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G储罐外罐形变与倾斜高精度智能监测
1
作者 李振 鲁特 +2 位作者 张云卫 雷江开 吴风安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7-162,共6页
为实现液化天然气(LNG)储罐智能监测,本文采用无接触式地基激光雷达、无人机机载雷达,与接触式静力水准仪、振弦应变传感器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对广西北海LNG项目储罐外罐形变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形变的原因。研究表明,储罐0~5 m内表现为... 为实现液化天然气(LNG)储罐智能监测,本文采用无接触式地基激光雷达、无人机机载雷达,与接触式静力水准仪、振弦应变传感器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对广西北海LNG项目储罐外罐形变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形变的原因。研究表明,储罐0~5 m内表现为凸形变,最大值达28.7 mm,原因为底部混凝土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发生徐变;纵向形变较横向更均匀,原因为在纵向上预应力大小分布更为均匀;储罐表面平整度偏差为21.3 mm,超过标准阈值,说明其结构可能存在不均匀沉降;储罐相对沉降范围为-1.26~0.82 mm,满足沉降量要求;储罐混凝土环向应力值与温度呈反比,原因为基础约束会限制混凝土的自由膨胀或收缩,当温度变化时会产生额外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地基激光雷达 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 静力水准仪 振弦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HP-CRITIC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朱贵玉 方世跃 +2 位作者 尹春风 于飞 祁欣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8,共12页
【目的】近几年,全球极端气象事件增多,西安市临潼区2011—2021年共发生暴雨洪涝灾害16次,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开展临潼区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十分必要。【方法】从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因素中选取11... 【目的】近几年,全球极端气象事件增多,西安市临潼区2011—2021年共发生暴雨洪涝灾害16次,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开展临潼区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十分必要。【方法】从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因素中选取11个评价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CRITIC法组合赋权的方法获得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以30 m×30 m渔网作为评价基本单元,在ArcGIS平台上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最终绘制临潼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图。【结果】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徐杨、行者、铁炉和雨金等街道办,其中徐杨街道办23.73%的区域达到高风险;较高风险区主要为骊山、秦陵、代王和马额等街道办,骊山和秦陵街道办的较高风险区在全区较高风险区占比为22.46%。【结论】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出临潼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实际情况,为临潼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较为客观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灾害 FAHP CRITIC 模糊评价法 临潼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P与ArcGIS的城市火灾风险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帆 方世跃 +2 位作者 祁欣海 贾帅 尹春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8-1318,共11页
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对于降低火灾损失具有重要作用,但建立简便高效的风险评估模型一直是难点与热点问题。在充分调查分析西安市临潼区火灾危险度、区域特征性、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西安市临潼区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出火灾载荷... 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对于降低火灾损失具有重要作用,但建立简便高效的风险评估模型一直是难点与热点问题。在充分调查分析西安市临潼区火灾危险度、区域特征性、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西安市临潼区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出火灾载荷密度、重大危险源空间分布、重点消防单位面积、消防供水能力等10个评价指标,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结构运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500 m×500 m的渔网作为评价单元,构建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指标量化、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模型运算,最终得到西安市临潼区火灾风险评估图。评估结果显示:西安市临潼区火灾风险整体成南高北低的趋势,高风险区域占1.81%,中风险区域占5.82%,次风险区域占16.85%,低风险区域占75.53%,火灾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骊山、斜口、代王、新丰、北田五个街道办。据现场实际调查,这些街道办人口和建筑密集,重大危险源较多,说明所建风险评估模型准确可靠,简便高效,可为火灾孕灾环境类似的其它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火灾 风险评估 指标权重 防灾减灾 网络层次分析(ANP)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字湾东部跨海通道工程对沉积动力环境的影响
4
作者 李海波 张焯 +1 位作者 姜黎明 成海燕 《海洋地质前沿》 2025年第10期72-82,共11页
通过收集丁字湾附近海域水深地形、海流、潮位等实测资料,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运用Mike21数值模拟软件模拟计算了丁字湾东部不同跨海方案的水动力、纳潮量、水交换和地形地貌冲淤等沉积动力特征,研究了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对鲁岛周边... 通过收集丁字湾附近海域水深地形、海流、潮位等实测资料,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运用Mike21数值模拟软件模拟计算了丁字湾东部不同跨海方案的水动力、纳潮量、水交换和地形地貌冲淤等沉积动力特征,研究了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对鲁岛周边海域沉积动力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跨海通道工程建设使鲁岛周边海域潮流流速大幅减弱约50%;工程建设增加了鲁岛周边淤积强度,淤积速率最大增加量约为6 cm/a;工程建设明显影响鲁岛周边水交换,造成水交换率下降,水交换率>80%的区域由73.1%减小为66.9%;涨潮和落潮的纳潮量平均减小超过10%。整体而言,北侧、中间和南侧桥梁长度分别为100、100和200 m的推荐方案充分利用了现有水道,在水动力、水交换和纳潮量等方面均优于其他方案,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该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 水交换 潮流场 纳潮量 丁字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