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9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咬定国家粮食安全不放松——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1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09年第3期6-11,共6页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市场 农产品市场 市场粮价 粮食储备量 居民口粮 粮食补贴 小麦加工 科学发展观 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法粮食休止角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田晓红 谭斌 +2 位作者 刘明 谭洪卓 刘艳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以小麦、稻谷、大豆、玉米为试验材料,对漏斗法测定休止角装置中的漏斗孔径和角度、籽粒跌落高度、底面圆盘直径和粗糙程度、以及谷物本身的水分、杂质含量、籽粒大小等因素对休止角的影响进行讨论。研究结果:4种粮食的休止角随着跌落... 以小麦、稻谷、大豆、玉米为试验材料,对漏斗法测定休止角装置中的漏斗孔径和角度、籽粒跌落高度、底面圆盘直径和粗糙程度、以及谷物本身的水分、杂质含量、籽粒大小等因素对休止角的影响进行讨论。研究结果:4种粮食的休止角随着跌落高度和漏斗孔径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底盘直径和粗糙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漏斗内角度数的增加,小麦、大豆休止角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而稻谷、玉米的休止角呈微弱上升;4种粮食的休止角随着水分和杂质含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小麦、玉米、大豆的休止角随着颗粒增大而减少,而稻谷的休止角是随着样品颗粒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止角 粮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储藏生态系统的仿真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3
作者 吴子丹 赵会义 +2 位作者 曹阳 李福君 魏雷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仿真技术逐步在粮食储藏生态系统研究中得到应用,成为研究系统多因子交互影响的重要工具。结合粮食储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性,详细介绍了环境生态子系统研究进展、粮堆子系统中非人工干预下...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仿真技术逐步在粮食储藏生态系统研究中得到应用,成为研究系统多因子交互影响的重要工具。结合粮食储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性,详细介绍了环境生态子系统研究进展、粮堆子系统中非人工干预下的粮堆非生物场的计算机模拟、储粮机械通风的仿真研究、储粮害虫的检测与预控仿真研究和储粮微生物生长模型与预控仿真研究应用现状。利用仿真技术,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单场对粮食储藏生态系统作用特性,进而基于多场耦合理论研究形成多参数优化控制的粮食储藏生态调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生态系统 仿真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球导热法测定粮食导热系数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程龙 曹阳 +1 位作者 李光涛 张来林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9-93,共5页
采用圆球导热法测定了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导热系数,并对稳态时间、装样均匀性和水分迁移等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粮食导热系数的稳定时间至少需要8-10h,通过内外球壁多个热电偶的电势差能确保装样... 采用圆球导热法测定了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导热系数,并对稳态时间、装样均匀性和水分迁移等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粮食导热系数的稳定时间至少需要8-10h,通过内外球壁多个热电偶的电势差能确保装样均匀,水分含量分别为10.9%、10.1%、11.0%、6.9%的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05 4、0.141 8、0.136 2、0.127 4 W/(m.℃),水分迁移对低水分粮食导热系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导热系数 稳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粮食饲料资源氨基酸消化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丽立 李爱科 +2 位作者 方热军 张彬 印遇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9-414,共6页
采用8头初始体重为(27.2±2.3)kg、在回肠末端装有简单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 手术康复后随机分成2组,每组4头,每组采用同一豆粕-玉米淀粉基础日粮,按拉丁方设计,用于测定豆粕、棉粕、菜粕、稻谷、油糠、统糠和玉米7种饲... 采用8头初始体重为(27.2±2.3)kg、在回肠末端装有简单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 手术康复后随机分成2组,每组4头,每组采用同一豆粕-玉米淀粉基础日粮,按拉丁方设计,用于测定豆粕、棉粕、菜粕、稻谷、油糠、统糠和玉米7种饲料原料的回肠和粪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表明:所测氨基酸平均表观消化率回肠比粪低5—8个百分点(P<0.05);稻谷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比玉米低5%;所测原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与中国饲料数据库等报道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饲料资源 氨基酸消化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霉变及其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思成 曹阳 +1 位作者 赵会义 费明怡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23,共3页
粮食霉变的主要机制及生化过程,并对当前快速检测技术在粮食霉变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粮食霉变的快速检测方法提供相应支持。
关键词 粮食 霉变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用于粮食储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显青 崔丽静 +2 位作者 林家永 范维燕 张玉荣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5期63-66,共4页
