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东煤炭集团智能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温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2-64,共3页
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从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背景和神东煤炭集团智能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其智能化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神东煤炭集团智能化建设目标、保障和具体实践。... 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从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背景和神东煤炭集团智能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其智能化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神东煤炭集团智能化建设目标、保障和具体实践。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神东煤炭集团在煤炭行业构建了3类智能综采模式,实现了智能掘进突破,建成了3个智能化示范项目,两化融合取得了长足进展,实现了5大类煤矿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智能综采 智能掘进 两化融合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构建综采工作面三维透视采场技术研究
2
作者 张传玖 李鑫 +1 位作者 任建慧 马盟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99,共8页
为实现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与生产管理、保障智慧矿山建设,需要构建三维透视采场。首先,基于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建立采场空间结构力学模型,训练一套采场覆岩运动参数推导、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计算、矿山压力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三维采场... 为实现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与生产管理、保障智慧矿山建设,需要构建三维透视采场。首先,基于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建立采场空间结构力学模型,训练一套采场覆岩运动参数推导、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计算、矿山压力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三维采场静态应力与动态应力模拟的算法体系。其次,通过采用二维三维一体化建模的方式构建三维透明地质模型、使用三维建模工具对液压支架等设备进行精细化建模、对采场上覆岩层的运动状态进行专业化建模,体现三维透视采场基本要素的全面性。通过采用三维曲面积分法解析综采液压支架相关数据、采用多目标多因素分级方法分析钻孔应力数据、采用时序序列数据分析其他数据三种方法进行采场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最后,以布尔台煤矿422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构建了三维透视采场基本模型。所建立的三维模型能够根据地质信息、钻孔数据、矿压显现等实际情况反映应力场变化,实现采场空间采动应力随工作面推进的展示,为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与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透视采场 技术框架 动态应力分布 实时监测 综采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煤炭智能化建设实践 被引量:15
3
作者 崔亚仲 任艳艳 白明亮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18-226,共9页
针对当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分析现阶段应在生产控制、设备、数据等方面转变。在深入研究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架构、标准体系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加强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统一架构、统一基础平台,建立智能化发展整体蓝... 针对当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分析现阶段应在生产控制、设备、数据等方面转变。在深入研究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架构、标准体系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加强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统一架构、统一基础平台,建立智能化发展整体蓝图和框架理论。神东矿区煤炭在智能化建设的起步阶段提出智能化发展“0587”目标,积极推进基于数据中心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生产执行、生产集中协同控制、安全集中监测管控;建成企业级5G专网,全力助推采掘系统智能化建设;建成行业内煤炭生产大数据仓库,实现智能决策;采煤掘进方面,重点推进智能综采工作面、智能掘进工作面建设,首创薄煤层、中厚偏薄煤层、厚煤层3类智能综采模式,对作业机器人和巡检机器人进行了研究攻关;选煤方面,推进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决策的“黑灯工厂”智能选煤厂建设,大力推动了矿井智能化建设迈向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一体化管控平台 基础设施 生产数据 智能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MPLS技术在神东公司骨干网络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雄雄 《煤炭与化工》 CAS 2022年第10期74-76,共3页
近年来,网络路由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其巨大的地址容量和各种性能够满足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需求,基于分段路由技术的SR-MPLS和SRv6是网络路由发展的方向,随着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智能化建设的发展,公司网... 近年来,网络路由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其巨大的地址容量和各种性能够满足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需求,基于分段路由技术的SR-MPLS和SRv6是网络路由发展的方向,随着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智能化建设的发展,公司网络的应用场景日益增多,公司对网络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神东公司的网络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MPLS和SR-MPLS技术原理及特点,提出了基于SR-MPLS技术的神东公司骨干网络架构,希望能推动分段路由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MPLS 骨干网络 分段路由 路由协议 网络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深部多次采动巷道稳定性影响规律与协调控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想君 陈登红 +2 位作者 华心祝 吕情绪 高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54,共7页
