难以优化等问题。为促进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方法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设计和规划,... 目前,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设计和规划主要靠经验和现场测试,存在工作量大、通信基站和定位分站布置及其天线设置难以优化等问题。为促进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方法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设计和规划,以及通信基站和定位分站布置及其天线设置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方法适用范围和优缺点:(1)抛物方程法具有算法简单、所需计算内存资源量较小等优点,但不适用于分析巷道起伏、支护、纵向导体和横向导体等因素对矿井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2)时域有限差分法适用范围较广,但需较大的计算内存资源量,分析巷道弯曲、起伏、断面形状不规则等因素对矿井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时,误差较大。(3)有限元法适用范围最广,可以采用四面体网格,相比于时域有限差分法中使用的六面体网格,可以更好地拟合不规则结构巷道,但所需计算内存资源量最大,现有高档服务器内存容量难以满足需求,适用于小断面、短距离、低频率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4)射线追踪法具有算法简单、所需计算内存资源量最小等优点,但适用范围小,仅适用于分析高频段无线工作频率、断面形状、围岩介质、巷道弯曲等因素对矿井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不能分析天线在巷道断面不同位置、巷道分支、巷道起伏、支护、纵向导体和横向导体等因素对矿井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并且在分析低频段无线工作频率对矿井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时,误差大。(5)统计分析法具有简单易用的优点,但需要大量实测数据,而煤矿井下巷道种类多、环境复杂,存在分支、弯曲和起伏等,测量工作量大,效率低,难以测量煤矿井下不同巷道和支护等条件下无线传输衰减数据,难以分析无线工作频率、天线在巷道断面不同位置、巷道断面面积和形状、巷道弯曲、巷道分支、巷道起伏、围岩介质、支护、纵向导体、横向导体等因素对煤矿井下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 抛物方程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法 射线追踪法 统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对人体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序海 潘涛 +1 位作者 彭铭 张高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4-92,144,共10页
5G,WiFi6,UWB,ZigBee等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及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等发射的较大功率无线电波会影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健康,因此,需要研究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对人体的影响。研究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人体不同部位对电磁辐射吸收能力不同,电... 5G,WiFi6,UWB,ZigBee等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及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等发射的较大功率无线电波会影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健康,因此,需要研究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对人体的影响。研究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人体不同部位对电磁辐射吸收能力不同,电磁辐射对人体头部的影响最大。无线电波发射功率限值包括职业暴露限值和公众暴露限值两大类。职业暴露是指作业人员在电磁辐射环境中暴露时间不大于8 h。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为每班工作8 h(3班倒)或每班工作6 h(4班倒),因此,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发射功率限值应选择全身职业暴露无线电波发射功率最小的限值6.28 W。为防止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发射引起瓦斯爆炸,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规定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发射功率不大于6 W。因此,取得防爆合格证和矿用安全标志准用证的5G,WiFi6,UWB,ZigBee等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及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等,在保证无线发射天线距固定岗位人员大于1 m的条件下,不会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无线电波 职业健康安全 电磁辐射安全 5G WiFi6 UWB 职业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道沟煤矿智能矿山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序海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10,共5页
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三道沟煤矿在原有数字矿山基础上,对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主运输系统、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等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固定岗位无人值守;建立了由生产执行系统、生产集中控制系统、安全集中监测系统组成... 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三道沟煤矿在原有数字矿山基础上,对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主运输系统、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等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固定岗位无人值守;建立了由生产执行系统、生产集中控制系统、安全集中监测系统组成的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了各子系统远程集中控制、系统联动控制和数据集中管理;建立了智控指挥中心,从而构建全矿安全生产指挥中枢,满足智能矿山调度指挥业务的需要。针对智能矿山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提出下一步将全面深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数字孪生、5G、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智能矿山 智能控制 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 智控指挥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约束下单连杆机械臂输出反馈自适应跟踪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文韬 蒋涵元 张立岩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6-1152,共7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全状态约束且状态不可测的单连杆机械手跟踪控制问题。尽管现有的输出反馈跟踪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状态不可测情况下的机械手位置跟踪控制问题,但未考虑基于操作安全等因素设定的状态受限。同时,系统状态不可测也为实... 研究了一类具有全状态约束且状态不可测的单连杆机械手跟踪控制问题。尽管现有的输出反馈跟踪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状态不可测情况下的机械手位置跟踪控制问题,但未考虑基于操作安全等因素设定的状态受限。同时,系统状态不可测也为实现状态受限带来了挑战。因此,考虑在系统全状态受限并且仅机械手位置可测情况下的输出反馈跟踪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构造了一个模糊状态观测器来估计不可测状态;然后,通过融合新的状态变换函数和动态表面控制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并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位置跟踪误差将收敛到零点附近任意小的邻域之内,且系统中的状态永远不会超越约束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状态约束 单连杆机械手 可行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多属性信息融合精细定位煤矿导水通道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辰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136,共6页
在煤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中,水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大。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是防治导水通道,如何提高陷落柱等导水通道探查和识别的准确性也是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研究的热点。以黄玉川煤矿X6疑似陷落柱探查为例,通过提取... 在煤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中,水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大。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是防治导水通道,如何提高陷落柱等导水通道探查和识别的准确性也是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研究的热点。以黄玉川煤矿X6疑似陷落柱探查为例,通过提取三维地震和瞬变电磁探测中对导水陷落柱敏感的属性特征,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多场多属性信息融合技术精细定位导水通道,结合地质资料及钻孔工程探测,验证了该方法探查陷落柱的准确性,解决了陷落柱等导水通道精细定位的问题,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防治 信息融合 精细定位 陷落柱 导水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东一矿智能化建设研究
20
作者 赵治泽 董慧彬 修景鑫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6-18,23,共4页
从智能化综采系统、智能化掘进系统、智能化通风系统、智能化供电系统、智能化运输系统、智能监测管控平台等方面,介绍了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敏东一矿建设方案,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具体思路。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智能矿山 智能采掘 智能通风 智能供电 智能运输 智能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