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酸铝体系氧化铝连续纤维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贾玉娜 曹旭 +1 位作者 焦秀玲 陈代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57-1264,I0001,I0002,共10页
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耐高温结构增强材料,氧化铝连续纤维应用广泛,但其规模化制备流程长,技术难度大。本研究以自制的铝溶胶和市售硅溶胶为前驱体,研究了铝溶胶的微观结构和组成,探讨了溶胶具有优异可纺性的原因。通过溶胶-凝胶结合干法... 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耐高温结构增强材料,氧化铝连续纤维应用广泛,但其规模化制备流程长,技术难度大。本研究以自制的铝溶胶和市售硅溶胶为前驱体,研究了铝溶胶的微观结构和组成,探讨了溶胶具有优异可纺性的原因。通过溶胶-凝胶结合干法纺丝技术制备了氧化铝基凝胶连续纤维,纤维长度可达1500 m以上,进一步高温陶瓷化后形成了直径约为10μm、主晶相为γ-Al_(2)O_(3)和无定型SiO2的氧化铝陶瓷连续纤维,其中在1100℃下煅烧30 min所制备的纤维单丝平均拉伸强度达到2.0 GPa。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陶瓷纤维结构致密,其中粒度仅为10~20 nm的γ-Al_(2)O_(3)晶粒均匀分布于无定型SiO_(2)中,使纤维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该制备过程绿色简单可控,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进一步对氧化铝连续纤维的耐高温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铝连续纤维可在1000℃长时间使用,短时使用温度可达1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连续纤维 溶胶-凝胶法 铝溶胶 干法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化学利用的工程化技术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柴树 王倩 +1 位作者 孟丽 朱维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共5页
CO_2化学利用技术可以同时实现CO_2减排和高值利用,但目前中国还未实现全流程工程化操作。通过对原料CO_2、原料H2、反应过程与工程配套和产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适合开展的CO_2化学利用工程化技术。结果表明,从煤化工工艺过程进行C... CO_2化学利用技术可以同时实现CO_2减排和高值利用,但目前中国还未实现全流程工程化操作。通过对原料CO_2、原料H2、反应过程与工程配套和产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适合开展的CO_2化学利用工程化技术。结果表明,从煤化工工艺过程进行CO_2收集,在较少的需氢量和较便捷的工程配套下合成均三嗪醇及其衍生产品是合适的CO_2化学利用工程化技术,该技术的实施对我国CO_2减排及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化学利用 氨化 加氢 酯化 工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纺丝制备α-Al_(2)O_(3)陶瓷纤维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军 郑顺金 +1 位作者 焦秀玲 陈代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1,共7页
以异丙醇铝和过氧化氢经水热反应制备的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合成了可纺性铝溶胶,用干法纺丝法制备了氧化铝凝胶纤维,烧结后得到了α-Al_(2)O_(3)连续纤维,对烧结工艺研究表明:慢速升温至650℃后在1300℃下快速烧结10 min后,制备的α-Al_(2... 以异丙醇铝和过氧化氢经水热反应制备的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合成了可纺性铝溶胶,用干法纺丝法制备了氧化铝凝胶纤维,烧结后得到了α-Al_(2)O_(3)连续纤维,对烧结工艺研究表明:慢速升温至650℃后在1300℃下快速烧结10 min后,制备的α-Al_(2)O_(3)纤维直径均匀,约10μm,最大断裂强度为1.37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纺丝 α-Al_(2)O_(3) 陶瓷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化石能源固碳利用新途径探索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维群 王倩 郭宇恒 《中国煤炭》 2021年第2期66-69,共4页
分析了目前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技术途径,提出一种化石能源固碳利用的新途径,即将化石能源在利用过程所产生的CO_(2)直接转化为CO_(2)固定量最高的稳定固体产物1,3,5均三嗪三醇(C_(3)H_(3)N_(3)O_(3),简称三嗪醇)。阐明这种固碳新途径... 分析了目前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技术途径,提出一种化石能源固碳利用的新途径,即将化石能源在利用过程所产生的CO_(2)直接转化为CO_(2)固定量最高的稳定固体产物1,3,5均三嗪三醇(C_(3)H_(3)N_(3)O_(3),简称三嗪醇)。阐明这种固碳新途径的技术优势,该转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和剩余氢可作为清洁能源利用,从而实现化石能源能量和元素成分的同时高效利用。认为该技术路线不仅减排了二氧化碳,还可提高化石能源总的利用效率,可以成为实现我国碳中和新目标经济可行的技术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CO_(2)固定利用 三嗪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酸盐参与的自组装及微纳米材料制备 被引量:5
