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体新暴发病病原阴沟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雪峰 杨国梁 +4 位作者 高强 夏正龙 濮剑威 慎佩晶 黄振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67-1477,共11页
2010年,浙江湖州部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育苗场在幼体培育阶段,暴发了幼体大规模发病死亡的新病害。从2个育苗场6个发病育苗池的发病幼体匀浆液中分离得到6株优势生长菌株(编号为NTH01、NTH02、NTH03、316D、316X、316... 2010年,浙江湖州部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育苗场在幼体培育阶段,暴发了幼体大规模发病死亡的新病害。从2个育苗场6个发病育苗池的发病幼体匀浆液中分离得到6株优势生长菌株(编号为NTH01、NTH02、NTH03、316D、316X、316C),菌落形态较为一致。取代表菌株NTH01,以浸泡方式进行人工回感,结果菌株NTH01能够导致幼体发病死亡,且症状与生产表现一致。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 RNA与gyr B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关系构建,鉴定菌株NTH01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以阴沟肠杆菌omp A基因片段为靶序列,建立了PCR检测方法,对另外5株优势菌进行检测,结果该5株菌都是阴沟肠杆菌。2011年,对4个发病育苗场幼体与亲虾进行检测,结果发病幼体中分离的优势菌检测呈阳性,亲虾肝胰腺与肠道组织检测到该菌存在,但亲虾不表现病症。对3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TH01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6种抗生素敏感,对发病幼体进行针对性用药,效果明显。本试验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是导致罗氏沼虾育苗期间幼体大规模发病死亡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幼体 新病原 阴沟肠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