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气烟气1000t/a CO_2捕集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东方 刘练波 +2 位作者 王金意 牛红伟 郜时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49-3855,共7页
我国第1套燃气烟气CO2捕集中试装置成功完成3000h连续试验运行以论证吸收溶剂和工艺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燃气烟气C02捕集系统运行平稳,工艺过程稳定可靠。吸收剂具有效率高、腐蚀降解低、损耗少等特点,溶剂损耗小于0.5kg/t ... 我国第1套燃气烟气CO2捕集中试装置成功完成3000h连续试验运行以论证吸收溶剂和工艺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燃气烟气C02捕集系统运行平稳,工艺过程稳定可靠。吸收剂具有效率高、腐蚀降解低、损耗少等特点,溶剂损耗小于0.5kg/t CO2,溶液对316L、304、2205、2507这4种合金材料的腐蚀度均小于I.65×10^-3mm/a。吸收塔尾气污染物排放水平低,其中溶剂排放〈0.17ml/m3,亚硝胺排放〈3μg/m2,未发现硝胺存在。新型的蒸汽加热-闪蒸-机械蒸汽再压缩一体化再生工艺比传统加热再生方式减少蒸汽消耗10%~25%,总再生能耗下降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联合 循环发电 烟气 CO2 捕集 溶剂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燃烧生物质及RDF燃料的广谱污染物排放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鹏勃 茹宇 +7 位作者 王鹏利 肖平 王海涛 孙献斌 高洪培 刘海峰 袁野 李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01-2211,共11页
在热功率1MW的CFB燃烧试验台上对3类生物质和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成型燃料进行试烧试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生物质及RDF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燃料NO_(x)排放浓度随温度和氧量的升高而... 在热功率1MW的CFB燃烧试验台上对3类生物质和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成型燃料进行试烧试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生物质及RDF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燃料NO_(x)排放浓度随温度和氧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炉膛燃烧温度的升高N_(2)O排放量明显降低。设计燃料在床温860℃左右时,其SO_(2)排放量最低,自脱硫效率最高;脱硫效率随着Ca/S的增加而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的速度趋缓;设计燃料按Ca/S=1.5添加生石灰粉脱硫,炉膛平均燃烧温度为880℃左右时,脱硫效率最高。试验典型工况烟气中二恶英类以及飞灰、底渣中的二恶英含量均满足国家的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生物质 垃圾衍生燃料 污染物 二恶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烟气CO_2捕集系统与电厂系统集成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练波 郜时旺 许世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43-3848,共6页
应用于电厂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是能实现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文中从二氧化碳捕集系统与电厂系统集成角度出发,分别从烟气、汽水循环、冷却水等3个系统分析了捕集系统对电厂的影响及可以采取的集成及改造措施。结... 应用于电厂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是能实现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文中从二氧化碳捕集系统与电厂系统集成角度出发,分别从烟气、汽水循环、冷却水等3个系统分析了捕集系统对电厂的影响及可以采取的集成及改造措施。结合660 MW超超临界机组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前后的模拟计算,考察二氧化碳捕集对电厂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烟气中90%的二氧化碳捕集后电厂发电净效率降低约1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电厂 系统集成 燃煤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脱汞中活性炭输送管路的设计与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钟犁 刘玺璞 +2 位作者 江建忠 肖平 米建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915-3923,共9页
燃煤源汞是造成大气汞污染的重要原因。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脱汞是目前重点研究的汞污染控制技术。在通过管路将活性炭送入烟道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活性炭的量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配。文中通过理论分析与CFD数值模拟,考察了二叉树型管路、... 燃煤源汞是造成大气汞污染的重要原因。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脱汞是目前重点研究的汞污染控制技术。在通过管路将活性炭送入烟道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活性炭的量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配。文中通过理论分析与CFD数值模拟,考察了二叉树型管路、多叉树型管路和线型管路在活性炭均匀分配上的效果,并讨论了其应用的条件。研究认为,线型管路无论对连续相还是离散相都难以做到均匀分配;多叉树型管路(典型的如三叉树、四叉树)可以做到均匀分配,并且有一定的灵活性,最适宜在实际工业中应用;二叉树型管路只有在确保管路对称性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较好的均分活性炭效果,且灵活性较差。此外研究还发现,活性炭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较为复杂,受包括时间在内的诸多参数影响,且管路非对称性对颗粒分布的影响大于其对流场分布的影响。如对均分的要求较为严格,须加装颗粒浓度实时监测装置与控制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汞 气固两相流 吸附 计算流体力学 管路 两相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