5
作者 焦建梅 徐桂英 辛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4-696,共13页
胆酸盐类物质可看作是一类阴离子型甾族生物表面活性剂,鉴于其特殊的两亲性骨架结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其在溶液中能够参与超分子自组装形成有序聚集结构,且可以作为模板在微纳材料制备领域有着重... 胆酸盐类物质可看作是一类阴离子型甾族生物表面活性剂,鉴于其特殊的两亲性骨架结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其在溶液中能够参与超分子自组装形成有序聚集结构,且可以作为模板在微纳材料制备领域有着重要应用。本文结合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详细介绍了生物小分子氨基酸对胆酸盐聚集行为的影响、胆酸盐参与形成的超分子凝胶及胆酸盐参与构筑的微纳米材料制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胆酸盐参与的自组装及微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研究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酸盐 自组装 聚集行为 凝胶 微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硼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可可 贾玉娜 +2 位作者 陈代荣 曹旭 焦秀玲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3,共5页
针对我国对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的研制需求,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干法纺丝制备了含硼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主要研究了纺丝助剂含量对溶胶可纺性的影响以及纤维陶瓷化过程中物相及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当纺丝助剂PVA含量为1.5%... 针对我国对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的研制需求,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干法纺丝制备了含硼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主要研究了纺丝助剂含量对溶胶可纺性的影响以及纤维陶瓷化过程中物相及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当纺丝助剂PVA含量为1.5%时,通过干法纺丝得到的含硼氧化铝基凝胶连续纤维可达1.8 km,将凝胶纤维进行陶瓷化后形成的陶瓷连续纤维直径均匀,为12~14μm,经1 000℃烧结后纤维主晶相为γ-Al2O3,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可达2.0 GPa和149 GPa,在1 100℃煅烧1 h后纤维强度保留率可达93%,在航空航天及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 溶胶凝胶法 干法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面调控和新型二氧化钛纳米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姚霞喜 王文寿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60-867,共8页
太阳能光催化技术在缓解环境污染压力和能源危机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纳米结构TiO_2以其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光催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近期研究表明,锐钛矿TiO_2不同晶面能够有效地促进光激发载流子的空间分离转... 太阳能光催化技术在缓解环境污染压力和能源危机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纳米结构TiO_2以其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光催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近期研究表明,锐钛矿TiO_2不同晶面能够有效地促进光激发载流子的空间分离转移。锐钛矿TiO_2中光激发产生的电子倾向于迁移至(101)表面,而空穴则移动至(001)表面,从而通过晶面调控即可实现光生载流子的定向转移。另外,锐钛矿TiO_2介晶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纳米材料,其高的结晶性和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多级TiO_2纳米结构和具有特殊活性的TiO_2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趋势-综述了几种高能量晶面暴露锐钛矿TiO_2纳米晶、锐钛矿TiO_2介晶以及多级复杂纳米结构TiO_2的合成,分析了光催化剂结构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晶面调控TiO_2光催化的机理,总结了新兴发展的光还原活性TiO_2的合成及其在可逆光致变色体系和光打印可擦写纸张领域的新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晶面调控 纳米结构 光催化 光还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纳米颗粒/氧化还原类染料可逆光致变色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敬梅 赵悦英 +2 位作者 朱莽 李冲 王文寿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040-11051,共12页
