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纺织服装中四氯乙烯干洗剂残留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施点望 涂貌贞 连秋燕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09年第5期22-26,共5页
本实验利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不同成分的纺织品面料干洗后的四氯乙烯残留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可有效的用于纺织品中四氯乙烯干洗剂残留的检测,检测限可达0.115mg/m3,回收率范围在90 ̄120%之间。
关键词 静态顶空 气质联用 四氯乙烯 织物 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0种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峰 涂貌贞 +2 位作者 王丽莉 施点望 王明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6-340,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五氯苯酚、2,3,4,5-四氯苯酚、2,3,4,6-四氯苯酚、2,3,5,6-四氯苯酚、2,4,5-三氯苯酚、2,4,6-三氯苯酚、邻苯基苯酚、间羟基联苯、2-萘酚、对硝基苯酚10种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纺织品中的酚类化...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五氯苯酚、2,3,4,5-四氯苯酚、2,3,4,6-四氯苯酚、2,3,5,6-四氯苯酚、2,4,5-三氯苯酚、2,4,6-三氯苯酚、邻苯基苯酚、间羟基联苯、2-萘酚、对硝基苯酚10种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纺织品中的酚类化合物经甲醇超声提取、浓缩后,以ZORBAX SB-C18柱(4.6 mm×150 mm,5μm)为分析柱,乙腈和0.01 mol/L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20 nm和310 nm波长下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紫外光谱库确证,外标法定量。10种酚类化合物在0.3~37 mg/L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1~0.999 5;以不低于3倍的信噪比计算10种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LOD)为0.003 0~0.041 1 mg/kg;定量下限(LOQ,S/N≥10)为0.010 0~0.1370 mg/kg。棉、麻、毛3种纺织品基质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81%~10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7%~8.5%。该方法能同时完成10种酚类化合物的确证和分析,可用于纺织品中酚类化合物残留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酚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和皮革中10种酚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72,共8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同时测定纺织品和皮革中10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浓缩后,经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EclipseExtend—C18色谱柱(2.1mm×100mm,3.5μm),乙腈和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同时测定纺织品和皮革中10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浓缩后,经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EclipseExtend—C18色谱柱(2.1mm×100mm,3.5μm),乙腈和0.01mol/L甲酸铵水溶液(pH=6.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电离,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0种酚类化合物在0.08—5m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1—0.9993;以不低于3倍的信噪比计算10种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LOD)为0.0001—0.0034mg/kg;定量限(LOQ,S/N≥10)为0.0005~0.0113mg/kg。棉、麻、毛、皮革4种基质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77%~10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7%~10.8%。该方法能同时完成10种酚类化合物的确证和分析,适用于纺织品和皮革中酚类化合物残留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皮革 固相萃取 酚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纺织品中1,2-二氯乙烷 被引量:4
4
作者 连秋燕 朱峰 +2 位作者 林宁婷 杨瑜榕 卫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纺织品中1,2-二氯乙烷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以TG-624(30 m&#215;0.32 mm&#215;1.8 μm)为色谱柱,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纺织品中1,2-二氯乙烷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以TG-624(30 m&#215;0.32 mm&#215;1.8 μm)为色谱柱,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5~30 mg/L范围内,1,2-二氯乙烷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检出限为0.50 mg/kg.在0.5、1.0、5.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粘纤、聚酯、羊毛、锦纶、桑蚕丝、腈纶、棉7种纺织品基底的加标回收率为85.2% ~ 10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0%~7.4%.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纺织品中1,2-二.氯乙烷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1 2-二氯乙烷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1-甲基-2-吡咯烷酮的含量 被引量:5
5
作者 裴德君 董海燕 杨瑜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1-914,共4页
建立了纺织品中1-甲基-2-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NMP)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V/V),检测波长210nm。结果表明,在0.4-48mg/L范围内,NMP的响应峰面积与其... 建立了纺织品中1-甲基-2-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NMP)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V/V),检测波长210nm。结果表明,在0.4-48mg/L范围内,NMP的响应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检测限(S/N=3)为0.2mg/kg,定量限(S/N=10)为0.4mg/kg,平均回收率为80.6%-108.6%。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简便、快速地测定纺织品中NMP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纺织品 1-甲基-2-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助剂中双(氢化牛脂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4,共7页
