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燃气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探析及模型构建
1
作者 张中亮 李剑 +2 位作者 马宗虎 冯冰 张万钦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1,共6页
目的随着欧盟碳边境税的实施及国际航运公司大量生产绿色甲醇燃料船舶,未来全球对绿色甲醇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因此,亟需探索绿色甲醇生产技术商业化运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不同生物燃气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的对比分析,构建了基于生物质... 目的随着欧盟碳边境税的实施及国际航运公司大量生产绿色甲醇燃料船舶,未来全球对绿色甲醇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因此,亟需探索绿色甲醇生产技术商业化运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不同生物燃气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的对比分析,构建了基于生物质厌氧和气化制生物燃气,结合绿电制氢,最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以生产绿色甲醇的模型。结果该模型可输出绿色甲醇10×10^(4) t/a、生物有机肥12×10^(4) t/a、活性炭7000 t/a,CO_(2)总减排潜力达到80×10^(4) t/a,纳入碳减排收益该模型可实现税后内部收益率超过8%的经济可行性。结论经过理论参数分析构建的依托风、光绿电及生物燃气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可为国内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项目开发及风光绿电消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生物燃气 绿色甲醇 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沼气制深绿生物甲醇技术路线及商业模型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剑 张中亮 +2 位作者 马宗虎 陈冠英 张万钦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生物质沼气行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行业总产能不足原料发酵潜力10%,通过对生物质沼气制深绿生物甲醇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分析,创建了基于生物质厌氧制沼及CHP产出深绿生物甲醇模型,该模型年可输出深绿生物甲醇10000 t、生物有机肥5... 生物质沼气行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行业总产能不足原料发酵潜力10%,通过对生物质沼气制深绿生物甲醇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分析,创建了基于生物质厌氧制沼及CHP产出深绿生物甲醇模型,该模型年可输出深绿生物甲醇10000 t、生物有机肥5万t,年二氧化碳总减排潜力达到10万t,经过理论参数分析构建的生物质沼气制深绿生物甲醇技术路线,为促进我国生物质沼气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沼气 CHP 生物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发酵技术在畜禽养殖粪水处理与资源化中的利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晨艳 乔玮 +3 位作者 邵蕾 孔凡克 罗星 董仁杰 《猪业科学》 2017年第5期92-94,共3页
畜禽养殖的集约化发展在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畜禽产品的同时,由于畜禽动物的集中饲养,粪尿大量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厌氧发酵技术是处理此废弃物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技术之一。文内介绍了两种养殖粪水厌氧发酵的反应器,并分析... 畜禽养殖的集约化发展在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畜禽产品的同时,由于畜禽动物的集中饲养,粪尿大量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厌氧发酵技术是处理此废弃物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技术之一。文内介绍了两种养殖粪水厌氧发酵的反应器,并分析了每种反应器的工艺要求和适用范围,为规模化养殖场选择不同的粪水厌氧发酵反应器提供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畜禽粪水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沼及热电肥多联产技术模式探析
4
作者 陈冠英 马宗虎 +3 位作者 张万钦 刘凡 李剑 张中亮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4期31-37,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沼气工程沼液量大难处理、运行效率不稳定、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以河北某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为例,结合湿法发酵和干法发酵各自的优缺点自主研发了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沼技术,详细阐述厌氧发酵制沼的核心工艺、发电并网... 为了解决传统沼气工程沼液量大难处理、运行效率不稳定、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以河北某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为例,结合湿法发酵和干法发酵各自的优缺点自主研发了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沼技术,详细阐述厌氧发酵制沼的核心工艺、发电并网、生物有机肥生产以及碳减排的技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当粪污含固率为18%~30%、秸秆含固率≥85%时,可以通过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沼技术实现沼液“零排放”,打造“气、热、电、肥、碳”多联产的生态循环综合利用体系,生产清洁能源的同时供应生物有机肥料,可有效改良土壤板结,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项目的实施对实现农业农村绿色生态循环、降低对外能源依存及实现负碳排放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耦合厌氧发酵 沼气发电 生物有机肥 运行技术模式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沼气工程发展和能源政策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乔玮 李冰峰 +2 位作者 董仁杰 孙丽英 李景明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0,共7页
