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9年第一季度我国车用汽油产品质量抽查的情况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洁青 徐国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24-26,共3页
1999 年第一季度,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我国车用汽油产品的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抽检20 家企业生产的车用汽油产品20 批次,其中90 号无铅车用汽油15批次、93 号无铅车用汽油5批次,按现行汽油规格,抽样合格... 1999 年第一季度,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我国车用汽油产品的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抽检20 家企业生产的车用汽油产品20 批次,其中90 号无铅车用汽油15批次、93 号无铅车用汽油5批次,按现行汽油规格,抽样合格率为100% 。虽然车用汽油产品整体质量稳定且有提高,但对某些即将控制的有害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烯烃含量高,特别是90 号汽油的烯烃含量远远高于国外;芳烃含量目前尚可,但随着汽油牌号提高,芳烃含量将明显升高;苯含量虽然普遍较低,但个别样品苯含量太高。针对汽油生产行业在产品质量、生产与流通领域将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汽油 产品质量 质量抽查 1999年 中国 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车用无铅汽油的质量状况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洁青 郑煜 +1 位作者 陈少红 李桂荣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40,共4页
对1998—2001年间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近500批次汽油产品检验数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表明我国汽油的实物质量正在不断提高,但从环保要求出发还需不断向国际水平靠拢,尤其应进一步降低烯烃含量、硫含量。
关键词 产品质量 烯烃含量 硫含量 中国 车用无铅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切割二维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中的甲缩醛含量 被引量:8
3
作者 闻环 徐玲 +3 位作者 吕焕明 胡江涌 温佛钱 李嘉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0-634,共5页
采用微板流路控制(Deans Switch)中心切割技术,建立了分析汽油中甲缩醛含量的二维气相色谱法.该方法将两根不同极性色谱柱串联,汽油试样先经非极性DB-1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初步分离,通过优化设置中心切割时间,将汽油试样中的极性含氧化... 采用微板流路控制(Deans Switch)中心切割技术,建立了分析汽油中甲缩醛含量的二维气相色谱法.该方法将两根不同极性色谱柱串联,汽油试样先经非极性DB-1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初步分离,通过优化设置中心切割时间,将汽油试样中的极性含氧化合物组分切换至强极性CP-LOWOX毛细管色谱柱进行进一步分离.以乙二醇二甲醚为内标物,可实现甲缩醛与汽油中常见的甲醇、乙醇等13种含氧化合物的完全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甲缩醛含量(w)在0.01%~ 5.00%范围内时标准工作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 9,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7.83%~ 104.11%,6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0%,甲缩醛检出限为0.003%(w).该方法准确可靠,适合测定车用汽油中的甲缩醛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气相色谱 微板流路控制中心切割技术 汽油 甲缩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锰车甩汽油见光后诱导期及辛烷值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欧育豹 徐国梁 +1 位作者 王洁青 张华芝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2-65,共4页
对加有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抗爆剂的车用汽油见光后诱导期、辛烷值的变化进行了试验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含锰车用汽油见光后锰抗爆剂抗爆作用丧失、诱导期急剧下降,汽油变浑浊并有沉淀生成;避光保存时,其性质在半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对加有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抗爆剂的车用汽油见光后诱导期、辛烷值的变化进行了试验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含锰车用汽油见光后锰抗爆剂抗爆作用丧失、诱导期急剧下降,汽油变浑浊并有沉淀生成;避光保存时,其性质在半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对金属锰基有机化合物的抗爆作用机理及见光失效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含锰车用汽油在取样、储存及检验过程中应避光操作。对于汽油见光所引起的质量变化,应当引起有关生产、销售、监督及检验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应加强对含锰汽油在储存、使用中发生的变化进行考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锰车用汽油 诱导期 辛烷值 抗爆添加剂 储存稳定性 光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炉-离子色谱联用测定车用柴油的硫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硕 段卫宇 +1 位作者 吕焕明 邱兆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建立了管式炉-离子色谱联用测定车用柴油中硫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管式炉高温燃烧、双氧水氧化将样品中的硫化物转化成硫酸根离子的形式,以离子色谱分离分析,测定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离子色谱硫检出限为0.11μg/g,... 建立了管式炉-离子色谱联用测定车用柴油中硫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管式炉高温燃烧、双氧水氧化将样品中的硫化物转化成硫酸根离子的形式,以离子色谱分离分析,测定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离子色谱硫检出限为0.11μg/g,在硫质量分数0.44~222.22μ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在95.50%~103.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29%,符合分析方法要求。该方法与现行标准方法紫外荧光法之间的差异不大,适用于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炉 离子色谱法 车用柴油 硫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直接进样ICP-OES快速测定车用汽油中微量硅(英文)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文媚 闻环 +3 位作者 吕焕明 刘慧琴 林志生 王荣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0-764,共5页
