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文丽 唐慧 +6 位作者 周彩凤 朱莹 李宁 张丽娟 王智惠 陈天智 王瑞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46-3149,共4页
目的:探讨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超微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制作改良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PostC)组。通过焦油紫染色方法观察神... 目的:探讨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超微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制作改良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PostC)组。通过焦油紫染色方法观察神经元生存密度,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病理改变。结果:焦油紫染色显示I/R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较低、电镜下病变最严重,可见神经元、微血管、星形胶质细胞、轴突的超微病理改变,并出现凋亡神经元;PostC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明显高于I/R组(P<0.05),电镜下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轴突的超微病理改变显著减轻,未见明显凋亡神经元。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较高,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结论: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促进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生存,抑制全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样改变,大鼠CA1区超微病理变化明显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 大鼠海马CA1区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预处理对H_2O_2诱导大鼠心肌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肖童 钟烨 +5 位作者 孙雅涵 韩学超 徐森 何玛莉 徐菁蔓 田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94-1501,共8页
为了探讨木犀草素能否通过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细胞信号通路发挥抗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本实验分别用1、50、100、150μmol/L的木犀草素预处理大鼠心肌来源的H9c2细胞,再使用650μmol/L的H... 为了探讨木犀草素能否通过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细胞信号通路发挥抗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本实验分别用1、50、100、150μmol/L的木犀草素预处理大鼠心肌来源的H9c2细胞,再使用650μmol/L的H_2O_2制作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利用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然后用最适浓度的木犀草素预处理H9c2细胞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P-ERK1/2、P-Akt、P-GSK-3β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最后我们发现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预处理均能提高细胞存活率,其中在100μmol/L时达到最佳效应。与H_2O_2组相比,100μmol/L的木犀草素预处理可以使TMRE(四甲基罗丹明乙酯)强度降低程度明显减轻,对抗H_2O_2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同时木犀草素预处理可以降低细胞色素C表达,使P-GSK-3β、P-Akt、P-ERK1/2表达升高,渥曼青霉素(PI3K抑制剂)和PD98059(ERK1/2抑制剂)可以阻断这种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木犀草素预处理可以减轻H_2O_2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RISK信号通路增加P-GSK-3β表达,抑制m PTP开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氧化应激损伤 RIS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级纳米二氧化硅对小鼠器官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嘉褀 候晓敏 +2 位作者 彭子荷 刘和亮 郝小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92-296,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小鼠连续性口服食品级纳米二氧化硅(Nano silicon dioxide,Nano-SiO_2)12周后血清及肝、肾、睾丸组织中硅元素的含量,并对小鼠肝肾等器官进行观察,初步评价纳米二氧化硅对机体的安全性。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测定小鼠连续性口服食品级纳米二氧化硅(Nano silicon dioxide,Nano-SiO_2)12周后血清及肝、肾、睾丸组织中硅元素的含量,并对小鼠肝肾等器官进行观察,初步评价纳米二氧化硅对机体的安全性。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05%BSA)、纳米SiO_2低剂量组(100 mg/kg/day)、中剂量组(500 mg/kg/day)、高剂量组(1000 mg/kg/day)和微米SiO_2组(1000 mg/kg/day),各组按上述剂量分别连续灌胃二氧化硅84 d后全部处死,利用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的肝脏、肾脏、睾丸等组织病理学变化;ICP-OES检测血清及肝、肾、睾丸组织中硅元素的含量;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尿素氮(BUN)的含量。结果:病理学观察在纳米低、中、高剂量组均发现肝脏、肾脏和睾丸组织有形态上的异常改变,以高剂量组更严重;纳米组血清中ALT、AST和BUN的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或p<0.05);同时在血清及肝、肾、睾丸组织中纳米组的硅离子含量增高并呈现剂量依赖性;上述指标中同等剂量纳米组和微米组相比,纳米组含量高且病理变化更明显。结论:较长时间口服摄入食品级纳米二氧化硅可能在机体的肝脏、肾脏、睾丸等脏器内蓄积,造成一定程度的肝脏、肾脏等的病理学损害并影响其功能。长期多量食入纳米二氧化硅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纳米二氧化硅 ICP-OES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天麻素抗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韩学超 徐菁蔓 +7 位作者 徐森 孙雅涵 何玛莉 李晓东 李心雨 皮佳仪 于睿 田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06-1311,共6页
目的探讨H9c2心肌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时,线粒体膜上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天麻素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分为6组:正常组,过氧化氢组,天麻素+过氧化氢组,天麻素组,环孢菌素A组,环孢菌素A+天麻素+... 目的探讨H9c2心肌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时,线粒体膜上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天麻素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分为6组:正常组,过氧化氢组,天麻素+过氧化氢组,天麻素组,环孢菌素A组,环孢菌素A+天麻素+过氧化氢组。通过加入环孢菌素A(mPTP开放剂)观察天麻素的保护作用是否被抑制。用MTT法初步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早期凋亡率,大鼠三磷酸腺苷(ATP)试剂盒检测ATP的含量,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Jc-1标记的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细胞色素C(Cyt C)含量,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酶活性。结果环孢菌素A+天麻素+过氧化氢组线粒体的相对膜电位低于天麻素+过氧化氢组(1.98±0.18 vs 3.08±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环孢菌素A可以阻断氧化应激时天麻素降低细胞内活性氧和相关凋亡因子的含量、抑制相关因子活性的作用(P<0.05),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天麻素的抗凋亡作用(5.77±0.75)%vs(1.97±0.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天麻素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时mPTP的开放,最终通过减少凋亡来发挥一定的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损伤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天麻素 环孢菌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