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践行数字化审计 奋力谱写管网审计新篇章——记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张媛
1
作者 《中国内部审计》 2024年第9期77-78,共2页
张媛,在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监督部从事数字化审计工作,作为国家管网集团审计数字化建设和大数据审计工作的“设计者”和“开拓者”,短短3年时间,为推动管网审计工作从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跨越,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 张媛,在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监督部从事数字化审计工作,作为国家管网集团审计数字化建设和大数据审计工作的“设计者”和“开拓者”,短短3年时间,为推动管网审计工作从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跨越,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数字化审计转型之路。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第一代”管网人,张媛紧跟集团公司党组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勇于担当、守土尽责,主动扛起管网审计数字化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审计 数字化转型 天然气管网 大数据审计 能源安全 转型之路 信息化 积极践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约束和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结合的天然气管网仿真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凤 郭祎 +7 位作者 张岩 马秀云 刘斌 焦健丰 殷雄 徐海龙 宫敬 温凯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4,共11页
随着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成环成网,需要利用仿真技术模拟各种工况下的管网运行状态,以提升管网的供气能力,进而降低管网运行成本。现有的智能化仿真方法过于依赖数据驱动,忽略了天然气流动机理,导致精度与稳定性较差且结果不可解释。为此... 随着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成环成网,需要利用仿真技术模拟各种工况下的管网运行状态,以提升管网的供气能力,进而降低管网运行成本。现有的智能化仿真方法过于依赖数据驱动,忽略了天然气流动机理,导致精度与稳定性较差且结果不可解释。为此,从机理角度分析了天然气流动基本控制方程与管网拓扑结构,将机理信息耦合至深度学习的损失函数指导结构设计与训练,形成了天然气管网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仿真模型;然后描述了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设计边界条件嵌入训练硬约束模式,建立了硬约束和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结合BHC-PINN(Boundary Hard-Constraint Physics-Informed NeuralNetwork)的模型,实现了天然气管网全时空状态的仿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 PINN模型将管道与拓扑结构的机理信息耦合进损失函数以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并借助管网进出口冗余数据提高了准确性,实现了对管网压力流量的准确监测;(2)建立的边界硬约束模式,使神经网络的输出强制满足边界条件,得到的流量和压力仿真误差分别从2.1%和0.32%下降低至1.5%和0.082%,训练的效率和速度分别提高了48.5%和55.9%;(3) BHC-PINN能实现管网任意位置气体流动状态的观测,对于中间阀室压力的仿真最大误差为0.2%。结论认为,该新方法能准确仿真天然气管网内流动状态,增强了数据驱动模型的可解释性,并为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提供了数据加机理混合驱动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水力瞬态仿真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硬约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协同运行优化策略
3
作者 卓海森 赵思睿 +4 位作者 孙博 侯浩远 董龙伟 崔婧 左丽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2,共8页
随着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各资源和市场纳入管网系统统一调度运营。基于LNG资源入网后存在站场和已有管道间压力匹配以及多资源间的气量协调问题,针对冬季保供期某LNG资源聚集区域,借助TGNET软件建立LNG接收站与天然气... 随着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各资源和市场纳入管网系统统一调度运营。基于LNG资源入网后存在站场和已有管道间压力匹配以及多资源间的气量协调问题,针对冬季保供期某LNG资源聚集区域,借助TGNET软件建立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协同运行仿真模型,研究不同边界条件下管网系统多资源调度供气方案,并重点针对可控的LNG资源,从管输费、能耗费以及总利润等角度开展了不同接收站间气量匹配方案的经济性比选。结合经济比选及方案模拟结果,提出了LNG资源入网供气能力提升的优化手段。研究结果表明:外输管道较长、管径小、沿线分输量小是制约LNG接收站气化能力释放的关键因素,通过增设压气站和增设复线2个优化手段可充分释放接收站气化能力,以此提升管网整体运行压力和输送能力。研究成果对冬供期天然气管网多资源以及各接收站间的调度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形成的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的协同运行优化机制可为下游用户提供充足的供气保障,实现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一体化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互联互通 天然气管网 协同运行优化 压气站 阶梯气量 冬季保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并联天然气管网系统运行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恩斌 彭勇 +1 位作者 杨毅 李长俊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某大型长距离并行管道系统结构复杂,其压气机站合建在一起,且进站口和出站口设置有联通管线和截断阀门,由于两条管线内流量能够自由分配,使得沿线不同站场可能出现双线联合运行、双线独立运行、单线压力越站、双线压力越站等多种复杂工... 某大型长距离并行管道系统结构复杂,其压气机站合建在一起,且进站口和出站口设置有联通管线和截断阀门,由于两条管线内流量能够自由分配,使得沿线不同站场可能出现双线联合运行、双线独立运行、单线压力越站、双线压力越站等多种复杂工况。为了减少大型并联管道系统能耗,构建了并联管道的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以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考虑了压缩机自耗气、站场流量分配以及压力分配等多种约束,能够确定不同站场的运行方式,计算不同管线间的最佳流量分配。由于模型决策变量较多,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PSO)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通过实践该算法获取的优化方案最好。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管道系统可降低能耗25.31%,对现场操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并联管网 粒子群算法(PPSO)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天然气管网气源追踪方法
