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冲突探测与解脱技术研究概述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继新 蒋伶潇 +1 位作者 刘禹汐 张新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11081-11089,共9页
近年来,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森林保护、快递配送、交通监控等领域,无人机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无人机具有数量多、体积小、速度快等特点,无人机进入非隔离空域成为必然趋势,而冲突探测与解脱技术也成了当下的重点研究方向。冲突... 近年来,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森林保护、快递配送、交通监控等领域,无人机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无人机具有数量多、体积小、速度快等特点,无人机进入非隔离空域成为必然趋势,而冲突探测与解脱技术也成了当下的重点研究方向。冲突探测与解脱技术的提高对无人机飞行安全和飞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地梳理了当下中外的研究成果,对无人机冲突探测与解脱问题进行了概述。综述了冲突探测与解脱的模型,从理论模型的角度阐述了冲突解脱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冲突探测与解脱的常用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从现有研究的不足出发,对无人机冲突探测与解脱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环境感知 冲突探测 冲突解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影响下航空器多目标最优控制航迹优化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常哲宁 胡明华 +2 位作者 张颖 杨磊 邹润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21-3531,共11页
风影响下的四维航迹优化问题约束复杂,多目标四维航迹优化模型难以求解。基于最优控制方法研究固定水平航路下考虑风影响的航迹垂直剖面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建模和求解。以飞行时间和飞行油耗最小化为双目标建立航迹最优控制模型;设计了梯... 风影响下的四维航迹优化问题约束复杂,多目标四维航迹优化模型难以求解。基于最优控制方法研究固定水平航路下考虑风影响的航迹垂直剖面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建模和求解。以飞行时间和飞行油耗最小化为双目标建立航迹最优控制模型;设计了梯形配点结合ε-约束方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并针对按高度层飞行场景下的航迹优化提出两阶段求解方法;建立了四维航迹仿真模型用于对轨迹优化效果的仿真验证;选用长航线实际飞行计划数据作为算例进行算法性能分析,并区分自由高度飞行和按高度层飞行2种场景进行航迹优化效果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所提方法相比其他2种常用算法能获得更优的Pareto前沿解,按高度层飞行场景下采用所提方法能获得更优的前沿解;自由高度飞行和按高度层飞行2种场景下求得的前沿解中最小燃油耗航迹分别比飞行计划仿真航迹的油耗降低了6.33%和5.94%,最短飞行时间航迹分别比飞行计划仿真航迹的飞行时间降低了10.16%和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基于航迹运行 航迹优化 最优控制 非线性规划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K-FRAM的空中交通运行安全风险耦合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一可 张洪海 +1 位作者 石宗北 周锦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185,共11页
为探究空中交通运行安全风险耦合演化特征,厘清基于N-K模型与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相结合的空中交通运行系统耦合变异形成机制,首先,收集不安全事件文本数据,归纳事件中的风险因素并归类,得到其历史发生频率以及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 为探究空中交通运行安全风险耦合演化特征,厘清基于N-K模型与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相结合的空中交通运行系统耦合变异形成机制,首先,收集不安全事件文本数据,归纳事件中的风险因素并归类,得到其历史发生频率以及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其次,利用N-K模型求解运行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度值;然后,结合输出时间与精度,定量评估FRAM功能模块的可变性,分析空中交通运行安全风险耦合机制;最后,分别以区域导航(RNAV)进近不安全事件与偏离航路不安全事件为例,分析其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基于N-K-FRAM的风险耦合机制能够合理有效地定量计算功能模块间的变异性,弱化了传统分析方法对主观意识的依赖性,分析结果更为客观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运行 安全风险耦合 N-K模型 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 不安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传染病模型研究空中交通拥挤传播规律 被引量:16
4
作者 代晓旭 胡明华 +1 位作者 田文 胡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126,共6页
为避免以往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拥挤传播网络分布和现实数据观察等表象环节,发掘空中交通拥挤传播演变的科学规律,以空中交通拥挤传播与传染病传播过程的相似性分析为切入点,参考传染病SIR模型,建立空中交通拥挤传播模型,并利用相轨线分析... 为避免以往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拥挤传播网络分布和现实数据观察等表象环节,发掘空中交通拥挤传播演变的科学规律,以空中交通拥挤传播与传染病传播过程的相似性分析为切入点,参考传染病SIR模型,建立空中交通拥挤传播模型,并利用相轨线分析和参数分析等方法,得到拥挤传播趋势及阈值,解释了拥挤传播影响因子和消散因子对拥挤传播过程的影响.结合亚特兰大和白云机场实际延误数据,发现所建模型能够恰当地表述基本拥挤过程,但各类因子需根据运行实际调整而无法形成固定值,且对较复杂的拥挤过程需要引入新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传播机理 传染病模型 空中交通拥挤 延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端区空中交通流参数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洪海 许炎 +1 位作者 张哲铭 杨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4,共7页