光作用作为刺激源具有非直接接触、远程控制、快捷等突出优点,使得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在信息存储、显示器件和智能窗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大多数传统可逆光致变色材料普遍存在热稳定性差、循环寿命低、变色速度慢等问题,严... 光作用作为刺激源具有非直接接触、远程控制、快捷等突出优点,使得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在信息存储、显示器件和智能窗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大多数传统可逆光致变色材料普遍存在热稳定性差、循环寿命低、变色速度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相关领域的发展。近年来,基于半导体纳米颗粒/氧化还原类染料可逆光致变色体系由于将半导体纳米颗粒优异的光催化还原性能和氧化还原类染料独特的变色性质结合于一体,表现出优异的可逆光致变色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并在无墨“光打印”可擦重写纸、可视化氧气指示器及智能变色织物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从半导体纳米颗粒/染料可逆光致变色设计原理、性能和机理研究进展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半导体纳米颗粒 氧化还原类染料 光还原活性 可擦重写纸 可视化氧气指示器 变色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烟气污染物干式高效脱除技术
9
作者 柴树 王倩 +1 位作者 孟丽 朱维群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83-87,共5页
为了避免湿法脱硫造成的大量可溶性盐排放,提出了一种燃煤烟气污染物干式高效脱除技术。在75 t/h和22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脱硝试验,在170 t/h煤粉炉进行脱硫试验,计算了170t/h煤粉炉脱硫技术的经济性。结果表明,脱硫剂脱硝剂分别与... 为了避免湿法脱硫造成的大量可溶性盐排放,提出了一种燃煤烟气污染物干式高效脱除技术。在75 t/h和22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脱硝试验,在170 t/h煤粉炉进行脱硫试验,计算了170t/h煤粉炉脱硫技术的经济性。结果表明,脱硫剂脱硝剂分别与SO2、NO_x 发生气相反应,SO2排放浓度从4 200 mg/m^3下降至20 mg/m^3,NO_x 排放浓度下降至15 mg/m^3,满足超低排放标准;粉煤灰中硫含量为0. 73%,满足国家对粉煤灰做掺合料的标准;脱硫脱硝环保装置投资成本约100万元,运行成本358. 2万元/a,少缴纳的排污费和获得的电价加价为1 313. 9万元/a。该技术无水耗,使水汽所携带的可溶性盐排放大为降低,具有污控装置投资少、操作维护成本低等优势,是降低雾霾的一种脱硫脱硝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干式 脱硫脱硝 可溶性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包水型乳状液高温稳定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刚 姜超 +3 位作者 李超 刘雪婧 杜娜 侯万国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4-411,共8页
研究了2种乳化剂RHJ-Ⅰ和RHJ-Ⅱ的油/水界面活性及温度的影响。以国产合成油为基础油,25%CaCl_(2)水溶液为水相,并添加Ca(OH)_(2)制备了油包水(W/O)型乳状液,考察了体系组成、老化处理温度和静置温度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稳定机理... 研究了2种乳化剂RHJ-Ⅰ和RHJ-Ⅱ的油/水界面活性及温度的影响。以国产合成油为基础油,25%CaCl_(2)水溶液为水相,并添加Ca(OH)_(2)制备了油包水(W/O)型乳状液,考察了体系组成、老化处理温度和静置温度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稳定机理。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乳化剂可显著降低合成油/水界面张力,在油/水界面形成黏弹性界面膜。所制备的W/O型乳状液具良好的分散稳定性,RHJ-Ⅰ和RHJ-Ⅱ复配具协同增稳效应。乳状液经高温(180和232℃)老化处理后,其稳定性明显增强,缘于乳化剂与Ca(OH)_(2)作用形成“有机Ca(OH)_(2)”,从而增强乳状液的高温稳定性。水/油比在1∶9~5∶5范围内增大,稳定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 油基钻井液 高温稳定性 乳化剂 合成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沙沙 张恒 +2 位作者 王华 苑世领 侯士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71,共9页
通过硅烷化反应在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表面嫁接螯合官能团N-(三甲氧基硅丙烷)乙二胺三酸(EDTA-Si),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GO-EDTA),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Pb^(2+)在GO-EDTA表面的动态吸附分布、构象及动力学性质... 