5
作者 叶恒 李光越 +2 位作者 刘家乐 梁悦童 岳远志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随着中国天然气管网规模不断攀升、管网脱离于上下游独立运行,传统的仿真计算方法供气计算慢或不收敛、管网能耗最优的目标函数不符合托运商和用户核心利益等局限性逐步凸显,导致当前天然气管网各用户的气源结构解析结果存在争议。为解... 随着中国天然气管网规模不断攀升、管网脱离于上下游独立运行,传统的仿真计算方法供气计算慢或不收敛、管网能耗最优的目标函数不符合托运商和用户核心利益等局限性逐步凸显,导致当前天然气管网各用户的气源结构解析结果存在争议。为解决上述问题,将天然气管网视为一个复杂网络,应用复杂网络理论,以托运商和用户提出的“供气方案需优先满足用气需求,其次寻求管输费最低”核心诉求作为供气计算目标函数,将供气计算问题分解为最大流、最小费用2个线性规划过程。基于供气计算结果,提出总体管输费最低、天然气经过站场充分混合、公平分配原则3大核心原则,通过公式推导,建立一套气源追踪算法。案例试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快速得到给定日指定条件下对应的最低管输费及各管段的输量配置、各个气源向各用户的供气情况;该算法逻辑清晰直观,为超大型复杂天然气管网气源追踪提供解决方案,为科学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可有效避免天然气气价“一刀切”和供需双方的相互猜疑,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天然气行业向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网 复杂网络理论 供气计算 气源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及土质条件下某长输天然气管道山岭隧道病害检测与分析
6
作者 钟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2期94-97,共4页
某长输天然气管道穿越新疆天山山脉,部分通过段采用隧道穿越方式,隧道的完好性是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由于受到地质构造运动、地下水、风化和岩体变化等力学过程的影响,给隧道安全运行带来较多风险。为此,该文对此类型隧道常... 某长输天然气管道穿越新疆天山山脉,部分通过段采用隧道穿越方式,隧道的完好性是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由于受到地质构造运动、地下水、风化和岩体变化等力学过程的影响,给隧道安全运行带来较多风险。为此,该文对此类型隧道常见的检测方法进行描述,同时重点针对典型隧道做具体案例分析,重点包括基本调查、雷达探测、强度检测和病害特征几个内容,并针对性地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输气隧道 隧道病害检测内容 检测方法 典型隧道病害特征 检测结论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长输管道施工技术研究
7
作者 刘华秋 《现代盐化工》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中,天然气管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会对整个管道工程建设的稳固性和持久性产生直接影响。在对天然气长输管道进行施工时,其中包含着较多的复杂因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循技术...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中,天然气管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会对整个管道工程建设的稳固性和持久性产生直接影响。在对天然气长输管道进行施工时,其中包含着较多的复杂因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全自动焊接技术作为天然气长输管道施工技术中的一种,具有焊接质量稳定、效率高等优点。在此对当前常用的焊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以某工程为例,对全自动焊接技术在天然气长输管道施工中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长输管道 全自动焊接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站场过滤分离区并联管路偏流分析
8
作者 孙立刚 刘少山 +5 位作者 王倩冰 郭一凡 李智 张淼 陆世平 陈毅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38-47,共10页
中俄东线某站场过滤分离区为并联管路,由于管内压力和管道布局的不同可能会出现支管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影响过滤效果和整体工作效率。为避免管路偏流,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了过滤分离区流量流向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压力... 中俄东线某站场过滤分离区为并联管路,由于管内压力和管道布局的不同可能会出现支管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影响过滤效果和整体工作效率。为避免管路偏流,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了过滤分离区流量流向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压力分布、湍流分布、沿程摩阻损失、流体惯性等因素共同影响支管流量分配;在11种并联管路布置方式中,进出口在同侧的轴向进径向出方式3总体上偏流情况最小;正常工况下,在计算范围内偏流情况随汇管直径、支管中心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支管堵塞的故障工况会使系统的偏流程度大幅度增大。通过研究得到了并联管路流量分配规律和影响流量分配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输气站场的设计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天然气管道 过滤分离区 并联管路 偏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天然气管道焊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9
作者 方亮 王淑梅 《大众标准化》 2025年第1期13-15,共3页
