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听力学临床研究建设的现状分析
1
作者 左慧君 陈艾婷 +1 位作者 李世博 冀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7-810,共4页
目的调研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听力学临床建设情况,分析其听力学中心及业务开展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成员单位情况。结果各成员单位耳科医师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10%的28家,11%~30%的40家,31%~50... 目的调研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听力学临床建设情况,分析其听力学中心及业务开展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成员单位情况。结果各成员单位耳科医师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10%的28家,11%~30%的40家,31%~50%的35家,≥51%的17家。全职听力师为1~5人,全职和(或)兼职助听器验配师0~1人。测听室具有中国计量科学院出具的声学检测报告的36家,具有地方计量院出具的检测报告的54家。34家成员单位具有声源定位测试所需的声场测听室。37家成员单位采用统一的专业听力学信息系统,实现了患者及检查结果的数字化管理。结论各成员单位全职工作人员较少,仍需加强人员引进;主、客观测听结果之间的修正值需要进一步统一完善;纯音测听室、隔音屏蔽室及声场测听室的数量配比,需要标准化文件给予指导;信息化建设仍需要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学 临床研究建设 调研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国家顶级医学研究平台 共赢耳鼻咽喉学科发展未来
2
作者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19年获批“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来在全国同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学科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的医学进步日新月异,中国的科技创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19年获批“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来在全国同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学科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的医学进步日新月异,中国的科技创新蓬勃强劲。在习主席亲自引领下,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旋律和动力涌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疾病 医学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 临床医学研究 耳鼻咽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采政策下人工耳蜗植入人群的临床特征与手术趋势演变:基于单中心首月百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3
作者 李佳楠 陈云鹤 +6 位作者 杜海侨 孙越 颜硕 周沁晔 庄博翔 康思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9-534,共6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人工耳蜗集采政策实施后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选择趋势及并发症管理情况,为优化政策落地和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5年3月3日至2025年3月31日集采政策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听...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人工耳蜗集采政策实施后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选择趋势及并发症管理情况,为优化政策落地和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5年3月3日至2025年3月31日集采政策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听觉植入中心首月连续114例(138耳)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收集人口学特征、耳聋病史、术前干预、手术类型及并发症数据,与之前数据进行趋势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集采首月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数量114例(138耳),与历年相比有大幅度提升。患者年龄范围在8个月至74岁,儿童患者占比44.74%,成人患者占比55.26%,较既往成人患者比例(23.09%)大幅提升。所有患者中非常规病例占比42.98%,较历史数据(23.91%)大幅提升。在手术侧别的选择上,双侧植入占比21.05%,较集采政策前(7.00%)大幅提升。术前评估分析表明,助听器儿童使用率为21.05%,成人使用率为35.09%,扩展版听觉行为分级问卷分级绝大部分在0~2级之间,言语可懂度分级问卷分级情况为儿童组主要分布在1级(17.54%),成人组在5级(21.05%)中占较高的比例。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包括急性期耳鸣占16.58%、头晕占6.63%、发热占4.47%、皮瓣水肿1例,提示术前进一步优化并发症管理方案。结论 集采政策显著扩大了人工耳蜗受益人群,推动手术向成人、复杂病例及双侧植入发展,但术前宣教和并发症管理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集采政策 临床特征 手术趋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X连锁遗传性耳聋2型致病基因POU3F4新突变致多系统临床表现的研究
4
作者 刘硕 齐心 +3 位作者 黄莎莎 戴朴 张帆 苏钰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7,共8页
目的研究POU3F4基因新突变在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中的致病作用及与多系统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先证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影像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以及全外显子测序和家系验证。结果该家系符合X连... 目的研究POU3F4基因新突变在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中的致病作用及与多系统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先证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影像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以及全外显子测序和家系验证。结果该家系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模式,先证者听力学表现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影像学显示典型的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同时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睾丸发育不全、垂体高度减小、注意力缺陷等内分泌和神经发育问题。实验室检查显示先证者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的多项功能异常。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了POU3F4基因的新突变c.401_404dup(p.Gln136Leufs*58),符合基因型与表型共分离。结论POU3F4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但POU3F4基因变异相关的综合征性听力损失的定义和治疗策略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遗传性耳聋2型 POU3F4基因 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 多系统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样本先天性耳前瘘管临床特征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张铭 张红佳 邹艺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3-427,共5页