电子鼻是一种新颖的仿生系统,通过模拟人的嗅觉来分析、识别挥发性气味,具有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等特点,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介绍电子鼻分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分析程序,综述电子鼻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判别品质、... 电子鼻是一种新颖的仿生系统,通过模拟人的嗅觉来分析、识别挥发性气味,具有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等特点,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介绍电子鼻分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分析程序,综述电子鼻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判别品质、霉变、虫蚀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并展望了电子鼻技术在粮食品质判定方面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粮食储藏 霉变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挂式粮食干燥仓玉米籽粒自然干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彩霞 彭桂兰 +2 位作者 曹阳 张洪清 吴绍锋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114,共5页
新收获高水分玉米得不到及时干燥处理会引发严重霉变问题,影响农民增产增收。通过自然晾晒翻倒干燥、环境及粮堆内温湿度检测、水分检测、真菌孢子检测等技术方法,对目前研发的大农户晾粮干燥和安全储粮的新仓型——组挂式粮食干燥仓进... 新收获高水分玉米得不到及时干燥处理会引发严重霉变问题,影响农民增产增收。通过自然晾晒翻倒干燥、环境及粮堆内温湿度检测、水分检测、真菌孢子检测等技术方法,对目前研发的大农户晾粮干燥和安全储粮的新仓型——组挂式粮食干燥仓进行分析和评价,为组挂式粮食干燥仓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挂式干燥仓 玉米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粮食安全及主要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程亨华 《粮油食品科技》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粮食安全概念和具体内容,分析了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指出粮食安全与否,应考虑多项指标、综合分析,并对今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粮食安全及主要指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主要指标 概念 粮食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粮食安全:为何需要警钟长鸣——兼评几种质疑粮食安全的“杂音”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0年第6期8-12,共5页
一、质疑粮食安全的"杂音"目前在我国,认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至重、至要"的战略任务,是主流观点,已经普遍深入人心,并转化成为强大的行动力量。然而,在我国这里和那里,还不时发出"杂音",听到种种说法,... 一、质疑粮食安全的"杂音"目前在我国,认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至重、至要"的战略任务,是主流观点,已经普遍深入人心,并转化成为强大的行动力量。然而,在我国这里和那里,还不时发出"杂音",听到种种说法,可谓众"说"纷纭:一是"得不偿失"说。认为种粮不合算,因而忽视粮食,不能正确处理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与发展农业粮食产业的关系,有的地方甚至以牺牲农业粮食为代价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二是"粮食无忧"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 耕种用地 农业用地 粮食主销区 粮食总产量 农产品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科技发展绩效后评价方法研究
11
作者 姚磊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7,共3页
介绍了粮食行业科技发展后评价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式,对科技后评价工作的重点、任务等进行了说明,结合实际工作对后评价工作的意义,及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想法。
关键词 科技 发展 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属性视角下粮食储备建立的必要性研究
12
作者 钟昱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3期111-114,共4页
与普通商品相比较,粮食是一类特殊的商品。这种特殊性,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这三个环节都有所体现。粮食生产的非连续性和弱可控性,客观上加大了粮食产量和供给成本的非平滑性。需求刚性则决定了粮食需求端有较强的平稳度。粮食在生产端... 与普通商品相比较,粮食是一类特殊的商品。这种特殊性,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这三个环节都有所体现。粮食生产的非连续性和弱可控性,客观上加大了粮食产量和供给成本的非平滑性。需求刚性则决定了粮食需求端有较强的平稳度。粮食在生产端与需求端波动的不一致性,加大了粮食市场的波动风险。此外,由于易腐性而导致的粮食流通环节成本占比较高,进一步放大了粮食价格波动的幅度。粮食自身的特殊产品属性,决定了建立粮食储备的必要性。粮食储备制度的建立,不但对稳定本地区的粮食市场至关重要,而且对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平稳运行,同样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产品属性 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声传播吸声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林 左晓戎 +1 位作者 吴群力 逯还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6-188,共3页
为了研究粮堆声传播的基本理论,采用声阻抗管传递函数法对小麦、精米、糙米、大豆、稻谷、玉米六种粮食进行吸声系数的测量。探讨了粮食的吸声频谱性质并分析了粮食吸声谱随粮层物理状态不同而出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粮食 吸声系数 阻抗管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粮食安全:为何需要警钟长鸣(续)——兼评几种质疑粮食安全的“杂音”
14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接上期)1.我国土地和耕地的特点决定,必须倍加珍惜和保护。在我国的国土面积中,山地约占33%,高原占26%,丘陵占10%。盆地占19%,平原仅占12%。
关键词 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制度 食物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运输路线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涛 《粮油食品科技》 2000年第2期22-23,共2页