研究机场终端区空中交通流参数的时空特性及演变规律,可为缓解终端区交通拥挤,优化管控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数理推导和仿真演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元胞传输模型建立了终端区进场交通系统模型,阐明空中交通流的速度、密度和流量... 研究机场终端区空中交通流参数的时空特性及演变规律,可为缓解终端区交通拥挤,优化管控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数理推导和仿真演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元胞传输模型建立了终端区进场交通系统模型,阐明空中交通流的速度、密度和流量三项基本特性参数相互关系及影响要素;然后运用Netlogo仿真系统对增量后的进场交通流的宏观涌现行为进行模拟,推演空中交通流基本参数的变化趋势,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采用基于空管实测数据拟合的交通流参数关系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交通流参数模型符合实际且对终端区交通态势的判断具有应用价值,终端区空中交通流基本参数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并随飞行程序、管制间隔、管制策略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终端区系统 交通流特性 元胞传输模型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器排放清单计算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杰 赵志奇 +1 位作者 王凯 刘新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3-191,共9页
航空器排放清单的计算是评价航空器对环境影响,国家制定航空减排政策的基础和依据,对环境管理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ICAO、美国、欧洲及其他的航空器排放清单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CAO方法已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可根据... 航空器排放清单的计算是评价航空器对环境影响,国家制定航空减排政策的基础和依据,对环境管理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ICAO、美国、欧洲及其他的航空器排放清单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CAO方法已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可根据数据或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美国EPA方法可以建立混合层高度与航空器排放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气象条件与排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欧洲EMEP方法考虑排放与燃料消耗、航程的关系,可从燃料消耗与排放角度为航空公司的运输规划提供指导。其他各种方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研究平台。可以借鉴先进经验,构建中国系统化、层次化的航空器排放清单计算方法系统。同时需要加强标准化、本地化数据库和实测工作的开展,提高计算方法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器 大气污染 排放清单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国际机场航空器排放清单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杰 赵志奇 +3 位作者 刘新罡 周晓宁 王凯 张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69-4475,共7页
基于微脉冲激光雷达提取的混合层高度与首都机场的实际运行数据,采用美国EPA方法,更准确的估算了2016年首都国际机场航空器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在航空器起飞着陆(LTO)循环排放的各种污染物中,NO_x和CO排放量最多,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3.3%和... 基于微脉冲激光雷达提取的混合层高度与首都机场的实际运行数据,采用美国EPA方法,更准确的估算了2016年首都国际机场航空器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在航空器起飞着陆(LTO)循环排放的各种污染物中,NO_x和CO排放量最多,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3.3%和38.5%.滑行阶段和爬升阶段的排放总量较多,占排放总量的49.7%和25.7%.滑行阶段是航空器排放CO、SO_x、HC和PM的主要阶段.在滑行阶段的主要排放物是CO和NO_x,分别占滑行阶段排放总量的71.7%和17.2%.混合层高度变化对航空器排放的NO_x与CO影响最大,对SO_x、HC与PM影响较小.在所有的起降航班机型中,A320对排放影响最小,B77W影响最大.航空器场面滑行时间是影响污染物排放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优化航空器滑行效率,减少滑行时间,对减少机场排放量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国际机场 航空器排放 大气污染 排放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排放的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周晓宁 王凯 +1 位作者 赵志奇 李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62-367,共6页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研究,对航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场面运行规则,航空器排放、近机位利用率等多目标,建立一种使航空器排放量最小,近机位利用率最大的机场停机位分配...