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MC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暂态性能优化控制
1
作者 李建林 丁子洋 +1 位作者 游洪灏 刘海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62,共11页
以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构网型储能系统作为主体研究对象,针对传统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在电压跌落时易发生过流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电流限幅的暂态性能优化控制。在低电压工况时,将无功功率设定值切换为实时计算值从而抑制过流现... 以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构网型储能系统作为主体研究对象,针对传统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在电压跌落时易发生过流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电流限幅的暂态性能优化控制。在低电压工况时,将无功功率设定值切换为实时计算值从而抑制过流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变励磁惯性系数控制方案,通过在电压跌落故障工况下实时调整励磁惯性系数从而提升无功功率的快速响应能力。最后,利用仿真验证此优化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基于MMC的构网型储能系统面对电压跌落时的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构网型储能 暂态特性 电流限幅 功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平抑的电-氢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2
作者 李建林 孙浩元 +2 位作者 张敏慧 赵普 马骥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针对风电并网波动性强、电能质量不佳以及电-氢混合储能容量配置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风电平抑下的电-氢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在风电典型场景下,首先采用基于鲸鱼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对风电信号进行处理,并结合风电并网波... 针对风电并网波动性强、电能质量不佳以及电-氢混合储能容量配置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风电平抑下的电-氢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在风电典型场景下,首先采用基于鲸鱼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对风电信号进行处理,并结合风电并网波动量限值,得到直接并网分量与储能待平抑分量;其次,在充分考虑氢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的相关特性与约束条件下,制定基于碱性电解槽实际运行特性与电化学储能实际运行状态的能量管理策略,基于此策略,在消纳储能待平抑分量的同时,以系统年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电-氢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并采用CPLEX求解器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不仅能提高氢储能的利用率而且还能使电化学储能工作于安全工作区间;其次,该策略下的容量配置方案可在满足系统经济性的情况下,实现对风电更好地平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平抑 变分模态分解 电-氢混合储能 碱性电解槽 功率分配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需求场景下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3
作者 李建林 孙浩元 +1 位作者 梁忠豪 姜晓霞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14-2124,I0001,共12页
氢能等零碳能源耦合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是当下能源系统的主流,其能量管理策略的制定与容量优化配置对于综合系统的经济性与灵活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多能需求场景下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通过拉丁超立方... 氢能等零碳能源耦合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是当下能源系统的主流,其能量管理策略的制定与容量优化配置对于综合系统的经济性与灵活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多能需求场景下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与欧式距离缩减法得到源荷典型场景,实现对源荷预测误差的合理刻画。其次,制定了各设备协调配合的能量管理策略。基于典型场景和能量管理策略,以系统日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容量配置模型,并通过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的樽海鞘群算法与经济性分析得到系统最优容量配置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相比于缺乏蓄电池参与电能调节以及缺乏氢能余热利用的方案,日综合成本可分别降低5.82%和10.9%,同时保证了各储能设备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始末容量相等,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源荷场景分析 氢能余热利用 电热功率分配 樽海鞘群算法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驱动下新型储能商业化模式发展探讨
4
作者 李建林 孙新喆 +4 位作者 李雅欣 郭兆东 郭雅娟 袁晓冬 曾飞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0-1011,I0013,I0014,共14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对新型储能的需求随之增长。目前,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处于商业化发展初期,推进新型储能商业化发展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指导,促进新型储能产业的科... “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对新型储能的需求随之增长。目前,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处于商业化发展初期,推进新型储能商业化发展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指导,促进新型储能产业的科学、有序、快速发展,全国多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根据各地的能源结构特点和对储能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出台了多项有关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在总结国家关于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梳理各重点地区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发展重点和发展要求等重要信息的基础上,给出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商业化发展的主要应用场景、发展方向,并结合具体场景进行新型储能商业应用的经济效益测算。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关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 国家政策 地区政策 储能商业化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自适应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5
