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纺织品企业产品质量风险的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姚汉强 范蕾蕾 +2 位作者 李伟松 李伟涛 于丽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8-70,共3页
针对中小企业产品质量检测将样品送至检测机构检测中存在的质量风险问题,文中提出了降低检测过程纺织品企业产品质量风险的措施,具体分析了送样环节、产品检测标准的选择、检测结果的分析。指出了,送样环节中需明确检验检测的目的,合理... 针对中小企业产品质量检测将样品送至检测机构检测中存在的质量风险问题,文中提出了降低检测过程纺织品企业产品质量风险的措施,具体分析了送样环节、产品检测标准的选择、检测结果的分析。指出了,送样环节中需明确检验检测的目的,合理选择检测项目;明确产品的类型及送检样品的销售领域,选择合适的产品检测标准;最后审核检测项目报告否实现了检测目的和要求,降低纺织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检验检测 送检环节 执行标准 结果分析 质量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系统的纺织品成分定性鉴别 被引量:4
2
作者 金肖克 田伟 +2 位作者 朱炜婧 蒋晶晶 祝成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0-57,共8页
针对目前对纺织品成分鉴别快速、无损、在线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以高光谱成像系统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纺织品成分的方法。以常用的10类纺织品为鉴别目标,分析比较了数据预处理及样本集挑选方法的优劣,建立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 针对目前对纺织品成分鉴别快速、无损、在线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以高光谱成像系统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纺织品成分的方法。以常用的10类纺织品为鉴别目标,分析比较了数据预处理及样本集挑选方法的优劣,建立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进行鉴别,最终提出高光谱成像系统进行纺织品成分定性鉴别的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一阶导数处理能消除由纺织品加工工艺和测试条件等因素造成的基线漂移现象,提高鉴别模型的泛化性能,降低训练样本代表性的要求;通过所建立的判别分析模型,经过不同加工工艺的纺织品均能得到鉴别,且鉴别准确率达到96.78%,证实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纺织品成分定性鉴别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纺织品 化学成分鉴别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质量丝素肽的形貌结构与止血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许亚阳 沈锦玉 +3 位作者 朱海霖 李静静 雷彩虹 陈建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4-360,共7页
为了利用蚕丝开发天然医用止血材料,以Ca Cl2-乙醇-水三元体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水解丝素蛋白并经喷雾干燥制备丝素肽,通过凝胶色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观测丝素肽的分子质量分布、形貌结构以及氨基酸组成和含... 为了利用蚕丝开发天然医用止血材料,以Ca Cl2-乙醇-水三元体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水解丝素蛋白并经喷雾干燥制备丝素肽,通过凝胶色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观测丝素肽的分子质量分布、形貌结构以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通过凝血弹性描记分析(TEG)、大鼠肝脏止血模型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评价丝素肽的止血性能及细胞相容性。丝素蛋白在48℃条件下水解24 h获得的丝素肽分子质量分布在12-76 k D范围,平均分子质量为30 k D;在98℃条件下水解24 h获得的丝素肽分子质量分布在3.9-32.0 k D范围,平均分子质量为12 k D。2种丝素肽的二级结构均以无规卷曲为主,平均分子质量为30 k D的丝素肽存在部分β-折叠结构,且在水中易形成凝胶,用于处理大鼠肝脏止血模型时的出血量少,止血时间短,止血效果优于平均分子质量为12 k D的丝素肽,与Arista止血粉相近,且无细胞毒性,有望开发为体外快速止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肽 分子质量 形貌结构 止血性能 体外细胞毒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丝倍捻动态监测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盛俏俏 蒋晶晶 +3 位作者 林平 田伟 张红霞 祝成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0,共7页
针对真丝倍捻生产中捻度不匀率控制及设备管理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图技术的倍捻动态监测及质量控制方法。根据实际倍捻生产设计了锭速均值与锭速变异系数两个监控指标,并对指标进行了变异源、独立性及正态性分析,确定采用I-MR-... 针对真丝倍捻生产中捻度不匀率控制及设备管理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图技术的倍捻动态监测及质量控制方法。根据实际倍捻生产设计了锭速均值与锭速变异系数两个监控指标,并对指标进行了变异源、独立性及正态性分析,确定采用I-MR-R三向控制图对指标进行监控。结果表明:控制图可直观、有效地反映设备锭子转速和锭子间锭速不匀率的情况;可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时间维度,监控预报机台锭速不匀率的小范围变化,监控捻度不匀变异情况;根据指标波动反映出的漂移量和漂移趋势,可为设备维修保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I-MR-R三向控制图可以监控倍捻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捻 锭速不匀 捻度不匀 I-MR-R控制图 质量控制 漂移量 漂移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立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7-42,共6页
