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心理剧治疗效果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彦茹 王希林 +2 位作者 刘华清 张晓鸣 王志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剧治疗对少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效果。方法:在某医院住院儿童病房招募精神障碍患者22例(年龄12~18岁),根据访谈提纲对连续参加4次心理剧治疗的患者(均按常规服用精神科药物)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访谈资... 目的:探讨心理剧治疗对少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效果。方法:在某医院住院儿童病房招募精神障碍患者22例(年龄12~18岁),根据访谈提纲对连续参加4次心理剧治疗的患者(均按常规服用精神科药物)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度分析,采用自编心理剧治疗参与感受及评价调查表调查患者参加心理剧治疗后的感受、收获或变化。结果:访谈分析发现,心理剧治疗的效果包括减轻症状、提高自尊程度、促进功能康复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个方面。自编心理剧治疗参与感受及评价调查表结果显示,排名前4位的是促进人际关系、有趣、愿意继续参加和提高自信。结论:心理剧治疗对少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可促进自尊水平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心理剧治疗 精神障碍 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南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2024)
2
作者 司天梅 陆峥 +7 位作者 杨甫德 王小平 石川 刘登堂 郑英君 邓红 胡少华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1-574,共14页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布南色林是多巴胺D 2、D 3和5-HT 2A受体拮抗剂。临床证据显示,布南色林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非劣效于氟哌啶醇、利培酮等其他抗精神病药,且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认知损害和社会功能,安全性较高,是精神分裂症...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布南色林是多巴胺D 2、D 3和5-HT 2A受体拮抗剂。临床证据显示,布南色林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非劣效于氟哌啶醇、利培酮等其他抗精神病药,且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认知损害和社会功能,安全性较高,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选择之一。布南色林在中国已积累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为了给精神科医生提供更适合中国人群的布南色林合理用药参考,本文在系统梳理最新证据,尤其是中国人群数据的基础上,整合临床专家用药经验对第一版布南色林临床应用中日专家建议进行了更新,形成2024年中国专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布南色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心理治疗服务的成本与价格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秀华 王冰倩 刘肇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测量北京市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心理治疗项目的实际成本,分析成本价格偏离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在北京市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调查,以医疗技术类科室二级分摊后的成本且剔除药品成本和单独收费的卫生材料成本作为医疗... 目的:测量北京市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心理治疗项目的实际成本,分析成本价格偏离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在北京市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调查,以医疗技术类科室二级分摊后的成本且剔除药品成本和单独收费的卫生材料成本作为医疗服务项目总成本,再采用收入分配系数法计算单个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结果: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心理治疗的实际成本远超过现行的价格标准,不同心理治疗项目的实际成本是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5.30~10.54倍。结论:北京市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心理治疗价格严重倒挂,加剧了医院的运营困难,也影响了专业人员的积极性,需调整心理治疗价格,落实财政补偿政策,共同推动心理治疗服务的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成本测量 医疗服务价格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首发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凡 徐沛琳 +14 位作者 黄悦勤 刘肇瑞 张婷婷 何燕玲 章杰 龚元东 刘燕 刘波 赵乐胜 吴国平 刘敏 王延军 王继才 高长青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首发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选取15~70岁患者2016例,由精神科医生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 目的:探讨不同首发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选取15~70岁患者2016例,由精神科医生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SS)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诊断和评估。以18岁和25岁作为精神分裂症早发、中发及晚发的分组界值。采用方差分析、多重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发型患者的PANSS量表总分(73.8±28.0)和CRDPSS量表总分(11.7±5.4)均为最高。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汉族、首发年龄较早、起病形式较慢等特征与PANSS量表和CRDPSS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分数正关联(标化回归系数:0.04~0.47),收入水平和吸烟与PANSS量表和CRDPSS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分数负关联(标化回归系数:-0.04~-0.14)。结论:早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更高,女性、受教育水平高、早发病、慢性起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发年龄 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 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期抑郁障碍规范治疗的德尔菲法专家共识调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营 国灿灿 +4 位作者 周佳男 刘肇瑞 陈静宁 于欣 孙新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1,共6页