建立了快速测定纺织助剂中双(氢化牛脂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 DHTDMAC)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5%(v/v)甲酸甲醇超声波提取、稀释后,采用Eclipse Plus C18柱(50 mm×2.1 mm,1.8μm)分... 建立了快速测定纺织助剂中双(氢化牛脂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 DHTDMAC)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5%(v/v)甲酸甲醇超声波提取、稀释后,采用Eclipse Plus C18柱(50 mm×2.1 mm,1.8μm)分离,甲醇和0.1%( 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HTDMAC在10-28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2)为0.9991;以不低于3倍信噪比计算方法检出限( LOD,S/N=3)为3 mg/kg;方法定量限( LOQ,S/N=10)为10 mg/kg。3种纺织助剂基质中 DHTDMAC 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97.2%-108.3%,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1.5%-4.6%。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纺织助剂中 DHTDMAC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双(氢化牛脂基)二甲基季铵化合物 纺织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测定纺织品中1-溴丙烷的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宁婷 连秋燕 +1 位作者 邱丽君 杨瑜榕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82,共4页
本文建立了纺织品中1-溴丙烷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本方法中样品经丙酮超声提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对提取液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50.0 mg/L范围内,方法的... 本文建立了纺织品中1-溴丙烷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本方法中样品经丙酮超声提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对提取液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50.0 mg/L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方法检测低限为0.5 mg/kg,定量限为1.0 mg/kg;在1.0、2.0和10.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82.0%~95.0%,相对标准偏差3.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1-溴丙烷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测定纺织品中磷酸三(二甲苯)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峰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48,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纺织品中磷酸三(二甲苯)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后,以DB-1701(30m×0.25mm×0.25μm)毛细管柱为色谱柱,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进行定性...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纺织品中磷酸三(二甲苯)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后,以DB-1701(30m×0.25mm×0.25μm)毛细管柱为色谱柱,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2,10.0mg/L范围内,磷酸三(二甲苯)酯类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9;方法定量限为0.4mg/kg。在0.4、0.8、4.0mg/kg3个加标水平下,棉、聚酯、腈纶、羊毛和聚酰胺5种纺织品基底的回收率为81.1%-108.6%,相对标准偏差为0.1%-7.7%。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和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气相色谱法 质谱法 磷酸三(二甲苯)酯类化合物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测定纺织品中14种有害氯代烃类化合物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宁婷 朱峰 +4 位作者 薛建平 田晓蕊 刘贵 滕牧 周爱晖 《印染助剂》 CAS 2022年第9期59-64,共6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4种有害氯代烃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样品采用正十四烷振荡提取,通过气质联用仪对提取液进行测定,以特征离子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10~10.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4种有害氯代烃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样品采用正十四烷振荡提取,通过气质联用仪对提取液进行测定,以特征离子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10~10.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7以上,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定量限为1 mg/kg;在1倍定量限、2倍定量限和10倍定量限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0.5%~98.9%,相对标准偏差为3.3%~5.9%。该方法操作简便、高效、重现性良好,适用于纺织品中14种有害氯代烃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氯代烃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金泉 杨瑜榕 《福建轻纺》 2015年第2期41-46,共6页
