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锆锭的电子束熔炼提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拴全 袁瑞 +4 位作者 雷东平 杨小龙 刘晓宁 贾宇航 邢相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4-146,共3页
研究了锆的电子束熔炼提纯,对锆中非间隙杂质和间隙杂质的电子束熔炼提纯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束熔炼锆可以有效地提纯Fe、Cr、Al,在原料杂质含量水平下经过两次电子束熔炼,Fe、Cr、Al去除率分别约为69.3%、71.4%、61.5%;电子... 研究了锆的电子束熔炼提纯,对锆中非间隙杂质和间隙杂质的电子束熔炼提纯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束熔炼锆可以有效地提纯Fe、Cr、Al,在原料杂质含量水平下经过两次电子束熔炼,Fe、Cr、Al去除率分别约为69.3%、71.4%、61.5%;电子束熔炼锆时O元素在一次熔炼会增加,二次熔炼锭(EB2)比一次熔炼锭(EB1)降低约4.2×10^(-5),但电子束熔炼对原料中氧提纯作用微弱;电子束熔炼锆时,C元素不可提纯,反而会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熔炼 提纯 杂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品退火温度对Zr-4锆合金管材变形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小宁 王块社 +1 位作者 于军辉 王晨阳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7,共5页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r-4锆合金成品金相组织、变形织构、应变收缩系数(CSR)及Kearns系数Fr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成品管材在450~500℃区间进行消应力退火时,锆合金管材处于回复阶段,此过程不能减弱因金属形变导致晶面发生滑移形成的变形织构...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r-4锆合金成品金相组织、变形织构、应变收缩系数(CSR)及Kearns系数Fr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成品管材在450~500℃区间进行消应力退火时,锆合金管材处于回复阶段,此过程不能减弱因金属形变导致晶面发生滑移形成的变形织构,与轧制态相比退火态合金管材CSR值无明显变化,Fr值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略增大;在500~530℃退火温度下,锆合金管材处于回复阶段与再结晶阶段的过渡区间,大部分变形织构转变为退火织构,Fr值和CSR值均急剧增大;在530~560℃退火温度下,锆合金管材处于再结晶阶段,组织为等轴状的再结晶形貌,原来的变形织构已基本完全被退火织构所替代,但此时锆合金管材还未达到完全再结晶,故Fr值和CSR值均略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管材 ZR-4 成品退火温度 应变收缩系数(CSR) Kearns系数 Fr 径向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Zr-4合金板材拉伸性能和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旭坤 徐滨 +2 位作者 于军辉 赵林科 张鹏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153,共3页
利用高温拉伸实验、显微硬度及金相组织实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r-4合金板材硬度和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Zr-4合金板材各方向的硬度逐步降低,各方向的维氏硬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500~540)℃/20 min的退火温... 利用高温拉伸实验、显微硬度及金相组织实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r-4合金板材硬度和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Zr-4合金板材各方向的硬度逐步降低,各方向的维氏硬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500~540)℃/20 min的退火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Zr-4合金板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基本无变化,而伸长率略有升高。该区间为Zr-4合金板材的消应力区间。在(540~560)℃/20 min的退火温度区间内,Zr-4合金板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直线下降,而伸长率陡然升高,这个区间为Zr-4板材的敏感区间。在(500~560)℃/20 min的退火温度范围内,Zr-4合金板材的金相形貌为加工态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板材 退火温度 显微硬度 高温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Zr-4合金热轧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林科 李小宁 +2 位作者 岳强 胡旭坤 徐滨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6-39,43,共5页
