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现货市场背景下的山东新能源储能应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裴善鹏 林华 +4 位作者 王炎 陈娜 高山 孙进贤 刘华东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38,共9页
根据山东电网的调峰调频需求提出建设储能系统的必要性,并在电力现货市场背景下分析了山东新能源配置储能的应用模式和盈利方法;给出了现货市场条件下的储能政策建议。指出:山东省实施电力现货市场后,储能可以在电价低谷时充电,电价高... 根据山东电网的调峰调频需求提出建设储能系统的必要性,并在电力现货市场背景下分析了山东新能源配置储能的应用模式和盈利方法;给出了现货市场条件下的储能政策建议。指出:山东省实施电力现货市场后,储能可以在电价低谷时充电,电价高峰时放电获取电价差收益;若新能源分散配置储能,储能只能配合新能源获取现货市场电价差收益,盈利模式难以扩展;若将新能源分散储能集中建设成大型独立储能电站,则可以通过获取现货市场电价差收益、租赁费、容量电价3部分收益实现盈利,发挥新能源消纳、减少旋备、提供紧急功率支撑等多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现货市场 储能收益 分散式储能 独立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极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跃林 刘祉妤 +5 位作者 郭森 刘晓君 张蓬亮 王程程 梁原 王锐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1-612,共12页
全钒液流电池(VRFB)作为一种极具前途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运行效率是降低液流电池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极是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的核心场所,电极材料的结构特性和表面性质直接影响电化学反应速率、电池内阻和电... 全钒液流电池(VRFB)作为一种极具前途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运行效率是降低液流电池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极是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的核心场所,电极材料的结构特性和表面性质直接影响电化学反应速率、电池内阻和电解液传输过程,从而影响电池性能。通过开发宏观、微观有序的电极结构,达到电极传输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协同提升的目的。本文全面综述了对电极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上的结构设计及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研究进展。在宏观尺度上,总结分析了电极压缩比、电极流场结构、电极几何形状等结构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在微观尺度上,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构建了多级孔分布的单层电极结构和具有梯度分布的多层电极结构,可以增大电极比表面积,促进电化学反应,同时改善电解液在电极表面的扩散。最后,对电极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极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卡诺电池关键技术及应用现状
3
作者 封官斌 李跃林 +4 位作者 程孝峰 侯冰 曲大伟 徐冉 张磊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为应对间歇性和可变电力生产带来的挑战,电网侧能源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卡诺电池作为多种成熟电热转换和存储技术的集成,因其可扩展性和不受地理限制的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卡诺电池的基...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为应对间歇性和可变电力生产带来的挑战,电网侧能源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卡诺电池作为多种成熟电热转换和存储技术的集成,因其可扩展性和不受地理限制的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卡诺电池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应用前景及当前研究现状;探讨了高温卡诺电池技术的定义,以及关键设备如压缩机和膨胀机的运行特性与技术挑战;分析了基于电加热和双向循环(如布雷顿循环和朗肯循环)的卡诺电池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技术前景,为未来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卡诺电池 高温技术 热泵 朗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炉空气动力学和烟气再循环数值模拟
4
作者 秦世泰 杜俊硕 +1 位作者 李驰 周永清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旋风炉作为一种液态排渣炉,其空气动力学特性与煤粉炉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尚缺乏可有效指导旋风炉设计和运行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对此,开发了一种旋风炉CFD数值模型,该模型通过渣层煤粒捕集模型将熔融渣层对煤粒的捕集作用结合在... 旋风炉作为一种液态排渣炉,其空气动力学特性与煤粉炉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尚缺乏可有效指导旋风炉设计和运行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对此,开发了一种旋风炉CFD数值模型,该模型通过渣层煤粒捕集模型将熔融渣层对煤粒的捕集作用结合在模型中。将该模型应用于某550 MW机组旋风炉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烟气再循环(FGR)优化设计研究。研究表明,旋风筒产生的强旋流场使炉内流场分布极不均匀,导致了炉内局部高温和水平烟道入口的严重结渣问题。因此,FGR喷口应根据炉内的不均匀流场和温度分布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有效消除炉内的局部高温区域。模拟计算和现场实施结果表明,通过FGR优化设计,炉膛局部高温和严重结渣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炉 灰渣层 计算流体动力学 烟气再循环 结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电极液流电池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绍民 徐冉 +4 位作者 王灿文 李松涛 王学斌 秦世泰 王锐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0,共10页
液流电池因其具有安全、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和扩容性强等优势,成为目前最有前途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电极作为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其性能对电池性能有着重大影响。综述了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电极在液流电池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静电... 液流电池因其具有安全、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和扩容性强等优势,成为目前最有前途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电极作为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其性能对电池性能有着重大影响。综述了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电极在液流电池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的制备原理以及关键制备参数的影响,详细阐述了电纺碳纳米纤维电极结构和化学性质的调控方法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包括纤维微观结构的调控、杂原子掺杂和催化改性等;指出电极反应活性面积和化学性质影响的电化学活性与传质性能之间的协同是电极调控的关键,通过对纤维进行造孔或新型结构设计可以调控纤维的微观结构和表面性质,杂原子掺杂和引入催化剂可以提高电极的活性面积和亲水性,以促进电极的电化学活性;提出了电纺碳纳米纤维电极从实验室制备到规模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电极 静电纺丝 碳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煤在沉降炉中掺烧试验及氨的氧化动力学 被引量:7
6
作者 闫卫东 秦世泰 +5 位作者 杨凯 李广滨 李明 王学斌 谭厚章 张嘉烨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7-133,共7页
发展先进的碳减排技术、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能源领域最迫切的攻关难题。我国燃煤电厂碳排放占比很大。氨作为零碳燃料,在热值、合成、运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氨在燃煤锅炉中混烧是实现大规模利用的重要途径,然而大规模掺烧过程中NO_(x... 发展先进的碳减排技术、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能源领域最迫切的攻关难题。我国燃煤电厂碳排放占比很大。氨作为零碳燃料,在热值、合成、运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氨在燃煤锅炉中混烧是实现大规模利用的重要途径,然而大规模掺烧过程中NO_(x)排放控制将是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沉降炉试验平台对氨煤开展混燃试验,研究温度(1000~1300℃)、空燃比(0.8~1.5)、掺烧比例(0~30%)等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较低燃烧温度和空燃比是抑制氨向NO_(x)转化的关键。在空燃比1.5、掺烧20%氨工况下,1200和1300℃下NO_(x)排放量可达780×10^(-6)和1870×10^(-6)。随氨掺烧比例增加,NO_(x)排放水平线性增长,但整体燃料氮向NO的转化显著下降。借助详细化学反应机理(Glarborg 2018、Mendiara 2009、Konnov)计算结果表明,Konnov机理预测结果更接近试验结果。进一步采用Konnov机理讨论了燃烧温度、空燃比等变量对纯氨燃烧NO_(x)排放的影响,发现温度与NO_(x)排放浓度呈指数型增长,而空燃比由1.0提高至1.1时NO_(x)排放总量发生突变。引入混合因子讨论氧化剂与氨的混合水平对NO_(x)排放的影响,发现延长氨与氧化剂的混合距离能显著降低NO_(x)排放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炉 氨煤混烧 CO_(2)减排 NO_(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