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研究,对航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场面运行规则,航空器排放、近机位利用率等多目标,建立一种使航空器排放量最小,近机位利用率最大的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模型,并通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某日航班数据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由于近机位利用率的提升,航空器的HC、NO x、CO、SO x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量分别减少12.33%、7.81%、12.66%、11.06%和11.17%;地面保障设备(ground support equipment,GSE)的HC、NO x、CO、PM排放量分别减少9.59%、4.63%、14.34%、13.64%;远机位旅客平均花费时间减少42.31%。可见提出的优化模型增加了近机位利用率,减少了机场航空排放,减少了远机位旅客平均花费时间,验证了模型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航空排放 停机位分配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航路扇区概率性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田文 张颖 +1 位作者 代晓旭 胡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6-201,共6页
空中交通拥堵逐渐从终端区向高空航路网络蔓延,准确预测航路扇区交通需求概率性变化成为科学实施拥堵管理的重要前提,而国外已有方法较难适用我国空管实际数据条件.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基于空管现有航空器过点时间数据,设计了基于预测误... 空中交通拥堵逐渐从终端区向高空航路网络蔓延,准确预测航路扇区交通需求概率性变化成为科学实施拥堵管理的重要前提,而国外已有方法较难适用我国空管实际数据条件.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基于空管现有航空器过点时间数据,设计了基于预测误差分布特性的统计方法,提出了航路扇区概率性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结合中南地区典型运行数据,提取并验证了各扇区过点时间的预测误差分布规律,获得了各扇区交通需求值及其概率分布,发现所得概率性交通需求预测结果较之传统确定性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更准确,适合为我国高空航路拥堵管理研究提供需求预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交通需求预测 统计预测误差 航路扇区 概率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机场空中交通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尹嘉男 胡雨昕 +2 位作者 马园园 谢华 胡明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46-355,共10页
为准确把握高密度机场空中交通运行规律,有效支撑航空运输建模、仿真、分析与实验等工作,亟需对其交通运行涉及的诸多特性进行科学分析。采用总量分析、概率统计、假设检验、包络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理论方法,对高密度机场的交... 为准确把握高密度机场空中交通运行规律,有效支撑航空运输建模、仿真、分析与实验等工作,亟需对其交通运行涉及的诸多特性进行科学分析。采用总量分析、概率统计、假设检验、包络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理论方法,对高密度机场的交通计数分布特性、交通运行时间特性、进离场互适应特性、交通运行相关性、场面交通拥堵特性等进行了系统和全面地分析。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实例研究表明,单位时间内跑道/停机位的进场流和离场流计数服从泊松分布,滑行延误时间和无阻碍滑行时间分别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和正态分布,进离场交通流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作用关系,场面滑行时间与离场累计流量、进场累计流量、起飞队列长度、降落队列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机场场面拥堵等级及各关键指标临界值进行了分类识别与计算分析。所提方法对任意机场系统均具有普适性,可为机场运行管理和空中交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建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高密度 交通 特性 规律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N的机场航班短期延误风险预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继新 杨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8,共7页
针对当前民航延误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的现状,将航班发生短期延误的时长及其发生概率视为一种风险问题,考虑恶劣天气影响,将航班随外部运行环境的随动性变化与挖掘航班历史数据结合,对该风险进行评估预测。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众多因素进行... 针对当前民航延误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的现状,将航班发生短期延误的时长及其发生概率视为一种风险问题,考虑恶劣天气影响,将航班随外部运行环境的随动性变化与挖掘航班历史数据结合,对该风险进行评估预测。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众多因素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延误的关键影响因素,作为分类预测算法的样本属性。采用KNN算法建模,结合历史航班运行数据和天气数据,对机场短期内离港的单航班起飞延误状况及风险值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在变量间存在信息重叠的情况下较为准确地找出关键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KNN算法对航班延误风险进行预测,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航班延误 风险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 K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管制扇区复杂性指标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襄宁 胡明华 李孝荣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8-914,共7页