德国是沼气生产大国也是沼气工程强国,德国沼气工程的发展和能源政策对我国沼气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可再生能源法(EEG)的沼气发电上网补贴政策激励下,2000~2014年的14年里,德国沼气工程数量由1050个增加到10076个,沼气... 德国是沼气生产大国也是沼气工程强国,德国沼气工程的发展和能源政策对我国沼气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可再生能源法(EEG)的沼气发电上网补贴政策激励下,2000~2014年的14年里,德国沼气工程数量由1050个增加到10076个,沼气发电总装机容量预计超过3800 MW。为适应沼气工程的快速发展,EEG法律体系多次调整了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引导沼气工程原料、规模、产品用途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避免因发展沼气(生物燃气)而导致种植业生物单一性、有机废弃物得不到合理处理,以及可能对其他产业造成的影响。笔者从温室气体减排、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用电成本和农业生态安全等角度分析了德国EEG的演变过程,以及对沼气行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并提出了应借鉴德国具有针对性的能源政策机制和产品补贴制度经验,重新确定我国沼气工程的功能定位和推动建立市场化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沼气工程 可再生能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预测 被引量:5
6
作者 古创 姚军强 +3 位作者 吴志跃 郑晓宇 董仁杰 乔玮 《新能源进展》 2022年第2期95-102,共8页
膜污染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制约了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膜污染的形成过程是控制膜污染的重要内容。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理论,提出了一种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化BP神经网络的膜污染预测模... 膜污染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制约了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膜污染的形成过程是控制膜污染的重要内容。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理论,提出了一种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化BP神经网络的膜污染预测模型。以反应器连续运行试验数据为样本,利用相关性分析确定模型的输入变量,并基于输入变量间存在信息重叠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输入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提取贡献率为70.4%的第一主成分和贡献率为17.7%的第二主成分作为输入特征。结合模型的贡献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是膜污染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特征变量,贡献度为34.9%。对比分析优化模型和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发现PCA-BPNN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8%,可用于膜污染分析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在高负荷下的连续运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姚军强 刘媛 +4 位作者 吴志跃 郑晓宇 古创 董仁杰 乔玮 《新能源进展》 2022年第1期27-33,共7页
为解决常规厌氧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流失和出水水质较差等问题,考察了浸没式平板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运行性能。以垃圾填埋场新鲜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在中温(37±1)℃条件下进行连续厌氧消化试验... 为解决常规厌氧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流失和出水水质较差等问题,考察了浸没式平板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运行性能。以垃圾填埋场新鲜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在中温(37±1)℃条件下进行连续厌氧消化试验,容积负荷为9.5 kg_(COD)/(m^(3)·d),反应器运行67 d。实验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0 d的条件下,甲烷产率为217 mL/g_(COD),化学需氧量(COD)平均去除率达88.7%,出水总挥发性脂肪酸为230 mg/L,pH稳定在7.83~8.19,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膜通量设定为5 L/(m^(2)·h)时,实验结束时未发生明显的膜污染,跨膜压差由2.6 kPa增长至4.1 kPa,系统运行良好。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在高负荷条件下稳定运行,膜在连续运行下的抗污染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垃圾渗滤液 厌氧消化 膜污染 去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与膜过滤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媛 吴志跃 +4 位作者 姚军强 李游 郑晓宇 董仁杰 乔玮 《新能源进展》 2022年第4期291-297,共7页