建立了纺织品中12种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以正己烷-丙酮(7+3)为溶剂,二次超声前处理,采用PDA检测器,流动相为乙腈/5 mmol/L乙酸胺溶液,在反相BEH C(18)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淋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将12... 建立了纺织品中12种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以正己烷-丙酮(7+3)为溶剂,二次超声前处理,采用PDA检测器,流动相为乙腈/5 mmol/L乙酸胺溶液,在反相BEH C(18)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淋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将12种PBBs和PBDEs快速有效分离,且具有较好的线性范围与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7-0.172 mg/L。选取3个浓度添加水平得到的平均回收率为84.2%-102.5%,每个水平平行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8%-6.02%,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在实际工作中对纺织品中PBBs和PBDEs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超声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纺织品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伟松 范蕾蕾 孙杰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58,64,共4页
介绍功能纺织品的种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功能纺织品检测标准现状。目前有关功能性纺织品的相关检测标准主要有3类:产品标准、方法标准、技术评价说明,大多数为方法标准,且方法标准也不全面。因此功能纺织品性能综合评价标准体... 介绍功能纺织品的种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功能纺织品检测标准现状。目前有关功能性纺织品的相关检测标准主要有3类:产品标准、方法标准、技术评价说明,大多数为方法标准,且方法标准也不全面。因此功能纺织品性能综合评价标准体系亟待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纺织品 检测 标准 发展趋势 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含氯苯酚 被引量:12
7
作者 曾立平 温志清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2-56,共5页
建立了基于微波萃取技术的纺织品中含氯苯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甲醇-水(8+2)为溶剂,以微波技术进行萃取,采用PDA检测器,流动相为乙腈/0.5%乙酸水溶液,在反相BEHC18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淋洗。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 建立了基于微波萃取技术的纺织品中含氯苯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甲醇-水(8+2)为溶剂,以微波技术进行萃取,采用PDA检测器,流动相为乙腈/0.5%乙酸水溶液,在反相BEHC18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淋洗。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分离四氯苯酚(TeCP)和五氯苯酚(PCP),3个浓度水平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0005和0.0010mg/L。方法平均回收率在88.7%~98.8%之间,重复测定20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免衍生化,结果可靠,适用于实际工作中纺织品中TeCP和PCP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含氯苯酚 微波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纶混纺织物氯化锌法定量分析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杰 沈锦玉 姚娜 《针织工业》 2016年第9期78-80,共3页
现行标准中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法用于腈纶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时,存在对人体有害、对试验环境要求高等缺点,文中采用氯化锌法测试混纺织物中腈纶纤维的含量。探讨了氯化锌溶液溶解腈纶纤维的最佳工艺,并采用氯化锌法测试了腈纶与锦纶、腈... 现行标准中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法用于腈纶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时,存在对人体有害、对试验环境要求高等缺点,文中采用氯化锌法测试混纺织物中腈纶纤维的含量。探讨了氯化锌溶液溶解腈纶纤维的最佳工艺,并采用氯化锌法测试了腈纶与锦纶、腈纶与黏胶、腈纶与天丝以及腈纶与涤纶常见混纺织物中腈纶纤维含量,并与DMF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锌溶液浓度为7.0 mol/L时,在常温下30 min即可将腈纶纤维完全溶解;氯化锌法精确度不低于DMF法,且氯化锌溶液低毒、环保,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腈纶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锌法 腈纶 混纺织物 DMF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抗菌安全性评价的新思考 被引量:8
9
作者 孙杰 沈锦玉 +2 位作者 姚汉强 李伟松 朱红梅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88,共3页
文中通过分析目前国内抗菌纺织品的生产加工技术、已有的检测评价标准状况,发现现有抗菌纺织品的安全性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进而提出增加抗菌物质溶出性测试条件、抗菌物质生态安全性测试、抗菌纺织品标志标识3方面内容,最后形成完... 文中通过分析目前国内抗菌纺织品的生产加工技术、已有的检测评价标准状况,发现现有抗菌纺织品的安全性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进而提出增加抗菌物质溶出性测试条件、抗菌物质生态安全性测试、抗菌纺织品标志标识3方面内容,最后形成完整的抗菌性纺织品安全性评价体系,对纺织品抗菌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抗菌 安全性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UPLC-MS/MS法测定纺织品中有机锡化合物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立平 李鹏妮 +2 位作者 蒋晶晶 李伟松 庄莉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3,共5页