目的 探索先天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CPF)临床特征,明确术后多次复发关键影响因素以优化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912例(1262耳)CPF患者,收集人口学、瘘管解剖、伴发畸形... 目的 探索先天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CPF)临床特征,明确术后多次复发关键影响因素以优化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912例(1262耳)CPF患者,收集人口学、瘘管解剖、伴发畸形、感染相关及治疗数据并进行分析。按术后复发情况分为首次复发与多次复发组,分析上述变量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1)临床特征:912例(1262耳)CPF患者中女性占54.17%(男女比例为0.8∶1),38.38%为双侧瘘管,右侧(32.02%)略多于左侧(29.61%),侧别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98.34%为单瘘管,其中85.58%位于耳轮脚前;16.01%伴发其他耳畸形、耳以外部位畸形6.47%;有家族史者占2.85%;60.62%有感染史,其中67.32%感染病程>1年;来我院就诊前有过治疗史的占55.94%,药物治疗占49.72%,切开引流占41.93%,瘘管切除手术占8.36%。(2)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随访患者410例(592耳),经我院手术治疗后,复发率4.05%(24/592),首次术后复发占2.36%(14/592),多次术后复发占1.69%(10/592)。两组性别、侧别与复发次数无相关性(P>0.05);两组术前均合并感染并行切开引流;感染病程>1年、切开引流>1次与复发次数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CPF女性多发,多为单侧、耳轮脚前单一瘘口,可伴发耳及其他部位畸形。我院CPF大部分患者有感染史及治疗史,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较低。感染病程长及反复切开引流是多次复发危险因素,需强化术前瘘管评估并实施根治性切除以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 临床特征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感染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闷在耳科疾病中的研究与进展
6
作者 周函汶 张驰 +7 位作者 刘鹏 薛鑫淼 易文琪 王犇 郭维维 申卫东 杨仕明 王方园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耳闷是一个可能涉及到从外耳到内耳及听神经任何一部分听觉器官异常的常见症状,可表现为耳胀满感、堵塞感、压迫感。目前,关于耳闷产生的机制仍未明确阐明,并且缺乏系统的客观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我们从耳闷产生的病因和机制、诊断... 耳闷是一个可能涉及到从外耳到内耳及听神经任何一部分听觉器官异常的常见症状,可表现为耳胀满感、堵塞感、压迫感。目前,关于耳闷产生的机制仍未明确阐明,并且缺乏系统的客观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我们从耳闷产生的病因和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治疗以耳闷为主诉的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闷 机制 诊断 咽鼓管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初步研究和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穹 袁虎 +2 位作者 刘宸箐 韩明鲲 赵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8-1000,共3页
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基本情况,为提高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能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2006年~2018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 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基本情况,为提高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能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2006年~2018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结果显示,12年以来,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共有45人,男性,20人,女性,25人;本科8人,硕士30人,博士7人,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依靠自身的临床基础和教学传统,在严格执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的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开展标准化和个性化兼具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项教学小组及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日渊 张淼 +2 位作者 任丽丽 申卫东 赵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2-704,共3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专科特点决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专项手术教学小组对于规培医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促进教学小组内部的交流,提高整体的带教水平。该专项教学小组的模式值得在更多的医院推广。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专项教学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规培医师归属感影响因素调查及归属感在规培医师培训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峰 李静 +1 位作者 陈立伟 刘宸箐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5-709,共5页