通过硅烷化反应在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表面嫁接螯合官能团N-(三甲氧基硅丙烷)乙二胺三酸(EDTA-Si),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GO-EDTA),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Pb^(2+)在GO-EDTA表面的动态吸附分布、构象及动力学性质,比较了Pb^(2+)和单价Na^+离子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行为,模拟了GO-EDTA与Ca^(2+)相互作用,与Pb^(2+)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Pb^(2+)和Na^+的吸附位点是GO-EDTA体系中的羧基,而非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羟基;Pb^(2+)和Na^+与羧基的吸附构象不同,前者吸附构象以摩尔比2∶1为主,即两个羧基对一个Pb^(2+)离子,而后者更多倾向于摩尔比1∶1的吸附模式,即一个羧基对一个Na^+离子;Pb^(2+)离子相对于Ca^(2+)和Na^+离子,形成的COO--Pb^(2+)离子对构象越过的能垒最低,但是破坏该离子对构象时能垒较高,表明Pb^(2+)离子在氧化石墨烯膜上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重金属 吸附性能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B_(2)O_(3)连续纤维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玉娜 梁可可 +4 位作者 焦秀玲 陈代荣 张剑 吕毅 赵英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4025-14029,共5页
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干法纺丝制备了氧化铝基凝胶连续纤维,煅烧后得到含12.92%B_(2)O_(3)、24.56%SiO_(2)和62.50%(均为质量分数)Al_(2)O_(3)的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通过TG-DSC、SEM、TEM、XRD和强度拉伸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前... 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干法纺丝制备了氧化铝基凝胶连续纤维,煅烧后得到含12.92%B_(2)O_(3)、24.56%SiO_(2)和62.50%(均为质量分数)Al_(2)O_(3)的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通过TG-DSC、SEM、TEM、XRD和强度拉伸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前驱体溶胶的微观结构、纤维晶相组成以及纤维表面和内部结构。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前驱体溶胶可纺性优良,性质稳定。采用干法纺丝得到的氧化铝基凝胶连续纤维长度可达上千米,将凝胶纤维进行陶瓷化后形成的含硼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直径均匀,为14~15μm,经1000℃煅烧后纤维主晶相为莫来石相,拉伸强度最高可达1.35 GPa。本实验所制备的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在热防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基连续纤维 氧化硼 溶胶-凝胶法 干法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深海中温菌胞外多糖水溶液的流动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海平 刘升波 侯万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5-1030,共6页
研究了一种深海中温菌Wangia profunda(SM-A87)胞外多糖(EPS)稀溶液在德国Haake RS75流变仪Z41 DIN同轴圆筒转子系统中的剪切流动行为,考察了溶液浓度、温度、pH值及NaCl浓度对雷诺数(Re)和临界雷诺数(Rec)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 研究了一种深海中温菌Wangia profunda(SM-A87)胞外多糖(EPS)稀溶液在德国Haake RS75流变仪Z41 DIN同轴圆筒转子系统中的剪切流动行为,考察了溶液浓度、温度、pH值及NaCl浓度对雷诺数(Re)和临界雷诺数(Rec)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Re逐渐减小而Rec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和NaCl浓度的增大,Re逐渐增高而Rec逐渐降低;在pH=3~12内随着pH值的增加,Re和Rec开始基本保持不变,当pH>7后Re逐渐增加而Rec逐渐降低.Rec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like方程,与体系黏度间存在幂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数 SM-A87胞外多糖 流变学 层流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类白钨矿结构的KGd(MoO_4)_2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丹 赵恩晓 +1 位作者 辛霞 李飞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3-1150,共8页
以Gd2O3、K2CO3、MoO3为原料,采用高温熔盐法,合成了一个含钾的稀土钼酸盐KGd(MoO4)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在室温下的晶体结构,并测定了它的光学性质。结构分析表明它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0.529 23(6)nm,b=0.692 10(6)nm... 以Gd2O3、K2CO3、MoO3为原料,采用高温熔盐法,合成了一个含钾的稀土钼酸盐KGd(MoO4)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在室温下的晶体结构,并测定了它的光学性质。结构分析表明它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0.529 23(6)nm,b=0.692 10(6)nm,c=1.068 89(7)nm,α=75.79(8)°,β=76.79(5)°,γ=67.60(4)°,Z=2,R1(all data)=0.025 8。结构中的K和Gd原子位于各自的晶体学位置,不存在调制结构的现象。此外,我们用得到的晶体学数据,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化合物的能带结构、态密度、介电常数,其结果和实验数据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稀土钼酸盐 能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酮肟型耐低温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玉萍 李磊 +2 位作者 贾明岳 韩佳佳 刘少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7-140,共4页