考察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依次改变膜过滤通量[7 L/(m^(2)·h)、6 L/(m^(2)·h)、5 L/(m^(2)·h)、4 L/(m^(2)·h)]运行下处理实际有机垃圾渗滤液的膜过滤性能,分析了膜污染后污染物阻力分布状况。在水力停留时间(... 考察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依次改变膜过滤通量[7 L/(m^(2)·h)、6 L/(m^(2)·h)、5 L/(m^(2)·h)、4 L/(m^(2)·h)]运行下处理实际有机垃圾渗滤液的膜过滤性能,分析了膜污染后污染物阻力分布状况。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 d、固体停留时间(SRT)为100 d、有机负荷(OLR)为5~6 g-COD/(L·d)的条件下运行104 d。实验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93%,过滤通量增加后压缩泥饼层使COD去除率有所提高。在初始通量为6 L/(m^(2)·h)下实现了较好的过滤性能,增加通量至7 L/(m^(2)·h)后不可逆污染会快速形成,即使通量再降低至5 L/(m^(2)·h),甚至4 L/(m^(2)·h)后,膜过滤性能仍较差。通过膜清洗测定过滤阻力分布,结果显示泥饼层阻力占总阻力的52%,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降低运行通量对不可逆污染恢复效果差,需及时进行化学清洗,可通过分析膜污染特征调整清洗策略,优化试剂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垃圾渗滤液 过滤通量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厌氧消化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与污泥厌氧发酵产气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苏敏 乔玮 +7 位作者 ALGAPANI Dalal WANDERA Simon GOGLIO Andrea ADANI Fabrizio 陈理 肖政 魏泉源 董仁杰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对餐厨垃圾、污水厂污泥以及餐厨垃圾与污泥混合甲烷发酵的产气能力与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餐厨垃圾在中温和高温发酵的产甲烷潜能分别是400和426 m L CH_4·g VS-1,经过120℃、20 min蒸煮除油后的餐厨垃圾在中温和高温发酵的... 对餐厨垃圾、污水厂污泥以及餐厨垃圾与污泥混合甲烷发酵的产气能力与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餐厨垃圾在中温和高温发酵的产甲烷潜能分别是400和426 m L CH_4·g VS-1,经过120℃、20 min蒸煮除油后的餐厨垃圾在中温和高温发酵的产甲烷潜能分别是418和531 m L CH4·g VS^(-1)。经Gompertz模型计算,除油后餐厨垃圾的最大产甲烷速率Rmax比除油前提高了49.8%(中温)和19.0%(高温),但餐厨垃圾中固体有机物的产甲烷速率变化不明显。在餐厨垃圾机械破碎匀浆过程中,部分固体有机物被液化,中、高温发酵产气过程的一级动力学呈现两阶段特征,液相有机物在中温发酵的产甲烷速率(速率常数k=0.195 5 d^(-1))略快于高温(k=0.154 3 d^(-1));而固体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的产甲烷速率(k=0.080 4 d^(-1))快于中温(k=0.038 8 d^(-1))。除油后餐厨垃圾中的固体有机物和污泥高温发酵的产甲烷速率也快于中温发酵,表明高温发酵有利于提高固体有机物的产气速率。污泥的产气潜能较低,产气速率慢,与餐厨垃圾共发酵有助于调节碱度和防止发酵体系的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污泥 中温发酵 高温发酵 产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制剂提高厌氧产甲烷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乔玮 毕少杰 +2 位作者 齐向阳 苏敏 董仁杰 《中国沼气》 2018年第3期9-15,共7页
文章针对北京郊区4座农业沼气工程原料(鸡粪、牛粪、猪粪和玉米秸秆)和厌氧污泥中微量元素质量浓度不足的问题,制定了微量元素制剂,并从原料产气动力学和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两个方面评估添加微量元素制剂对沼气工程发酵效率的影响。研... 文章针对北京郊区4座农业沼气工程原料(鸡粪、牛粪、猪粪和玉米秸秆)和厌氧污泥中微量元素质量浓度不足的问题,制定了微量元素制剂,并从原料产气动力学和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两个方面评估添加微量元素制剂对沼气工程发酵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向原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制剂后,鸡粪、牛粪和猪粪的甲烷产率分别提高了11.2%,24.3%和10.4%。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和两阶段模型对各原料甲烷发酵产气动力学进行拟合。一级动力学拟合结果显示添加微量元素制剂后玉米秸秆由一阶段产气(K为0.12 d-1)变为二阶段产气,K1和K2分别为0.18和0.08 d-1,产气速率明显提高。二阶段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添加微量元素制剂可以提高牛粪和玉米秸秆的产甲烷速率。向厌氧污泥中添加微量元素制剂后,鸡粪、猪粪和玉米秸秆沼气工程厌氧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均有提高,玉米秸秆沼气工程厌氧污泥活性提高效果最明显,为8.6%。因此,添加微量元素制剂总体上可以提高原料的甲烷产率,增强厌氧污泥的产甲烷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制剂 比产甲烷活性 鸡粪 牛粪 猪粪 玉米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连续运行性能:有机物转化效率、发酵稳定性与代谢活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萌萌 林敏 +5 位作者 汪昱昌 邹婷 郑晓宇 孙一博 董仁杰 乔玮 《新能源进展》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在高温(50±1)℃条件下处理实际工程的餐厨垃圾,采用全混式厌氧反应器(CSTR)进行了80 d的连续试验。试验以水力停留时间(HRT)20 d启动,HRT 15 d连续运行,研究了反应器启动和运行期间的发酵特性,解析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运行稳定性和... 在高温(50±1)℃条件下处理实际工程的餐厨垃圾,采用全混式厌氧反应器(CSTR)进行了80 d的连续试验。