研究目的 调查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归属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46名规培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分析。结果归属感会影响规培医师培训效果;在归... 研究目的 调查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归属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46名规培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分析。结果归属感会影响规培医师培训效果;在归属感影响因素中科室因素占主要作用,医院因素次之,个人因素影响占比较小;科室因素中带教老师为主要影响因素,科室文化、管理、实力、待遇、教学方法为次要影响因素,医院因素中医院文化为主要影响因素,个人因素中职业兴趣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归属感对规培医师培训质量有重要影响,应通过加强规培医师带教老师培养、加强医院及科室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提高规培医师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属感 文化建设 带教老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听力干预短期效果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蕴 张宏征 +5 位作者 蔡洁青 黄美萍 杨璐 闫冰岩 宋依航 郗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 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骨导纯音听阈均≤60 dB HL)配戴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分别于配戴助听器前和配戴第14±2 d行声场总体听阈、单音节识别率及安静环境语句识别阈测试,比较配戴助听器前后的结果差异。并于配戴第14±2 d使用IOI-HA问卷对助听器使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配戴后挂式骨导式助听器后声场四个频率平均听阈(39.3±4.9 dB HL)较配戴前(56.5±8.2 dB H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助听前单音节识别率(给声强度:患者助听前双音节言语识别阈减5 dB)为29.8%±11.4%,配戴第14±2 d为72.4%±14.4%,配戴后单音节识别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语句识别阈由配戴前的48.6±9.7 dB HL降至34.3±5.6 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戴14±2 d时IOI-HA问卷评估总分平均值为29.0±3.8分。结论 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可显著提高传导性、0.5~4 kHz骨导纯音听阈不超过60 dB HL的混合性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骨导助听器 言语识别率 语句识别阈 IOI-HA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听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国家标准《声学助听器验配管理》发布
11
作者 郗昕 曹永茂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助听器验配是对听障者最主要的干预措施之一,对提高交流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参与社会生活有显著作用[1]。依托系统性、专业化的验配服务,大多数助听器潜在用户有望从中获益[2]。20年前我国相关机构和学术团体已经注意到助听器专业验配... 助听器验配是对听障者最主要的干预措施之一,对提高交流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参与社会生活有显著作用[1]。依托系统性、专业化的验配服务,大多数助听器潜在用户有望从中获益[2]。20年前我国相关机构和学术团体已经注意到助听器专业验配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分别发布了若干行业规范:2005年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的《中国小儿助听器验配程序指南》[3]、2006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聋儿康复协调组的《助听器验配工作指南(试行)》[4]、《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会助听器验配专业学组的《助听器验配指南》[5]、GB/T 14199-2010《电声学助听器通用规范》[6]、2010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听力学组等的《助听器验配技术指南(草案)》[7]、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的《GZB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助听器验配师(2020年版)》[8]、2021年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的《助听器验配服务规范》团体标准(T/CARD 019-2021)[9]、2024年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助听行业分会等撰写的《助听器与辅听设备基本性能及使用建议的专家共识》[10]、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等的《儿童助听器验配临床实践指南(202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器验配 中华医学会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临床实践指南 专业学组 团体标准 学术团体 潜在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12
作者 杨仕明 李佳楠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78,共2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手术逐渐在多个外科领域崭露头角,其中在耳科领域,机器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也逐渐进入到临床应用。2024年作者团队率先成功完成了一例利用机械臂(OTOARM)和机械手(OTODRIVE)进行的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手术,该...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手术逐渐在多个外科领域崭露头角,其中在耳科领域,机器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也逐渐进入到临床应用。2024年作者团队率先成功完成了一例利用机械臂(OTOARM)和机械手(OTODRIVE)进行的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手术,该机器人手术系统以其匀速、慢速插入电极的独特优势,极大地提升了手术效果。本文旨在对此次手术进行总结,探讨机器人手术在人工耳蜗植入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感音神经性耳聋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科规培医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13
作者 刘静 赵诺 王大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43,共4页
