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法治保障
1
作者 屈茂辉 郑剑锋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F0002,共12页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从理论逻辑而言,法治能够促进科技体制改革所需制度的形成和稳固,促使改革行为更具规范性和说服力;能够最大限度凝聚科技体制改革共识、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从理论逻辑而言,法治能够促进科技体制改革所需制度的形成和稳固,促使改革行为更具规范性和说服力;能够最大限度凝聚科技体制改革共识、纾解改革阻力,增强改革活动的通畅度;能够在“持法达变”的理念指引下动态化回应科技体制改革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助推科技体制改革活动走深走实,凸显改革的实效性。当前,科技体制改革领域面临法律供给不足、改革成果的法治化确立迟滞、涉外科技法治建设有待强化等多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作为应对,需要协同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法治供给,提升法治手段及方式的时效性;及时通过法治方式稳固改革成果和经验,最大限度扩展改革成效,为未来的改革活动提供参照和指引;协同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强化涉外科技法治建设,为捍卫我国科技自主权提供有效的法治路径。总之,透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法治的良性互动,科技体制改革可以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改革目标任务的实现将更具可期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法治保障 改革与法治 科技与法治 涉外科技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养老服务的独特价值、主要方式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7
2
作者 青连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3,共7页
社区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大类功能。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和短期入住服务、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设施提供的养老服务和兴建养老社区四种。总体而言... 社区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大类功能。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和短期入住服务、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设施提供的养老服务和兴建养老社区四种。总体而言,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如服务人员的数量有限且专业素质不能适应养老服务需求等。促进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持续稳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投入不足、机构和设施不足、人员不足以及体制机构不顺、资源利用分散且效率低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 日间照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多元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他者认同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大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37,159+1,共5页
人类文化的多元性特点正在以各种诡异的方式进行表达。文化多元性的所谓实存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主要立基于表述者的自我意识,而作为异文化的他者的在场则时常被忽略。因此,重新审视文化多元性的表述方式,增进"自我"与"他... 人类文化的多元性特点正在以各种诡异的方式进行表达。文化多元性的所谓实存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主要立基于表述者的自我意识,而作为异文化的他者的在场则时常被忽略。因此,重新审视文化多元性的表述方式,增进"自我"与"他者"的相互理解,在强调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正视"他者"的存在,是全球化背景下维系文化多元性存续所需要积极面对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元性 “他者”认同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象学看中国传统智慧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利天 赵天越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4,共6页
现象学的背景和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接近中国传统智慧的轮廓。现象学给予我们这样一个知识背景:直观是知识的奠基。直观必须在一个场域中进行,大的气度与格局成就大的主题化。今天,面向事情本身的本质直观,需要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相... 现象学的背景和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接近中国传统智慧的轮廓。现象学给予我们这样一个知识背景:直观是知识的奠基。直观必须在一个场域中进行,大的气度与格局成就大的主题化。今天,面向事情本身的本质直观,需要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相应的心性修炼和修养。而经过现象学阐释的中国传统哲学则更加具备知识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中国传统智慧 修养论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子今简介
5
作者 王子今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中国经济形势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志刚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7,F0002,共14页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蓝图,提出通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建设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的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蓝图,提出通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建设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的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就国内环境而言,新旧动能转变尚待时日,新时代发展新兴生产力需要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就国际环境而言,最不确定的因素来自美国,最深层的原因是中国的发展强大可能触及其世界霸权主义的核心利益。研究认为,中国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底气;美国的战略焦虑致使其调整对华战略——从战略接触变为战略竞争对手,这一战略变化预示着美国对中国发展的干扰和遏制,不仅不会停止而且还有可能扩展和加深,这一态势可能会一直延续到中国经济总量大大超过美国而告一段落。由此判断,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是迟早的,能否达成协议没有本质区别。但是,若能最终达成协议,从短期来说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发展会相对平稳,否则在新旧动能还未完成转变之际会加大中国经济的波动,但仍会保持在6%左右;从长期看,若能达成协议,中国经济将会获得一段相对较好的发展时间,用时间换空间,实现新旧动能较快转变,否则中美间的贸易摩擦有更大的可能性扩展到其他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经济形势 面临的问题 发展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体制与治理发展专题研究
7
作者 许耀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共1页
[主持人语]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为新时代开启了一个宏大的学术话题。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国家制度为国家治理提供支撑、规范走向,国家治理为国家制度发挥效能、体现优势,二者紧密结合、... [主持人语]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为新时代开启了一个宏大的学术话题。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国家制度为国家治理提供支撑、规范走向,国家治理为国家制度发挥效能、体现优势,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在当下公共行政研究领域,致思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首先需参透悟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总题目和新理念,提炼集成深化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基本框架和范式理论,然后循此路径,推及延展到政府治理的各个部分,全方位、全过程地垂注其间的关键环节和要素特点。基于此,我们组织、选取了三篇文章尝试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综论》一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作为一个新制度体系进行了深度解读,明确指出这一新制度体系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和完善 公共行政研究 范式理论 学术话题 发挥效能 专题研究 深度解读 基本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