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UPLC-MS/MS同时检测纺织品中3种三取代有机锡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甲酸-甲醇(体积比5∶95)溶液为萃取溶剂,微波辅助萃取,流动相A为甲醇溶液,B为0.01 mol/L甲酸-甲酸胺(pH=3.0)缓冲盐溶液,梯度洗脱,采用串联质谱ES... 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UPLC-MS/MS同时检测纺织品中3种三取代有机锡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甲酸-甲醇(体积比5∶95)溶液为萃取溶剂,微波辅助萃取,流动相A为甲醇溶液,B为0.01 mol/L甲酸-甲酸胺(pH=3.0)缓冲盐溶液,梯度洗脱,采用串联质谱ESI正模式电离,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分离3种有机锡化合物,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1以上,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0.010 mg/kg,三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5.2%~98.8%,精密度为0.9%~6.2%(n=7)。方法前处理简单,免衍生化,适用于纺织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微波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 有机锡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纤维纺织品中4-氨基偶氮苯的环保萃取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立平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75,共5页
建立了含聚酯类纺织品中4-氨基偶氮苯的新预处理方法,采用DMF为萃取剂,直接振荡萃取后还原,改善了原方法中繁琐的抽提过程,避免使用大量苯系溶剂,同时也改进了原方法中对含聚酯类产品不能全面检测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线... 建立了含聚酯类纺织品中4-氨基偶氮苯的新预处理方法,采用DMF为萃取剂,直接振荡萃取后还原,改善了原方法中繁琐的抽提过程,避免使用大量苯系溶剂,同时也改进了原方法中对含聚酯类产品不能全面检测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9.78%~98.04%之间,RSD为2.70%~3.92%(n=6);在S/N=3的条件下,方法检出限为0.03mg/L。该方法操作简单、环保、准确,可有效地应用于聚酯类纺织品中4-氨基偶氮苯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预处理 4-氨基偶氮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T恤衫标准解读与质量探析
12
作者 沈锦玉 孙杰 +1 位作者 裴付宇 周栋材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1,共4页
详细阐述GB/T 22849—2014《针织T恤衫》修订内容及依据,并与GB/T 22849—2009《针织T恤衫》比对,总结2版的差异,指出了针织服装企业在执行该标准时需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建议。根据市场监督抽查结果及检测经验,总结针织T恤衫产品... 详细阐述GB/T 22849—2014《针织T恤衫》修订内容及依据,并与GB/T 22849—2009《针织T恤衫》比对,总结2版的差异,指出了针织服装企业在执行该标准时需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建议。根据市场监督抽查结果及检测经验,总结针织T恤衫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不合格原因,提供产品质量改进措施。建议针织T恤衫生产企业认真学习并正确执行新标准,重视产品质量控制;行业协会及质量监督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促进我国针织T恤衫产品的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T恤衫 标准 质量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黄色素对大麻/桑皮/羊毛混纺纱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磊 张玲珑 +4 位作者 裴付宇 位丽 何远方 钱中正 祁宁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天然染料银杏叶为原料,采用微波法、水浴法、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染料原液的提取,并对这3种方法提取的原液进行吸光度测定,以提取后的原液作为染料原液对25 tex大麻/桑皮/羊毛60/20/20混纺纱进行染色,采用p H值、染色温度、媒染剂用量、... 以天然染料银杏叶为原料,采用微波法、水浴法、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染料原液的提取,并对这3种方法提取的原液进行吸光度测定,以提取后的原液作为染料原液对25 tex大麻/桑皮/羊毛60/20/20混纺纱进行染色,采用p H值、染色温度、媒染剂用量、渗透剂用量4个因素进行分析染色效果,以单因素实验作为基础,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将正交试验后的染色纱样进行色牢度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的色素吸光度值最高,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渗透剂用量1.5 m L,媒染剂用量15 m L,染色p H值10,染色温度60℃。大麻/桑皮/羊毛混纺纱染色后的变色牢度和沾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媒染 吸光度 色深值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技术对聚丙烯非织造布的亲水改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蓝杰蕊 沈锦玉 +3 位作者 李玖明 陈建勇 郭玉海 张华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103,共6页