近年来,耳内科学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发展,但耳内科专科医师数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规范化培训是耳内科医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自2008年成立耳内科专病病房以来,一直致力于耳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 近年来,耳内科学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发展,但耳内科专科医师数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规范化培训是耳内科医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自2008年成立耳内科专病病房以来,一直致力于耳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体系建设,本文从岗位胜任力要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探索、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我院在耳内科规培医师教学中的探索经验,旨在为国内耳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临床教学 耳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听力损失的早期检测与干预——京津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24年第四季度学术活动报道
14
作者 张娇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2-624,共3页
2024年11月3日,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喉科承办的“京津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24年第四季度学术活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五层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学术... 2024年11月3日,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喉科承办的“京津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24年第四季度学术活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五层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学术活动聚焦“儿童听力损失的早期检测与干预”。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市妇产医院、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妇幼保健院、河北省儿童医院和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的多位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北京市6家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及京津冀地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130余名同道参加此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活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京津冀地区 早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菲 杨崇灵 +2 位作者 曹伟 吕萍 刘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小剂量放疗对耳廓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9例(60耳)耳廓瘢痕疙瘩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手术+放疗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小剂量放...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小剂量放疗对耳廓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9例(60耳)耳廓瘢痕疙瘩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手术+放疗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小剂量放疗,共30例(37耳),手术+激素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注射激素,共6例(8耳),单纯手术组术后未进行辅助治疗,共13例(15耳)。对比三组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及术后复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放疗组、手术+激素组和单纯手术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和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V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手术+放疗组、手术+激素组和单纯手术组VSS评分分别为3.00±1.15分、3.17±1.47分和5.77±2.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放疗组、手术+激素组和单纯手术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0.00%、33.33%和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彻底切除瘢痕组织联合术后早期小剂量放疗可有效减少瘢痕增生,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瘢痕疙瘩 手术切除 放射治疗 糖皮质激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聋患者睡眠状况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刘静 赵诺 +2 位作者 郭菲菲 李志红 王大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7-823,共7页
目的了解突发性聋患者睡眠状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耳内科收治的突聋患者101例,年龄18~65岁。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 目的了解突发性聋患者睡眠状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耳内科收治的突聋患者101例,年龄18~65岁。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耳鸣残障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眩晕评估问卷(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耳闷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听觉过敏调查问卷(hyperacusis questionnaire,HQ)、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展开调查。结果突发性聋患者的PSQI得分为(7.53±4.45)分,睡眠质量差(PSQI>7分)患者占比为45.6%,性别(t=-2.389,P=0.019)、是否伴随声敏感(t=2.348,P=0.021)、是否合并偏头痛(t=2.792,P=0.006)是突发性聋患者睡眠的影响因素,睡眠质量差亚组患者合并耳鸣(Z=3.267,P=0.001)、耳闷(Z=2.054,P=0.04)、声敏感(Z=2.091,P=0.037)、焦虑(Z=3.892,P<0.01)的人数更多、等级更高;睡眠质量不同两亚组患者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78、0.092,P=0.436、0.927)。