目的 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老年期抑郁障碍(late-life depression,LLD)规范治疗的专家共识,旨在整合专家意见,为老年期抑郁障碍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提升治疗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方法 于2024年7—11月遴选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目的 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老年期抑郁障碍(late-life depression,LLD)规范治疗的专家共识,旨在整合专家意见,为老年期抑郁障碍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提升治疗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方法 于2024年7—11月遴选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名老年临床精神科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问卷涵盖老年期抑郁障碍治疗的多方面内容,如治疗原则、药物选择、心理治疗等。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剖析专家基本信息、意见集中程度,对问卷各项目实施频数分析,从而提炼出规范化治疗的指导意见。结果 两轮共有31名老年临床精神科专家参与,涉及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为副高及以上职称,平均年龄52岁,平均从业27.9年,其中精神专科医院20名,综合医院精神科10名,其他1名,两轮调查积极系数达96.77%。在老年期抑郁障碍规范治疗方面达成专家共识,如老年期抑郁障碍治疗应安全(100.00%)、有效(83.33%);心理治疗推荐支持治疗(93.33%)、问题解决治疗(83.33%);药物治疗原则应小剂量起始(93.33%)、尽量单一用药(90.00%);如果首选的抗抑郁药物无效,下一步的药物方案调整为现有药物加量(83.33%)或更换不同类型抗抑郁药物(83.33%)。针对不同类型老年期抑郁障碍的药物推荐达成共识,如首发抑郁障碍中推荐舍曲林(100.00%)等。然而,在合并用药时机、特殊治疗方法应用细节等方面仍存在争议。结论 本研究在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治疗原则,药物选择,合并用药方案及心理治疗的应用等多个存在分歧的领域达成了共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障碍 规范治疗 德尔菲法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疾病成本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国平 魏景明 +15 位作者 黄悦勤 张婷婷 何燕玲 周亮 章杰 龚元东 刘燕 刘波 卢瑾 赵紫建 梁宇航 王丽波 李斌 姜林伶 李中才 刘肇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估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比较总成本及成本构成的差异,并探讨成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3类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共3175例,收集患者过去1年内门诊及住院的产生的医疗总费用和自付费用、门诊或住院花... 目的:估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比较总成本及成本构成的差异,并探讨成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3类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共3175例,收集患者过去1年内门诊及住院的产生的医疗总费用和自付费用、门诊或住院花费的非医疗费用、患者因病无法工作的时间以及因病损坏财产的其他损失。从个人水平和社会水平上测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3类精神障碍成本的影响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人均疾病总成本在个人水平和社会水平上均高于抑郁症和双相障碍,3类精神障碍的间接费用均高于直接费用,双相障碍间接成本占比略高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状态以及婚姻状况(P<0.05)是影响疾病成本的重要因素。结论:3类精神障碍的经济负担较重,其中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最重,因精神障碍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是疾病成本的主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双相障碍 疾病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对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及转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郭年春 王婧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精神分裂症发病前存在临床高风险期(CHR),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至关重要。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不同的ERP成分可反映不同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探寻CHR异常的ERP成分,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和... 精神分裂症发病前存在临床高风险期(CHR),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至关重要。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不同的ERP成分可反映不同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探寻CHR异常的ERP成分,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转化风险可能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本综述发现,P300和MMN对精神病的转化风险有预测作用,其他ERP成分如P50、P1、N400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其作为高危人群精神病转化风险标志物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临床高风险 事件相关电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氘丁苯那嗪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应用指导建议
8
作者 刘登堂 司天梅 +4 位作者 况利 王强 郑英君 黄满丽 江开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1,共7页
氘丁苯那嗪(deutetrabenazine,DTBZ)是一种选择性的囊泡单胺转运体2(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 2,VMAT2)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其药理作用为抑制VMAT2,减少突触前多巴胺的释放,进而减轻因长期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所致的迟发性运动... 氘丁苯那嗪(deutetrabenazine,DTBZ)是一种选择性的囊泡单胺转运体2(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 2,VMAT2)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其药理作用为抑制VMAT2,减少突触前多巴胺的释放,进而减轻因长期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氘丁苯那嗪较丁苯那嗪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较低的血浆浓度峰值及较小的血浆浓度波动。临床研究显示,氘丁苯那嗪可显著改善患者异常不自主运动,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文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和实践经验,对氘丁苯那嗪的适用人群、药物剂量、治疗时间、抗精神病药联合应用、疗效评估以及特殊人群用药等临床常见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氘丁苯那嗪 VMAT2抑制剂 药理学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活动参与对中国老年人自评心理健康城乡差异的影响
9
