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宰后肌肉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对肉嫩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安宇凡 毛衍伟 +6 位作者 杨啸吟 朱立贤 李继强 郝剑刚 谷月 成海建 张一敏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0-318,共9页
宰后能量代谢是影响肉嫩度的关键生化途径,其中糖酵解是宰后能量代谢的主导过程,其进程受到众多因素的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宰后糖酵解进程的因素及具体影响机制。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沉默信... 宰后能量代谢是影响肉嫩度的关键生化途径,其中糖酵解是宰后能量代谢的主导过程,其进程受到众多因素的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宰后糖酵解进程的因素及具体影响机制。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是宰后糖酵解的重要上游调控因子,本文重点概括了AMPK/SIRT1信号通路对糖酵解及宰后内源酶系的影响,并解析其作用机制,以期为AMPK/SIRT1信号通路调控肉的嫩度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代谢 糖酵解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内源蛋白酶系 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牛肉安全、品质控制技术和销售策略及对我国牛肉工业的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毛衍伟 张一敏 +3 位作者 朱立贤 高淑娟 郝剑刚 罗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14-320,共7页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畜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本文深入剖析了澳大利亚牛肉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遇到的问题,系统总结了牛肉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和食用品质控制措施,以及澳大利亚牛肉工业和政府为将澳大利亚牛肉推向世界市场所采用的...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畜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本文深入剖析了澳大利亚牛肉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遇到的问题,系统总结了牛肉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和食用品质控制措施,以及澳大利亚牛肉工业和政府为将澳大利亚牛肉推向世界市场所采用的方法手段。通过总结牛肉产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牛肉安全、品质控制技术和销售策略,为我国牛肉产业发展提供思路,保证我国牛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牛肉工业 食品安全 品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真空低温煮制时间和温度组合对牛半膜肌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提广 张庆伟 +5 位作者 许宝琛 杨啸吟 张一敏 梁荣蓉 成海建 郝剑刚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探究不同真空低温长时煮制温度和时间组合对牛半膜肌食用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煮制时间(11、14、17 h)和煮制温度(57、60、63℃)的组合处理对牛半膜肌进行真空低温长时煮制,分析不同煮制参数组合下牛肉pH值、中心熟制肉色、蒸煮损失率... 为探究不同真空低温长时煮制温度和时间组合对牛半膜肌食用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煮制时间(11、14、17 h)和煮制温度(57、60、63℃)的组合处理对牛半膜肌进行真空低温长时煮制,分析不同煮制参数组合下牛肉pH值、中心熟制肉色、蒸煮损失率、嫩度和感官评分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和煮制温度的升高,牛半膜肌pH值、剪切力、蒸煮损失率、亮度值和色相角均呈升高趋势,红度值、黄度值、色彩饱和度及总体感官评分明显下降;蒸煮损失率由煮制11 h的28.98%升高到煮制17 h的33.06%,由57℃时的27.2%升高到63℃的36.5%;而剪切力由57℃的40.14 N升高到63℃时的61.08 N,表明随着煮制强度的增加牛肉的保水性降低,嫩度变差;在57℃煮制11 h时,牛肉剪切力最低,为42.58 N,符合国人对“嫩肉”的需求,并获得最高的总体可接受性评分和中心肉色视觉评分。因此,采用57℃真空低温煮制11 h可以有效改善牛半膜肌的嫩度和保水性,避免熟制肉色偏红和风味较淡等问题,获得更好的感官品质和出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半膜肌 真空低温长时煮制 食用品质 感官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化学方法对玉米秸秆的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芳 李伟 +2 位作者 韩永胜 宋雪莹 郝剑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6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复合化学方法对玉米秸秆的处理效果。[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秸秆含水量、Ca(OH)2用量、尿素用量和处理时间对玉米秸秆品质的影响。[结果]玉米秸秆复合处理的最佳条件如下:Ca(OH)24%,尿素8%,水40%,在此条件下处理... [目的]研究复合化学方法对玉米秸秆的处理效果。[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秸秆含水量、Ca(OH)2用量、尿素用量和处理时间对玉米秸秆品质的影响。[结果]玉米秸秆复合处理的最佳条件如下:Ca(OH)24%,尿素8%,水40%,在此条件下处理7 d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中更合理地利用秸秆饲喂家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化学方法 粗蛋白 酸性洗涤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红肉发色特性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一焜 张文燕 +4 位作者 张一敏 梁荣蓉 罗欣 郝剑刚 杨啸吟 《食品科学》 2025年第8期336-345,共10页
经分切或无氧包装贮藏的红肉应在其货架展示时进行发色操作,从而使肉色由暗紫色转化为诱人的鲜红色,这对激发消费者购买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针对发色的机制和应用鲜有系统总结。本文首先概述有关肉色形成及其稳定性的最新研究进展;随... 经分切或无氧包装贮藏的红肉应在其货架展示时进行发色操作,从而使肉色由暗紫色转化为诱人的鲜红色,这对激发消费者购买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针对发色的机制和应用鲜有系统总结。本文首先概述有关肉色形成及其稳定性的最新研究进展;随后就不同物种的不同部位肉发色特征和评价方式,以及影响红肉发色的内在因素(线粒体功能、极限pH值、蛋白修饰等)、外在因素(环境温度、成熟方式、发色前预处方式等)及其调控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实践中靶向提升不同类型红肉的发色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色 发色机制 线粒体功能 干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