为了揭示上覆遗留煤柱底板应力和下伏煤层开采扰动叠加作用下的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规律,以神东布尔台矿二盘区42煤42202辅运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验证了上覆呈T形分布的遗留煤柱对下伏煤层回采巷道的扰动范围约为... 为了揭示上覆遗留煤柱底板应力和下伏煤层开采扰动叠加作用下的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规律,以神东布尔台矿二盘区42煤42202辅运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验证了上覆呈T形分布的遗留煤柱对下伏煤层回采巷道的扰动范围约为170m,在此基础上间隔30~35m布置7个分析测站,并进一步模拟分析了受多次采动影响的巷道围岩应力、超前支承压力、围岩塑性区的时空演化过程。基于此提出了水力压裂卸压、长距离支架超前支护、巷道两帮非对称补强支护的一体化协调控制方案,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遗留煤柱 多次采动影响 时空危险区域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快速掘进装备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文 杨俊彩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2-38,共7页
在总结以掘锚机快速掘进系统、全断面快速掘进系统、全断面矩形快速掘进系统为代表的快速掘进装备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快速掘进设备选配中截割刀具、导航方式、支护模式、后配套方式的选择,以及自动锚支、快速掘进设备安装回撤工艺... 在总结以掘锚机快速掘进系统、全断面快速掘进系统、全断面矩形快速掘进系统为代表的快速掘进装备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快速掘进设备选配中截割刀具、导航方式、支护模式、后配套方式的选择,以及自动锚支、快速掘进设备安装回撤工艺等关键技术,从设备纵向模块化组合、自适应截割、智能锚支、环境感知、设备及人员联动安全防控等方面对快速掘进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掘进 掘进装备 全断面掘进 掘进机导航 自动锚支 自适应截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技术在神东矿区顶板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俊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66,共6页
为解决神东矿区长壁与短壁回采工作面大面积悬顶隐患和坚硬顶板、集中煤柱下高强度开采引起的强矿压显现问题,对国内外顶板治理技术装备发展进行了调研研究,分析了爆破放顶、调整工作面布置、提高支护强度、切顶卸压应用中面临的技术问... 为解决神东矿区长壁与短壁回采工作面大面积悬顶隐患和坚硬顶板、集中煤柱下高强度开采引起的强矿压显现问题,对国内外顶板治理技术装备发展进行了调研研究,分析了爆破放顶、调整工作面布置、提高支护强度、切顶卸压应用中面临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常规浅孔和定向深孔压裂相结合的水力压裂顶板灾害治理方案,并对水力压裂关键装备与技术进行了介绍。应用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可将工作面悬顶面积控制30m^2以内,矿压降低17%左右,解决了制约神东矿区安全、高效开采的顶板管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顶板灾害 悬顶治理 强矿压 煤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典型矿井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思敏 李井峰 白璐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6-256,共11页
神东矿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南部,气候干燥且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矿区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矿井水是重要的生产生活水源,然而神东矿区不同区域的矿井水氟化物浓度相差较大,部分区域浓度较高,为此笔者分析了高氟矿... 神东矿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南部,气候干燥且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矿区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矿井水是重要的生产生活水源,然而神东矿区不同区域的矿井水氟化物浓度相差较大,部分区域浓度较高,为此笔者分析了高氟矿井水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复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神东矿区不同区域的58组矿井水水质分析结果,运用数理统计法,Piper三线图、Gibbs图,SI模拟等研究方法,同时通过对不同区域采集岩心和煤层顶板岩石进行XRF分析,探讨神东北部和中心矿区不同埋深矿井水中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矿井水中F−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3~13.7 mg/L,均值为4.3 mg/L,较高F−浓度的矿井水pH呈碱性。在水平方向上神东矿区呈现北部和西南部矿井水中F−浓度较高、东南部矿井水中F−浓度低的现象;垂直方向上呈现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同深度延安组含水层地下水所补给矿井水的F−浓度差异较大,深度80~130 m延安组含水层地下水补给矿井水中F−浓度较低,200~500 m延安组含水层地下水补给矿井水F−浓度相对较高。矿井水中F−浓度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延安组岩样含氟矿物XRF分析表明北部矿区和中心矿区西部含氟矿物含量相对中心矿区东部高。矿井水较高的F−浓度与水化学环境具有一定的关系,蒸发浓缩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水−岩相互作用导致的矿物溶解共同导致了地下水中F−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水化学类型 空间分布 神东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液压支架减重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原长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为实现神东矿区使用的ZY12000/20/40D液压支架减重3t的目标,对液压支架的各主要部件进行了安全系数计算,确定了各部件的重量优化方案,并据此对减重后的液压支架进行了虚拟计算,确定了液压支架最薄弱处——顶梁柱窝后盖板和内主筋焊接处... 为实现神东矿区使用的ZY12000/20/40D液压支架减重3t的目标,对液压支架的各主要部件进行了安全系数计算,确定了各部件的重量优化方案,并据此对减重后的液压支架进行了虚拟计算,确定了液压支架最薄弱处——顶梁柱窝后盖板和内主筋焊接处的安全系数为1.2,并进行了4万次压架试验和工业应用,结果证明该重量优化方案和焊接工艺保障措施是可行的,以上研究成果也为重型液压支架的轻型化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工作阻力 液压支架 轻量化 焊接工艺 疲劳试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鸿”操作系统在神东矿区智能化建设中的探索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新华 贺海涛 《中国煤炭》 2021年第S01期7-13,共7页