作者 田壮 王雪仪 +3 位作者 杨鹤 黄悦勤 翟敏 刘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目的:本研究拟基于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4688名中国老年人数据分析不同类型社会活动对老年人自评心理健康城乡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将社会活动分解为娱乐活动、文化活动及亲友聚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活动... 目的:本研究拟基于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4688名中国老年人数据分析不同类型社会活动对老年人自评心理健康城乡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将社会活动分解为娱乐活动、文化活动及亲友聚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活动对老年人自评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Fairlie分解法确定社会活动对老年人自评心理健康城乡差异的影响。结果:城镇老年人(n=3139)自评心理健康较好比例(72.0%)高于农村老年人(n=1549)自评心理健康较好比例(53.7%)(P<0.001)。娱乐活动、亲友聚会对城乡老年人自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18.7%的自评心理健康差异可归因于城乡娱乐活动的差异,城乡居民在亲友聚会方面的差异可以解释约3.9%的自评心理健康差异。结论:城镇老年人的自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老年人。娱乐活动、亲友聚会均有利于城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城乡娱乐活动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老年人自评心理健康城乡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活动 自评心理健康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函 高媛 +6 位作者 马万欣 刘宏新 孟凡锐 张丹萍 刘春宇 刘璐 邢颖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5-854,共10页
目的了解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社工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3月期间选取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望京、太阳宫、十八里店、孙河5个街道的全部社工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社工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3月期间选取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望京、太阳宫、十八里店、孙河5个街道的全部社工为研究对象(社工组),并以该5个街道对应社区医院且具有相同年龄范围的在职一线医护人员(医护组)、社区居民(居民组)为对照人群。社工组、医护组、居民组比例为1∶1∶1。采用问卷星平台,向社工、医护人员、社区居民微信群发放电子问卷展开调查。比较3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筛查阳性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分析社工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问卷954份,其中62份不合格予以剔除,最终纳入892份(935%)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社工组372份(417%),医护组262份(294%),居民组258份(289%)。社工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筛查阳性率分别为153%、220%、481%,较医护组(76%、103%、305%)和居民组(70%、85%、295%)明显升高(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家庭负担(OR=180,95%CI:109~296)、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评分(OR=134,95%CI:124~145)是社工焦虑的独立影响因素,CPSS评分(OR=129,95%CI:120~139)、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OR=096,95%CI:092~100)是社工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有精神疾病家族史(OR=491,95%CI:127~1894)、CPSS评分(OR=120,95%CI:114~127)、SSRS评分(OR=095,95%CI:091~098)是社工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结果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家庭负担、CPSS评分、SSRS评分是影响社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其中CPSS评分与社工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均呈强关联。结论在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相较于医护人员和社区居民,社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问题。压力知觉、社会支持为社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以压力知觉的影响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社会工作者 焦虑 抑郁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人格和精神状况队列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琦 黄悦勤 +3 位作者 刘肇瑞 刘宝花 程辉 张婷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人格偏离对大学新生精神现状的影响。方法:应用队列研究方法,以人格偏离、干预为暴露因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2516名大学新生的精神现状,分析人格偏离与大学新生精神症状发生的关联强度。结果... 目的:探讨人格偏离对大学新生精神现状的影响。方法:应用队列研究方法,以人格偏离、干预为暴露因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2516名大学新生的精神现状,分析人格偏离与大学新生精神症状发生的关联强度。结果:高中全部类型的人格偏离对于大一新生精神症状阳性的相对危险度为1.980~10.167,人格偏离的干预措施对大学生发生精神症状有保护作用。结论:人格偏离是大学新生出现精神症状的危险因素,人格偏离的早期干预可以降低大学新生精神症状发生的危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人格偏离 精神症状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红玉 任洁 +1 位作者 熊娜娜 刘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8-384,共7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索分析。方法:纳入1423名大学生,采用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患者健康问卷-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躯体化症状量表-8(SSS-8)、饮食失调筛查问卷(S...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索分析。方法:纳入1423名大学生,采用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患者健康问卷-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躯体化症状量表-8(SSS-8)、饮食失调筛查问卷(SCOFF)、压力知觉量表(PSS-10)、简版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16)分别测评生活质量、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失眠程度、躯体症状、进食障碍、压力知觉、情绪调节困难;用自编自伤风险筛查问卷筛查有无自伤观念和行为。结果:样本中大学生SF-12精神和躯体生活质量得分<50分的比例分别为81.7%和47.8%。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与SF-12精神生活质量得分正向关联(β=0.04,P<0.05),PSS-10(β=-0.27,P<0.001)、PHQ-9(β=-0.25,P<0.001)、DERS-16(β=-0.23,P<0.001)和GAD-7(β=-0.11,P<0.001)的得分与SF-12精神生活质量得分负向关联。SSS-8(β=-0.45,P<0.001)得分与SF-12躯体生活质量得分负向关联。结论:研究显示大学生中生活质量较低的比例较高;压力知觉、抑郁、情绪调节困难和焦虑水平越高,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躯体不适症状越严重,躯体生活质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情绪调节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孤独症谱系障碍样行为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13
