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陷性黄土塬冲沟管道抢险运载装置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
1
作者 刘少柱 朱汪友 +4 位作者 李巍 杜恒毅 王敏聪 喻鹏飞 侯磊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5年第3期78-84,共7页
湿陷性黄土塬冲沟地区存在大落差、大坡角、大跨度问题,易导致管道维抢修作业时运载装置发生运作无效、机具失稳等问题。基于管道安全高效维抢修理念,通过轻量改造、升级优化与组合创新结合等方式,形成两套针对湿陷性黄土塬冲沟地区不... 湿陷性黄土塬冲沟地区存在大落差、大坡角、大跨度问题,易导致管道维抢修作业时运载装置发生运作无效、机具失稳等问题。基于管道安全高效维抢修理念,通过轻量改造、升级优化与组合创新结合等方式,形成两套针对湿陷性黄土塬冲沟地区不同场景地形的管道应急抢险运载装置,一种适用于平地及缓坡地形,一种适用于陡坡及跨度较深地形。选用不同方法对湿陷性黄土极限承载范围进行计算,保证装置在管道维抢修作业时能够平稳运行,通过主体结构简化对装置进行力学平衡分析,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装置结构可靠性进行计算分析,判别装置结构薄弱点并提出改进方案。采用两类抢险运载装置,能够有效缩短维抢修应急响应时间,提高管道抢险效率,降低事故次生灾害风险,减少经济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塬 冲沟 管道维抢修 抢险运载装置 装载车运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基准修正的埋地管道泄漏定位
2
作者 李荣光 孙伶 +1 位作者 于立成 姜柳生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0-545,共6页
传统基于传感器采集压力的管道泄露检测,很容易受到管道周围环境噪声、土壤条件、管道材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定位结果不准确。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激光扫描基准修正的埋地管道多点泄漏定位方法。利用激光扫描技术采集埋地管道内... 传统基于传感器采集压力的管道泄露检测,很容易受到管道周围环境噪声、土壤条件、管道材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定位结果不准确。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激光扫描基准修正的埋地管道多点泄漏定位方法。利用激光扫描技术采集埋地管道内部图像并实施基准修正处理。利用Canny算法检测图像边缘并提取几何特征。以几何特征为输入,训练随机森林算法,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识别埋地管道泄漏点并通过坐标转换,实现埋地管道多点泄漏定位。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在泄露点定位上的平均误差最小,显示出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基准修正 埋地管道 多点泄漏 特征提取 定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长输管道技术现状及差距分析
3
作者 贺中强 张博 《石化技术》 2025年第2期183-185,共3页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油气长输管道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建设虽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方面仍存在差距。探究了油气长输管道技术现状及差距,包括国内外技术特点、差距分析、未来发展等方面。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尽...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油气长输管道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建设虽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方面仍存在差距。探究了油气长输管道技术现状及差距,包括国内外技术特点、差距分析、未来发展等方面。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尽管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技术还处发展阶段,但是在管道运输工艺和自动化技术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在施工与设计规范、施工装备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在创新发展方向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综合施工设备的研发能够大大提升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技术水平。通过不断的引入新设备和新技术,我国的油气长输管道技术在不断的提升,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也在不断的缩小,为我国油气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长输管道 技术现状 差距分析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管道应力无损检测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晁 张靖婕 +3 位作者 燕冰川 王龙升 贾光明 李玉坤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1期70-80,共11页
油气管道在长期运行时,会在各种地质灾害和其他异常荷载的影响下产生变形,进而引发管道安全事故。对在役管道进行定期的应力检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估管道安全的手段。为探究更适用于在役管道的应力检测方法,选用主要材料为X70和X80钢... 油气管道在长期运行时,会在各种地质灾害和其他异常荷载的影响下产生变形,进而引发管道安全事故。对在役管道进行定期的应力检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估管道安全的手段。为探究更适用于在役管道的应力检测方法,选用主要材料为X70和X80钢板的在役管道进行拉伸试验,利用超声波法、磁各向异性法和矫顽力法检测不同荷载下钢板的应力,并对应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在8组单向拉伸实验中,超声波法有5组试验数据拟合优度在0.99以上;在双向拉伸试验中,超声波法的拟合效果线性度最好,矫顽力法和磁各向异性法的数据拟合效果较为离散。随着提离值的增大,轴向矫顽力与环向矫顽力都呈下降趋势,磁各向异性法的检测信号也随着提离值的增大呈现降低趋势;超声检测的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线性增加,矫顽力的测量结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呈整体的下降趋势,磁各向异性技术的测量结果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通过对3种方法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超声波法对在役管道应力检测精确度最高,为今后在役油气管道选择更高效的无损检测方法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无损检测 对比研究 超声波法 矫顽力法 磁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超声应力系数标定及分析