运用协方差矩阵和系统聚类法对区域管制扇区复杂性指标间关系进行研究。基于对区域管制扇区结构和流量分布特征的分析,构建7个复杂性指标。以国内37个区域管制扇区数据为样本,结合可视化协方差矩阵阐明复杂性指标相关性。研究表明,区域... 运用协方差矩阵和系统聚类法对区域管制扇区复杂性指标间关系进行研究。基于对区域管制扇区结构和流量分布特征的分析,构建7个复杂性指标。以国内37个区域管制扇区数据为样本,结合可视化协方差矩阵阐明复杂性指标相关性。研究表明,区域各扇区面积相差悬殊(变异系数194.75%),但流量在不同路径的分布均匀程度比较一致(变异系数9.02%);扇区范围越大,往往流量在各路径上的分布越均匀(相关系数0.54~0.59),但扇区流量反而越低(相关系数-0.06^-0.13);以并类距离0.70为界,扇区复杂性指标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且静态指标共性强于动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扇区特征 系统聚类法 扇区复杂性指标 聚类树 协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专家与新手眼动行为的统计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艳军 刘银鑫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4-620,共7页
数据科学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心理学、管理学等各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变。通过对实证数据的深入研究,能够发现传统方法不能发现的规律。该文以管制员眼动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face LAB眼动仪采集不同级别管制员的眼动行为数据,综合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科学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心理学、管理学等各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变。通过对实证数据的深入研究,能够发现传统方法不能发现的规律。该文以管制员眼动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face LAB眼动仪采集不同级别管制员的眼动行为数据,综合统计分析方法和MF-DFA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不同级别管制员在信息获取行为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专家比新手具有更长的平均注视持续时间、更少的注视点、更少的平均扫视持续时间和更小的扫视幅度;2)管制员的注视持续时间、扫视持续时间和扫视幅度的时间序列有多重分形特征,多重分形奇异谱图表明新手的波动强度大于专家。研究结果说明管制员的信息获取行为具有差异性,管制经验对管制员行为特征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复杂系统 数据分析 眼动行为 人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站楼离港资源配置优化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继新 杨宋瑞雪 +1 位作者 江灏 王志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12-1822,共11页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资源负荷过载导致的航站楼拥堵问题愈发严重,不合理的资源分配策略会对整个民航系统的经济、安全、服务等方面都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准确及时地对关键资源进行配置优化成为近年来民航交通运输领域的...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资源负荷过载导致的航站楼拥堵问题愈发严重,不合理的资源分配策略会对整个民航系统的经济、安全、服务等方面都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准确及时地对关键资源进行配置优化成为近年来民航交通运输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基于资源调度与协同决策的航站楼优化概念的研究现状;其次,分别针对值机、安检、登机口3个主要服务资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配置优化策略,分别为:基于静态配置模型和动态配置模型的值机资源配置方法,考虑旅客移动特点和手续办理流程的安检优化方法,基于数学规划方法(多目标优化模型与图论-网络流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登机口分配方法;最后,提出了航站楼服务资源配置优化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规划与评估 航站楼资源配置 协同决策 优化模型 航站楼离港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数据的管制员通信行为特征分析
15
作者 丛玮 胡明华 王艳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7-622,共6页
管制员的语音通信行为对空中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借鉴人类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北京、上海、重庆和贵阳4个地区繁忙扇区的管制员语音通信数据,通过研究其时间分布特征挖掘了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动力学行为。首先使用去... 管制员的语音通信行为对空中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借鉴人类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北京、上海、重庆和贵阳4个地区繁忙扇区的管制员语音通信数据,通过研究其时间分布特征挖掘了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动力学行为。首先使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发现管制员通信间隔时间的长程相关性;然后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近似判别所有通信间隔时间较符合逆高斯分布,而通信时间间隔大于11 s的数据更符合幂律分布特征,且幂指数α≈1.8。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在面临压力时执行任务的动力学行为与其他日常行为相似,行为发生的间隔分布具有重尾特征,个体的分布具有差异性;管制扇区的类型,即区域管制扇区和进近管制扇区对管制员行为特征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 通信行为 重尾分布 人类动力学 长程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延误预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春政 胡明华 +1 位作者 杨磊 赵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3-874,共12页
