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统计监督的概念内涵和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毛有丰 余芳东 李一辰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11,共9页
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加强统计监督,是发挥统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综合性基础性作用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加强统计监督,是发挥统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综合性基础性作用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统计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依法依规依制开展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等方面进行监察、督促、检查,对经济社会运行进行统计监测和综合评价。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监督包括权力监督、执法监督、监测评价、管理监督4个层面的内涵,其主要形式有:统计督察、统计执法监督检查、监测评价、统计制度监督、统计数据质量检查评估。每一监督形式有各自的监督主客体、监督内容,从而形成系统完整、协同高效、约束有力的统计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监督 统计督察 统计执法监督检查 监测评价 数据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于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问题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韩贵清 禾云 +15 位作者 邓保生 孙英辉 翟艳 华宣奎 张昆辉 马有祥 徐林 童敏 赵素丽 胡志坚 刘冠峰 次仁罗布 黄志刚 崔臣 曾赞荣 石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粮食安全是世界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永恒的主题。而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文章从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粮食总产首破千亿斤、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优势产业不断发育壮... 粮食安全是世界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永恒的主题。而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文章从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粮食总产首破千亿斤、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优势产业不断发育壮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等六方面的实践,证明了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基础薄弱、科技支撑力不够、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是限制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绿色农业大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的投入力度、在黑龙江设立国家现代农业试验区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现代化大农业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萨效应、生产率与PPP法经济规模质量调整
3
作者 王金萍 张伟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4,共13页
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忽略了产出中的巨大质量差异,严重夸大了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规模。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提出利用可贸易部门生产率调整不可贸易部门质量差异和相对价格水平的方法,并进一步测算了各经济体经质量调整的PPP... 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忽略了产出中的巨大质量差异,严重夸大了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规模。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提出利用可贸易部门生产率调整不可贸易部门质量差异和相对价格水平的方法,并进一步测算了各经济体经质量调整的PPP和PPP法GDP。实证发现:148个经济体调整后的实际经济规模共下降11.8%,各经济体PPP法GDP平均下降了17.1%;中等收入经济体PPP法GDP受质量调整的影响最大,低收入经济体次之,高收入经济体最小;几乎所有经济体调整后的PPP法GDP都介于未经调整的PPP法GDP和汇率法GDP之间。由于发展中经济体调整幅度更大,其与发达经济体的PPP法GDP差距有所拉大,但仍小于汇率法GDP的差距。上述调整结果与预期相符,即现有方法忽视了质量因素造成的价格水平偏误,过度缩小了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实际GDP的差距,应对PPP法GDP进行回调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生产率 PPP法GDP 质量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的理论比较与实证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金萍 方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10,共6页
文章参考世界银行2020年发布的《购买力平价与世界经济的规模——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ICP)结果》报告,从理论层面对世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并揭示了人口权重法比定义法更能反映世界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实证研究发... 文章参考世界银行2020年发布的《购买力平价与世界经济的规模——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ICP)结果》报告,从理论层面对世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并揭示了人口权重法比定义法更能反映世界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实证研究发现:1990—2021年世界基尼系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人口权重法世界基尼系数下降速度快于定义法;利用人口权重法,采用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PPP)法人均GDP测算的世界基尼系数在32年间总体上分别下降了0.120和0.132,降幅分别为16.18%和21.96%。基于减贫贡献率思想测算的中国对世界和亚太地区基尼系数下降的年平均贡献率显示,采用汇率法和PPP法人均GDP指标,按人口权重法计算,1990—2021年中国对全球贫富差距缩小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达到91.96%和74.31%;按定义法计算,中国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9%和6.69%。采用PPP法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指标,按人口权重法计算,1990—2021年中国对亚太地区贫富差距缩小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6.75%和64.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基尼系数 定义法 人口权重法 购买力平价法 汇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