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纺织品中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优化了气相色谱一质谱的最佳仪器参数。利用该方法对样品进行1mg.kg^-1、2.0mg.kg-l和lO.0mg.kg^-1浓度下的回收率实验,回收率分别在94... 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纺织品中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优化了气相色谱一质谱的最佳仪器参数。利用该方法对样品进行1mg.kg^-1、2.0mg.kg-l和lO.0mg.kg^-1浓度下的回收率实验,回收率分别在94.43%~99.88%和92.99%~99.7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2.05%。7.38%和1.09%~7.32%之间,检出限为0.5mg.kg^-1,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甲苯二异氰酸酯 4 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原/棉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贵 《福建轻纺》 2011年第11期43-46,共4页
竹原纤维/棉混纺产品已经出现,其成分含量的检测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参照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利用CU-6型纤维细度仪定量测定纤维含量。实验数据表明结果偏差在±2%以内,基本能满足检测要求。
关键词 竹原 混纺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成分检测常用试剂的危险性及安全防护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菊竹 《纺织报告》 2018年第4期24-25,共2页
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各个行业中,用于检测的试剂也被称为检测试剂,这些试剂可能对人体带来危害。基于此,本文以检测试剂的危害作为切入点给予简述,再选取丙酮、甲酸、硫酸、二甲基甲酰胺等,给出其性质、危害,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论... 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各个行业中,用于检测的试剂也被称为检测试剂,这些试剂可能对人体带来危害。基于此,本文以检测试剂的危害作为切入点给予简述,再选取丙酮、甲酸、硫酸、二甲基甲酰胺等,给出其性质、危害,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论述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以期通过分析来降低后续工作中检测试剂带来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成分检测 甲酸 硫酸 二甲基甲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测定纺织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裴德君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3年第6期11-15,共5页
采用气质联用法对纺织品中富马酸二甲酯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有试样质量、样液定容体积、样液测量峰面积、标准溶液浓度、标准溶液峰面积以及测量重复性。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当富马酸二... 采用气质联用法对纺织品中富马酸二甲酯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有试样质量、样液定容体积、样液测量峰面积、标准溶液浓度、标准溶液峰面积以及测量重复性。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当富马酸二甲酯含量为6.5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66mg/kg,并给出了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富马酸二甲酯 不确定度 气质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全氟辛基化合物不确定度的评定
14
作者 朱峰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76,共6页
以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为例,介绍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纺织品中全氟辛基化合物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案。分析了影响样品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定量表征了各影响因素的不确定分量,并计算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以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为例,介绍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纺织品中全氟辛基化合物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案。分析了影响样品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定量表征了各影响因素的不确定分量,并计算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置信水平为95%时,当纺织品中全氟辛酸残留量的测定结果为0.10 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2 mg/kg;当纺织品中全氟辛烷磺酸残留量的测定结果为8.4μg/m2,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1μ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全氟辛基化合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纺织品中2种樟脑衍生物类光稳定剂
15
作者 连秋燕 朱峰 +2 位作者 施点望 林丽云 邱尚仁 《福建轻纺》 2021年第1期7-10,14,共5页
文章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3-BC和4-MBC 2种樟脑衍生物类光稳定剂的方法。该方法将样品经乙腈超声波提取后,采用甲醇和0.01 mol/L甲酸胺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选用Zorbax SB-C18柱(2.1 mm×150 mm,3.... 文章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3-BC和4-MBC 2种樟脑衍生物类光稳定剂的方法。该方法将样品经乙腈超声波提取后,采用甲醇和0.01 mol/L甲酸胺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选用Zorbax SB-C18柱(2.1 mm×150 mm,3.5μm)色谱柱,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外标法定量分析。文章所建立方法获得的2种樟脑衍生物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3-BC和4-MBC检出限分别为0.05 mg/kg和0.10 mg/kg,定量限分别为0.6 mg/k和0.4 mg/kg。最佳实验条件下,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8.2%~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9.9%。该方法操作方便、检测速度快、精密度高,适用于纺织品中樟脑衍生物类光稳定剂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樟脑衍生物类光稳定剂 纺织品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羽绒二阶绒丝结构特征参数量化的鉴别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双穗 朱峰 +1 位作者 王明葵 李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4,163,共6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羽绒纤维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对鸭绒与鹅绒的二阶绒丝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显微图像定性分析了鸭绒和鹅绒的差异,引入了菱节密度、菱节面积、菱节间距、菱节分布比共4个特征参数定量表征两者差异.