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准东二矿巨厚煤层首采面合理推进速度研究
1
作者
谭立
刘童童
+4 位作者
师为战
胡艳波
殷浩
夏宏根
李宜霏
《能源科技》
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
针对冲击地压矿井回采工作面合理的回采速度问题,以准东二矿巨厚煤层首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软件结合现场微震数据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工作面合理的推进速度。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超前支承压力峰值逐步增...
针对冲击地压矿井回采工作面合理的回采速度问题,以准东二矿巨厚煤层首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软件结合现场微震数据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工作面合理的推进速度。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超前支承压力峰值逐步增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应变能密度随之逐渐增加。随着推进速度的增加,峰值应力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递增趋势。应变能密度峰值与推进速度呈正相关关系。推进速度越快,工作面冲击危险性指数逐步上升,当达到8.0 m/d时,指数异常增加,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较强,但速度提升至5.6 m/d时,差异变化并不明显,经过数值模型分析回采速度可提升至5.6 m/d。1101工作面回采阶段实测微震监测数据,分析均速2.45 m/d、3.10 m/d与4.78 m/d相关微震能量,表明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覆岩相对稳定,在最大开采速度4.78 m/d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提升开采速度至5.6 m/d。研究结果为提升巨厚煤层首采面冲击地压矿井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推进速度
数值模拟分析
微震数据
能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东二矿大巷及工作面顺槽支护系统抗冲击能力校核
2
作者
师为战
胡艳波
+2 位作者
殷浩
夏宏根
阿布都外力买买吐松
《能源科技》
2023年第4期33-39,共7页
巷道围岩支护能力不足易导致冲击地压的发生,支护系统抗冲击能力成为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国家能源集团准东二矿巨厚强冲击倾向性煤层为例,运用支护系统防冲能力计算原理,完成并评估了大巷及1101工作面顺槽支护系统的抗...
巷道围岩支护能力不足易导致冲击地压的发生,支护系统抗冲击能力成为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国家能源集团准东二矿巨厚强冲击倾向性煤层为例,运用支护系统防冲能力计算原理,完成并评估了大巷及1101工作面顺槽支护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同时确定了1101工作面超前支护长度。研究结果表明:大巷及工作面顺槽帮部支护能力均大于顶板,支护系统均能够承受弱冲击危险性事件的发生;1101工作面动压影响范围为150 m,结合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对工作面超前支护范围不得小于120 m的要求,认为1101工作面超前支护长度为150 m较为适宜。研究结果为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及巷道支护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冲击倾向性
冲击地压
支护系统
防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巨厚煤层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及扩展机理研究
3
作者
彭宝山
张建功
+3 位作者
谭立
师为战
刘志腾
王昊
《陕西煤炭》
2025年第4期35-40,94,共7页
为探索深埋巨厚煤层地质条件下覆岩裂隙发育及“两带”发育特征,以准东二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及扩展机理,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两带”的发育高度。结果表明...
为探索深埋巨厚煤层地质条件下覆岩裂隙发育及“两带”发育特征,以准东二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及扩展机理,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两带”的发育高度。结果表明,覆岩裂隙场呈梯形分布,垮落带内裂隙相互贯通、交叉形成复杂裂隙网络,裂隙带内侧以竖向裂隙为主;局部拉应力集中导致接触断裂萌生微裂隙,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加,微裂隙逐渐扩展并相互贯通。相似模拟结果表明,覆岩裂隙发育呈现随开采空间增大逐渐向高层位发育趋势,在走向方向裂隙呈现“萌生-张开-增大-减小-闭合”的演变过程;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得到垮落带最大高度分别为92 m和96 m,裂隙带均发育至地表,两种研究方法所得“两带”发育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煤层
裂隙扩展
“两带”高度
相似模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巨厚煤层工作面“见方”微震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与防治技术
4
作者
师为战
刘志腾
+4 位作者
彭宝山
胡艳波
殷浩
夏宏根
苌玉
《能源科技》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针对工作面“见方”期间微震大能量事件的监测与解危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微震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揭示了微震大能量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征,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危措施。结果表明:微震大能量事件在工作面“见方”期间具有较高的发...