高压天然气管道作为能源输送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国家经济运行和公共安全。管道系统的长期运行和安全性往往受到焊接质量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在高压环境下,焊接接头的质量缺陷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文章分... 高压天然气管道作为能源输送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国家经济运行和公共安全。管道系统的长期运行和安全性往往受到焊接质量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在高压环境下,焊接接头的质量缺陷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文章分析了高压天然气管道焊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措施,旨在分析当前的焊接技术应用和质量管理实践,探讨如何提高焊接质量和管道安全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天然气管道 焊接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管网运行关键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10
10
作者 梁永图 邱睿 +3 位作者 涂仁福 杜渐 廖绮 邵奇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2期213-223,共11页
管道是连接油气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纽带,是现代能源体系和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油气体制深化改革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油气管道正朝着大型化、网络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大规模复杂管网的运行管理带来了新... 管道是连接油气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纽带,是现代能源体系和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油气体制深化改革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油气管道正朝着大型化、网络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大规模复杂管网的运行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我国油气管网发展现状,聚焦系统分析、仿真优化、运行监测和新型管道输送4个关键领域,剖析了油气管网运行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以及面临的难点,包括管网系统可靠性和韧性评估技术、管网运行仿真和调运优化技术、管道本体监测与修复技术以及氢气、甲醇、液氨、LNG管道输送技术等。针对“全国一张网”新阶段和“多能源互补”新动向,总结了数字孪生、智能调控、智能预警、多网融合等前瞻性技术攻关方向,旨在推动我国油气管网安全、高效、绿色转型。最后,提出展望:现阶段,需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加快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网运营模式,发挥油气管网在“全国一张网”发展新阶段下的能源大动脉作用;未来,需要稳步推进多元介质的管网灵活输送,挖掘油气管网在综合立体交通和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网 体制改革 低碳转型 运行管理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开放模式下的天然气管网输气能力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步亚冉 吴长春 +2 位作者 左丽丽 陈潜 刘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9-137,共9页
输气能力分配规则是天然气管网公平开放制度的重要内容,而管网输气能力计算是规则实施的基础。如何校核以及分配输气能力成为天然气管网运营的关键问题。为此,根据中国目前天然气管网应用的“点对点”交易模式,将天然气管网输气能力划... 输气能力分配规则是天然气管网公平开放制度的重要内容,而管网输气能力计算是规则实施的基础。如何校核以及分配输气能力成为天然气管网运营的关键问题。为此,根据中国目前天然气管网应用的“点对点”交易模式,将天然气管网输气能力划分为技术输气能力和商业输气能力,并用稳态优化模型对其进行了计算,然后基于市场需求和3种输气能力分配规则将该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最终确定可用于输气能力交易的商业输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相比于用最大总输气量描述管网的输气能力,技术输气能力的帕累托解集能够描述不同流量分布下管网能达到的最大输气量;②输气能力分配规则影响管网准入的公平性,监管部门应对规则进行明确或限制;③商业输气能力分配的合理性取决于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精度。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提出的天然气管网输气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能够直接用于输气能力分配并帮助管网公司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管网运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网 公平开放 第三方准入 技术输气能力 商业输气能力 “点对点”模式 运行优化 稳态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数据驱动技术在大型复杂天然气管网运行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唐善华 杨金辉 +5 位作者 徐春野 杨毅 周晓莹 郭永华 刁洪涛 张子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141,共7页
大型复杂天然气管网运行数据分析是一类典型的工业大数据驱动技术的应用场景。工业大数据实时性高、数据量大、价值密度低、数据源异构性强,通用的纯数据驱动技术手段无法解决天然气管网运行业务中的特定问题。为了给大型复杂天然气管... 大型复杂天然气管网运行数据分析是一类典型的工业大数据驱动技术的应用场景。工业大数据实时性高、数据量大、价值密度低、数据源异构性强,通用的纯数据驱动技术手段无法解决天然气管网运行业务中的特定问题。为了给大型复杂天然气管网的运行提供决策支持,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油气调控中心作为全国天然气管网的运行中枢,在大型数据应用的探索中将先进数据处理技术、深度学习算法与天然气管网运行实际深度结合,基于业务逻辑定制应用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关键设备远程控制技术,在天然气管网运行业务中实现了数据驱动技术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数据采集层,通过前置性数据治理算法实现了多源时序数据结构化采集,建立起字段对称的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自动化数据采集、高效的数据管理;②在数据分析层,根据深刻的业务逻辑个性化应用机器学习算法,紧密结合运行需求开发出一套可实现短周期消费量预测、实时进出平衡分析、运行方案推荐的智能分析工具;③在数据服务应用层,基于Echarts开源可视化图表库,对多层次维度管网运行数据实现交互式的可视化展示,打造数据应用平台提取关键信息,为运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数字化转型 工业数据 天然气管网 调控运行 机器学习 数据可视化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下游公司价值链提升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振宇 周颖 +4 位作者 朱莎莎 李金潮 林聿明 陈泓君 张轶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5期52-59,共8页