为扩大聚丙烯非织造布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采用丙烯酸树脂为预聚物,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PEG(400)DA)为亲水单体,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184)为光引发剂,乙酸乙酯为溶剂,通过紫外光(UV)引发自由基聚合法进行聚丙烯(PP)非织造布的亲水... 为扩大聚丙烯非织造布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采用丙烯酸树脂为预聚物,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PEG(400)DA)为亲水单体,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184)为光引发剂,乙酸乙酯为溶剂,通过紫外光(UV)引发自由基聚合法进行聚丙烯(PP)非织造布的亲水改性。分别研究了预聚物、亲水单体和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对改性PP非织造布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酸树脂、PEG(400)DA和18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13%、1%时,改性PP非织造布亲水性达到最佳,且具有良好的亲水持久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显示,亲水改性剂牢固地包覆在PP纤维表面。亲水改性的PP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抗污染性能和耐酸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自由基聚合 聚丙烯 非织造布 亲水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光固化树脂用于PET无纺布的亲水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雪蕾 沈锦玉 +2 位作者 李玖明 朱海霖 郭玉海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44,共5页
为了在不破坏PET无纺布结构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亲水改性,本文采用丙烯酸树脂为预聚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亲水单体,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184)为光引发剂,乙酸乙酯为溶剂,通过UV光引发自由基聚合法进行涤纶(PET)无纺布的亲水改性。结... 为了在不破坏PET无纺布结构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亲水改性,本文采用丙烯酸树脂为预聚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亲水单体,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184)为光引发剂,乙酸乙酯为溶剂,通过UV光引发自由基聚合法进行涤纶(PET)无纺布的亲水改性。结果表明,当丙烯酸树脂与HEMA固含量为总量的10%,丙烯酸树脂与HEMA的质量比为1∶1,184质量分数为2%,PET无纺布的纯水通量为37 928kg/m2/h,接触角为58.26°时为UV固化亲水改性最优配比。扫描电镜(SEM)显示亲水改性剂牢固地包覆在PET纤维表面,改性后PET无纺布的孔隙率降低。经丙烯酸树脂和HEMA改性后的PET无纺布亲水持久性和对沙土混合废水的过滤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无纺布 紫外光固化 亲水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节能聚酯纤维DTY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桥生 吴梦芳 裴付宇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5,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节能聚酯纤维DTY的生产工艺。通过对村田33H型花式假捻变形机进行PIC+变频控制、TCS张力控制系统、热箱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改造,研究生产工艺条件变化对纤维织物风格的影响,并对比测算实际节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开... 介绍了一种新型节能聚酯纤维DTY的生产工艺。通过对村田33H型花式假捻变形机进行PIC+变频控制、TCS张力控制系统、热箱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改造,研究生产工艺条件变化对纤维织物风格的影响,并对比测算实际节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开发的DTY与常规网络丝相比,折算每吨产品可节约能耗1.19×106k J,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采用该种DTY纺制麻纤维风格,应控制较低的牵伸比;变形热箱温度应控制在210~220℃,定型热箱温度应不低于180℃;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的前提下,丝速不超过680 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聚酯纤维 DTY 节能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棉聚酯Parster纤维与羊毛混纺纱的性能研究
17
作者 茅明华 张佩华 刘小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0-73,共4页
文章测试和分析了仿棉聚酯Parster纤维与羊毛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条干均匀度和毛羽性能。实验结果显示,Parster纤维的加入改善了毛纱的强伸性能、条干均匀度和毛羽情况,随着羊毛/Parster纤维混纺纱中Parster纤维比例的增加,纱线的条干均... 文章测试和分析了仿棉聚酯Parster纤维与羊毛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条干均匀度和毛羽性能。实验结果显示,Parster纤维的加入改善了毛纱的强伸性能、条干均匀度和毛羽情况,随着羊毛/Parster纤维混纺纱中Parster纤维比例的增加,纱线的条干均匀度不断改善。羊毛/Parster纤维50/50、羊毛/Parster纤维60/40和100%羊毛3种相同线密度不同配比纱线的细节依次增加,且Parster纤维比例越高,纱线中的细节越少。3种纱线中,60羊毛/40 Parster纤维混纺纱的粗节和棉结均高于50羊毛/50 Parster纤维和100%羊毛纱线。这为Parster纤维的生产实践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ster纤维 羊毛 混纺纱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