针对工作面“见方”期间微震大能量事件的监测与解危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微震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揭示了微震大能量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征,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危措施。结果表明:微震大能量事件在工作面“见方”期间具有较高的发生概率,一次“见方”时微震事件能量主要集中在B1、下煤层范围内,煤层上方顶板能量事件相对较少,且微震能量事件基本在工作面上方110 m,在此阶段开采能量事件较为平稳。通过实施相应的解危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微震大能量事件的影响,保障采矿作业安全顺利进行,并为采矿工程地震灾害防范提供有益参考,有助于提高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见方”
微震大能量事件
实时监测
解危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巨厚煤层开采扰动特征及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研究
5
作者
夏宏根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深部巨厚煤层开采时煤岩体具有一定的冲击危险性,为了保障巷道的安全掘进,对巷道推进时围岩应力分布和能量演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大直径钻孔卸压机理进行研究,设计合理的卸压方案。利用数值模拟对大直径钻孔卸压方案进行模拟,研究实...
深部巨厚煤层开采时煤岩体具有一定的冲击危险性,为了保障巷道的安全掘进,对巷道推进时围岩应力分布和能量演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大直径钻孔卸压机理进行研究,设计合理的卸压方案。利用数值模拟对大直径钻孔卸压方案进行模拟,研究实施卸压方案后巷道围岩应力及能量是否得到有效释放,为保障巷道掘进时的正常与安全。研究结果表明,当巷道正常掘进时,两帮垂直应力在巷道两帮深约3 m位置处分别达到垂直应力最大值23.8 MPa、23.7 MPa。迎头的垂直应力在巷道迎头深约2.5 m位置处达到水平应力最大值23.4 MPa。在巷道左右两帮能量最大处其能量均为1.97×10^(5)J。在巷道迎头前方2.5 m位置处其能量达到最大值为1.77×10^(5)J,随着距巷道围岩距离增加能量逐渐趋于稳定。对巷道施加大直径钻孔卸压措施后,巷道围岩两帮、底板及迎头的应力和能量得到有效释放。本研究表明,大直径钻孔卸压对巷道围岩高应力、高能量集中区域的释放作用显著,保障了巷道的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分布
能量演化
卸压机理
大直径钻孔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巨厚强冲击倾向性煤层高强度开采特征与高强度开采定义
被引量:
4
6
作者
崔峰
冯港归
+5 位作者
来兴平
贾冲
谭立
金波
刘生优
李雨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9-665,共17页
工作面开采强度过高易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探讨工作面合理的开采强度已成为冲击地压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亟待解决的关键。以准东二矿巨厚强冲击倾向性煤层首分层1101综放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及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综合分析...
工作面开采强度过高易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探讨工作面合理的开采强度已成为冲击地压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亟待解决的关键。以准东二矿巨厚强冲击倾向性煤层首分层1101综放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及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对不同开采强度下覆岩采动应力、能量演化规律展开分析,并评估了不同开采强度下煤岩体冲击危险性,确定了工作面合理的开采强度,得到冲击地压矿井高强度开采特征并对其进行定义,同时提出冲击地压矿井高强度开采调控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随工作面开采强度的提高,采动应力、应力集中系数、周期来压步距均随之稳步提升;微震能量随之逐渐增大,大能量积聚范围也随之逐渐增大;工作面冲击危险性也随推进速度逐渐增大,其冲击危险性指数I_(m),微震能量Er均与开采强度呈正相关性,微震b值则表现出负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1101工作面推进速度不应大于8 m/d;(2)冲击地压矿井高强度开采不是一种外在的开采强度,而是综合反应应力、能量、冲击危险性的一种力学状态,并由其特征参数决定,并将推进速度大于8 m/d、来压步距与推进速度的比值小于1、冲击危险性指数I_(m)>3,微震单次能量大于214.38 J、微震b值小于0.7定义为准东巨厚煤层高强度开采特征指标;(3)提出防控冲击地压矿井高强度开采的关键在于调控工作面的开采强度,对未达到高强度开采矿井,在保证安全高效开采前提下,通过调节推进速度增产增效,释放优质产能;对已达高强度开采矿井,通过改变工作面推进速度,进而改变采场围岩应力、能量分布特征,改善工作面煤岩体冲击危险性,保证矿井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高强度开采
推进速度
微震监测
能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巨厚煤层首分层回风大巷大直径钻孔卸压防冲技术研究
7
作者
李俊
李伯元
《能源科技》
2022年第3期31-36,共6页
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是通过改变围岩深部应力状态、改变深部区域高能量聚集程度和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安全高效卸压技术。本文以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准东二矿巨厚煤层煤巷掘进为例,提出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防冲技术对深部能量释放,改变巷...