在煤炭智能化建设过程中,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兼容、网络兼容、业务兼容和控制兼容问题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构建统一标准、统一架构的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智能化平台迫在眉睫。创建行业统一的煤矿物联网操作系统是智能化平台的关... 在煤炭智能化建设过程中,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兼容、网络兼容、业务兼容和控制兼容问题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构建统一标准、统一架构的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智能化平台迫在眉睫。创建行业统一的煤矿物联网操作系统是智能化平台的关键,使用统一的操作系统,可以实现不同煤矿设备数据接口和数据格式的统一,促使不同系统间的数据顺畅互通和共享,完成煤矿设备超级互联,从而真正实现煤矿智能化发展。阐述了“矿鸿”操作系统在布尔台煤矿的具体部署及实施方案;在应用实践中发现,“矿鸿”操作系统可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操作与交互方式,让设备更加智能化,并能迅速发现问题并预警,有效提升了煤矿安全生产效率和设备运维效率;认为,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布尔台煤矿建设全国首家基于“矿鸿”操作系统应用的综采工作面,将为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的相关设备制造、推广“矿鸿”操作系统的应用积累经验,并可充分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鸿”操作系统 “矿鸿”通信协议 统一架构 智能矿山建设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天然矿物中的氟化物浸出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海琴 包一翔 +5 位作者 唐佳伟 曹志国 蒋斌斌 李杰 李井峰 刘兆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6-448,共13页
随着神东矿区煤炭开采向深部转移,矿井水中氟化物超标问题凸显,因此研究氟化物的主要来源对控制矿井水中的氟化物浓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证明天然含氟矿物是矿井水中的氟的主要来源,深入了解天然含氟矿物在矿井水中的浸出过程,以神东矿... 随着神东矿区煤炭开采向深部转移,矿井水中氟化物超标问题凸显,因此研究氟化物的主要来源对控制矿井水中的氟化物浓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证明天然含氟矿物是矿井水中的氟的主要来源,深入了解天然含氟矿物在矿井水中的浸出过程,以神东矿区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深度矿井水中的水质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深度矿物中的氟化物变化,并讨论了天然含氟矿物在矿井水中的氟化物浸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煤炭开采深度大于120 m时,矿井水中氟化物浓度超过地表III类氟化物标准值,并且含氟矿物在天然矿物中的比例增大。通过对矿井水中阴阳离子成分分析,认为矿井水中氟化物主要来源于煤炭开采深部含氟矿物的浸出。研究不同水岩作用条件下含氟矿物浸出规律发现,提高水岩作用强度,可以加速含氟矿物中氟化物的浸出;当岩水比例增大(大于1∶50)时,部分含氟矿物的氟浸出浓度大于1.0 mg/L;特别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由于离子交换作用和溶解平衡机制,含氟矿物中难溶性氟化物发生浸出。综上所述,在一定的水岩作用环境中,天然含氟矿物中的氟化物浸出,可导致矿井水中氟化物浓度超标(大于1.0 mg/L),这一结论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精确管控天然矿物的氟化物浸出提供了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天然含氟矿物 氟来源 氟化物浸出 矿井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布尔台煤矿矿压监测及治理手段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真 任建慧 张寒寒 《中国煤炭》 2021年第S01期158-165,共8页
对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布尔台煤矿矿压监测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该矿在治理矿压动力灾害中的具体举措及取得的效果,结合智能矿井建设,针对监测预警技术体系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升矿压监测预警中减人提效的成效性... 对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布尔台煤矿矿压监测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该矿在治理矿压动力灾害中的具体举措及取得的效果,结合智能矿井建设,针对监测预警技术体系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升矿压监测预警中减人提效的成效性,并对矿压监测治理先进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形成可借鉴参考的、地域特征显著的智能化矿压防治技术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监测预警 防治技术体系 技术展望 布尔台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分类支持向量机的煤矿防爆电气设备振动故障自动检测
13
作者 郑铁华 王飞 +1 位作者 赵格兰 杜春晖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煤矿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损害其机械完整性,导致紧固件松动、零部件磨损,并改变设备的结构与振动模态,进而引发信号特征的复杂变化,使得正常振动频率与故障引发的新频率成分相互混淆,模糊了正常信号与故障信号之间的界... 煤矿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损害其机械完整性,导致紧固件松动、零部件磨损,并改变设备的结构与振动模态,进而引发信号特征的复杂变化,使得正常振动频率与故障引发的新频率成分相互混淆,模糊了正常信号与故障信号之间的界限,从而降低传统检测方法在故障检测中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分类支持向量机(OCSVM)的煤矿防爆电气设备振动故障自动检测方法。首先,构造设备的正常状态特征和振动故障状态特征,根据OCSVM的特性,将正常状态特征序列设定为OCSVM核函数的决策边界学习目标。考虑煤矿防爆电气设备振动故障信号呈现非线性和高维特征,选定多项式核作为OCSVM的核函数。然后,采用网格搜索和K−交叉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OCSVM进行参数调优,以使OCSVM达到更好的性能。最后,通过求取OCSVM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确定最优决策边界,以此实现煤矿防爆电气设备振动故障的自动检测。实验结果显示:①在迭代次数为20时,OCSVM算法算法可完成收敛,达到稳定。②基于OCSVM的电气设备信号划分实验中,借助多项式核函数能精准划分样本实现检测。③振动故障自动检测性能分析中,所提方法在各样本量下准确率均显著高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方法、基于灰狼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检测方法,小样本量时准确率达98.25%且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防爆电气设备 振动故障检测 单分类支持向量机 变分模态分解 熵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边岗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2-186,共5页
