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矿井水混凝吸附联合除氟技术工业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焰 陆梦楠 +3 位作者 孙斌 李井峰 徐志清 腾东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6-172,共7页
我国西部矿区大多属于高氟地层,煤炭开采使地层中的氟转移至地下水造成地下水及矿井水氟含量超标。为解决氟污染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环保部门要求矿井水经过处理后必须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氟化物排放限值为1 mg/L),这使得原本可以达标的... 我国西部矿区大多属于高氟地层,煤炭开采使地层中的氟转移至地下水造成地下水及矿井水氟含量超标。为解决氟污染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环保部门要求矿井水经过处理后必须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氟化物排放限值为1 mg/L),这使得原本可以达标的矿井水因微量超标的氟化物而禁止排放。针对含氟矿井水氟化物排放限值低、处理水量大的特点,提出"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羟基磷灰石吸附"的梯级除氟方法,可不拆除原有矿井水处理站进行原位除氟。结果表明:①絮凝除氟时,PACl作为除氟剂对典型矿区含氟矿井水的除氟效果较好,其中质量分数为35%的Al_2O_3PACl的氟去除率高达91.37%,单独处理后氟化物浓度低于0.6 mg/L,低于地表Ⅲ类水标准的氟化物排放限值;②吸附性能试验以羟基磷灰石作为滤料时,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F^-在羟基磷灰石表面的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即吸附原理为多层化学吸附,主要为OH^-与F^-的置换。动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以2 BV/h的水力条件吸附54 BV后出现穿透点,碱作为再生液多次再生后吸附剂性能恢复较好,建议使用1.5%或2%NaOH溶液再生。PACl加药与羟基磷灰石梯级除氟工艺经济性较好,可有效避免因过量加药导致的TDS显著增高和大水量吸附时因进水浓度高或水质波动导致出水不达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矿井水 聚合氯化铝 混凝沉淀 羟基磷灰石 矿井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环境水中叔丁醇的含量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宇锋 邓建军 +5 位作者 王文倩 金敏瑛 唐佳伟 张春晖 彭悦 刘奥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9-314,共6页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环境水中叔丁醇含量的方法,外标法定量。考察了萃取剂、色谱柱、柱升温程序、载气流量等因素对叔丁醇测定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为:二氯甲烷作萃取剂,Rtx-Wax色谱柱为分离柱,以5℃·min-1的速率进行程序升温...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环境水中叔丁醇含量的方法,外标法定量。考察了萃取剂、色谱柱、柱升温程序、载气流量等因素对叔丁醇测定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为:二氯甲烷作萃取剂,Rtx-Wax色谱柱为分离柱,以5℃·min-1的速率进行程序升温,载气流量为15 mL·min-1。叔丁醇的线性范围为10.0~800μg·L^(-1),方法的检出限(3S/N)为2.65μg·L^(-1),测定下限(10S/N)为10.6μg·L^(-1)。空白加标回收率在82.3%~93.5%内;当叔丁醇的质量浓度不小于50.0μg·L^(-1)时,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丁醇 气相色谱法 二氯甲烷 环境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技术在矿井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海琴 李庭 李井峰 《中国煤炭》 2021年第2期70-75,共6页
煤矿矿井水作为一类储量丰富的水资源,由于矿化度高等污染原因,矿井水处理后再利用率较低。为了弥补当前矿井水处理工艺的不足,特别是解决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过程中遇到的药剂污染等问题,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技术,可作为一种主... 煤矿矿井水作为一类储量丰富的水资源,由于矿化度高等污染原因,矿井水处理后再利用率较低。为了弥补当前矿井水处理工艺的不足,特别是解决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过程中遇到的药剂污染等问题,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技术,可作为一种主要技术应用于矿井水的处理净化工艺中。基于电絮凝、电吸附及电渗析这3种电化学方法在矿井水处理中的应用实践,结合煤矿矿井水的特点和未来应用需求,提出了以电化学技术为基础的特殊污染物高效定向去除工艺选择方法。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电化学技术的空间和环保优势,对煤矿地下水库矿井水井下处理的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矿井水 高效定向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矿化度矿井水脱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杰 《陕西煤炭》 2022年第5期153-156,160,共5页
我国西部煤炭产区普遍存在严重缺水和矿井水大量外排的矛盾情况。矿井水大量外排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矿井水水质不达标,其中最主要是因为矿化度过高。通过总结一些常用的和研究热点的矿井水脱盐技术,包括反渗透(RO)、纳滤(NF)、电渗析(... 我国西部煤炭产区普遍存在严重缺水和矿井水大量外排的矛盾情况。矿井水大量外排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矿井水水质不达标,其中最主要是因为矿化度过高。通过总结一些常用的和研究热点的矿井水脱盐技术,包括反渗透(RO)、纳滤(NF)、电渗析(ED)、电吸附(EST)和膜蒸馏(MD)技术,认为现有高矿化度矿井水脱盐技术可以实现高效脱盐,产水水质完全可以满足复用和排放要求。针对现有矿井水脱盐技术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成本的问题,提出明确“分质处理,分类利用”的适度脱盐以及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太阳能和地热能的解决思路,有望从源头上降低脱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处理 高矿化度 适度脱盐 反渗透 膜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