作者 曾龙平 王慧 +9 位作者 汤欣舟 苏醒 赵荔阳 吉兆正 宫小云 尹婷妮 刘勤一 孙秉玺 李雪 刘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孤独症谱系障碍样行为(ASD样行为)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 063名初中生,使用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量表(ASSQ)以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评估青少年的ASD样行为与心理韧性。以ASSQ总分P5、P95为界分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青少年孤独症谱系障碍样行为(ASD样行为)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 063名初中生,使用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量表(ASSQ)以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评估青少年的ASD样行为与心理韧性。以ASSQ总分P5、P95为界分组,比较两组RSCA得分;对全样本ASSQ得分和RSCA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ASSQ高分组的RSCA得分低于ASSQ低分组;全样本的ASSQ分与RSCA分呈负相关(均P<0.01);ASSQ的社交互动得分与RSCA五因子分呈负关联(β=-0.23、-0.27、-0.11、-0.23、-0.37,均P<0.05)。结论:青少年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样行为与心理韧性存在负向关联,社交互动症状越重,心理韧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心理韧性 青少年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非周期性脑电信号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14
作者 张可心 袁艺琳 +6 位作者 周天航 伍庭芳 杜春雨 谢晨妹 陈蔚然 王婧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7-482,共6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非周期性脑电信号(1/f斜率)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19例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能力评估量表(BACS)测...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非周期性脑电信号(1/f斜率)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19例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能力评估量表(BACS)测量神经认知功能,并采集闭眼和睁眼脑电图的1/f斜率,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大脑不同分区1/f斜率与认知得分之间的关系。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大脑中部睁眼状态下的1/f斜率高于正常对照(P<0.05)。正常对照组中言语记忆得分与1/f斜率负相关(前部r=-0.68,P<0.05;后部r=-0.44,P<0.05),精神分裂症组中1/f斜率则与言语记忆呈正相关(前部r=0.57,P<0.05;后部r=0.5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1/f斜率增高现象,1/f斜率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脑电图 功率谱密度 1/f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综合评价指数的构建研究
15
作者 杜鸿祎 孙洪强 +2 位作者 洪平 冯雪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I0001,I0002,共9页
目的:建立中国健康生活方式综合评价指数(CHLI),以用于综合评估中国人群的生活方式健康水平。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初步筛选相关指标,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入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最终形成CHLI。结果:第1... 目的:建立中国健康生活方式综合评价指数(CHLI),以用于综合评估中国人群的生活方式健康水平。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初步筛选相关指标,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入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最终形成CHLI。结果:第1、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程度分别为92.9%和93.8%,权威系数分别为0.846±0.027和0.861±0.030,结果具有可靠性;两轮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重要性评分意见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82和0.451,0.535和0.557(P均<0.001),专家意见的协调性较好。构建CHLI的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按权重大小依次为膳食(0.239)、精神心理(0.220)、身体活动(0.198)、尼古丁暴露(0.175)和睡眠(0.167);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范围在0.009~0.198;层次分析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均小于0.1,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CHLI可以用于综合评估中国人群的生活方式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活方式 指数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比较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 被引量:40
16
作者 宋煜青 谭云龙 +1 位作者 双梅 董问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0-613,共4页
目的比较病情稳定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选取40例抑郁症患者,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1例正常对照。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和阴性症状评估量表(PANSS)评估临床严重程度,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 目的比较病情稳定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选取40例抑郁症患者,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1例正常对照。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和阴性症状评估量表(PANSS)评估临床严重程度,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抑郁症患者在注意力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精神分裂症即刻记忆、视觉广度、注意力和延时记忆的评分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延时记忆的评分也低于抑郁症患者。在线条定位、词汇回忆评分也显著低于抑郁症患者。进一步做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数字广度测验(评价注意力)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力总分与PANSS总分、一般精神病理得分、阳性症状评分和阴性症状评分与呈负相关性,症状越重,注意力评分越差。另外RBANS总分与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总分也呈负相关性。结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并且与症状严重度呈相关性,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损害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被引量:37