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是通过改变围岩深部应力状态、改变深部区域高能量聚集程度和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安全高效卸压技术。本文以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准东二矿巨厚煤层煤巷掘进为例,提出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防冲技术对深部能量释放,改变巷道围岩高应力分布状态,迫使围岩浅部高应力向岩层深部转移。论文采用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优化大直径钻孔设计,并确定了大直径钻孔、深度、长度及施工工序和位置。研究表明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在受掘进扰动和应力二次集中过程中对围岩结构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为巨厚煤层煤巷围岩变形控制及防冲卸压提供了有效措施,为国内同类型矿井做好卸压防冲工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
巷道围岩变形
围岩应力
巨厚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东二矿巨厚煤层首采面合理推进速度研究
1
作者
谭立
刘童童
师为战
胡艳波
殷浩
夏宏根
李宜霏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准东二矿
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
学院
出处
《能源科技》
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4231)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2020KJXX-006)
陕煤联合基金(2019JLZ-04)。
文摘
针对冲击地压矿井回采工作面合理的回采速度问题,以准东二矿巨厚煤层首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软件结合现场微震数据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工作面合理的推进速度。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超前支承压力峰值逐步增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应变能密度随之逐渐增加。随着推进速度的增加,峰值应力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递增趋势。应变能密度峰值与推进速度呈正相关关系。推进速度越快,工作面冲击危险性指数逐步上升,当达到8.0 m/d时,指数异常增加,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较强,但速度提升至5.6 m/d时,差异变化并不明显,经过数值模型分析回采速度可提升至5.6 m/d。1101工作面回采阶段实测微震监测数据,分析均速2.45 m/d、3.10 m/d与4.78 m/d相关微震能量,表明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覆岩相对稳定,在最大开采速度4.78 m/d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提升开采速度至5.6 m/d。研究结果为提升巨厚煤层首采面冲击地压矿井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推进速度
数值模拟分析
微震数据
能量变化
Keywords
Rock Burst
Advancing Spee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Microseismic Data
Energy Change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东二矿大巷及工作面顺槽支护系统抗冲击能力校核
2
作者
师为战
胡艳波
殷浩
夏宏根
阿布都外力买买吐松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准东二矿
出处
《能源科技》
2023年第4期33-39,共7页
文摘
巷道围岩支护能力不足易导致冲击地压的发生,支护系统抗冲击能力成为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国家能源集团准东二矿巨厚强冲击倾向性煤层为例,运用支护系统防冲能力计算原理,完成并评估了大巷及1101工作面顺槽支护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同时确定了1101工作面超前支护长度。研究结果表明:大巷及工作面顺槽帮部支护能力均大于顶板,支护系统均能够承受弱冲击危险性事件的发生;1101工作面动压影响范围为150 m,结合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对工作面超前支护范围不得小于120 m的要求,认为1101工作面超前支护长度为150 m较为适宜。研究结果为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及巷道支护优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强冲击倾向性
冲击地压
支护系统
防冲能力
Keywords
strong impact tendency
rock burst
support system
impact resistance
分类号
TD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厚煤层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及扩展机理研究
3
作者
彭宝山
张建功
谭立
师为战
刘志腾
王昊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准东二矿
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
学院
出处
《陕西煤炭》
2025年第4期35-40,94,共7页
文摘