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α,ω-二羟基聚甲基乙基硅氧烷(PMES),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对PMES进行了结构表征。以PMES为基胶,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MOS)为交联剂制备了耐低温脱酮肟型室温硫化硅橡胶(RTV-MESR)。采用交联密度... 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α,ω-二羟基聚甲基乙基硅氧烷(PMES),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对PMES进行了结构表征。以PMES为基胶,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MOS)为交联剂制备了耐低温脱酮肟型室温硫化硅橡胶(RTV-MESR)。采用交联密度、力学性能、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和低温脆性测试对RTV-MESR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20phr白炭黑,6phr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MOS)时,MESR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7 MPa,249%,9.58kN/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MESR为非结晶型硅橡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130℃左右,并且随着MOS用量的增加,MESR的Tg略有上升;动态力学分析和低温脆性的测试表明,RTV-MESR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ω-二羟基聚甲基乙基硅氧烷 脱酮肟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耐低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柔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机械性能(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微 赵晓敏 +5 位作者 王延风 路文娟 贾玉娜 焦秀玲 陈代荣 张平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5-921,共7页
以氯化铝和异丙醇铝为原料,水和乙醇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柔性γ-Al_2O_3纳米纤维膜.表征了纤维膜的形貌和机械性质,并研究了纤维膜的形成过程.组成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均匀,平均直径188 nm,纤维由粒径在15~30 nm的纳... 以氯化铝和异丙醇铝为原料,水和乙醇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柔性γ-Al_2O_3纳米纤维膜.表征了纤维膜的形貌和机械性质,并研究了纤维膜的形成过程.组成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均匀,平均直径188 nm,纤维由粒径在15~30 nm的纳米颗粒组成且表面光滑.制备的纤维膜具有较好的柔性及抗拉强度(1.0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纤维膜 机械性质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偏磷酸钠交联黄原胶的制备及其溶液流变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茹 李海平 侯万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1-1069,共9页
以三偏磷酸钠(STMP)为交联剂,合成了水溶性低交联度黄原胶(XG),依据其溶液粘度优化出了最佳合成条件;考察了电解质质量分数、p H值及温度对STMP交联黄原胶(简记为SP-c-XG)溶液流变性的影响,并与XG溶液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所... 以三偏磷酸钠(STMP)为交联剂,合成了水溶性低交联度黄原胶(XG),依据其溶液粘度优化出了最佳合成条件;考察了电解质质量分数、p H值及温度对STMP交联黄原胶(简记为SP-c-XG)溶液流变性的影响,并与XG溶液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电解质(Na Cl和Ca Cl2)质量分数(0~5.0%)、p H值(2~11)和温度(20~70℃)范围内,SP-c-XG和XG溶液的流变曲线均为假塑型,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其屈服值、表观粘度和动力学模量随电解质质量分数增大均先下降后上升,而随p H值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SP-c-XG和XG溶液具有相似的流变性,但与XG溶液相比,SP-c-XG溶液具有更高的屈服值和表观粘度,特别是具有更强的弹性和耐温性,在油田强化采油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三偏磷酸钠 交联 流变性 抗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Ti层状双氢氧化物的零电荷点和界面酸-碱反应平衡常数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震 杜娜 +2 位作者 李海平 宋淑娥 侯万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3,共10页
