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矿区普适性拓展型固体改性充填采煤技术与装备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建功 赵家巍 +4 位作者 刘扬 杨军辉 史艳楠 王毅颖 陈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0-399,共20页
从我国煤炭行业绿色发展趋势和要求出发,分析了煤炭企业对不同充填开采方式选择的考量因素,以及影响充填开采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针对不同矿区地域分布特征和充填需求差异性,划分了煤矿充填开采“保护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地面建筑优先、... 从我国煤炭行业绿色发展趋势和要求出发,分析了煤炭企业对不同充填开采方式选择的考量因素,以及影响充填开采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针对不同矿区地域分布特征和充填需求差异性,划分了煤矿充填开采“保护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地面建筑优先、处理煤矸固废优先、提高经济效益优先”4类优先原则,提出了“以充填开采作为煤矿保护生态环境的调节工具,建设全过程全息立体生态矿山”的生态开采目标。依据充填开采顶板限定变形力学模型,阐述了影响充填开采目标岩层下沉量的构成因素,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地面建筑保护、矸石固废处置3种充填工程模式下的工作面支护强度计算及覆岩变形控制方程。介绍了我国煤矿普适性充填采煤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涵盖散状原矸固体充填、类贫混凝改性充填、矸石混凝土充填、薄煤层充填、区域性保护充填、巷道充填、选充留协同等适应各类煤矿需求的充填采煤技术,详细描述了不同充填技术的材料制备、运输、充填工艺特点及适应性充填装备。为实现煤矿充填智能化,建立了全面的数据感知系统,通过空间规划及充填效果判定来实现从单元到整体充填工作面的智能化过程,结合传感器网络和人工智能算法,实时监测和控制煤矿固体充填过程,提高充填质量和充填效率。煤矿充填开采在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远景规划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加强基于主动充填的煤矿生产全过程生态矿山建设、普适性充填技术工艺体系构建、新型固体充填材料研制、智能化充填开采研发等4个方向的科技攻关,我国煤矿充填开采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采 充填开采 生态保护 智能化充填 立体生态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分层开采矸石充填液压支架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建功 张定堂 +2 位作者 牛旭军 李帅 赵家巍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根据山西华晟荣煤矿有限公司3100工作面赋存条件,结合厚煤层分层矸石充填开采工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四柱支撑掩护式矸石充填液压支架。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分别对直接顶载荷、基本顶载荷以及上分层充填体载荷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支架支护强... 根据山西华晟荣煤矿有限公司3100工作面赋存条件,结合厚煤层分层矸石充填开采工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四柱支撑掩护式矸石充填液压支架。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分别对直接顶载荷、基本顶载荷以及上分层充填体载荷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支架支护强度应大于0.424 MPa,最终确定充填液压支架型号为ZC5000/19/34D,支架伸缩比为1.8。介绍了矸石充填液压支架结构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并对夯实机构结构和功能以及后部刮板输送机吊挂机构进行了详细阐述,优化设计后的后部刮板输送机吊挂机构能够有效缩短后顶梁设计长度,提高后部支护强度6%以上,有效预防充填前顶板下沉。通过实际应用表明,矸石充填液压支架夯实机构可以覆盖后部采空区,通过推压密实保证充填体的密实度,能够有效支撑上覆岩层,达到控制顶板、减少地表下沉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分层开采 矸石充填 夯实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旁充填留巷顶板结构分析与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贾靖 卢志敏 +1 位作者 任伟 杨洪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研究沿空留巷顶板结构特征及其支护技术,基于弹性力学薄板理论,建立了沿空留巷顶板悬板结构模型,推演了两种边界条件下悬板主应力表达式,构建了应力比例系数作为薄板破坏判据,研发了沿空留巷巷内顶板斜拉锚索加强支护、巷旁超高水材... 为研究沿空留巷顶板结构特征及其支护技术,基于弹性力学薄板理论,建立了沿空留巷顶板悬板结构模型,推演了两种边界条件下悬板主应力表达式,构建了应力比例系数作为薄板破坏判据,研发了沿空留巷巷内顶板斜拉锚索加强支护、巷旁超高水材料复合支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锚网索支护沿空留巷过程中实施超前预裂切顶,顶板可形成悬板结构,该结构随上覆顶板运动可形成一对边简支一对边自由和一对边固支简支一对边自由两种悬板形式;在矿山压力作用下两种悬板破坏部位不同,可以此作为布置顶板斜拉锚索的依据;顶板斜拉锚索对悬板起悬吊和水平挤压作用。现场试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旁充填 沿空留巷 超高水材料 悬板结构 预裂切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自动控制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建功 毕锦明 +1 位作者 赵利涛 谢国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充填采煤效率,保证固体充填质量的一致性,提出采用固体充填自动化技术,设计研发了固体充填自动化控制系统。给出了自动控制策略和方法,包括充填液压支架推力与密实充填率之间数学关系,充填体自由度对充填采煤工作的影响以... 为进一步提高充填采煤效率,保证固体充填质量的一致性,提出采用固体充填自动化技术,设计研发了固体充填自动化控制系统。给出了自动控制策略和方法,包括充填液压支架推力与密实充填率之间数学关系,充填体自由度对充填采煤工作的影响以及充填采煤的时空特性,深入剖析了自动化充填采煤与控制工作面顶板上覆岩层的运移规律。同时,系统中液压支架自动控制流程、传感器布控原理以及系统控制模式实现了现场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充填效率和推进速度均提升49%左右,劳动强度和充填成本大幅下降,充填效果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固体充填采煤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充填自动化 自动化控制系统 充填液压支架 自由度 充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充填采煤的保水开采理论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57