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轧制温度、淬火工艺和变形工艺对Zr-4合金热轧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α相区退火温度越高,Zr-4合金热轧板材再结晶越充分,退火难以消除热轧板材中的不均匀组织,热轧板材中的不均匀带状组织与晶粒取向有关;... 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轧制温度、淬火工艺和变形工艺对Zr-4合金热轧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α相区退火温度越高,Zr-4合金热轧板材再结晶越充分,退火难以消除热轧板材中的不均匀组织,热轧板材中的不均匀带状组织与晶粒取向有关;热轧温度越高,微观组织变形越充分,退火后越有利于板材组织均匀化,但热轧难以完全消除组织不均匀;板材的原始组织对热轧后的组织有明显影响,β相区淬火形成的淬态组织难以通过小变形的热轧消除,未淬火热加工可造成第二相大量析出并长大,而通过淬火可以实现第二相的溶解;淬火后通过锻造和热轧的板材比仅通过热轧的板材微观组织更均匀,锻造有利于组织均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热轧板材 加工工艺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壳管用SZA-6锆合金的高温单轴拉伸蠕变行为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楠 麻凯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89,共4页
在应力117,137,157 MPa及温度633,658,683 K条件下对包壳管用SZA-6锆合金进行单轴拉伸蠕变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的单轴拉伸蠕变行为,并通过蠕变应力指数和蠕变激活能分析其蠕变控制机制。结果表明:SZA-6锆合金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稳态蠕变... 在应力117,137,157 MPa及温度633,658,683 K条件下对包壳管用SZA-6锆合金进行单轴拉伸蠕变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的单轴拉伸蠕变行为,并通过蠕变应力指数和蠕变激活能分析其蠕变控制机制。结果表明:SZA-6锆合金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稳态蠕变速率在0.34×10^(-8)~9.77×10^(-8)s^(-1)范围,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或应力的增大,稳态蠕变速率增大;在658 K温度下,当应力由117 MPa增大至157 MPa时,蠕变应力指数由5.66增大至8.69;在117 MPa应力下的蠕变激活能为181.76 kJ·mol^(-1)。117 MPa应力下的蠕变控制机制以晶界滑移为主,不受试验温度影响;当应力增大至137 MPa、试验温度为658 K时,位错攀移机制对蠕变行为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ZA-6锆合金 稳态蠕变速率 蠕变应力指数 蠕变激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品退火温度对Zr-Nb合金棒材组织与织构的影响
6
作者 于军辉 于海慧 +2 位作者 李小宁 王晨阳 赵林科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3,共4页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第二相粒子观察及织构分析,研究成品退火温度对Zr-Nb合金棒材组织与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品退火温度的升高,Zr-Nb合金棒材金相组织中晶粒逐渐增大,第二相粒子的平均尺寸和尺寸分布范围均逐渐增大。各种退火温...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第二相粒子观察及织构分析,研究成品退火温度对Zr-Nb合金棒材组织与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品退火温度的升高,Zr-Nb合金棒材金相组织中晶粒逐渐增大,第二相粒子的平均尺寸和尺寸分布范围均逐渐增大。各种退火温度下的Zr-Nb棒材均存在{0002}基面织构,且不同退火温度的棒材织构强度差别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Nb合金棒材 成品退火温度 金相组织 第二相粒子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湿度与放置时间对750℃/0.5 h预热后Zr-4棒材氧化行为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于军辉 李小宁 +3 位作者 郭周强 于海慧 吕亮亮 刘蕾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93-95,107,共4页
研究了空气湿度(10%~95%)和放置时间(1~5 h)对750℃/0.5 h预热后Zr-4棒材氧化行为的影响。通过样品氧化增重研究了实验后的Zr-4棒材的增重趋势;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氧化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结果表明... 研究了空气湿度(10%~95%)和放置时间(1~5 h)对750℃/0.5 h预热后Zr-4棒材氧化行为的影响。通过样品氧化增重研究了实验后的Zr-4棒材的增重趋势;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氧化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湿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Zr-4棒材的氧化增重增加。Zr-4棒材分别在10%、60%、85%、95%空气湿度下放置1h后,所有样品表面均为ZrO2产物。在湿度为25%,原始态、保温时间为1、5 h的条件下(750℃/0.5 h预热后),Zr-4棒材表层的物相和化学成分转化过程为α-Zr→t-ZrO2/m-ZrO2→m-Zr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棒材 空气湿度 放置时间 氧化膜 SEM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3锆合金板表面白斑缺陷产生原因
