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退休干部老年期痴呆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式的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尚延昌 韦超 解恒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式,为优化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12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和神经科认知障碍门诊就诊的患者275例(男性占92.7%),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阿尔茨海...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式,为优化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12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和神经科认知障碍门诊就诊的患者275例(男性占92.7%),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组131例,血管性痴呆(vasular dementia,VD)组44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组20例,正常组36例,其他认知障碍(other cognitive impairment,OCI)组44例。通过电子病历检索,获取一般情况、痴呆及相关认知障碍诊断情况、重要共病、主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D组、VD组、MCI组和OCI组脑血管疾病(30.5%,100.0%,50.0%,22.7%vs 5.6%,P<0.05)和其他相关疾病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27.3%,15.0%,45.5%vs 8.3%,P<0.05)。与正常组比较,OCI组精神行为、锥体外系及运动表现患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CI组精神行为表现患病率明显高于AD组、VD组和MCI组,锥体外系、运动表现患病率明显高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D组锥体外系表现患病率明显低于VD和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22.2%)患者临床选择头颅CT检查,66例(24.0%)患者进行了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检查。VD组SWI脑微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AD组(64.3%vs 30.0%,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式存在显著不同,本研究为基于临床需求的影像学检查方式选择和优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症状和体征 认知功能障碍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心肌应变技术在老年男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郑雪 康冰琦 +6 位作者 崔津津 刘贯中 王新江 杨雪 王曙霞 朱平 姚洪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探索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技术在老年男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CMR检查老年男性患者50例... 目的探索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技术在老年男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CMR检查老年男性患者50例,根据是否诊断为HCM分为HCM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使用后处理软件CVI42获得2组左心室及左心房基本功能参数及应变参数,左心室参数包括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等,左心房参数包括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被动应变(passive strain,εe)、左心房的舒张早期峰值负应变率(peak early negative strain rate,SRe)和左心房舒张晚期峰值负应变率(peak late negative strain rate,SRa)等,比较2组左心室及左心房基本功能参数及应变参数。结果HCM组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D和3D的GLS、εe、SRe、SR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D GLS、SRa及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HCM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7(95%CI:0.766~0.959)、0.740(95%CI:0.597~0.854)、0.929(95%CI:0.820~0.983),敏感性分别为76.92%、57.69%、84.62%,特异性分别为70.83%、83.33%、91.67%,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2D GLS和SRa。结论CMR心肌应变技术对于老年男性HCM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心肌病 肥厚性 LOGISTIC模型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疾病临床多中心报告 被引量:120
3
作者 曹丰 王亚斌 +11 位作者 薛万国 刘宏斌 林欣 李天志 曾志羽 张磊 杨云梅 陈蕊 王小宁 刘淼 孟文文 范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801-808,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等5个临床中心老年住院患者近十年的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及多重用药和医疗支出情况,旨在为老年共病患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与客观评价。方法收集2008年~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等5个临床中心老年住院患者的入院诊断等... 目的通过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等5个临床中心老年住院患者近十年的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及多重用药和医疗支出情况,旨在为老年共病患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与客观评价。方法收集2008年~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等5个临床中心老年住院患者的入院诊断等临床资料,按年龄及性别分类统计分析老年患者(≥65岁)前5位疾病的种类、构成比,多器官功能衰竭,口服用药,住院花费及十年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370 996例老年患者资料(694 138人次),平均年龄72. 25岁。近十年老年住院人次呈逐年递增趋势,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7. 48%;恶性肿瘤(37. 18%)、高血压病(36. 69%)、缺血性心脏病(29. 18%)、糖尿病(20. 75%)、脑血管疾病(13. 19%)是位居前五位的主要住院患病;老年住院共病的比例高达91. 36%,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居于首位,而恶性肿瘤合并高血压近三年间增长速度较快,年均增长达42. 99%。老年住院患者中5种以上多重用药比例占43. 88%。结论 (1)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迅速增加,老年慢病和共病尤为突出;(2)针对老年共病的发生率高及多重用药现状,需加强多学科联合诊疗和综合管理,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以及策略;(3)恶性肿瘤仍是院内死亡的首要原因,提高早诊率和生存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质化是我国老年疾病防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疾病谱 多器官功能不全 多重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肌桥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像学纵向研究