结论近半数突发性聋患者存在睡眠问题,有睡眠问题的患者受疾病影响更重,应特别关注睡眠质量差的患者,帮助患者有效应对,降低疾病影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睡眠 耳鸣 耳闷 声敏感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术后周围性面瘫8例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星辰 来育斌 +5 位作者 刘红生 杨润琴 李瑞 杜苗苗 查定军 韩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耳炎性疾病手术后发生周围性面瘫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因中耳炎性病变手术且术后发生周围性面瘫的8例患者,分析其面瘫原因、...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耳炎性疾病手术后发生周围性面瘫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因中耳炎性病变手术且术后发生周围性面瘫的8例患者,分析其面瘫原因、术中面神经情况及面瘫治疗效果。结果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迟发性面瘫6例、术腔感染致面瘫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中耳炎1例;术中面神经骨管完整者4例、有面神经管骨质缺损者4例;给予保守治疗6例,保守治疗联合手术治疗1例,免疫治疗1例。面瘫持续时间,最短5 d、最长3年;随访至今,6例恢复至面神经功能HB I级,2例恢复至HBⅡ级。结论周围性面瘫为中耳术后少见并发症之一,以迟发性面瘫最为多见,保守治疗效果好;部分患者则为术后术腔感染、病变残留或复发导致面神经炎而出现面瘫;尚有少见免疫相关疾病。临床医师需仔细鉴别,避免误诊,并针对性提供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中耳炎性疾病 手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的研究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静 赵辉 +4 位作者 王方园 马莹 李欣 李文娟 刘宸箐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3-876,共4页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通过混合现实全息影像技术对学员进行解剖及阅片教学,取得满意效果;混合现实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全息影像呈现技术 教学应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耳蜗结构与人工耳蜗植入听力研究
19
作者 禹昌彬 庄博翔 +4 位作者 伏振豪 左慧君 洪梦迪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目的 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力下降的发病机制及人工耳蜗植入术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69例(78耳)... 目的 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力下降的发病机制及人工耳蜗植入术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69例(78耳),且至少有一侧耳蜗植入耳符合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诊断标准,对其结构相关数据与听力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的体积与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外口直径显著相关(P=0.016、0.031),相关系数分别为0.275、0.246,呈弱正相关。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与外口直径显著相关(P<0.001),相关系数为0.711,呈强正相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的体积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显著相关(P=0.002),相关系数0.355,呈较弱正相关;与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引出率无相关性(P=0.100);与术后助听听阈无相关性(P=0.335)。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外口直径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无相关性(P=0.310、0.135);与ASNR引出率无相关性(P=0.239、0.173);与术后助听听阈无相关性(P=0.326,0.258)。合并Modini畸形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无相关性(P=0.295);与ASNR引出率显著相关(P=0.018),相关系数-0.272,呈弱负相关。结论 前庭导水管直径大小和听力发展特点无关,和内淋巴囊体积加内淋巴管大小显著相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大小和听力发展特点有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越大,表现为波动性听力下降的可能性越大,而体积越小越可能表现为出生即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LVAS发病机制可能是内淋巴囊体积增大后其压力调节的失衡;前庭导水管结构和术后助听听阈无关;LVAS和非LVAS患者术后残余听力的保留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合并Modini畸形的LVAS患者ASNR引出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 前庭导水管直径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圆窗激振的人耳生理响度模型研究
20
作者 刘兆海 郭维维 +3 位作者 贺志恒 陈伟 饶柱石 刘后广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7-1687,共11页
针对目前的响度模型无法用于预测圆窗激振下响度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圆窗激振的人耳生理响度模型。该响度模型由听觉外周模型和数据处理后端组成。建立了能够计算自由场声激励和圆窗激振下基底膜振速的听觉外周模型以及将基底膜振... 针对目前的响度模型无法用于预测圆窗激振下响度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圆窗激振的人耳生理响度模型。该响度模型由听觉外周模型和数据处理后端组成。建立了能够计算自由场声激励和圆窗激振下基底膜振速的听觉外周模型以及将基底膜振速转变为听觉中枢所感受到的响度的数据处理后端;将听觉外周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中外耳传递函数、声激励下中耳传递函数和镫骨振速、圆窗激振传递函数、内耳基底膜选频特性、频响特性和位移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听觉外周模型的可靠性;将响度模型计算结果与等响曲线、带宽噪声响度、频域掩蔽下纯音响度级和复音阈值已有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响度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人耳生理响度模型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了声激励和圆窗激振下基底膜振速,并能够用于计算声激励和圆窗激振下纯音、复音和带宽噪声的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度感知 圆窗激振 人工中耳 听觉外周 动力学建模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