空中交通系统作为典型复杂系统,其非线性聚合的动力学特征给延误预测带来挑战,使空中交通延误预测问题保持了开放性。近二十年来,针对此问题,利用传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复杂系统建模仿真、排队理论等,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首先系统... 空中交通系统作为典型复杂系统,其非线性聚合的动力学特征给延误预测带来挑战,使空中交通延误预测问题保持了开放性。近二十年来,针对此问题,利用传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复杂系统建模仿真、排队理论等,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首先系统性阐述了空中交通延误产生与传播的原因,并根据预测数值类型、预测对象以及预测时间尺度对现有研究中的延误预测类型进行分类;然后纵贯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空中交通延误预测方法进行分类,详细回顾了代表性方法的实现过程,并进行综合性对比。最后根据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 延误预测 机器学习 建模仿真 排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的停机位预分配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禹汐 刘继新 田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航班密度不断增加,大型机场的近机位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降低了航班保障效率。为了探索大型枢纽机场停机位预分配问题综合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航空公司、机场和旅客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多目标停机位分配优化模型,...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航班密度不断增加,大型机场的近机位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降低了航班保障效率。为了探索大型枢纽机场停机位预分配问题综合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航空公司、机场和旅客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多目标停机位分配优化模型,并设计了改进的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Ⅱ,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一组Pareto前沿解。。在交叉和变异操作阶段,对种群个体以指数形式自适应地调整交叉率和变异率,以此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优良解的多样性。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改进算法相较于人工分配和传统NSGA-Ⅱ算法对停机位指派的优化结果更为突出,尤其在靠桥率和被使用的停机位数量方面;同时利用性能评价指标对比两种算法,发现改进型NSGA-Ⅱ算法更适合停机位预分配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机位预分配 多目标优化 改进型NSGA-Ⅱ Pareto前沿解 性能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度量学习的机场交通态势弱监督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婧涵 胡明华 +1 位作者 张魏宁 尹嘉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72-1778,共7页
为准确感知机场场面运行环境,提出基于度量学习的交通态势弱监督评估方法。根据机场场面航空器的时空分布类型,从交通流量、起降队列、资源需求等视角构建交通态势指标体系;借鉴度量学习范式,利用预先定义的相似集和不相似集自动学习态... 为准确感知机场场面运行环境,提出基于度量学习的交通态势弱监督评估方法。根据机场场面航空器的时空分布类型,从交通流量、起降队列、资源需求等视角构建交通态势指标体系;借鉴度量学习范式,利用预先定义的相似集和不相似集自动学习态势样本之间的距离度量;在此基础上,采用K均值算法实现弱监督条件下交通态势的等级划分。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实际运行数据为例,分析并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起始时刻离场瞬时流量、离场累计流量、离场跑道队列长度及进场累计流量的距离系数大于0.5,对场面态势影响较大;与基于欧式距离的K均值算法相比,度量学习将最优轮廓系数提升了33.3%,得到符合预期语义的聚类结果;此外,机场的平均滑行时间越长、跑道配置越复杂,其场面交通态势等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机场拥堵 态势评估 度量学习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状态的离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江灏 刘继新 董欣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48-2060,共13页
为适应协同决策(CDM)需要,考虑空管、航司和机场三方的诉求,对拥挤和非拥挤场景下的离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离场航班运行特性,利用离场航班的计划撤轮档时间(SOBT)和预计撤轮档时间(EOBT)数据设计了一种离场... 为适应协同决策(CDM)需要,考虑空管、航司和机场三方的诉求,对拥挤和非拥挤场景下的离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离场航班运行特性,利用离场航班的计划撤轮档时间(SOBT)和预计撤轮档时间(EOBT)数据设计了一种离场航班动态排序方法;针对各方构建了离场航班排序的多个优化目标,且为保证排序公平性,提出了航空公司延误公平性评价指标,将非受控离场航班优先级分为3类,对各类非受控离场航班设置其可接受的最大延误时间和最大位置偏移量,创建了基于交通状态的离场航班协同排序模型;采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寻求离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较先到先服务(FCFS)方法,所提方法在2种场景下各排序时段均增加多种排序方案,离场航班总延误均减少50%以上,且在非拥挤场景下提高了航空公司延误公平性。所提方法可对离场航班进行优化排序,显著减少航班延误,有效提升公平性,契合协同决策理念,可实现三方协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离场排序 协同决策 航空公司延误公平性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