8
作者 岳强 徐滨 +1 位作者 胡旭坤 赵林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树脂砂轮打磨+酸洗工艺对Zr-3合金板坯进行表面处理后,发现其表面出现白斑。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和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对白斑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斑是由于过高的残余应力产生的;通过改用千叶轮打...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树脂砂轮打磨+酸洗工艺对Zr-3合金板坯进行表面处理后,发现其表面出现白斑。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和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对白斑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斑是由于过高的残余应力产生的;通过改用千叶轮打磨或喷砂工艺,降低表面残余应力,减少孪晶形成后,白斑缺陷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3合金 表面处理 白斑缺陷 残余应力 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锆基合金中痕量镉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晓龙 李刚 +2 位作者 李艳 陈苏 张娟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锆基合金中痕量镉。以氧气作为碰撞反应气,消除锆基体中多原子离子ZrOH对镉测定的影响。镉元素的质量浓度在5.0μg·L-1以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122μg·L-1。在0.5μg·L-1...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锆基合金中痕量镉。以氧气作为碰撞反应气,消除锆基体中多原子离子ZrOH对镉测定的影响。镉元素的质量浓度在5.0μg·L-1以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122μg·L-1。在0.5μg·L-1镉(Ⅱ)的水平上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碰撞反应池 锆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相变温度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旭坤 王快社 +2 位作者 张鹏飞 徐滨 孙国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7-181,共5页
基于合金相变理论,研究了金属加热过程中相变对升温速率变化的影响。利用数据处理软件结合相关高等数学知识,对工业生产中核级锆合金淬火连续加热过程相变温度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测量出锆合金相变温度,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 核级锆合金 升温速率 相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真空自耗熔炼补缩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拴全 雷东平 +1 位作者 袁瑞 刘晓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1,58,共4页
研究了锆合金真空自耗熔炼补缩工艺,分析了补缩电流、正常熔炼电流与坩埚直径、补缩电压和补缩时间对锆合金铸锭补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 kA电流的保持时间对冒口深度影响很大,冒口深度随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正常熔炼电流和坩埚直... 研究了锆合金真空自耗熔炼补缩工艺,分析了补缩电流、正常熔炼电流与坩埚直径、补缩电压和补缩时间对锆合金铸锭补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 kA电流的保持时间对冒口深度影响很大,冒口深度随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正常熔炼电流和坩埚直径变大时,增加电流降低级数有利于补缩效果。适宜的补缩制度为:准720 mm铸锭电流降低,控制在3级;准820 mm铸锭电流降低,控制在5级;适当延长6 kA电流的保持时间,补缩时间控制在80 min左右。在该补缩工艺下,准820 mm的锆合金铸锭冒口深度可降低至6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真空自耗熔炼 补缩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1Nb棒材内外部微小孔洞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海慧 刘莹莹 +3 位作者 于军辉 李小宁 王晨阳 赵林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4-46,51,共4页