5
作者 帅祝名 贾光明 成志强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1-468,共8页
应力系数的标定作为超声应力检测最为关键的环节,决定应力检测的精度。应力系数的传统试验标定对于被测物表面粗糙度、耦合剂厚度、声匹配块与被测物接触力等检测因素十分敏感。加之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使得精确标定出应力系数愈... 应力系数的标定作为超声应力检测最为关键的环节,决定应力检测的精度。应力系数的传统试验标定对于被测物表面粗糙度、耦合剂厚度、声匹配块与被测物接触力等检测因素十分敏感。加之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使得精确标定出应力系数愈加困难。文章提出把应力系数分为反映材料声弹性效应的基本值和考虑各类检测因素的影响值两部分,可能是当前较为实用的办法。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多物理场耦合的超声应力检测模型,施加不同的拉伸载荷,分析临界折射纵波到达时间与不同应力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标定45#钢的超声应力系数基本值为13.7 MPa/ns。同时通过4组单轴水平拉伸试验标定出检测因素影响值分别为1.0 MPa/ns、1.7 MPa/ns、2.8 MPa/ns和6.8 MPa/ns。在合理情况下,应力系数基本值直接决定应力系数的大小,检测因素对应力系数值的影响应该较小。检测因素影响值6.8 MPa/ns达到应力系数基本值13.7MPa/ns的49.6%,超出合理范围,观察发现这是声匹配块与被测面耦合后尚存在局部微小间隙的结果,可判定为无效数据。有限元模型在理想检测条件下模拟获得应力系数基本值,通过比较应力系数基本值和检测因素影响值,可以判断检测质量的优劣,减小应力系数标定数据的离散性,提高超声应力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系数 超声模拟 临界折射纵波 声弹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品油输送管道泄漏位置定位及改进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翟兴国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1-43,共3页
针对成品油输送管道泄漏位置定位问题,首先对负压波监测技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流量法和激光监测法,对成品油输送管道泄漏位置定位改进方法进行研究,为及时发现成品油输送管道泄漏问题并对位置进行定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成品油 输送管道 泄漏 改进 负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加热炉能效在线监测系统初步构建
7
作者 刘国豪 潘腾 +5 位作者 张忠涛 张国超 翟星月 魏甲强 陈仲凯 王乾坤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12期18-22,共5页
输油管道加热炉未实现能耗数据的在线监测,现行人工监测模式无法高效、实时了解加热炉运行状态及炉效信息。为实现加热炉监测由人工监测模式改变为在线监测模式,采用开放分布式设计思想,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设计并搭建了输油管道... 输油管道加热炉未实现能耗数据的在线监测,现行人工监测模式无法高效、实时了解加热炉运行状态及炉效信息。为实现加热炉监测由人工监测模式改变为在线监测模式,采用开放分布式设计思想,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设计并搭建了输油管道加热炉能效在线监测系统,开发了加热炉能效在线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对输油管道加热炉能效在线感知与监测,可实时了解加热炉能效信息及运行状态,避免加热炉长时间低效运行。系统运行后,加热炉能效提高了约2%~3%,每年降低燃料费用约15.8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加热炉 在线监测 参数采集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与天然气管道输送节能降耗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天一 《中国储运》 2024年第7期56-57,共2页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在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管道老化、泄漏等问题,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损失。因此,如何降低输油管线的能耗成为当前研究的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在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管道老化、泄漏等问题,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损失。因此,如何降低输油管线的能耗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损失 输油管线 能源需求 天然气管道输送 石油和天然气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光纤预警系统性能评价方法辨析
9