车用汽油样品用异辛烷溶剂适当比例稀释,直接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测定硅元素。考察了稀释溶剂及稀释比例、标准物质类型、样品冷却温度、汽油样品组成等因素对硅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油样品用异辛烷按1∶1的比... 车用汽油样品用异辛烷溶剂适当比例稀释,直接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测定硅元素。考察了稀释溶剂及稀释比例、标准物质类型、样品冷却温度、汽油样品组成等因素对硅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油样品用异辛烷按1∶1的比例混溶,在雾化室冷却温度为-10℃时,直接进入ICP-OES测定硅含量效果最佳。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该方法在0.1~10.0 mg·kg^(-1)硅含量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 96,检出限为0.012 mg·kg^(-1),回收率在95.8%~98.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适用于车用无铅汽油、车用乙醇汽油和低比例甲醇汽油中微量硅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相 直接进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车用汽油中共轭二烯烃和烯烃含量 被引量:4
7
作者 吕玉平 陈鸿雁 +3 位作者 闻环 王荣华 林志生 徐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6-1110,共5页
采用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ATR-MIR)分析技术,选取了110个不同来源、不同型号的国Ⅵ(A)级别成品车用汽油试样,以顺丁烯酸酐法测定结果为共轭二烯烃参考值,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为烯烃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统一的共轭二烯烃和... 采用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ATR-MIR)分析技术,选取了110个不同来源、不同型号的国Ⅵ(A)级别成品车用汽油试样,以顺丁烯酸酐法测定结果为共轭二烯烃参考值,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为烯烃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统一的共轭二烯烃和烯烃的ATR-MIR校正模型,适用于快速预测国Ⅵ级别成品车用汽油中共轭二烯烃和烯烃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交互验证后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3和0.9951,均方误差为0.110和0.639;ATR-MIR法与国标及行业标准方法准确度相当,无显著性差异;ATR-MIR法具有分析快速、准确度高、分析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 快速测定 车用汽油 共轭二烯烃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柴油中聚甲氧基二甲醚含量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江涌 黄嬉娥 +1 位作者 闻环 徐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1-506,共6页
建立了一种经简单液液萃取即可直接采用气相色谱快速测定柴油中聚甲氧基二甲醚含量的分析方法。试样与甲醇按质量比为1∶1.5萃取后,取上层无色液体,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HP-5MS色谱柱,通过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对比,... 建立了一种经简单液液萃取即可直接采用气相色谱快速测定柴油中聚甲氧基二甲醚含量的分析方法。试样与甲醇按质量比为1∶1.5萃取后,取上层无色液体,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HP-5MS色谱柱,通过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对比,对聚合度为1~8的聚甲氧基二甲醚定性,通过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度为3~6的聚甲氧基二甲醚单体在质量分数约为0.1%~30%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 0,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加标回收率在88%~97%之间,满足色谱的定量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聚甲氧基二甲醚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油基金属加工液中10种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时远 闻环 +1 位作者 温佛钱 徐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37-1142,共6页
称取油基金属加工液样品(5.00±0.01)g置于仪器的顶空瓶中,盖紧后,按所选择的顶空条件(平衡温度145℃,平衡时间30min,定量环体积及温度分别为1mL和155℃,进样时间0.5min)进行操作。用HP-5毛细管色谱柱(30m×320μm,0.5μm)在程... 称取油基金属加工液样品(5.00±0.01)g置于仪器的顶空瓶中,盖紧后,按所选择的顶空条件(平衡温度145℃,平衡时间30min,定量环体积及温度分别为1mL和155℃,进样时间0.5min)进行操作。用HP-5毛细管色谱柱(30m×320μm,0.5μm)在程序升温(温度区间在35~160℃)的条件下进行色谱分离,以氮气为载气,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10种被测挥发性有机物的峰面积。选用v-slov基础油作为基体,加入不同量的10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准溶液系列,按方法的条件制作标准曲线,用外标法定量。所测定的10种挥发性有机物依次为二氯甲烷、正己烷、苯、甲苯、正辛烷、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正壬烷和正十一烷。测得以上10种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其相应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所得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10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下限(10S/N)在0.40~10mg·kg^-1之间。在已知样品的基础上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8.0%~115%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0%~5.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有机物 油基金属加工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硫磺中微量砷 被引量:1
10
作者 闻环 张文媚 +2 位作者 杨明桂 吕玉平 刘慧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3-1114,共2页
工业硫磺是制造食品添加剂、硫酸、染料、橡胶制品、鞭炮的重要原料之一。硫磺中微量砷是一种有毒有害元素,会在生产加工时残留在产品中,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和造成环境污染。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工业硫磺 微量砷 微波消解 测定 样品 食品添加剂 橡胶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