5
作者 刘建功 赵利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45-1551,共7页
针对煤矿开采导致矿区水资源环境破坏的严重问题,根据矿区顶板含水层赋存特征,提出基于充填采煤的保水开采理论和技术。运用充填采煤顶板运移规律和控制机理,构建了充填采煤顶板含水层稳定性的力学模型,并得出了顶板含水层稳定性的边界... 针对煤矿开采导致矿区水资源环境破坏的严重问题,根据矿区顶板含水层赋存特征,提出基于充填采煤的保水开采理论和技术。运用充填采煤顶板运移规律和控制机理,构建了充填采煤顶板含水层稳定性的力学模型,并得出了顶板含水层稳定性的边界条件,运用相似模拟试验分析验证了充填采煤对顶板含水层的保护机理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顶板稳定隔水层下沉量包括充前顶板下沉量、充后顶板下沉量和直接顶岩体特性下沉量,其破断的边界条件为hb≤Hb;随着密实充填率的增大,顶板稳定隔水层下沉量减小。通过对邢台煤矿充填工作面现场实测进行分析,发现应将充填体的密实充填率提高到68%以上,才能保证顶板含水层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开采 充填采煤 含水层 密实充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体注浆补强固体充填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建功 陈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46-149,共4页
为了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固体充填的密实度,有效控制顶板下沉,提出在煤矸石与粉煤灰固体充填基础上进行膏体注浆补强。通过实验室的煤矸石级配优化以及配比实验确定抗压效果最好的配比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膏体注浆补强,分析注浆补强... 为了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固体充填的密实度,有效控制顶板下沉,提出在煤矸石与粉煤灰固体充填基础上进行膏体注浆补强。通过实验室的煤矸石级配优化以及配比实验确定抗压效果最好的配比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膏体注浆补强,分析注浆补强对充填体密实充填率以及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进一步应用到现场。结果表明:煤矸石与粉煤灰1∶0.6配比条件下抗压效果最好;膏体注浆有效提升了充填体的密实充填率,抗压强度有了一定的提升。经过现场实践,膏体注浆补强固体充填使得开采对工作面所对应的地表建筑物及设施的影响较小,可以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注浆 固体充填 煤矸石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采场巷道模袋式快速成型密闭墙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田锦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35,共3页
为了实现连采工作面充填采场巷道的快速密闭,提高充填效率,解决充填与采煤接续紧张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国内常用密闭砖墙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密闭砖墙的利弊,分析了充填采场巷道端头的断面结构特征,提出了模袋式快速成型密闭挡墙的试验思路... 为了实现连采工作面充填采场巷道的快速密闭,提高充填效率,解决充填与采煤接续紧张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国内常用密闭砖墙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密闭砖墙的利弊,分析了充填采场巷道端头的断面结构特征,提出了模袋式快速成型密闭挡墙的试验思路,进行了模袋式密闭墙的结构、速凝剂与充填料浆混合工艺以及模袋式密闭墙井下施工工艺的设计研究,进行了模袋的试制与井下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袋式密闭墙安全可靠,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巷道 密闭墙 快速成型 模袋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邢矿区承压水上充填采煤底板渗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春娟 刘建功 +4 位作者 王金喜 赵家巍 王毅颖 史艳楠 闫善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48,共9页
为了掌握开采参数和充填参数对承压水上采煤工作面底板渗透破坏的影响机制,针对邯邢矿区承压水上安全采煤问题开展研究,基于典型矿井煤层地质赋存特征,建立了承压水上开采水岩耦合概化地质模型,分析了承压水上采场底板力学行为。根据半... 为了掌握开采参数和充填参数对承压水上采煤工作面底板渗透破坏的影响机制,针对邯邢矿区承压水上安全采煤问题开展研究,基于典型矿井煤层地质赋存特征,建立了承压水上开采水岩耦合概化地质模型,分析了承压水上采场底板力学行为。根据半无限板集中荷载和均布条形荷载传播的求解方法及弹性力学叠加原理,获得了采动与水压共同作用下底板应力分布表达式。进而借助MATLAB计算程序,以邯邢矿区开采条件及实测数据为例,得到了有无水压条件下底板应力分布规律,采动应力等值线与奥灰水压力等值线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加剧了对底板变形破坏的影响。进一步计算出了水岩共同作用下底板应力分布和主应力差分布,揭示了承压水上采场底板破坏与充填控制机理。通过散体矸石固体改性试验,得出了掺入自主研发的胶结料后改性充填材料力学性质,其弹性模量范围为30~50 MPa。岩石破裂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充填体弹性模量增加至50 MPa时声发射事件和累积释放能量明显减少,且采煤工作面底板仅出现少量裂隙并最终被控制在局部范围,不会出现失稳性扩展,充填体的抑制作用与承压水的破坏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研究结果为邯邢矿区准备开展的30 m以内隔水层间距煤层开采提供了前瞻性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邢矿区 承压水 底板破坏 充填开采 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立体生态矿山建设技术研究