4
作者 郑雪 崔津津 +4 位作者 王新江 刘贯中 康冰琦 田朋 姚洪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评估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肌桥冠状动脉斑块影像学纵向变化特点,发现纵向变化规律。方法入组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2次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117例,选择分析其体积为0.1~50 mm3... 目的评估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肌桥冠状动脉斑块影像学纵向变化特点,发现纵向变化规律。方法入组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2次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117例,选择分析其体积为0.1~50 mm3的小斑块共216个,根据斑块分布部位分为心肌桥近心端组98个和其他部位组118个,统计斑块体积、斑块内各成分体积、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以及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derived fraction flow reserve,CT-FFR)。结果两组复查斑块长度、斑块坏死核心体积、FAI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复查斑块体积、斑块内纤维、致密钙化体积明显大于基线,CT-FFR明显小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肌桥近心端组复查斑块内纤维脂肪体积明显大于基线,而其他部位组复查斑块内纤维脂肪体积明显小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桥近心端组斑块内纤维脂肪体积年变化率、FAI年变化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1%(-0.32%,0.51%)vs 0.02%(-0.46%,0.20%),P=0.046;0.55%(-2.44%,1.76%)vs 0.33%(-1.36%,2.63%),P=0.044]。结论老年男性患者左前降支心肌桥近心端斑块较其他部位斑块内的纤维脂肪、FAI及CT-FFR更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左前降支近心端斑块更需要受到临床关注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心病 脂肪组织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
5
作者 李慧颖 蔡力力 +2 位作者 朱兵 刘燊 朱启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血浆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stimulated expressed gene 2 protein,sST2)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人群中的预后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21...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血浆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stimulated expressed gene 2 protein,sST2)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人群中的预后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查体的老年CHD或者CKD患者326例,根据是否患有CHD或者CKD分为CHD-CKD共病组117例、CHD单病组124例和CKD单病组85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sST2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ST2的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以及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血浆sST2对全因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3组年龄、sST2、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log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高尿酸血症、脑梗死、肿瘤、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PR间期、左心室射血分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共病组sST2与log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t=2.266,P=0.025;t=-2.235,P=0.021)。中位随访31.5(22.0,32.2)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HD-CKD共病组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CHD单病组和CKD单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HD-CKD共病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CKD单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ST2预测共病患者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692。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多种因素后,sST2依然是共病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4.461,95%CI:1.640~8.399,P=0.024),虽然该预后价值会受到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的影响。结论sST2可独立预测老年CHD-CKD共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共病现象 冠心病 肾脏病学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肾代谢综合征中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因果关系分析
6
作者 宋菲 胡梦巾 +1 位作者 夏经钢 尹春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讨心血管疾病(CVD)与慢性肾脏病(CKD)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采用双样本MR分析方法推断因果关系。主要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同时辅以M... 目的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讨心血管疾病(CVD)与慢性肾脏病(CKD)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采用双样本MR分析方法推断因果关系。主要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同时辅以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和加权众数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以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MR分析结果显示,基因预测的心力衰竭与CKD风险呈显著正相关(OR=1.197,95%CI 1.090~1.314,P<0.001);心房颤动(房颤)亦与CKD发生风险显著相关(OR=1.088,95%CI 1.037~1.140,P=0.001)。然而,冠心病、卒中及外周血管疾病与CKD之间未发现因果关系。结论本研究通过MR分析为CVD对CKD的因果关系提供了遗传学证据,特别是心力衰竭和房颤与CKD风险的显著关联。这一发现为心肾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提示在CKD防治中应重点关注特定类型CVD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脏病 因果关系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模式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高旭妍 刘盼 +1 位作者 李静 马丽娜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29-232,共4页