为探索深埋巨厚煤层地质条件下覆岩裂隙发育及“两带”发育特征,以准东二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及扩展机理,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两带”的发育高度。结果表明,覆岩裂隙场呈梯形分布,垮落带内裂隙相互贯通、交叉形成复杂裂隙网络,裂隙带内侧以竖向裂隙为主;局部拉应力集中导致接触断裂萌生微裂隙,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加,微裂隙逐渐扩展并相互贯通。相似模拟结果表明,覆岩裂隙发育呈现随开采空间增大逐渐向高层位发育趋势,在走向方向裂隙呈现“萌生-张开-增大-减小-闭合”的演变过程;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得到垮落带最大高度分别为92 m和96 m,裂隙带均发育至地表,两种研究方法所得“两带”发育规律基本一致。
关键词
巨厚煤层
裂隙扩展
“两带”高度
相似模拟
数值模拟
Keywords
extremely thick coal seam
crack propagation
height of“two zones”
similarity simul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厚煤层工作面“见方”微震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与防治技术
4
作者
师为战
刘志腾
彭宝山
胡艳波
殷浩
夏宏根
苌玉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准东二矿
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
学院
出处
《能源科技》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4231)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2020KJXX-006)
陕煤联合基金(2019JLZ-04)。
文摘
针对工作面“见方”期间微震大能量事件的监测与解危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微震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揭示了微震大能量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征,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危措施。结果表明:微震大能量事件在工作面“见方”期间具有较高的发生概率,一次“见方”时微震事件能量主要集中在B1、下煤层范围内,煤层上方顶板能量事件相对较少,且微震能量事件基本在工作面上方110 m,在此阶段开采能量事件较为平稳。通过实施相应的解危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微震大能量事件的影响,保障采矿作业安全顺利进行,并为采矿工程地震灾害防范提供有益参考,有助于提高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工作面“见方”
微震大能量事件
实时监测
解危措施
Keywords
“Square”formation at the working surface
large energy microseismic events
real-time monitor⁃ing
risk relief measures
分类号
TD3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厚煤层开采扰动特征及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研究
5
作者
夏宏根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准东二矿
出处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文摘
深部巨厚煤层开采时煤岩体具有一定的冲击危险性,为了保障巷道的安全掘进,对巷道推进时围岩应力分布和能量演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大直径钻孔卸压机理进行研究,设计合理的卸压方案。利用数值模拟对大直径钻孔卸压方案进行模拟,研究实施卸压方案后巷道围岩应力及能量是否得到有效释放,为保障巷道掘进时的正常与安全。研究结果表明,当巷道正常掘进时,两帮垂直应力在巷道两帮深约3 m位置处分别达到垂直应力最大值23.8 MPa、23.7 MPa。迎头的垂直应力在巷道迎头深约2.5 m位置处达到水平应力最大值23.4 MPa。在巷道左右两帮能量最大处其能量均为1.97×10^(5)J。在巷道迎头前方2.5 m位置处其能量达到最大值为1.77×10^(5)J,随着距巷道围岩距离增加能量逐渐趋于稳定。对巷道施加大直径钻孔卸压措施后,巷道围岩两帮、底板及迎头的应力和能量得到有效释放。本研究表明,大直径钻孔卸压对巷道围岩高应力、高能量集中区域的释放作用显著,保障了巷道的安全开采。
关键词
应力分布
能量演化
卸压机理
大直径钻孔卸压
Keywords
stress distribution
energy evolution
pressure relief mechanism
large-diameter borehole pressure relief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厚强冲击倾向性煤层高强度开采特征与高强度开采定义
被引量:
4
6
作者
崔峰
冯港归
来兴平
贾冲
谭立
金波
刘生优
李雨航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
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
矿
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集团准东二矿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9-665,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4231)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20KJXX-006)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资助项目(2019JLZ-04)。