17
作者 司天梅 赵靖平 +7 位作者 于欣 方贻儒 梅其一 刘靖 邱南英 张明永 林式榖 杨甫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7-464,共8页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酮对多巴胺D_(2)受体、5-羟色胺5-HT_(2A)、5-HT_(7)受体均有高亲和性,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其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症状,且具有对糖脂代谢指标、催乳素影响小等安全性优势。本...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酮对多巴胺D_(2)受体、5-羟色胺5-HT_(2A)、5-HT_(7)受体均有高亲和性,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其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症状,且具有对糖脂代谢指标、催乳素影响小等安全性优势。本文结合鲁拉西酮研究证据及海峡两岸专家用药经验撰写为专家建议,以期为鲁拉西酮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鲁拉西酮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24
18
作者 辛立敏 陈林 +13 位作者 杨甫德 颜峰 王刚 方贻儒 陆铮 杨海晨 胡建 陈致宇 黄颐 孙静 王小平 李惠春 张晋碚 司天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66-470,共5页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将来自全国13个研究中心的1172例抑郁症患者,根据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将来自全国13个研究中心的1172例抑郁症患者,根据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资料,比较两组差异,并分析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13.3%(156/1172)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相比,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起病早,年龄小,更多已婚,既往抑郁发作次数多,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多,抑郁发作频繁,更多患者伴非典型特征、有周期性或季节性特点、伴自杀观念及精神障碍家族史(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年龄(OR=0.972,95%CI:0.957~0.987)、抑郁发作频繁(OR=2.099,95%CI:1.233~3.573)、伴非典型特征(OR=1.937,95%CI:1.277~2.939)、伴自杀观念(OR=1.654,95%CI:1.147~2.385)与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相关(均P<0.05)。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起病年龄早、抑郁发作频繁、更常伴非典型特征、伴自杀观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精神病性症状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T1和DR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症状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少华 丁凯景 +6 位作者 刘瑞湘 张婕 杨润许 周惠至 杨晨 刘璐 康传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多巴胺转运体基因(dopamine transporter gene,DAT1)、多巴胺D4受体基因(dopamine receptor D4 gene,DRD4)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 目的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多巴胺转运体基因(dopamine transporter gene,DAT1)、多巴胺D4受体基因(dopamine receptor D4 gene,DRD4)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1例ADHD患儿精神类疾病家族史资料,并采用ADHD症状分级父母评定量表(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rating scale-Ⅳhome version,ADHD-RS-Ⅳ)及自编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量表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定。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的DAT1、DRD4启动子区CpG岛目标片段甲基化状态。结果无抑郁、焦虑和ADHD家族史的患儿DAT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高于有抑郁、焦虑或ADHD家族史的患儿(P<0.05)。DAT1和DRD4甲基化水平在ADHD-RS-Ⅳ总分(≤30分组与>30分组)、注意缺陷因子分(≤17分组与>17分组)、多动冲动因子分(≤13分组与>13分组)低分和高分组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DD量表<9分的患儿DAT1甲基化水平较ODD量表得分≥9分的患儿高(P<0.05),且患儿DAT1甲基化水平与ODD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2.203,P=0.033)。结论 DAT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可能影响ADHD患者对立违抗行为的严重程度,且与患者有无抑郁、焦虑和ADHD家族史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DNA甲基化 多巴胺转运体基因 多巴胺D4受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南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中日专家建议 被引量:14
20
作者 于欣 司天梅 +6 位作者 陆峥 石川 IYO Masaomi IWATA Nakao UENO Takefumi INADA Ken HORI Hikaru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51-757,共7页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布南色林对多巴胺D_(2)、D_(3)受体和5-HT_(2A)受体均有较高亲和力,而对肾上腺素α_(1)、5-HT_(2c)、组胺H_(1)、毒蕈碱M_(1)和M_(3)等受体亲和力较低。多项短期和长期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布南色林对多巴胺D_(2)、D_(3)受体和5-HT_(2A)受体均有较高亲和力,而对肾上腺素α_(1)、5-HT_(2c)、组胺H_(1)、毒蕈碱M_(1)和M_(3)等受体亲和力较低。多项短期和长期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疗效,并改善患者的部分认知症状和社会功能。本文在循证证据和多位中日专家临床用药经验基础上撰写,希望为临床精神科医生提供用药参考,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布南色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