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膜法的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徐志清
赵焰
陆梦楠
徐峰
-
机构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48-154,共7页
-
文摘
近年来,中国环保新政策对新建火电厂、水源地保护区及西北等富煤少水地区火电厂提出废水零排放需求。文中针对淡水回收率低、产出杂盐副产物无法处置并存在二次污染风险等零排放技术工程化应用的瓶颈问题,开发了以高效防垢的膜法为核心的"一体化预处理+纳滤&新型反渗透+机械式蒸汽再压缩"(Softening&TUF+NF&SCRO/XRO+MVR)的电厂智能资源化废水零排放成套技术,包含3个子系统中的6个核心技术单元,分别实现预处理、分盐浓缩、蒸发结晶的功能。发明了全自动干粉投加耦合管式膜处理技术,集加药、沉淀、过滤一体化,缩短工艺流程,节省投资成本15%~20%;开发了特殊纳滤膜分盐及新型两级反渗透膜协同浓缩技术,研制了高效分盐浓缩系统,将废水浓缩减量85%,解决传统方法中杂盐二次污染的问题,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和废水废固资源综合利用,淡水产水率高于93%,可获得纯度高于98.6%的NaCl一级工业盐。该零排放成套技术在实际的火电厂工程应用中验证了其高效性和高稳定性,直接运行费用低至32元/t,低于同期投运零排放项目运行费用的1/2,实现了水、盐、泥的资源化利用。
-
关键词
火电厂
零排放
膜法
脱硫废水
资源回收
-
Keywords
Power plant
Zero-Liquid-Discharge
Membrane method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Recycling
-
分类号
X7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含氟矿井水混凝吸附联合除氟技术工业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 2
-
-
作者
赵焰
陆梦楠
孙斌
李井峰
徐志清
腾东玉
-
机构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6-172,共7页
-
文摘
我国西部矿区大多属于高氟地层,煤炭开采使地层中的氟转移至地下水造成地下水及矿井水氟含量超标。为解决氟污染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环保部门要求矿井水经过处理后必须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氟化物排放限值为1 mg/L),这使得原本可以达标的矿井水因微量超标的氟化物而禁止排放。针对含氟矿井水氟化物排放限值低、处理水量大的特点,提出"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羟基磷灰石吸附"的梯级除氟方法,可不拆除原有矿井水处理站进行原位除氟。结果表明:①絮凝除氟时,PACl作为除氟剂对典型矿区含氟矿井水的除氟效果较好,其中质量分数为35%的Al_2O_3PACl的氟去除率高达91.37%,单独处理后氟化物浓度低于0.6 mg/L,低于地表Ⅲ类水标准的氟化物排放限值;②吸附性能试验以羟基磷灰石作为滤料时,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F^-在羟基磷灰石表面的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即吸附原理为多层化学吸附,主要为OH^-与F^-的置换。动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以2 BV/h的水力条件吸附54 BV后出现穿透点,碱作为再生液多次再生后吸附剂性能恢复较好,建议使用1.5%或2%NaOH溶液再生。PACl加药与羟基磷灰石梯级除氟工艺经济性较好,可有效避免因过量加药导致的TDS显著增高和大水量吸附时因进水浓度高或水质波动导致出水不达标的问题。
-
关键词
含氟矿井水
聚合氯化铝
混凝沉淀
羟基磷灰石
矿井水处理
-
Keywords
fluorine-containing mine drainage
polyaluminum chloriae
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hydroxyapatite
mine water treatment
-
分类号
TD71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