老年衰弱是一种以功能衰退为特征的老年综合征,可导致老年人跌倒、失能、住院率和死亡风险增加。研究表明,不同饮食模式与老年人的衰弱相关,可以通过改善老年人的饮食模式及对老年人进行饮食指导来预防衰弱。本文主要概述饮食模式与老... 老年衰弱是一种以功能衰退为特征的老年综合征,可导致老年人跌倒、失能、住院率和死亡风险增加。研究表明,不同饮食模式与老年人的衰弱相关,可以通过改善老年人的饮食模式及对老年人进行饮食指导来预防衰弱。本文主要概述饮食模式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关系、饮食模式在衰弱预防和管理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中开展衰弱老年人饮食模式、营养管理及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饮食模式 衰弱 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宗宝 胡帆 +2 位作者 于涵 李春霖 卢艳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8-980,共3页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是指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超出正常人群上限的一种功能状态[1],根据TSH升高程度可以分为2个等级:TSH<10 mU/L为1级,TSH...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是指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超出正常人群上限的一种功能状态[1],根据TSH升高程度可以分为2个等级:TSH<10 mU/L为1级,TSH≥10 mU/L为2级,其发病常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卒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研究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映兰 赵越 +6 位作者 龙艳芳 田凌云 李博雅 胡宁宁 甫凤 唐小贵 杨梦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对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我国面向临床护士开展死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完成文献筛选和提取,采用描述... 目的:对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我国面向临床护士开展死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完成文献筛选和提取,采用描述性分析及主题分析法对提取结果进行整理。结果:共检索到1678篇文献,最终纳入19篇文献。研究以横断面研究和类实验研究为主,主要发现包括死亡教育需求、死亡教育内容、死亡教育开展方式等。结论:目前,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未来应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经验,进一步重视死亡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丰富死亡教育开展方式、完善死亡教育研究工具等,推动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死亡教育 安宁疗护 护理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西 王淼 +2 位作者 高中宝 韩根成 王振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过度及持续的神经炎症也是神经系统疾病损伤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神经炎症反应涉及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等,与多种神经系统疾...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过度及持续的神经炎症也是神经系统疾病损伤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神经炎症反应涉及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等,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神经炎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多项基于此机制的免疫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炎 脑血管病症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分析及死亡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时霄冰 柏秀娟 +3 位作者 郭艳娥 王淼 解恒革 姜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惊厥性SE患者41例,采用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STESS)进行评估,进行1年以上长期随访,观察患... 目的 分析老年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惊厥性SE患者41例,采用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STESS)进行评估,进行1年以上长期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近期(1个月内)和远期(1年)预后。结果 本研究10例惊厥性SE治疗后1年以上无发作,4例惊厥性SE治疗后仍有频繁发作;惊厥性SE并发肺炎9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7例;近期死亡7例,远期死亡23例。远期死亡患者合并心肺等主要器官疾病种数及惊厥性SE并发症种数明显多于远期生存患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惊厥性SE并发症种数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0.011~0.904,P=0.040)。结论 老年惊厥性SE病死率高,惊厥性SE并发症种数是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STESS在老年CSE危险因素分析中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癫痫持续状态 抗惊厥药 死亡率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症候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影像诊断模式
12
作者 解恒革 吕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9-731,共3页
结构性神经影像学和分子标志物影像学可以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直接的病因学诊断支持,提高诊断准确性,是痴呆和运动障碍病因学鉴别诊断不可或缺的方法[1]。基于认知、精神行为、运动等症候群特征,从全脑结构出发建立神经精神影像诊断模... 结构性神经影像学和分子标志物影像学可以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直接的病因学诊断支持,提高诊断准确性,是痴呆和运动障碍病因学鉴别诊断不可或缺的方法[1]。基于认知、精神行为、运动等症候群特征,从全脑结构出发建立神经精神影像诊断模式,有利于建立一体化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像诊断指标体系,改进临床诊断路径。1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常见症候群与鉴别路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分为痴呆和运动障碍两大症候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分子影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训练和雌激素补充预防老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惠海鹏 陈薇 +1 位作者 张忠梅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6-767,共2页
