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为解析长江口洄游性、海洋性与河口性三类仔稚鱼生境分布的环境驱动因子,根据2022年9月(夏季)、2023年4月(春季)长江口仔稚鱼采样数据,采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分析凤鲚(Coilia mystus,洄游性)、鳀(Engraulis japonicus,海洋性)和香䲗(Callionymus olidus,河口性)的生境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长江口南支的海表面温度、pH、营养盐高于北支,而北支的海表面盐度、叶绿素高于南支;MaxEnt模型对这3种仔稚鱼生境分布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且春季略优于夏季;影响凤鲚和香䲗春、夏季生境分布的关键因子均为海表面溶解氧(相对贡献率分别为80.8%、86.6%和39.8%、30.2%),而鳀为海表面盐度(分别为44.0%和79.0%)。不同生态类型仔稚鱼的生境特征及其关键环境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其早期生活史阶段的补充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呈现种间特异性。因此,长江口仔稚鱼资源的保护需针对不同生态类型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及栖息地需求,制定差异化的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