作者 李建林 邹菲 +1 位作者 游洪灏 袁晓冬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24-2737,共14页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虽具备主动支撑能力、可有效降低新型电力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但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导致电压呈现不同程度的跌落时,易出现失稳及过电流问题,威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该文首先对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暂态特性及系统扰...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虽具备主动支撑能力、可有效降低新型电力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但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导致电压呈现不同程度的跌落时,易出现失稳及过电流问题,威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该文首先对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暂态特性及系统扰动电流决定性因素进行探讨,得出系统稳定性取决于扰动下的功角曲线与有功参考值是否存在交点,系统扰动电流大小与变流器输出电压和电网电压差值呈正相关,即与变流器输出无功功率相关;然后,基于分析提出一种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自适应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根据系统扰动程度对有功、无功功率参考值进行调整,此控制无需切换控制策略,不改变构网型控制策略结构,使储能变流器在扰动期间仍表现为电压源特性,具备对系统的主动支撑能力,实现了在维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对扰动电流进行有效限制;最后,通过仿真及半实物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储能变流器 构网型控制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ADRC的构网型储能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建林 卢冠铭 +3 位作者 游洪灏 郭雅娟 辛迪熙 袁晓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2-154,共13页
为提升高比例风电渗透下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同时解决风储联合系统调频过程中参数间相互影响难以兼顾导致系统调频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的... 为提升高比例风电渗透下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同时解决风储联合系统调频过程中参数间相互影响难以兼顾导致系统调频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的构网型(grid-forming,GFM)储能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在传统应用LADRC对角频率进行快速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有功差额补偿,加速有功指令响应速度,消除参数互耦。同时,针对构网型储能调频控制策略参数影响规律,分析了角频率和参考功率至输出功率的小信号模型,推导控制环节传递函数,实现对系统调频性能优化。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风储联合系统仿真模型,对不同控制策略在不同工况下电网频率和储能出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有效提升复杂工况下风储联合系统对电网频率的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小信号模型 自抗扰控制策略 风储联合系统 频率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构网需求储能的双层优化选址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林 康靖悦 +2 位作者 辛迪熙 武亦文 姜晓霞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9,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下构网需求储能的双层优化选址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对调峰调频的响应,建立了多目标双层优化模型。其中,运行层将弃风弃光量和网损计入经济惩罚中,以系统的年运行成本最优为目标,计及调峰、调频收益...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下构网需求储能的双层优化选址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对调峰调频的响应,建立了多目标双层优化模型。其中,运行层将弃风弃光量和网损计入经济惩罚中,以系统的年运行成本最优为目标,计及调峰、调频收益;规划层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并以系统的年综合运行成本最优为目标进行建模。利用改进的帝国竞争算法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多场景比较说明调峰调频经济性和最优场景下的储能选址。最后,采用IEEE-33节点进行仿真,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并选取不确定性因素指标对总成本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影响经济成本更需关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调峰 调频 储能规划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渗透光伏区域配网储能分区优化配置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建林 邸文峰 +2 位作者 李雅欣 郭雅娟 袁晓冬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3,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大量新能源并入配电网,为提高配电网对光伏的消纳,减少因高渗透分布式光伏导致的电压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电网中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配电网典型负荷日时全天的节点电压,根...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大量新能源并入配电网,为提高配电网对光伏的消纳,减少因高渗透分布式光伏导致的电压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电网中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配电网典型负荷日时全天的节点电压,根据轮廓系数法得到集合中心k的最佳值,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配电网进行分区。然后,以提升光伏消纳、改善节点电压、减小配电网电能损失以及最小化储能投资综合费用为目标函数,并考虑节点功率平衡、节点电压、储能电池充放电、线路电流和分布式光伏等约束条件,建立在配电网中优化配置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各目标函数统一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进行确定,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并利用蛙跳算法求解多目标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确定分布式储能最佳容量。最后,以IEEE-33节点算例验证了所提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光伏 分布式储能 分区优化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蒸汽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9