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粮食运输路线的优选 ,解决粮食运输中迂回、对流、重复装卸等不合理现象 ,可以减少方案编制时间 ,提高准确性 ,为粮食运输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该项研究荣获1999年国家粮食储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关键词 软件 合理运输 粮食 计算机模拟 运输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储藏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孙辉 姜薇莉 +2 位作者 田晓红 林家永 凌家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82,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小麦粉样品在38℃和70%相对湿度的密闭条件下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储藏2个星期之后,样品的淀粉酶活性急剧下降;面筋的含量和质量以及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包括面筋吸水量下降...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小麦粉样品在38℃和70%相对湿度的密闭条件下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储藏2个星期之后,样品的淀粉酶活性急剧下降;面筋的含量和质量以及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包括面筋吸水量下降;面团粉质吸水率增加;吹泡P值增大,L值减小,P/L值增大;RVA特征粘度值增大。其中,吹泡曲线的特征值变化最为明显。但是这些指标的变化与原料小麦粉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因储藏而造成的品质差异无法超越样品间原有的品质差别。馒头品质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变劣,但这种变化的速度在不同的样品间存在差异,原因尚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规律研究 品质变化 淀粉酶活性 流变学特性 变化规律 储藏过程 密闭条件 相对湿度 品质差异 储藏时间 馒头品质 样品 规律性 吸水量 吸水率 增大 粘度值 RVA 特征值 下降 面团 质量 面筋 L值 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全谷物)的营养与健康 被引量:100
17
作者 谭斌 谭洪卓 +3 位作者 刘明 田晓红 李爱科 林家永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7,共8页
几个世纪以来,谷类食物一直是人类膳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新石器时代到21世纪的现代文明,谷物加工技术与谷物营养科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尤其是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增加全谷物的消费与心脑血管疾病、糖... 几个世纪以来,谷类食物一直是人类膳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新石器时代到21世纪的现代文明,谷物加工技术与谷物营养科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尤其是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增加全谷物的消费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危险降低有关,同时全谷物的摄入有助于健康体重的控制。本文对粮食的营养组成与特点、粮食加工技术的变革、人类对粮食营养与健康的认识发展过程、粮食储藏与营养、粮食加工与营养、粮食营养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谷物 加工 营养 健康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油主要特征成分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38
18
作者 龙伶俐 薛雅琳 +2 位作者 张东 朱琳 张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1,共4页
研究分析了采自我国油茶籽主产地95个油茶籽和87个成品油茶籽油样品的特征成分。结果表明:油茶籽的纯仁率为57.5%~71.8%;含油量(干基)为39.6%~65.3%。提取油茶籽油的皂化值(KOH)、碘值(I)分别为178.0~197.7 mg/g和79.3~97.3 g/100 g... 研究分析了采自我国油茶籽主产地95个油茶籽和87个成品油茶籽油样品的特征成分。结果表明:油茶籽的纯仁率为57.5%~71.8%;含油量(干基)为39.6%~65.3%。提取油茶籽油的皂化值(KOH)、碘值(I)分别为178.0~197.7 mg/g和79.3~97.3 g/100 g,成品油茶籽油分别为181.0~188.0 mg/g和82.0~86.0 g/100 g。提取油茶籽油和成品油茶籽油中占主要组分的脂肪酸相对含量几乎一致,提取油茶籽油的棕榈酸含量为7.1%~9.6%,硬脂酸含量为1.6%~3.3%,油酸含量为77.2%~83.6%,亚油酸含量为5.4%~9.8%;成品油茶籽油分别为3.9%~9.1%,1.0%~4.6%,74.3%~83.6%和7.0%~15.0%。根据上述数据可确定油茶籽油国家标准的特征指标和限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纯仁率 含油量 脂肪酸组成 特征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粉含量对小米小麦混合粉及其挂面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田晓红 汪丽萍 +3 位作者 谭斌 刘明 刘艳香 吴娜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2,共6页
将小米粉按照10%~80%的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对小米小麦混合粉的粉质特性和糊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由混合粉制作成的挂面的品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小米粉添加量的增加,小米小麦混合粉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 将小米粉按照10%~80%的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对小米小麦混合粉的粉质特性和糊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由混合粉制作成的挂面的品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小米粉添加量的增加,小米小麦混合粉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衰减值和峰值时间都在降低,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指数都是先降低再升高.2)挂面蒸煮损失率不断升高,干物质吸水率不断下降.小米添加量≤30%时,挂面品质比较好,添加量≤60%时,品质尚可,添加量>60%时,挂面品质下降比较大.3)小米粉的添加量、小米小麦混合粉的RVA特性、粉质特性与混合粉挂面的蒸煮品质特性有非常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粉 粉质特性 糊化特性 挂面 蒸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20
作者 王远成 张忠杰 +2 位作者 吴子丹 丁德强 王双凤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1,共6页
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热量和质量传递等相关物理现象所做的分析、计算和优化的数值模拟工具。通过CFD技术在储粮通风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对CFD技术进... 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热量和质量传递等相关物理现象所做的分析、计算和优化的数值模拟工具。通过CFD技术在储粮通风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对CFD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采用CFD技术模拟储粮中的通风过程中流动、热湿传递过程和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采用CFD对储粮中的流动、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粮食储藏 流动 传热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