随着2019年12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挂牌成立及2020年3月新版《中央定价目录》颁布,天然气产业链“X+1+X”局面初步形成,门站价格制度取消也成为发展趋势。在此大背景下,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公司(主... 随着2019年12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挂牌成立及2020年3月新版《中央定价目录》颁布,天然气产业链“X+1+X”局面初步形成,门站价格制度取消也成为发展趋势。在此大背景下,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公司(主要指“销售公司”)天然气价值链提升面临以下问题:①进口气价格居高不下;②管输、调峰等环节改革方案还需进一步深化和明确;③门站价格取消前后价值链提升都存在困难;④各省市高低端市场价值链发展都存在明显“瓶颈”;⑤冬季供暖季期间气源、管输、储气能力都相对有限等。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天然气下游公司采取以下措施:①积极研判市场形势,全面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②加强对进口气合同研究,争取通过进口长贸合同复议、灵活签订新的进口贸易合同、顺价销售等方式降低天然气进口价格;③提前落实资源、储气等问题,避免出现产业链明显短板;④对接长输管道和“最后一公里”建设进度,不断优化管输路径;⑤细化各省市的市场类型,弥补短板促进天然气市场高质量发展;⑥深入研究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改革方案,逐步引导全社会科学合理用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价值链 产业链 门站价 天然气改革 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网智能调控的潜在应用场景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振宇 王浩潼 +4 位作者 林聿明 叶恒 张轶 刘钊 孙晓波 《油气与新能源》 2022年第6期65-70,共6页
随着天然气管网系统进入快速发展期,管网的技术特征和功能形态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现代天然气管网调控系统的智能化建设面临离线数据多、重复性工作多、交互性较差等现状。为此,结合国内外油气管道行业及国内电网调度领域的智能化建设发... 随着天然气管网系统进入快速发展期,管网的技术特征和功能形态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现代天然气管网调控系统的智能化建设面临离线数据多、重复性工作多、交互性较差等现状。为此,结合国内外油气管道行业及国内电网调度领域的智能化建设发展现状,从智能调度的建设框架和潜在需求出发,提出了管网调控中报警信号监视、调度电话呼叫、交接工作覆盖、运行风险处理等4个典型应用场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方向,罗列出各场景的功能模块和适用性算法、未来场景设想等内容,以期为油气管网智能调度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智能调控 场景分析 调控中心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掺氢对管线压缩机轴端干气密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夏永波 欧阳欣 +2 位作者 程磊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6-196,共11页
为探究天然气掺氢对管线压缩机轴端干气密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干气密封动力学特性的三自由度多频扰动非定常计算流体力学摄动数值预测方法,通过实验和数值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采用该方法研究了10种扰动频率、4种掺氢比和3种... 为探究天然气掺氢对管线压缩机轴端干气密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干气密封动力学特性的三自由度多频扰动非定常计算流体力学摄动数值预测方法,通过实验和数值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采用该方法研究了10种扰动频率、4种掺氢比和3种进口压力对干气密封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准确预测干气密封受轴向和角向多频率扰动时的动力学特性系数;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大,气膜轴向阻尼和角向直接阻尼呈抛物线趋势减小,表明气膜在高频扰动下易失稳;随着掺氢比的增加,气膜轴向刚度和角向直接刚度分别减小了7.81%~12.19%、6.66%~14.05%,轴向阻尼和角向直接阻尼变化较小(<5%),表明天然气掺氢降低了气膜抵抗外界轴向和角向扰动的能力,但对气膜恢复平衡稳定的能力影响较小;增加进口压力会提高各动力学特性系数,有利于干气密封形成稳定气膜。研究可为掺氢条件下天然气管线压缩机轴端干气密封的可靠设计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天然气掺氢 多频扰动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丘里管的湿天然气在线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施昊彤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6期76-81,共6页
为实现湿天然气的在线不分离计量,取代现有分离器的单独计量方式,在梳理湿天然气计量模型的基础上,通过CFD技术模拟单一气相、单一液相和等量气液两相流经文丘里管压差流量计时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考察不同气相流量和液相流量下的静... 为实现湿天然气的在线不分离计量,取代现有分离器的单独计量方式,在梳理湿天然气计量模型的基础上,通过CFD技术模拟单一气相、单一液相和等量气液两相流经文丘里管压差流量计时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考察不同气相流量和液相流量下的静压参数,以此计算虚高系数,并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虚高系数与气相流量、液相流量和管道内压的关系,最后通过湿气流量计现场对比测试撬完成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单一液相的轴向压降较小,气液两相在收缩段和喉道处的压降最大,单一气相流量计的计量结果存在虚高现象;气相和液相流量越大,虚高现象越明显,虚高流量值与实际值的差异越大;在线湿气流量计的气相计量误差范围为-0.8%~6.3%,液相计量误差范围为-22.1%~-0.3%,准确度基本满足现场计量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天然气在线计量 虚高系数 CFD 文丘里管 气相流量 液相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穿越长江生态敏感区影响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帅 吴磊 +1 位作者 黄玮 张三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21,140,共6页