作者 吴玉庭 马旭东 +3 位作者 杜彦君 雷标 鹿院卫 张灿灿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1,共12页
工业脱碳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关于工业脱碳的研究集中在供给侧,少有针对需求侧的研究,而需求侧生产工业蒸汽的能耗占总工业能耗近30%,是工业脱碳的有效着力点。热泵蒸汽机针对工业蒸汽需求,凭借其显著的能质提... 工业脱碳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关于工业脱碳的研究集中在供给侧,少有针对需求侧的研究,而需求侧生产工业蒸汽的能耗占总工业能耗近30%,是工业脱碳的有效着力点。热泵蒸汽机针对工业蒸汽需求,凭借其显著的能质提升能力,为工业脱碳提供了一种极具前景的替代方案。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热泵蒸汽机的研究现状,分别从提高系统效率和提高输出温度两个方面提出了热泵蒸汽机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在制冷剂方面,使用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等方法预测高温混合制冷剂的性质将是工质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冷媒压缩机方面,对涡旋压缩机提出新的组合剖面、新的密封结构及设计新的轴向力平衡方法,对活塞压缩机使用梯形活塞和阶梯式混合排量活塞等创新密封方法,对螺杆压缩机的几何参数、运行条件、系统结构和驱动配置实施优化策略将是冷媒压缩机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水蒸气压缩机方面,对离心压缩机降低排气温度和开发廉价高性能叶片,对螺杆压缩机进行精确喷水控制和系统可靠性设计将是水蒸气压缩机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蒸汽机 高温热泵 混合制冷剂 高温压缩机 水蒸气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什均衡的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忠豪 王丽芳 李建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4,共10页
围绕光-储耦合制氢系统,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纳什均衡的优化控制方法,对光伏出力、储能电池组充放电功率和混合电解槽输入功率进行调控分配。其中,选定储能电池组出力能力、混合电解槽功率波动率,以及光伏和售氢产生的经济效益之和作为3个... 围绕光-储耦合制氢系统,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纳什均衡的优化控制方法,对光伏出力、储能电池组充放电功率和混合电解槽输入功率进行调控分配。其中,选定储能电池组出力能力、混合电解槽功率波动率,以及光伏和售氢产生的经济效益之和作为3个博弈方,并设置博弈方对应支付函数,搭建优化控制模型。搭建了基于纳什均衡的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优化控制仿真模型,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所提策略不仅使光伏弃光率降到5%以下,而且优化了储能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使得储能电池组荷电状态维持在20%~90%之间,有效避免了过充过放。此外,在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功率的基础上,优化混合电解槽的输入功率,使其最大化制氢。在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优化运行过程中,碱性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电解槽运行电压上、下波动均约为0.7%,母线电压上、下波动均约为0.2%,即所提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光-储耦合 碱性电解槽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储能 博弈论 纳什均衡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离子液体基中低温相变材料热物性及储热应用
11
作者 王少辉 李琦 +4 位作者 周梅梅 杨春云 谢会成 吴玉庭 鹿院卫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1-244,共14页
离子液体(ILs)在热物理性质上具有相变温度可调、不可燃性/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热能储存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由功能性离子液体组成的共晶相变材料(PCM)来管理载... 离子液体(ILs)在热物理性质上具有相变温度可调、不可燃性/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热能储存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由功能性离子液体组成的共晶相变材料(PCM)来管理载人航天器的极端空间环境(太阳辐射和极端冷/热),用于未来的深度探索。虽然在离子液体相变过程中储存潜热的概念已为人们所熟知,但迄今为止,该概念在大规模应用方面尚未得到采用,其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离子液体作为传热流体的表现,对其相变储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很少。本文的目的是为选择研究良好的离子液体提供必要的信息,并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文章首先讨论了传统相变材料的缺陷,然后从化学结构、相变机理和热物理性质等方面对常用的离子液体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详细介绍了离子液体基相变材料的应用,并提出以离子液体(ILs)的结构设计优化、过冷度调控策略、热焓提升路径和制备成本控制为研究切入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咪唑离子液体 热物性 相变储能 相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硝基碳酸高分解温度混合熔融盐动态腐蚀特性
12
作者 韩昕龙 鹿院卫 +2 位作者 马彦成 吴玉庭 张灿灿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6-1393,共8页
熔融盐高温腐蚀对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长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了探究第三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熔融盐与高温设备的相容性以及流速对熔融盐腐蚀性的影响,本工作选用高分解温度三元硝基碳酸混合熔融盐和347H不锈钢,搭建动态腐蚀实验台... 熔融盐高温腐蚀对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长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了探究第三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熔融盐与高温设备的相容性以及流速对熔融盐腐蚀性的影响,本工作选用高分解温度三元硝基碳酸混合熔融盐和347H不锈钢,搭建动态腐蚀实验台,采用失重法进行了347H不锈钢在640℃高温熔融盐环境下恒温1000 h的动态腐蚀实验,研究了在0.6 m/s和2 m/s两种流速下对不锈钢材料腐蚀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测试方法对不锈钢腐蚀后的形貌及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流速下的不锈钢均发生了氧化腐蚀现象。腐蚀失重值(m_(mass))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当腐蚀1000 h后,流速为0.6 m/s和2 m/s时,m_(mass)分别为17.8407 mg/cm^(2)、24.6420 mg/cm^(2)。同时也发现,在相同腐蚀时间内,随着流速的增大不锈钢表面形成的氧化层出现脱落现象,从而导致347H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也随之增加;而在相同的流速下,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347H不锈钢的腐蚀速率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熔融盐 腐蚀失重值 腐蚀速率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光不确定性的现货-调频市场联合出清策略