作者 蔡永军 王海明 +5 位作者 高义 滕振恒 陶冶 庄楠 王宁 张弢甲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油气管道光纤安全预警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已成为管道技防的重要手段。由于缺少技术指标定义及其测试方法,技术提供商宣传的指标无法横向对比,采购方无法评估现场应用效果,制约了技术的应用推广。因此,对监测距离、灵敏...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油气管道光纤安全预警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已成为管道技防的重要手段。由于缺少技术指标定义及其测试方法,技术提供商宣传的指标无法横向对比,采购方无法评估现场应用效果,制约了技术的应用推广。因此,对监测距离、灵敏度、定位精度等核心技术指标从硬件制约因素、软件功能、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辨析,给出了合理的定义方法。在软件方面,对影响系统使用效果的误报率、报警率等识别功能的相关制约条件进行理论分析;对关键指标本着标准化、可重现的原则,给出可信的室内、室外测试方法,并通过了现场可行性验证;同时对光纤安全预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预警 灵敏度 监测距离 定位精度 报警率 误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提升对策
10
作者 刘国毅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5-17,I0001,I0002,共5页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大力推进“全国一张网”建设。阐述了提升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的意义,梳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存在施工现场“低老坏”、合规管理水平、人员专业化管理能力、承包商...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大力推进“全国一张网”建设。阐述了提升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的意义,梳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存在施工现场“低老坏”、合规管理水平、人员专业化管理能力、承包商监管、工程管理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改进措施,以期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实现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工程建设项目 安全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油气管道清管技术探讨
11
作者 王洪志 宁磊 李东昕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为了提高长输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水平,对管道清管技术进行了经验探讨,通过对设备、人员以及现场情况的了解,总结了一套合理的长输油气管道内检测清管技术方案。选取了某原油管道段作为应用对象,通过对该段管道进行清管,取得了良好的结... 为了提高长输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水平,对管道清管技术进行了经验探讨,通过对设备、人员以及现场情况的了解,总结了一套合理的长输油气管道内检测清管技术方案。选取了某原油管道段作为应用对象,通过对该段管道进行清管,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对现场情况的反馈,该长输油气管道内检测清管技术方案具有一定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内检测 清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油气管道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12
作者 张良 张悦健 +1 位作者 王娜 陈熙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7期206-208,共3页
通过分析油气管道在线监测技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完整的油气管道远程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数据采集节点终端采集油气管道温度、管道泄漏弹性波信号数据,结合数据汇聚节点,将信号数据传输到服务器。同时,应用Workerman框架,建立监... 通过分析油气管道在线监测技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完整的油气管道远程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数据采集节点终端采集油气管道温度、管道泄漏弹性波信号数据,结合数据汇聚节点,将信号数据传输到服务器。同时,应用Workerman框架,建立监听服务器端口的Worker容器,用来监听数据,将数据上传到预期位置,再通过Vue.js前端JavaScript MVC框架,建立单页面界面,然后利用Highchats将管道信号数据呈现出来。用户使用浏览器登录系统查看油气管道实时信号数据,实时监督油气管道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数据采集系统 MVC框架 物联网 数据采集节点 登录系统 汇聚节点 数据上传 JavaScri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油气管道切管机钻铣头的研究设计
13
作者 李天一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23期52-54,共3页
文章针对高强度油气管道切管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切管机钻铣头设计方案。首先,通过对油气管道切割过程的分析,确定了切割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要求。然后,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方面,采用了高硬度合金材料和特殊刀具结构,以... 文章针对高强度油气管道切管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切管机钻铣头设计方案。首先,通过对油气管道切割过程的分析,确定了切割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要求。然后,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方面,采用了高硬度合金材料和特殊刀具结构,以提供更好的切割性能和耐磨性。该设计为高强度油气管道切管工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油气管道 切管机 钻铣头 材料选择 结构设计 切割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降维算法的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新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乔 谢文昊 +3 位作者 聂子豪 卢鹏飞 奚茜 王寿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87,共10页