9
作者 刘建功 张党育 +4 位作者 谢国强 卢新明 刘扬 杨军辉 赵家巍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共10页
从我国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煤矿生态建设过程中地面治理与井下开采未能有效融合的问题,提出了立体生态保护与环境重塑的理论框架,将地面生态环境与井下开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保护和重构,研究各生态要素间的... 从我国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煤矿生态建设过程中地面治理与井下开采未能有效融合的问题,提出了立体生态保护与环境重塑的理论框架,将地面生态环境与井下开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保护和重构,研究各生态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系统的动态秩序规则和结构演化机理,构建立体生态聚类决策模型。基于“源头规划和过程控制”的理念,强调在采前统一规划、采中同步治理和修复,加强资源开采与过程修复的耦合与优化调整机制,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与生态修复技术的融合,实现立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以邢东矿区为例,根据井下地质构造分布及地表生态功能进行融合划分,每个采区对应不同的地表生态保护对象,采取针对性的工艺设计模式,如“全区连续充填开采”“协调开采+地面修复”“开采充填开采”的间隔采充工艺模式等,经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形成了矿井立体生态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增加了煤矸石固废的回收复用,实现了煤矿区立体生态建设的集群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采 立体生态 环境重塑 井上下协同设计 智能化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充填开采连续曲形梁形成与岩层控制理论 被引量:36
10
作者 刘建功 赵家巍 +1 位作者 李蒙蒙 左建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3-391,共9页
在充填开采大量工程实践和物理相似试验基础上,提出了充填开采上覆岩层连续曲形梁理论模型,当密实充填率达到一定条件时,顶板不会产生断裂,仅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连续的曲形梁,能有效地控制关键层的沉降变形。阐述了连续曲形梁的几何特征... 在充填开采大量工程实践和物理相似试验基础上,提出了充填开采上覆岩层连续曲形梁理论模型,当密实充填率达到一定条件时,顶板不会产生断裂,仅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连续的曲形梁,能有效地控制关键层的沉降变形。阐述了连续曲形梁的几何特征和力学特征,指出了顶板形成连续曲形梁的条件。通过建立力学模型,计算得出了连续曲形梁变形的理论解和便于工程应用的工程解,进一步分析得到连续曲形梁与关键层的量化关系,为密实充填率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对连续曲形梁的三维模型及其理论解和数值解做了一些有益的分析和探索,揭示了充填开采对岩层变形的控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曲形梁 充填开采 岩层控制 弯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充填开采应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98
11
作者 刘建功 李新旺 何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为全面了解煤矿充填开采可行性,国家煤监局组织对我国充填开采技术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研,获取了我国不同区域、不同井型煤矿各种方法充填开采的详细资料。充填矿井生产实践表明:实施充填开采,消除了矸石山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遏制了... 为全面了解煤矿充填开采可行性,国家煤监局组织对我国充填开采技术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研,获取了我国不同区域、不同井型煤矿各种方法充填开采的详细资料。充填矿井生产实践表明:实施充填开采,消除了矸石山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遏制了地表沉陷,保护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避免了地面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损毁和村庄搬迁,减少了井下采空区涌水、降低采空区瓦斯积聚、浮煤自燃等事故发生可能性,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调研发现,我国仍有很多矿井面临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有的可以通过充填开采予以解决,但真正选择通过充填开采解决实际问题和坚持长期充填开采的煤矿占比很小,通过深度调研了解了充填开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充填开采初期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充填成本高、充填物料短缺、充填能力没有很好的发挥和缺乏政策激励等制约我国充填开采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调研结果,探讨了区域经济、地质、生态、资源禀赋、产业特点、产业政策对充填开采的需求程度,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井型矿山对充填开采方式的优先选择原则,并对充填材料来源和充填重点区域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我国充填开采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利用精准充填建设全过程生态矿山和井下“采选充留”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充填材料 精准充填 采选充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开采连续曲形梁时空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建功 赵家巍 杨洪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掌握充填开采采动影响范围内连续曲形梁从形成、发展到稳定过程中的时空特性,对基于力学分析得出的理论解和工程解之中与时间相关的变量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连续曲形梁变形与时间的对数函数关系。