光...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羽绒纤维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对鸭绒与鹅绒的二阶绒丝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显微图像定性分析了鸭绒和鹅绒的差异,引入了菱节密度、菱节面积、菱节间距、菱节分布比共4个特征参数定量表征两者差异.光学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羽绒的上述4个参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将菱节密度与菱节分布比作为主要鉴别参数,菱节面积与菱节间距作为辅助参数实现对鸭绒、鹅绒的定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绒 鹅绒 二阶绒丝结构 特征参数 量化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别聚乳酸纤维和聚酯纤维 被引量:13
17
作者 施点望 朱峰 +2 位作者 王彩云 易姣 吴晓苹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2年第2期10-14,共5页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建立了聚乳酸(PLA)纤维和3种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纤维)的鉴别方法。裂解温度为700℃时,可以最大限度同时显示聚乳...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建立了聚乳酸(PLA)纤维和3种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纤维)的鉴别方法。裂解温度为700℃时,可以最大限度同时显示聚乳酸纤维和聚酯纤维样品特征。PLA纤维、PET纤维、PTT纤维和PBT纤维分别鉴别出8种、14种、16种和13种主要裂解产物。PLA纤维的特征性裂解产物是:D,L-丙交酯、内消旋丙交酯;PET纤维的特征性裂解产物是:苯甲酸乙烯酯、苯二甲酸双乙烯酯、二苯甲酸-1,2-乙二醇酯、苯甲酸乙酯;PTT纤维的特征性裂解产物是:苯甲酸丙烯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1,4-苯二甲酸-二-2-丙烯基酯、二苯甲酸-1,3-丙二醇酯;PBT纤维的特征性裂解产物是:苯甲酸丁烯酯、1,4-苯二甲酸-双-3-丁烯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聚酯纤维:鉴别: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KS腈纶复合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连秋燕 田晓蕊 黄宗雄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7,共6页
探讨EKS腈纶复合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通过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和热裂解方法等纤维定性方法,结合多种辅助方法的优势,最终确定了EKS腈纶复合纤维的系统鉴别法。结果表明:EKS腈纶复合纤维的燃烧现象、微观形态,以及... 探讨EKS腈纶复合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通过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和热裂解方法等纤维定性方法,结合多种辅助方法的优势,最终确定了EKS腈纶复合纤维的系统鉴别法。结果表明:EKS腈纶复合纤维的燃烧现象、微观形态,以及在65%硫氰酸钾和三氯乙酸/三氯甲烷沸煮条件下的芯层溶解现象,为EKS腈纶复合纤维的定性鉴别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红外光谱图,结合熔点测定和热重分析可获得辅助定性信息;最后,根据热裂解方法的特征裂解产物,可准确对EKS腈纶复合纤维进行定性鉴别。认为:多种定性方法的结合可以有效鉴定EKS腈纶复合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KS纤维 腈纶 复合纤维 红外光谱法 热重分析 热裂解法 溶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染整助剂中的三氯生和三氯卡班 被引量:5
19
作者 连秋燕 林宁婷 +3 位作者 朱峰 廖礼荣 邓力生 周爱晖 《印染助剂》 CAS 2021年第1期61-64,共4页
建立了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染整助剂中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稀释后,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1 mm×150.0 mm,3.5μm),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电离,负离子多... 建立了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染整助剂中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稀释后,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1 mm×150.0 mm,3.5μm),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电离,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定量限分别为5.00和0.25 mg/kg,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1.6%~115.1%,相对标准偏差为2.2%~8.4%。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染整助剂中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染整助剂 三氯生 三氯卡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加亮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14,共8页
针对表面改性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DPD)和基于DPD的非平衡变形方法研究表面改性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纳米复合体系(P/G-g-T)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增加高分... 针对表面改性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DPD)和基于DPD的非平衡变形方法研究表面改性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纳米复合体系(P/G-g-T)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增加高分子链的聚合度和石墨烯表面的改性接枝率能够显著提高P/G-g-T的拉伸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韧性;在较大的应变条件下,聚合度较大的P/G-g-T有应变硬化的特性和较高的韧性,这主要得益于接枝在石墨烯表面的高分子沿拉伸方向的有序排列。研究揭示了表面改性石墨烯增强、增韧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机理,可为高性能、多功能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石墨烯 表面改性 耗散粒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