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技术在天然气管网系统调度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日益大型化和复杂化的天然气管网对瞬态仿真计算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断裂降维算法的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新方法,首先将管网模型抽象为站场模型、站... 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技术在天然气管网系统调度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日益大型化和复杂化的天然气管网对瞬态仿真计算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断裂降维算法的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新方法,首先将管网模型抽象为站场模型、站间管网模型以及连接点模型;然后以连接站场和站间管网的连接点压力为基础变量,求解连接点流量的通解,重构站间管网的仿真模型,降低站间管网模型的方程组维度;随后以重构的站间管网仿真模型为基础,构建天然气管网系统瞬态仿真模型;最后分别针对压缩机转速缓慢变化和压缩机快速停机2种工况,对比分析了新算法的计算精度及计算效率。研究结果表明:①断裂降维新算法计算精度较高,压缩机出口压力和用户压力的相对误差均小于0.1%;②断裂降维新算法的计算效率高,与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相比,2种工况下的加速比最快达到了17.3与12.2;③断裂降维新算法的加速比与管网系统瞬态仿真模型的方程组维度呈线性关系,方程组维度越高,加速比越大,即管网模型越复杂,其计算加速效果越明显。结论认为,该新方法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条件下提高了计算速度,对于提高复杂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瞬态仿真计算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网 站场模型 站间管网模型 瞬态仿真 计算效率 非线性方程组 断裂降维算法 方程组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危化企业专职消防队(站)建设探讨
15
作者 包有权 王璐 +4 位作者 邱培芳 程诚 智会强 郝爱玲 范亚坤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介绍了石油化工企业、煤化工企业、精细化工企业、石油(储备)库和石油天然气企业等危化企业的火灾危险性、火灾爆炸事故特点和消防车辆配备重点,梳理了我国危化企业专职消防队(站)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文件及国家标准的要求... 介绍了石油化工企业、煤化工企业、精细化工企业、石油(储备)库和石油天然气企业等危化企业的火灾危险性、火灾爆炸事故特点和消防车辆配备重点,梳理了我国危化企业专职消防队(站)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文件及国家标准的要求。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用工模式、职业待遇、装备器材和技能培训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危化企业专职消防队(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围绕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评估方法和机制、创新用工模式、提升综合保障能力、优化装备器材配置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目标,研究提出了我国危化企业专职消防队(站)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企业 煤化工企业 精细化工企业 石油(储备)库 石油天然气企业 专职消防队 企业消防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近邻互信息估计的原油管道电耗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雨 侯磊 +4 位作者 徐磊 白小众 刘金海 孙欣 谷文渊 《节能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144-148,164,共6页
为使用最少的特征实现管道电耗的精准预测,建立基于K近邻互信息估计的BPNN模型来预测管道电耗。利用管道输送理论公式扩充原始数据集,利用K近邻互信息估计提取强相关性特征,将提取出的特征喂入BPNN来建立原油管道电耗预测模型,最后对比... 为使用最少的特征实现管道电耗的精准预测,建立基于K近邻互信息估计的BPNN模型来预测管道电耗。利用管道输送理论公式扩充原始数据集,利用K近邻互信息估计提取强相关性特征,将提取出的特征喂入BPNN来建立原油管道电耗预测模型,最后对比利用不同输入特征建立的模型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K近邻互信息估计能够选出多个与电耗相关的重要特征;利用相关性最强的前5个特征建立的BPNN预测模型时,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比利用单个特征建模时降低了39.28%,达到5.79%;该模型平均训练时间也比利用全部特征建模时缩短22.49%。证明K近邻互信息估计能够提取管道电耗的相关特征,与BPNN结合后能够实现管道电耗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管道 电耗预测 BP神经网络 相关性分析 互信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取法和支持向量机原理的原油管道运行电耗中期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振宇 白小众 +4 位作者 徐磊 侯磊 刘金海 谷文渊 孙欣 《石油科学通报》 2021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电耗预测是原油管道运行能耗管理的重要依据,有助于输油企业制定批量调度与负荷分配等运行方案。相较于工艺计算和统计分析等传统预测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在处理高维、非线性的管道运行数据时具有更优的预测效果。但由于数据获取成本很高... 电耗预测是原油管道运行能耗管理的重要依据,有助于输油企业制定批量调度与负荷分配等运行方案。