文摘
工作面开采强度过高易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探讨工作面合理的开采强度已成为冲击地压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亟待解决的关键。以准东二矿巨厚强冲击倾向性煤层首分层1101综放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及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对不同开采强度下覆岩采动应力、能量演化规律展开分析,并评估了不同开采强度下煤岩体冲击危险性,确定了工作面合理的开采强度,得到冲击地压矿井高强度开采特征并对其进行定义,同时提出冲击地压矿井高强度开采调控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随工作面开采强度的提高,采动应力、应力集中系数、周期来压步距均随之稳步提升;微震能量随之逐渐增大,大能量积聚范围也随之逐渐增大;工作面冲击危险性也随推进速度逐渐增大,其冲击危险性指数I_(m),微震能量Er均与开采强度呈正相关性,微震b值则表现出负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1101工作面推进速度不应大于8 m/d;(2)冲击地压矿井高强度开采不是一种外在的开采强度,而是综合反应应力、能量、冲击危险性的一种力学状态,并由其特征参数决定,并将推进速度大于8 m/d、来压步距与推进速度的比值小于1、冲击危险性指数I_(m)>3,微震单次能量大于214.38 J、微震b值小于0.7定义为准东巨厚煤层高强度开采特征指标;(3)提出防控冲击地压矿井高强度开采的关键在于调控工作面的开采强度,对未达到高强度开采矿井,在保证安全高效开采前提下,通过调节推进速度增产增效,释放优质产能;对已达高强度开采矿井,通过改变工作面推进速度,进而改变采场围岩应力、能量分布特征,改善工作面煤岩体冲击危险性,保证矿井安全高效开采。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高强度开采
推进速度
微震监测
能量演化
Keywords
rock burst
high intensity mining
advance speed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energy evolution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厚煤层首分层回风大巷大直径钻孔卸压防冲技术研究
7
作者
李俊
李伯元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准东二矿
工程管理部
国家
能源
集团
国神公司煤炭管理部
出处
《能源科技》
2022年第3期31-36,共6页
文摘
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是通过改变围岩深部应力状态、改变深部区域高能量聚集程度和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安全高效卸压技术。本文以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准东二矿巨厚煤层煤巷掘进为例,提出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防冲技术对深部能量释放,改变巷道围岩高应力分布状态,迫使围岩浅部高应力向岩层深部转移。论文采用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优化大直径钻孔设计,并确定了大直径钻孔、深度、长度及施工工序和位置。研究表明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在受掘进扰动和应力二次集中过程中对围岩结构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为巨厚煤层煤巷围岩变形控制及防冲卸压提供了有效措施,为国内同类型矿井做好卸压防冲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
巷道围岩变形
围岩应力
巨厚煤层
Keywords
arge diameter drilling pressure relief technology
deformation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sur⁃rounding rock stress
ultra-thick coal seam
分类号
TD000 [矿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准东二矿巨厚煤层首采面合理推进速度研究
谭立
刘童童
师为战
胡艳波
殷浩
夏宏根
李宜霏
《能源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准东二矿大巷及工作面顺槽支护系统抗冲击能力校核
师为战
胡艳波
殷浩
夏宏根
阿布都外力买买吐松
《能源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巨厚煤层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及扩展机理研究
彭宝山
张建功
谭立
师为战
刘志腾
王昊
《陕西煤炭》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巨厚煤层工作面“见方”微震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与防治技术
师为战
刘志腾
彭宝山
胡艳波
殷浩
夏宏根
苌玉
《能源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巨厚煤层开采扰动特征及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研究
夏宏根
《陕西煤炭》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巨厚强冲击倾向性煤层高强度开采特征与高强度开采定义
崔峰
冯港归
来兴平
贾冲
谭立
金波
刘生优
李雨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巨厚煤层首分层回风大巷大直径钻孔卸压防冲技术研究
李俊
李伯元
《能源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