进而采用二维相似试验模拟了不同充填... 为掌握充填开采采动影响范围内连续曲形梁从形成、发展到稳定过程中的时空特性,对基于力学分析得出的理论解和工程解之中与时间相关的变量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连续曲形梁变形与时间的对数函数关系。进而采用二维相似试验模拟了不同充填条件下覆岩移动的时空演化过程,描述连续曲形梁位移分布特征及随时间延续的变形规律,从而确定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充填体压缩及工作面推进速度、连续曲形梁的曲率动态变化与开采速度等各类相关参数之间的时空关系,为深入地理解连续曲形梁在时空维度的力学行为,为充填开采覆岩移动控制工艺提供优化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时空特性 连续曲形梁 相似材料模拟 覆岩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充填材料比例特征及应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建功 王英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2,共5页
在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中,以地面煤矸石、粉煤灰、黄土等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充填材料,借助充填设备实现采空区充填与压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充填方法。为了更好实现固体充填的充填质量,保证充填密实,切实起到有效支撑地面的作用,本... 在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中,以地面煤矸石、粉煤灰、黄土等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充填材料,借助充填设备实现采空区充填与压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充填方法。为了更好实现固体充填的充填质量,保证充填密实,切实起到有效支撑地面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固体充填材料的比例特征,对充填体应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煤矸石与黄土最佳配合比例,分析了未掺及掺入胶结料后固体充填体的强度及密实充填率、充填体压缩率变化情况,提出了对固体充填体进行二次注浆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完全可以实现充填胶结体的连续性,保证了充填体的密实充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充填 配比 强度 密实充填率 胶结料 二次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策划语
14
作者 刘建功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基于“双碳”目标、能源保供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我国煤矿建设将坚定不移地向绿色化、低碳化、低损害全面转型.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是我国煤炭绿色开采战略和生态矿...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基于“双碳”目标、能源保供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我国煤矿建设将坚定不移地向绿色化、低碳化、低损害全面转型.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是我国煤炭绿色开采战略和生态矿山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解决“三下”压煤困境、大宗固废排放以及矿区生态保护的理想选择.近年来建立了“源头规划和过程控制”的理念,进行采前统一规划、采矿过程同步治理和保护,加强资源开采与过程修复的耦合与优化调整机制,在煤矿生态建设过程中将地面生态环境与井下开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保护和重构,从而达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实现煤矿区立体生态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过程同步 专题策划 资源开采 能源供应 井下开采 生态建设 煤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水材料在煤矿的系列应用技术 被引量:20
15
作者 孙春东 刘树轮 李继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2-47,共6页
基于超高水材料速凝早强、强度可调、再胶结等基本特性,针对煤炭开采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了超高水材料制浆输送工艺流程,发明了超高水材料充填液压支架,并将超高水材料应用于充填采煤、沿空留巷、采空区地面注浆加固、采空区防灭... 基于超高水材料速凝早强、强度可调、再胶结等基本特性,针对煤炭开采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了超高水材料制浆输送工艺流程,发明了超高水材料充填液压支架,并将超高水材料应用于充填采煤、沿空留巷、采空区地面注浆加固、采空区防灭火技术、"两步法"注浆改造奥灰含水层等领域。结果表明:在对采空区实施充填开采后,采空区上覆岩层活动较为平稳,没有出现明显的周期来压现象,其充填效果较好;将超高水材料用于采空区灭火,不仅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同时也阻止了有害气体的挥发,降低了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减少了材料用量,降低了充填成本。超高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矿山充填材料在煤矿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技术已基本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水材料 充填采煤 注浆加固 沿空留巷 防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台铺煤矿高水材料旺格维利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晋兵 田锦州 +1 位作者 张占涛 颜丙双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6,共4页