利用金相观察(MO)、电镜分析(EM)及织构分析的方法,并结合轧制有限元(FEM),分析了Zr-1Nb棒材内部及外部酸液腐蚀产生微小孔洞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棒材的外部(靠近棒材表面)组织较为致密,内部(靠近棒材芯部)组织较为疏松。酸液侵... 利用金相观察(MO)、电镜分析(EM)及织构分析的方法,并结合轧制有限元(FEM),分析了Zr-1Nb棒材内部及外部酸液腐蚀产生微小孔洞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棒材的外部(靠近棒材表面)组织较为致密,内部(靠近棒材芯部)组织较为疏松。酸液侵蚀后外部微小孔洞数量较少,尺寸较小,内部微小孔洞数量较多,尺寸较大。棒材内、外部的晶粒面(0002)基本与轧向平行,但外部晶粒面(0002)集中于中心点,而内部晶粒面(0002)极点呈环形绕纵轴分布。Zr-1Nb棒材外部存在旋转压应力,内部存在压应力,从而造成了棒材腐蚀后,内、外部微小孔洞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1Nb棒材 孔洞 织构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水中新锆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原位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9-473,506,共6页
利用已建立的高温高压循环水腐蚀试验系统、原位观察高压釜以及拉曼光谱表征系统,针对SZA-4、SZA-6、ZIRLO等合金开展了腐蚀试验以及原位拉曼光谱测量,腐蚀试验溶液为含1 200mg/L H3BO3+2mg/L LiOH的水溶液。结果表明:三种合金的拉曼光... 利用已建立的高温高压循环水腐蚀试验系统、原位观察高压釜以及拉曼光谱表征系统,针对SZA-4、SZA-6、ZIRLO等合金开展了腐蚀试验以及原位拉曼光谱测量,腐蚀试验溶液为含1 200mg/L H3BO3+2mg/L LiOH的水溶液。结果表明:三种合金的拉曼光谱峰分别位于350,390,486,644,700,750,770cm-1附近,且分别来自于锆合金表面生成的氧化物立方相二氧化锆(c-ZrO2)、四方相二氧化锆(t-ZrO2)、单斜相二氧化锆(m-ZrO2)以及非晶氧化物。三种合金表面氧化膜中出现m-ZrO2的时间有所不同,ZIRLO合金的最早,SZA-6合金的次之,SZA-4合金表面氧化膜中最晚出现m-Zr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锆合金 原位拉曼光谱 高温高压水 表面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格锆合金薄壁管制备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段俊婷 罗倩倩 齐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3-96,共4页
超大规格锆合金薄壁管生产难度大,常常存在外形、尺寸、直线度差等问题。本文研究了核用?126 mm×3mm超大规格、薄壁Zr-4合金管生产工艺和其力学性能、金相组织、氢化物、织构。结果表明:在50MN挤压机上采用铜包套润滑,?280 mm锭坯... 超大规格锆合金薄壁管生产难度大,常常存在外形、尺寸、直线度差等问题。本文研究了核用?126 mm×3mm超大规格、薄壁Zr-4合金管生产工艺和其力学性能、金相组织、氢化物、织构。结果表明:在50MN挤压机上采用铜包套润滑,?280 mm锭坯经750℃、挤压比7.9变形量挤压出尺寸精度高的管坯;通过变形量为45%、41%的两道次Pilger轧制,再经过纯弯曲、无压下量的辊式矫直,生产出了尺寸精度高、弯曲度小、表面质量好、力学性能高、微观组织优异的超大规格Zr-4合金薄壁管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锆合金 超大规格薄壁管 氢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过饱和固溶量对Zr-4合金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国成 童龙刚 +1 位作者 高博 吴楠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7-509,共3页
制备了4种Fe、Cr过饱和固溶量不同的Zr-4合金试样,采用透射电镜分析了4种试样的显微组织,并研究了4种试样在500℃/10.3 MPa和360℃/18.6 MPa/0.01mol/L LiOH水溶液中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在Zr-4合金未发生疖状腐蚀的情况下,降低α-Zr... 制备了4种Fe、Cr过饱和固溶量不同的Zr-4合金试样,采用透射电镜分析了4种试样的显微组织,并研究了4种试样在500℃/10.3 MPa和360℃/18.6 MPa/0.01mol/L LiOH水溶液中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在Zr-4合金未发生疖状腐蚀的情况下,降低α-Zr中过饱和固溶的Fe、Cr含量有利于改善Zr-4合金在500℃/10.3 MPa蒸汽中的耐均匀腐蚀性能。提高α-Zr中过饱和固溶的Fe、Cr含量有利于改善Zr-4合金在LiOH水溶液中的耐均匀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FE Cr过饱和固溶量 显微组织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Cr13Ni5Mo钢加热及冷却过程的相变原位观察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璐 杨志刚 张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1-336,共6页
利用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00Cr13Ni5Mo钢在100K/min升温速率和200K/min降温速率下的相变过程进行了原位动态研究.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测试系统分析了冷却后室温马氏体的晶体学特征.探讨了组织遗传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00Cr13Ni5Mo钢以100... 利用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00Cr13Ni5Mo钢在100K/min升温速率和200K/min降温速率下的相变过程进行了原位动态研究.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测试系统分析了冷却后室温马氏体的晶体学特征.