试验以水力停留时间(HRT)20 d启动,HRT 15 d连续运行,研究了反应器启动和运行期间的发酵特性,解析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运行稳定性和代谢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HRT 15 d、有机负荷(OLR)为7.3 kgCOD/(m^(3)·d)的条件下,容积产甲烷率为2.2 L/(L·d),挥发性固体(VS)的甲烷产率达到480 L/kgVS左右,有机物转化率约为95%。批次试验表明,高温产甲烷菌代谢乙酸能力较强,在适宜pH下可承受10000 mg/L的乙酸浓度。餐厨垃圾的高温降解速率快,10 d达到90%的产气,有承受更高负荷的可能。系统pH稳定在7.6~7.7,总氨氮和自由氨浓度低于抑制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餐厨垃圾的高温厌氧消化可实现较高的产气潜力和有机物去除率,系统稳定性好且有机物转化效率高,具有应用于工程高温餐厨垃圾厌氧处理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高温厌氧消化 运行性能 稳定性 代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郊农业沼气工程原料与发酵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敏 齐向阳 +8 位作者 乔玮 Dalal Algapania 赵婧 刘月玲 Andrea Goglio Fabrizio Adani 肖政 魏泉源 董仁杰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6,共7页
笔者选取了北京郊区5个农业沼气工程,从原料特性、产气潜能、厌氧污泥活性以及发酵池p H值稳定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农业沼气工程的发酵效率评估。通过测试原料的元素组成,开展产甲烷潜能和产甲烷活性实验,建立了不同原料的发酵化学计量学方... 笔者选取了北京郊区5个农业沼气工程,从原料特性、产气潜能、厌氧污泥活性以及发酵池p H值稳定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农业沼气工程的发酵效率评估。通过测试原料的元素组成,开展产甲烷潜能和产甲烷活性实验,建立了不同原料的发酵化学计量学方程,获得了不同原料的产气率、产气速率和发酵池污泥的乙酸比产甲烷活性(SMA2000)。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废物的进料浓度较理想,适合高浓度厌氧发酵工艺。鸡粪原料的产气率较高(200 m LCH4·g-1COD),但C/N比较低9.6∶1,发酵池的氨氮浓度6.0 g·L-1,有明显的产气迟滞期。秸秆高温发酵的产气率达到162 m LCH4·g-1COD,产气速率高于牛粪和猪粪中温发酵,发酵池污泥的p H值为7.1。猪粪与牛粪沼气工程的发酵效率低于鸡粪和秸秆沼气,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农业废物沼气工程中,须根据物料特性合理的选择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工程 养殖废物 秸秆 原料 产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厌氧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姚军强 吴志跃 +3 位作者 郑晓宇 刘媛 董仁杰 乔玮 《新能源进展》 2021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焚烧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垃圾堆放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具有高化学需氧量、高悬浮性固体和高盐分等特点,处理难度大,成本较高。厌氧消化是渗滤液处理的重要工艺,文中汇总了5种主流的厌氧工艺在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分... 焚烧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垃圾堆放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具有高化学需氧量、高悬浮性固体和高盐分等特点,处理难度大,成本较高。厌氧消化是渗滤液处理的重要工艺,文中汇总了5种主流的厌氧工艺在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等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技术特点,探究了这些工艺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碳酸钙沉淀导致管道堵塞,硫酸盐抑制微生物活性导致沼气产量下降,悬浮物浓度过高导致污泥流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厌氧工艺在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中的发展趋势,为工艺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垃圾焚烧 渗滤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负荷对鸡粪厌氧发酵产气特性及其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傅国志 马宗虎 廖子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7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有机负荷对鸡粪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特性及其产气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中温条件(37±1)℃下采用半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进行研究。[结果]有机负荷为2.5~5.3 g VS/(L·d)时,厌氧消化系统中氨氮浓度低于6.7 g/L,沼气... [目的]研究有机负荷对鸡粪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特性及其产气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中温条件(37±1)℃下采用半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进行研究。[结果]有机负荷为2.5~5.3 g VS/(L·d)时,厌氧消化系统中氨氮浓度低于6.7 g/L,沼气最大容积产气率为2.58 L/L;同时有机酸浓度也处于较低范围。然而,当有机负荷提高到6.0 g VS/(L·d)时,氨氮浓度升高到6.7 g/L时引起了乙酸(>7 000 mg/L)和丙酸(>1 900 mg/L)的快速累积,沼气容积产气率也降低了23.5%。通过基质平衡动力学分析得出,鸡粪中温厌氧消化的基质转化为沼气(YS/G)和甲烷(YS/M)的比例系数分别为1.085 7和1.686 1 g VSremoved/L。[结论]该研究可为高氨氮浓度鸡粪沼气工程的稳定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厌氧发酵 有机负荷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