根据王台铺煤矿深埋浅、采动影响剧烈的具体条件,首次试验应用了高水材料旺格维利充填采煤法,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旺格维利充填开采煤岩体应力场演变机理,并在XV2317(南)工作面进行了高水材料旺格维利充填开采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根据王台铺煤矿深埋浅、采动影响剧烈的具体条件,首次试验应用了高水材料旺格维利充填采煤法,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旺格维利充填开采煤岩体应力场演变机理,并在XV2317(南)工作面进行了高水材料旺格维利充填开采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种充填采煤工艺系统简单,投资少,资源回收率高,地表减沉效果好,适用于"三下"压煤不规则块段的资源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材料 旺格维利 充填开采 高采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不等长工作面微震事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金艳 杨洪增 高杰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36,共9页
【目的】煤矿工作面倾斜长度变化或者调采是增大工作面突水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究不等长布置方式给工作面回采带来的危险及影响因素,是深化煤矿水害防治研究、保障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关键问题之一。【方法】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九龙煤矿1... 【目的】煤矿工作面倾斜长度变化或者调采是增大工作面突水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究不等长布置方式给工作面回采带来的危险及影响因素,是深化煤矿水害防治研究、保障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关键问题之一。【方法】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九龙煤矿1524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依据大量微震监测数据,基于STA/LTA模型识别微震事件并进行可视化输出,依据频次变化、平面分布范围、垂向分布特征等多维信息,深入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微震活动性和空间分布特点。【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不等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微震事件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布阶段性特征。窄面阶段,处于采动初期,微震主要集中于宽面端附近前阶段窄面区域边缘;宽面阶段,处于采动中期,微震活动向后方宽面区域内部蔓延;进入斜面阶段后,微震则集中分布于巷道转弯处及物探异常区附近。由窄变宽区域、调采区域,呈现底板事件活动性增强、扰动深度增大的特点,是加强水文地质观测的重点区域。回采扰动与上覆煤层抬升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巷道围岩卸压失稳,以及两者的耦合作用是导致不同阶段微震事件产生和分布差异的根本原因。研究揭示了不等长工作面回采引发微震活动的基本规律,为类似工作面矿压监测、底板破坏深度、微震监测水害动态预警等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为增强煤矿安全生产能力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空间分布特征 倾斜长度变化 采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材料短壁机械化充填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锦州 徐乃忠 +1 位作者 赵茂平 颜丙双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79,18,共5页
为了研究高水材料短壁机械化充填采煤法的地表沉陷规律及地表沉陷控制效果,以某矿区试验工作面地表沉陷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短壁机械化充填开采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分析了影响地表沉陷的主要因素,评价了地表沉陷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短... 为了研究高水材料短壁机械化充填采煤法的地表沉陷规律及地表沉陷控制效果,以某矿区试验工作面地表沉陷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短壁机械化充填开采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分析了影响地表沉陷的主要因素,评价了地表沉陷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短壁机械化充填开采地表沉降变常规开采的一次沉降为分阶段的缓慢沉降,采用该方法在埋深230m,采高2.5m的近水平煤层充填开采时,地表最大下沉值、下沉速度分别为180mm与2.4mm/d,相比综采垮落法地表下沉值与下沉速度分别减小92%与96.3%,且下沉盆地范围明显减小,地表移动与变形值控制在《"三下"采煤规程》规定的I级范围以内,满足地表一般建(构)筑物的保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材料 短壁机械化 充填开采 沉陷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采场巷道端头模袋式快速成型密闭挡墙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锦州 颜丙双 孙凯华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6,共4页
为解决连采充填工作面充填与采煤接续较快,充填采场巷道端头密闭挡墙的快速修建等问题,提升连采工作面产能,提出了模袋式快速成型密闭挡墙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模袋式快速成型密闭挡墙结构的分析、研究与设计。现场试验表明,模袋式密闭挡... 为解决连采充填工作面充填与采煤接续较快,充填采场巷道端头密闭挡墙的快速修建等问题,提升连采工作面产能,提出了模袋式快速成型密闭挡墙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模袋式快速成型密闭挡墙结构的分析、研究与设计。现场试验表明,模袋式密闭挡墙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采场巷道 模袋 密闭挡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