探讨了组织遗传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00Cr13Ni5Mo钢以100K/min快速加热到1 250℃时,奥氏体完全恢复初始显微形貌,具有组织遗传性,且没有发生自发再结晶;该钢连续冷却过程中形成板条马氏体,马氏体相变起始温度约为273℃;冷却过程中马氏体的相变量随降温时马氏体成批次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Cr13Ni5Mo钢 原位观察 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相变 奥氏体 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铪中7种元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澜 李刚 +1 位作者 李恒羽 张娟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纯铪具有可塑性强、易加工、耐高温、抗腐蚀等优点,是原子能工业的重要材料[1]。铪的热中子捕获截面积大,是较理想的中子吸收体,铪可作为原子反应堆的控制棒和保护装置,在核电、国防军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锆铪材同时也是化工... 纯铪具有可塑性强、易加工、耐高温、抗腐蚀等优点,是原子能工业的重要材料[1]。铪的热中子捕获截面积大,是较理想的中子吸收体,铪可作为原子反应堆的控制棒和保护装置,在核电、国防军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锆铪材同时也是化工、石油、制药、冶金等行业中重要的耐腐蚀材料以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合金添加剂[3]。国内外高纯金属铪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熔盐电解[4]、碘化精炼[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标准溶液 质谱干扰 基体匹配 氢氟酸 待测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改进算法的Zr-4合金高温本构关系模型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储林华 王练 +1 位作者 李恒羽 李晓珊 《精密成形工程》 2017年第6期125-129,共5页
目的针对传统锻造工艺进行优化设计,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方法通过试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能够真实反映锆合金高温变形特性的本构关系模型。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Zr-4合金的圆柱试样进行等温压缩变形试验,以不同变形条... 目的针对传统锻造工艺进行优化设计,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方法通过试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能够真实反映锆合金高温变形特性的本构关系模型。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Zr-4合金的圆柱试样进行等温压缩变形试验,以不同变形条件(变形温度为700~1000℃,应变速率为0.001~0.1 s^(-1))下获得的应力-应变数据为基础,分别基于普通BP网络方法和遗传算法(GA)改进BP网络(GA-BP)方法建立了该合金的高温本构关系模型,对比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差异。结果改进的GA-BP模型预测误差在±2%以内,而普通BP模型的误差范围为±6%。结论改进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更加真实地描述Zr-4合金在高温变形时各热力学参数之间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关系,从而也为本构关系模型的建立提供一种十分准确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锆合金 本构关系 热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铪的碘化-电子束熔炼提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拴全 雷东平 +1 位作者 杨小龙 刘晓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5,共6页
通过热力学分析对金属铪的碘化-电子束熔炼提纯工艺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碘化提纯铪时,由于Zr、Ti和Hf与碘的结合能力非常接近,导致Zr、Ti不可分离;电子束熔炼提纯铪时,W、Nb、Zr、Ti的蒸气压低于或接近Hf的蒸气压,导致其不可分... 通过热力学分析对金属铪的碘化-电子束熔炼提纯工艺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碘化提纯铪时,由于Zr、Ti和Hf与碘的结合能力非常接近,导致Zr、Ti不可分离;电子束熔炼提纯铪时,W、Nb、Zr、Ti的蒸气压低于或接近Hf的蒸气压,导致其不可分离,Hf熔点附近HfN的分解压很低,不易分解,也不可分离。综合而言,经过金属铪的碘化-电子束熔炼处理后,除了Zr、Ti不可分离外,其余含量较高的元素均可有效分离。实际生产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了铪的碘化-电子束熔炼提纯机制理论分析的正确性,Fe、Cr、Al、N、O和Si均可与Hf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提纯 电子束熔炼 杂质元素 热力学 有效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感应加热炉温度均匀性的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鹏 张明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5-226,共2页
针对感应加热炉在锆合金坯料加热过程中存在的温度均匀性问题,根据最近的调试,对相应部位线圈进行电容补偿并通过调整坯料托盘结构,增加托盘推头长度,控制了炉子加热坯料的温度均匀性。
关键词 感应加热 挤压加工 锆合金 温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