13
作者 李建林 张梦圆 +2 位作者 王茜 彭禹宸 李璟延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3,共11页
为了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给传统电力市场带来的挑战,文中针对传统电力市场出清策略时间尺度长、新型交易主体收益低等问题,提出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风光火储联合发电系统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联合交易... 为了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给传统电力市场带来的挑战,文中针对传统电力市场出清策略时间尺度长、新型交易主体收益低等问题,提出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风光火储联合发电系统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联合交易的出清策略。首先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和Kantorovich距离削减对样本场景进行处理,生成典型的风光出力场景;然后以生成的典型风光出力场景为研究对象,提出以最小化发电成本为目标的风光火储联合发电系统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联合交易的出清策略,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进行求解;最后在IEEE 39节点系统中搭建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西北某地风光数据为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策略可以合理分配能源出力,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各交易主体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不确定性 Kantorovich距离削减 拉丁超立方抽样 电力现货市场 调频辅助服务市场 联合出清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性分析的熔盐储热辅助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系统优化
14
作者 王斌 刘金恺 +2 位作者 姜晓霞 白宁 鹿院卫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29-2737,共9页
熔盐储热与燃煤机组耦合可有效调节机组出力,提高机组灵活性。以600 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构建主蒸汽抽汽储热及加热旁路高加给水、除氧水、低加凝结水释热的3种熔盐储热辅助调峰运行方案,通过研究主蒸汽抽汽储热回水参数、储/释热功... 熔盐储热与燃煤机组耦合可有效调节机组出力,提高机组灵活性。以600 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构建主蒸汽抽汽储热及加热旁路高加给水、除氧水、低加凝结水释热的3种熔盐储热辅助调峰运行方案,通过研究主蒸汽抽汽储热回水参数、储/释热功率和储/释热时长等因素对投资回收期和平准化度电成本等经济性指标的影响,对比分析3种方案的经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回水温度的升高,3种方案投资回收期逐渐缩短,而平准化度电成本略有升高;旁路高加给水方案经济性最好,当回水温度为309.4℃、储/释热功率为25 MW、储/释热时长为1 h时,投资回收期为5.521年、平准化度电成本为0.4485元/kWh;随着储/释热功率和时长的增加,该方案投资回收期和平准化度电成本均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熔盐储热 调峰 灵活性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混合电解槽阵列协同工作的风光制氢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15
作者 李建林 孙浩元 梁忠豪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9,共9页
风光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制氢设备间的特性差异,导致制氢系统配置容量时存在经济性与制氢稳定性不佳、系统制氢效率与产氢速率难以耦合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碱性电解槽阵列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阵列协同工作的风光制氢系统。通过分析... 风光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制氢设备间的特性差异,导致制氢系统配置容量时存在经济性与制氢稳定性不佳、系统制氢效率与产氢速率难以耦合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碱性电解槽阵列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阵列协同工作的风光制氢系统。通过分析2类电解槽输入功率与制氢效率间的关系,建立2类电解槽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分段线性化模型,并进一步提出多电解槽模块化集成的电解槽阵列轮值运行策略。基于此,考虑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约束,建立计及风光不确定性的混合电解槽阵列容量双层配置模型,上层为制氢设备总额定容量配置层,以系统年收益最大为目标进行优化配置;下层为混合电解槽阵列运行与配置层,以阵列运行指标和制氢成本为目标优化运行,并采用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与模糊评价体系进行循环迭代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充分发挥了混合电解槽阵列制氢的优势,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制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制氢系统 碱性电解槽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容量优化配置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式模糊控制的电氢耦合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建林 梁策 +1 位作者 曾飞 袁晓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7-100,共14页
针对电氢混合储能系统在平抑直流微网中功率波动时面临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式模糊控制的电氢耦合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中一次模糊控制器依据储氢罐储氢状态(stateofhydrogenstorage,SOH)与锂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 针对电氢混合储能系统在平抑直流微网中功率波动时面临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式模糊控制的电氢耦合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中一次模糊控制器依据储氢罐储氢状态(stateofhydrogenstorage,SOH)与锂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求解出一次功率分配因子,对直流微网净功率进行一次分配;二次模糊控制器结合一次功率分配参考值与SOH对一次功率分配因子作出校正。此外,为使氢储能系统中具有非线性工作特性的电流控制型装置(电解槽、燃料电池)能够对能量管理系统作出高效响应,采用插值法将功率分配参考值转换为电流参考值。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证明,所提能量管理策略有效缩小了氢储能系统在非合理区间的功率波动范围并提高了氢储能系统中装置的响应精度与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电氢耦合 混合储能系统 能量管理 级联式模糊控制 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的功率分配技术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建林 赵文鼎 +2 位作者 梁忠豪 缪惠宇 袁晓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18,共10页