相较于工艺计算和统计分析等传统预测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在处理高维、非线性的管道运行数据时具有更优的预测效果。但由于数据获取成本很高、数据存在安全保密性等原因,往往将造成可获取的管道数据集是小样本,以此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为提高模型在小样本集情况下的预测能力,通过利用数据生成理论提出一种自取法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管道运行电耗预测模型。利用自取法对原始小样本集数据进行扩充,根据原始数据集的分布规律生成虚拟样本,填充样本信息间隔,避免出现过拟合问题;使用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超参数进行优化,提高模型的拟合能力。以国内某保温原油管道的两站场为例进行建模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相较于只利用原始数据集,添加虚拟样本后多数预测值更加贴近真实值,且当两站场分别加入50组虚拟样本后,其月度电耗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32.38%和29.74%,证明通过向原始数据集中添加虚拟样本以扩充数据集规模,能够有效降低预测误差,提高模型的拟合能力,这为管道数据获取成本过高、企业重视数据安全等原因造成的可用样本不充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管道 电耗预测 自取法 支持向量机 小样本 虚拟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BP神经网络的原油管道电耗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雨 侯磊 +4 位作者 徐磊 白小众 刘金海 孙欣 谷文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68-73,共6页
原油管道电耗的准确预测能够用于控制原油管道耗能水平,充分挖掘原油管道输送系统的节能潜力。实际采集到的原油管道运行数据具有波动范围大的特点,且存在严重的噪声干扰和信息冗余,对精确预测管道电耗造成不良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 原油管道电耗的准确预测能够用于控制原油管道耗能水平,充分挖掘原油管道输送系统的节能潜力。实际采集到的原油管道运行数据具有波动范围大的特点,且存在严重的噪声干扰和信息冗余,对精确预测管道电耗造成不良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电耗预测模型。利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对原油管道日运行数据进行分解;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分解后数据做降维处理;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调节神经网络结构参数;使用该模型预测某原油管道电耗,并与常见的几种预测模型展开对比。结果表明,分解算法能够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该混合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测试集的平均绝对误差为5.394%,较使用分解算法前降低39.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管道 电耗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交直流混合干扰的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强林 钱文振 +3 位作者 闫茂成 徐姗 李春奇 高博文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81-187,共7页
某原油管道与地铁、高铁和高压输电线路等多种干扰源相邻或伴行,受杂散电流干扰严重且复杂。采用现场埋片法对管道沿线管地电位和干扰规律进行详细监测,并分析干扰特征。结果表明:管道全线受地铁、高铁及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等多种干扰源... 某原油管道与地铁、高铁和高压输电线路等多种干扰源相邻或伴行,受杂散电流干扰严重且复杂。采用现场埋片法对管道沿线管地电位和干扰规律进行详细监测,并分析干扰特征。结果表明:管道全线受地铁、高铁及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等多种干扰源交直流混合干扰;45~56号桩管段受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和高铁线路的静态和动态交流干扰,56~105号和129~152号桩管段受地铁线路和高铁线路的动态直流和动态交流混合干扰,105~129号桩管段同时受地铁线路、高铁线路和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混合干扰。交直流混合干扰下,管道通电电位最高达2.00 V,断电电位0.31 V;交流电压最高26 V,7处交流电流密度高于30 A/m^(2),需采取干扰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杂散电流 地铁干扰 阴极保护 动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管道环焊缝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仪 孙晁 +3 位作者 王婷 帅健 陈健 李云涛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6期147-154,共8页
为完善当前油气管道环焊缝失效风险判定方法,提高风险焊口开挖选点的有效性,依据油气管道环焊缝排查数据统计分析和环焊缝失效机理研究相关成果,建立了管道环焊缝全生命周期的失效风险因素识别体系,并基于集成算法建立环焊缝风险预测模... 为完善当前油气管道环焊缝失效风险判定方法,提高风险焊口开挖选点的有效性,依据油气管道环焊缝排查数据统计分析和环焊缝失效机理研究相关成果,建立了管道环焊缝全生命周期的失效风险因素识别体系,并基于集成算法建立环焊缝风险预测模型,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与使用其他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模型相比,具有较高预测准确度和泛化性,模型整体预测准确率达86.44%,结果表明,模型对不合格焊口的识别精确度较好,可应用于工程中指导未开挖风险焊口的科学选点工作。基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还提出了一种分析风险因素局部重要度的方法,从数据建模的角度出发,得到风险指标的因子权重,权重结果可为环焊缝的定量风险评价提供参考,有效提高管道环焊缝数字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环焊缝 风险预测 机器学习 风险因素重要度 管道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