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合作运动(续一)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胡友孟
-
机构
国家经委财贸局
-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1988年第8期58-60,共3页
-
文摘
二、合作社的业务和作用冀中区人烟稠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手工副业发达,因此,合作社的业务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经营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根据当地条件和社员的需要,各地业务有不同的重点。在农副产品收购运销方面,如定县、无极等地的土布、棉花,白洋淀的鱼、
-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合作运动
冀中平原
合作社组织
人烟稠密
冀中区
工副业
农副产品收购
“七七”事变
经营方式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合作运动
- 2
-
-
作者
胡友孟
-
机构
国家经委财贸局
-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1988年第7期49-50,共2页
-
文摘
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平汉、平津(北宁)、津浦、石德几大铁路干线之间。威胁着平、津、保、石、德各个敌人战略要点,是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冀中全区东西宽约300里,南北长约600里,面积约18平方华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全区有40多个县。
-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合作运动
冀中平原
晋察冀边区
北宁
铁路干线
冀中区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游击战争
边区政府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合作运动(续三)
- 3
-
-
作者
胡友孟
-
机构
国家经委财贸局
-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1988年第10期56-58,共3页
-
文摘
四、黎明前的黑暗时期1942年“五一”反扫荡后,冀中形势恶化,斗争残酷。不少村合作社被日伪军抢掠捣毁,有的村社把财产充作村款开支,有的村社根据上级通知把财产变卖分给社员,也有的村社被少数坏干部挪用贪污。总之,大部分合作社垮了。只有少数几十个村合作社改换铺号。
-
关键词
冀中平原
合作社商业
合作运动
抗日根据地
黎明前的黑暗
生产合作
劳动互助组
合作联社
合作业务
纺织生产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合作运动(续二)
- 4
-
-
作者
胡友孟
-
机构
国家经委财贸局
-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1988年第9期59-60,53,共3页
-
文摘
三、组织发展情况和建社原则下面谈谈1942年“五一”以前合作社的组织建设情况和建社的一些原则问题: 冀中合作社的建社步骤是:首先自上而下地宣传动员,然后自下而上地建社。各级合作运动委员会集体讨论,分工负责,调查研究,宣传动员发动群众自愿参加合作社。组社工作先从建立村社开始,全县具有一定数量的村社,即通过社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县联合社,县联合社大部分建立起来后,再成立专区联社(1941年专区社不作为一级机构而撤销)和冀中合作社联合总社。联社成立后同级的合作运动委员会即行撤销。具体情况如下:
-
关键词
合作运动
抗日根据地
冀中平原
社员代表大会
一级机构
分工负责
建立村
组织发展
深北县
“七七”事变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