近年来,尽管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发达社会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1-2]。目前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是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2]。随着老龄化进展,心... 近年来,尽管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发达社会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1-2]。目前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是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2]。随着老龄化进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会急剧上升。预防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目标是延缓和预防血管老化[3-5]。血管老化主要表现为大动脉僵硬和血管内皮功能下降。研究证实,体育活动,特别是规律有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雌激素类 心血管疾病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衰弱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临床关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雨 李耘 马丽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492-1496,共5页
近年来全球人口老龄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1]。心力衰竭是各种CVD终末阶段,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病率高且预后差,相关医疗保健花费... 近年来全球人口老龄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1]。心力衰竭是各种CVD终末阶段,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病率高且预后差,相关医疗保健花费也较高[2]。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力衰竭亚型,其中位患病率为4.9%[3],因心力衰竭而需住院治疗的患者中HFpEF占比一半以上[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舒张功能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全国多中心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诸国华 孙希鹏 +14 位作者 李静 皮林 唐海沁 高海青 丛洪良 曲鹏 卢新政 张新军 赵洛沙 郭艺芳 刘东霞 张亮清 唐桦 华琦 范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758-764,共7页
目的比较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0号)与其他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山西、四川、辽宁、北京、河北10个省市共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 目的比较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0号)与其他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山西、四川、辽宁、北京、河北10个省市共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74例。根据是否服用0号(按年龄差≤5岁及性别1∶1进行配对),分为0号组和非0号组,每组787例。1574例患者中,高龄(≥80岁)患者共186例,依据是否服用0号分为2个亚组:高龄0号组(n=102)和高龄非0号组(n=84)。对比2组患者所有临床资料及2个亚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精神状态评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研究对象的高血压分级和诊室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号组患者每天服用的降压药物片数显著少于非0号组患者[(1.33±0.63)和(1.41±0.63)片,P<0.05],服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16.39%和70.1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4.07%和11.8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9.53%和34.18%)、β受体阻滞剂(4.32%和13.09%)及利尿剂(1.65%和6.86%)者也显著少于非0号组患者(P<0.05)。在安全性方面,2组患者及2亚组高龄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功能、肾功能、糖脂代谢、电解质水平以及抑郁焦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可减少每日服药片数,提高患者依从性,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复方血平氨苯蝶啶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老年健康体检者衰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肖文凯 王晓娜 +2 位作者 郑瑾 谢湘竹 盛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健康体检者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4~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进行年度体检的年龄≥60岁的710例受检者。采用Fried衰弱诊断量表评估受检者的衰弱情况,根据该量表将老年受检者分为无衰弱组(422例),衰...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健康体检者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4~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进行年度体检的年龄≥60岁的710例受检者。采用Fried衰弱诊断量表评估受检者的衰弱情况,根据该量表将老年受检者分为无衰弱组(422例),衰弱早期组(225例)和衰弱组(63例)。收集该人群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前期及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衰弱前期及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31.7%和8.9%。与无衰弱组比较,衰弱前期组及衰弱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是衰弱前期的保护因素(OR=0.984,95%CI:0.966~0.992,P=0.048);而年龄(OR=1.064)、查尔森共病指数(OR=1.387)、左心房前后径(OR=1.059)是老年受检者衰弱前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血清白蛋白是衰弱发生的保护因素(OR=0.823,95%CI:0.728~0.931,P=0.002);而年龄(OR=1.081)、查尔森共病指数(OR=1.458)、左心房前后径(OR=1.249)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OR=1.652)是老年受检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不同程度的衰弱影响因素存在差异,衰弱主要受年龄、共病、心脏功能及营养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应及早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衰弱前期的发生,同时延缓并逆转衰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慢性病共病 危险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破裂一例