为全面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实现经济建设与长江大保护“相融共生”,以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隧道盾构穿越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分析天然气管道隧道盾构施工与工程运行对自然保护区生境及其主要保护对象... 为全面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实现经济建设与长江大保护“相融共生”,以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隧道盾构穿越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分析天然气管道隧道盾构施工与工程运行对自然保护区生境及其主要保护对象所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污染防治减缓措施、环境管理措施、保护区补偿措施、生态监测措施、科研管理措施等,以确保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影响可控。研究成果可为穿越长江生态敏感区的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区 天然气管道 环境影响 生态补偿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开盲板电测应力实验及有限元分析
18
作者 朱小丹 刘诗琳 +3 位作者 黄琼 赵欣阳 李刚 魏泳涛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2期90-96,共7页
为了解决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接收站大型高压快开盲板国产化的技术难题,对压力环型快开盲板(PN15 MPa DN1 300 mm)开展电测应力实验,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将有限元分析结果采用应... 为了解决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接收站大型高压快开盲板国产化的技术难题,对压力环型快开盲板(PN15 MPa DN1 300 mm)开展电测应力实验,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将有限元分析结果采用应力分类法和弹—塑性分析法分别进行强度校核,并利用有限元模型对快开盲板头盖厚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压力环型快开盲板密封良好,各部件强度满足要求,优化后的头盖能满足强度要求。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大型高压快开盲板的国产化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开盲板 电测应力实验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类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天然气质量流量计的测量管选型及校核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裴全斌 韩涛 +3 位作者 青青 徐明 侯阳 陈正文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7期39-41,共3页
测量管是科里奥利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其选型和校核对于流量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主要探讨了高压天然气质量流量计的测量管选型及校核方法。确定了测量管管型,包括单管型、双管型和连续管型,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依据... 测量管是科里奥利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其选型和校核对于流量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主要探讨了高压天然气质量流量计的测量管选型及校核方法。确定了测量管管型,包括单管型、双管型和连续管型,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依据流量计的流体流量、压降等因素,进行了测量管规格的选型。分析了测量管选型过程中应考虑的其他因素,如气体的流速和典型流速范围等。研究结果为高压天然气质量流量计的测量管选型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流量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流量计 天然气 测量管 科里奥利力效应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网能量计量计价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春野 周阳 +2 位作者 李圣彦 李润泽 王小果 《油气与新能源》 2021年第2期46-49,共4页
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是公平开放天然气管网的需要。为在天然气体制改革中形成“X+1+X”天然气市场体系,构建合理完善的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评价体系,根据当前计量计价的应用现状和能量计量的理论基础,从管网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出发,通过在... 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是公平开放天然气管网的需要。为在天然气体制改革中形成“X+1+X”天然气市场体系,构建合理完善的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评价体系,根据当前计量计价的应用现状和能量计量的理论基础,从管网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出发,通过在天然气管网增设20台气相色谱分析仪,采用发热量赋值的计算方法设计,创新研究了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的可行路径。结果表明,新体系能够实现对天然气进、销、储等各环节的能量计量计价,可为国家对天然气管网的公平公正开放进行监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网 能量计量计价 气相色谱分析仪 发热量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