立足于我国智能化煤矿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现状下,分析了智能化煤矿人才的特点、煤炭行业现有劳动力结构现状以及智能化煤矿转型过程中劳动力结构转型的困难,针对智能化煤矿人才的培养落后于实际需要的现状,就煤企现阶段如何谋划人力资... 立足于我国智能化煤矿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现状下,分析了智能化煤矿人才的特点、煤炭行业现有劳动力结构现状以及智能化煤矿转型过程中劳动力结构转型的困难,针对智能化煤矿人才的培养落后于实际需要的现状,就煤企现阶段如何谋划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智能化煤矿人才培养、结构性冗员解决方案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煤企应尽早通过自主培养、院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培养智能化煤矿人才,从而保证煤炭企业的效益和煤炭工人的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行业 智能化煤矿 劳动力结构 智能化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在煤炭行业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正远 李浩荡 丁震 《能源科技》 2022年第2期3-8,共6页
数字技术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推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煤炭作为传统产业,正在加速智能化建设赋能转型升级,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智能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按照党中央对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 数字技术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推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煤炭作为传统产业,正在加速智能化建设赋能转型升级,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智能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按照党中央对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要求,从高速泛在网络、天地一体组合、云网融合服务、智能敏捷运行、绿色低碳建设、安全自主可控6个方面,进行特征、特点研究分析。以下从高速泛在网络建设、天地一体应用、云网融合建设、智能敏捷研发应用、绿色低碳实践、安全可控研发6个方面介绍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业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从煤矿产业数字化顶层设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煤炭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新技术应用推广、智能化人才培育方面提出了加快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信息基础 煤矿智能化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燃料燃烧烟气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宁博 王明晨 +3 位作者 杨天华 郭爱军 全翠 李润东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62-572,共11页
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GHGs)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工业化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使得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剧增,这就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激增,造成了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气候影响。然而,有机燃料预计在未来很... 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GHGs)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工业化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使得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剧增,这就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激增,造成了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气候影响。然而,有机燃料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提供者。因此,从二氧化碳排放的源头出发,从有机燃料烟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可以从根本上缓解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捕集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本文总结了现有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包括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并对燃烧后捕集技术进行了阐述,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此外,还分析了各技术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CCS 吸附剂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选区激光熔化制备的点阵结构性能影响研究
17
作者 聂云飞 唐倩 +6 位作者 李坤 王浩宇 吴海斌 王彬生 秦昌亮 杨震 石佳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共10页