光伏(PV)电解水制氢技术是实现PV消纳和绿电制氢的重要手段。在波动电源输入状态下,电解槽制氢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制氢经济性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的PV制氢方案,采用碱性电解槽(AEL)制氢系统与质子交换... 光伏(PV)电解水制氢技术是实现PV消纳和绿电制氢的重要手段。在波动电源输入状态下,电解槽制氢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制氢经济性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的PV制氢方案,采用碱性电解槽(AEL)制氢系统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EL)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功率优化控制技术和容量配置方法,在实现不同类型电解槽组合运行、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提升制氢性能。结果表明,混合电解制氢系统与单一AEL制氢技术相比,制氢量提升了5%,波动率大幅降低,制氢成本相较于PEMEL电解水制氢系统大幅降低。采用功率优化控制技术后,同等功率运行下,制氢量提升。单一电解槽处于波动工况下,采用阵列轮换方式保证了电解槽系统安全运行。研究结果可以为实现PV消纳以及多类型电解槽安全运行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碱性电解槽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容量配置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选型及评估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建林 梁忠豪 +2 位作者 赵文鼎 李光辉 李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53-2662,I0015,共11页
电解槽是光伏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的优劣是影响制氢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被投入工程应用的电解槽有碱性电解槽(alkaline electrolyzer,AEL)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roton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zer,PEMEL),两类电... 电解槽是光伏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的优劣是影响制氢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被投入工程应用的电解槽有碱性电解槽(alkaline electrolyzer,AEL)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roton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zer,PEMEL),两类电解槽在经济性和技术性方面各有优劣。因此,提出混合电解槽应用技术。首先,提出层次分析-熵权法综合评估方法,按照所提方法求得混合电解槽系统最优选型;其次,将混合电解槽系统应用在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中,并搭建其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进行3类电解槽多个性能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电解槽成本为同容量PEMEL设备成本的56%,且混合电解槽电解效率可达91.5%,验证了所提方案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碱性电解槽 制氢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评估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调节的电氢耦合系统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建林 胡笳扬 +2 位作者 辛迪熙 曾飞 袁晓冬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针对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氢储能系统频率控制问题,为提高氢储能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参数自调节的系统频率控制策略。其中,电氢耦合系统以PEMFC为依托,光伏、储能电池为辅... 针对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氢储能系统频率控制问题,为提高氢储能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参数自调节的系统频率控制策略。其中,电氢耦合系统以PEMFC为依托,光伏、储能电池为辅助,通过PEMFC、光伏、储能电池三者混合向系统综合负荷供电。通过数学模型构建,观察出系统内发生微小扰动后,PEMFC及储能电池的动态响应变化,改变虚拟控制参数,调整系统内的功率分配。由于PEMFC和储能电池动态响应时间不同,对于PEMFC和储能电池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具体体现为对PEMFC采取下垂控制,而对储能电池采取惯量控制,来达到维持系统内频率在正常范围内微小波动并趋于稳定的目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氢耦合 下垂控制 惯量控制 调频 参数自调节 储能电池 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典型工程示范及涉网特性检测技术
20
作者 李建林 李昕然 +3 位作者 邹菲 游洪灏 吕洪章 姜晓霞 《高电压技术》 2025年第8期4300-4312,共13页
构网型储能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双高”特性带来的电压、频率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相比于传统的跟网型控制更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目前构网型储能技术正处于向产业化规模发展阶段,但在产业化发展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需... 构网型储能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双高”特性带来的电压、频率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相比于传统的跟网型控制更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目前构网型储能技术正处于向产业化规模发展阶段,但在产业化发展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在实际工程中不断探索改进。该文首先明确构网型储能与跟网型储能的差异性,介绍构网型控制及其主要工况。其次,列举对近年国家和行业发布的构网型储能相关政策及标准,明确构网型储能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及各项评价指标。随后,梳理应用场景,总结目前构网型储能的工程实例,以新疆阿克陶和川藏高海拔百兆瓦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工程两个具体工程为例,列举其涉网需求和测试内容,并提出具有共性的构网型储能电站涉网检测内容。最后,对未来构网型储能的发展进行展望,为我国构网型储能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推动构网型储能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新型储能 构网型装备 工程示范 涉网特性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