17
作者 朱启伟 刘洋 +3 位作者 李慧颖 陈倩 郑瑾 盛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1-522,共2页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是指冠状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使冠状动脉血流直接分流入肺动脉,其症状严重程度与分流量大小有关。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是指冠状动脉局部管腔扩张,直径至少为相邻参考段直径的1.5倍,直...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是指冠状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使冠状动脉血流直接分流入肺动脉,其症状严重程度与分流量大小有关。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是指冠状动脉局部管腔扩张,直径至少为相邻参考段直径的1.5倍,直径超过20 mm的定义为巨大动脉瘤。两种疾病发病率均不高,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合并巨大CAA属罕见病例。现报道成功救治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合并巨大CAA破裂1例,以增加我们对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身体弹性研究现况
18
作者 芮冬 赵力博 刘霖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713-716,共4页
老年人的身体弹性(PR)是指老年人暴露在不良应激源后机体的抵抗或恢复能力,可反映其身体储备能力,是当前老年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不同个体的PR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PR者面对应激源打击时可产生理想的防御或恢复结局,有更低的失能、住院... 老年人的身体弹性(PR)是指老年人暴露在不良应激源后机体的抵抗或恢复能力,可反映其身体储备能力,是当前老年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不同个体的PR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PR者面对应激源打击时可产生理想的防御或恢复结局,有更低的失能、住院和全因死亡风险,从而获得更长的寿命。目前,影响PR水平的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本文通过在“Pubmed”数据库中以关键词“Physical Resilience”进行检索,对PR的评估工具、生理机制、影响因素以及血清标志物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帮助临床更加了解PR,促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身体弹性 虚弱 应激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与心脏舒张功能的关系
19
作者 李慧颖 朱兵 +3 位作者 蔡力力 刘燊 刘宏斌 朱启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 protein,sST2)与心脏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体检的老年冠心...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 protein,sST2)与心脏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体检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116例,根据sST2水平分为高sST2组(sST2>28.65μg/L)58例和低sST2组(sST2≤28.65μg/L)58例。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包括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etric relaxation time,IVRT)等指标。利用化学发光法测血清sST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高sST2组糖尿病、β受体阻滞剂、sST2、尿素、logNT-proBNP、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后壁厚度、E/e′和IVRT明显高于低sST2组,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和平均e′明显低于低sST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sST2与β受体阻滞剂、尿素、log NT-proBNP及E/e′呈正相关(r=0.226,P=0.015;r=0.362,P=0.001;r=0.374,P=0.001;r=0.257,P=0.005),与三酰甘油、血红蛋白及e′呈负相关(r=-0.227,P=0.014;r=-0.314,P=0.001;r=-0.203,P=0.02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ST2与三酰甘油、尿素、logNT-proBNP及E/e′呈多元线性相关(P<0.05,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和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sST2水平与心脏舒张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 回归分析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周翔 刘睿涵 +4 位作者 刘昱彤 田璠 张杰 王小毛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 glucose,TyG)指数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经药物治疗出院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 glucose,TyG)指数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经药物治疗出院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4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高压氧科住院的老年UAP患者221例,根据TyG指数三分位数分为低TyG指数组(≤8.48)74例、中TyG指数组(8.49~8.92)74例和高TyG指数组(>8.92)73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终点事件为患者出院后是否行PCI,随访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0日。比较3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3组生存率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TyG指数、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终点事件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糖尿病和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UAP患者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HR=2.523,95%CI:1.593~3.996;HR=2.543,95%CI:1.263~5.118;HR=1.434,95%CI:1.159~1.774);进一步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糖尿病和糖化血红蛋白后,TyG指数是老年UAP患者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23,95%CI:1.209~3.384)。结论在接受药物治疗老年UAP患者中,高TyG指数与出院后行PCI相关,TyG指数是老年UAP患者出院后行PC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