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因其独特的成形原理成为制备复杂点阵结构的理想工艺。以钛合金骨架和片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结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断裂机制及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因其独特的成形原理成为制备复杂点阵结构的理想工艺。以钛合金骨架和片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结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断裂机制及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溶时效热处理后钛合金中α+β相均匀分布,固溶温度的增加会使片状α'相马氏体逐渐减少而β相增多;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片状结构压缩强度为骨架结构的1.81~2.17倍,平台应力为后者的3.1倍,但两者弹性模量相当,同时热处理工艺对骨架结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而对片状结构影响较大;两类结构都表现出了45°结对角剪切断裂和断裂带传递的现象;骨架结构能量吸收效率远大于片状结构,但累积能量吸收量较低,热处理工艺没有提高被测结构的吸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SLM) 点阵结构 热处理 力学性能 断裂机制 吸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导水裂隙带影响因素敏感性及高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斌 李全生 +6 位作者 李金松 刘小庆 李井峰 方杰 张勇 王路军 张传玖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201,共9页
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含水层修复和地表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明确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安全高效地实现矿井水预防。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岩层硬度、工作面长度、采高... 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含水层修复和地表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明确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安全高效地实现矿井水预防。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岩层硬度、工作面长度、采高和埋深的内在联系,得到了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并在现场得到应用。通过研究可知:导水裂隙带高度在硬岩中传导更快,而软岩可以抑制导水裂隙带高度。软岩与硬岩组合(下软上硬)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硬岩与软岩组合(下硬上软)导水裂隙带高度。开采方法会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厚煤层分层开采、单一薄煤层开采、单一中厚煤层开采。各因素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程度为:采高>硬岩岩性比例系数>采深>工作面长度。与“三下”规程经验公式相比,利用多因素拟合公式可以较好地实现乌兰木伦煤矿1240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误差仅为−2.54%,研究成果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水害治理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组合 多因素分析 导水裂隙带高度 敏感性 预测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基沸石分子筛的制备及其CO_(2)捕集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全翠 王福栋 +4 位作者 郭爱军 杨天华 李润东 唐子谋 高宁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5-381,共7页
煤矸石作为煤的伴生物,存量日益增多,严重威胁生态环境。由于SiO2和Al2O3质量分数高,因此利用煤矸石制备分子筛捕集CO_(2)以实现煤矸石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是一个有前景的技术。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水热晶化法制备沸石分子筛,研究KOH添加... 煤矸石作为煤的伴生物,存量日益增多,严重威胁生态环境。由于SiO2和Al2O3质量分数高,因此利用煤矸石制备分子筛捕集CO_(2)以实现煤矸石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是一个有前景的技术。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水热晶化法制备沸石分子筛,研究KOH添加量、煤半焦掺杂量对分子筛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开展CO_(2)气体的静态吸附测试,研究煤矸石基沸石分子筛和胺改性分子筛的CO_(2)捕集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KOH与煤矸石质量比为2∶1时,所得分子筛的比表面积为100.17 m^(2)/g;当煤半焦掺杂量为40%时,制备的分子筛比表面积达249.86 m^(2)/g,总孔容积为0.249 cm^(3)/g;在最优制备条件下,分子筛的CO_(2)吸附量为1.16 mmol/g;胺负载改性能有效提升分子筛的CO_(2)捕集能力,但过量的聚乙烯亚胺会在分子筛孔隙内聚集堵塞孔道,导致分子筛的物理吸附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水热晶化 沸石分子筛 CO_(2)捕集 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动围岩失稳机制及控制方法研究
20
作者 樊星 石垚 +1 位作者 石蒙 王志超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2期20-25,共6页
为探究近距离煤层采动诱发围岩失稳破坏规律特征及防治方法,以国能神东某煤矿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综合研究手段,开展了近距离煤层采动围岩失稳破裂机制及稳定分析,探究煤层采动诱发围岩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模... 为探究近距离煤层采动诱发围岩失稳破坏规律特征及防治方法,以国能神东某煤矿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综合研究手段,开展了近距离煤层采动围岩失稳破裂机制及稳定分析,探究煤层采动诱发围岩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模拟研究了煤层采动下覆岩破裂规律及应力分布特征。此外,从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角度出发,结合现场近距离煤层开采围岩特征方面提出了巷道围岩锚固强化控制方法。结果表明:近距离煤层采动下顶板离层及锚杆应力值均随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减小而增加;覆岩最大应力及应力集中系数随煤层开采扰动范围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巷道围岩锚固强化与加固前相比,岩层移动量降低68%。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锚固强化技术对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围岩 失稳破坏 力学特性 动力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