采用共沉淀法,固定Mg^(2+)/(Al^(3+)+Ti^(4+))摩尔比为3.00,改变Ti^(4+)(/Al^(3+)+Ti^(4+))摩尔比(R_(Ti),0~0.40),合成了5个Mg-Al-Ti-CO_(3)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样品,并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势滴定、盐滴定和电势质量滴定法,测定了其结... 采用共沉淀法,固定Mg^(2+)/(Al^(3+)+Ti^(4+))摩尔比为3.00,改变Ti^(4+)(/Al^(3+)+Ti^(4+))摩尔比(R_(Ti),0~0.40),合成了5个Mg-Al-Ti-CO_(3)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样品,并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势滴定、盐滴定和电势质量滴定法,测定了其结构电荷密度(σ_(st))、零净电荷点(pH_(PZNC))和零净质子电荷点(pH_(PZNPC))等,并基于普适1-pK和2-pK模型得出其表面羟基酸碱反应特征平衡常数(pK,pK^(int)_(a1)和pK^(int)_(a2)),考察了R_(Ti)对LDHs晶体结构和界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Ti增大,晶胞常数和层间距均增大,可归因于Ti^(4+)离子间强静电排斥作用.pH_(PZNC)和pH^(PZNPC)以及pK,pK^(int)_(a1)和pK^(int)_(a2)均随RTi的增大而有增大的趋势,表明表面羟基去质子化趋势降低.各LDHs样品的pH_(PZNPC)值低于其pH_(PZNC)值,且随电解质(NaNO_(3))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可归因于结构正电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零电荷点 界面酸碱反应 界面荷电模型 酸碱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脱除油泥砂中的原油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栋栋 杜娜 侯万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77-1781,共5页
以煤油为油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主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NaCl浓度分别制备出上相、中相和下相3种类型的微乳液,研究了其对油泥砂中原油的脱除效率,考察了微乳液类型、油泥砂处理量、时间和温度等的影响.结... 以煤油为油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主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NaCl浓度分别制备出上相、中相和下相3种类型的微乳液,研究了其对油泥砂中原油的脱除效率,考察了微乳液类型、油泥砂处理量、时间和温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相在下相微乳液中的脱油效率最高,在中相中次之,在上相中最低,且油相脱油率与油泥砂处理量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所考察的时间(10~60 min)和温度(20~70℃)范围内,脱油效率变化幅度不显著,表明该体系可对油泥砂进行常温快速脱油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油泥砂 原油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聚丙烯酰胺/胞外多糖复合体系的流变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玉芹 钱钦 +4 位作者 李海平 陈雷 郭宏伟 辛爱渊 侯万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9-136,共8页
为探究聚合物驱油体系中柔性、刚性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详细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柔性分子)和深海中温菌Wangia profunda SM-A87分泌的阴离子胞外多糖(EPS,刚性分子)复合体系的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HPAM和EPS在亚浓溶液区的... 为探究聚合物驱油体系中柔性、刚性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详细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柔性分子)和深海中温菌Wangia profunda SM-A87分泌的阴离子胞外多糖(EPS,刚性分子)复合体系的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HPAM和EPS在亚浓溶液区的氢键复合具有降黏效应,这在氢键复合物体系中鲜见报道。随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和剪切速率增加,HPAM和EPS的复配降黏效应可转变为复配增黏效应。当溶液pH<5或>11时,HPAM和EPS也可复配增黏。HPAM和EPS的复配增黏或降黏取决于复合溶液中的分子构型,而分子构型受溶液pH、电解质浓度和剪切速率的影响。与HPAM体系相比,HPAM/EPS复合体系具有更强的抗盐性,表明其在三次采油领域具应用潜力。本文可为柔性/刚性阴离子高分子复合体系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黏度 聚丙烯酰胺 相互作用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