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利视角下的高压气态储氢压力容器技术趋势分析
1
作者 丁贺 刘宇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8,共8页
高压气态储氢压力容器技术具有充放氢速度快、容器结构简单等优点,是现阶段主要的储氢方式。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平台,对全球高压气态储氢容器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布局、重点申请人、技术发展、技术功效等进行了多维度分析。从关键核... 高压气态储氢压力容器技术具有充放氢速度快、容器结构简单等优点,是现阶段主要的储氢方式。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平台,对全球高压气态储氢容器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布局、重点申请人、技术发展、技术功效等进行了多维度分析。从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功效方面为各类创新主体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脉络、追踪技术研发动向以及后续的技术研究和专利布局提供借鉴。建议国内创新主体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专利布局,重点关注纤维材料、内胆材料等新技术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分析 氢能 高压 氢气储存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管网安全输送专利技术分析
2
作者 张逸超 丁贺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4,29,共8页
应用专利信息分析方法,从总体趋势、主要技术构成等方面研究氢气管网安全输送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和技术研发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氢气管网输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专利申请... 应用专利信息分析方法,从总体趋势、主要技术构成等方面研究氢气管网安全输送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和技术研发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氢气管网输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专利申请趋势将继续保持增长,管道输氢技术是解决氢能长距离、大规模运输的重要发展方向。防氢脆管道材料技术和管网输氢泄露检测技术是氢气管网安全输送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管网 专利 氢脆 材料 泄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信息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分析
3
作者 钟玲娜 姚航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6-924,共9页
基于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的检索结果,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全球申请趋势、关键技术和重要申请人等角度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领域专利申请总体... 基于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的检索结果,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全球申请趋势、关键技术和重要申请人等角度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领域专利申请总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且专利申请以中国申请人为主;该领域专利有效量大且运营价值较高;中国专利申请人以电力企业及电池企业为主,申请人主要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尤其是广东和北京申请量较大;评估分选和安全管理是该领域研发的重点,也是亟需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梯次利用 专利分析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强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专利技术研究综述
4
作者 付友昱 杨子诚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光纤加速度计是国防安全、航空航天等领域常用的传感器,其中光强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以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测量环境。以光强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的专利申请为研究对象,确定了透射式、反射式和接触式这3种类型的技... 光纤加速度计是国防安全、航空航天等领域常用的传感器,其中光强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以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测量环境。以光强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的专利申请为研究对象,确定了透射式、反射式和接触式这3种类型的技术分支。分析了这3种类型的强度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的发展过程,重点分析了典型技术方案,旨在为行业人员了解相关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加速度计 光强调制 透射式 反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视角下我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专利成果评估分析
5
作者 徐长春 郭颖 +1 位作者 刘婕 熊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4-1101,共8页
专利评估是科研项目成果产出评价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专项,对各项目在实施周期内产生的专利成果进行了评估和分析。作者运用专利大数据对现有的专利价... 专利评估是科研项目成果产出评价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专项,对各项目在实施周期内产生的专利成果进行了评估和分析。作者运用专利大数据对现有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进行优化和筛选,在原有的技术、法律、市场“三维一体”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关注技术热点和专利运营情况的挖掘分析。结果表明,“十三五”农业面源专项产出的专利成果整体表现良好,评分均值为71.01,专利技术分布与市场关注方向的匹配度较高,但大部分专利成果距离产业化阶段还存在一定距离,专利申请文本质量有待提升。该研究可为科学评估科研项目专利成果产出、深入识别和挖掘高价值专利、加强项目管理精细化水平提供理论方法与案例借鉴,同时为科研单位加强专利产出与管理、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农田重金属污染 专利价值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技术专利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泽乾 巴特 关淑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26,共5页
分析了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技术在我国的专利申请趋势、分布、法律状态和重要申请人的专利类型,对重要专利进行了分析和对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内相关申请人的专利申请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天然气 乙炔 专利分析 部分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洲猪瘟相关技术专利发展现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璨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12期86-90,119,共6页
为了解我国非洲猪瘟(ASF)相关技术专利研发重点,利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等专利数据库,结合“人工阅读去噪”筛选出295件ASF相关技术专利,并运用Excel软件对2006年1月至2020年7月专利的申请量、技术领域、申请人、研究核心等进行... 为了解我国非洲猪瘟(ASF)相关技术专利研发重点,利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等专利数据库,结合“人工阅读去噪”筛选出295件ASF相关技术专利,并运用Excel软件对2006年1月至2020年7月专利的申请量、技术领域、申请人、研究核心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专利总体申请量呈现增长趋势,并从2018年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ASF技术专利以快速、高效、特异地鉴定和监测ASF病毒以及有效、安全地预防和治疗ASF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专利申请人涉及面广,涵盖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个人,其中企业申请总量最高,其次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研究核心各有侧重,科研院所和高校侧重于基础技术的探索和研发,而企业则偏重于技术和产业化的有效结合。随着我国ASF疫情防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日趋增加以及研究手段的日益更新,可以预期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等各申请人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将会更加活跃。本文为我国ASF防控及其技术研发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技术专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防护纺织品中合成可降解纤维专利技术
8
作者 罗婷 邓洪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92,共5页
对全球范围内有关医疗防护纺织品绿色生产中合成可降解纤维的专利技术进行统计分析,重点研究聚乳酸纤维在医疗防护纺织品中关于提升强度、防护性方面的技术发展脉络,分析金佰利公司在医疗防护纺织品的重点研究方向。该研究为该领域相关... 对全球范围内有关医疗防护纺织品绿色生产中合成可降解纤维的专利技术进行统计分析,重点研究聚乳酸纤维在医疗防护纺织品中关于提升强度、防护性方面的技术发展脉络,分析金佰利公司在医疗防护纺织品的重点研究方向。该研究为该领域相关中国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医疗防护纺织品 可降解纤维 聚乳酸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全景图像显示专利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林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B06期558-561,597,共5页
三维全景(Three Dimensional Panorama)是使用全景图像表现虚拟环境的虚拟现实技术,又称虚拟现实全景。该技术通过将全景图进行逆投影至几何体表面来复原场景空间信息。基于CPRS和DWPI专利数据库,对三维全景图像显示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 三维全景(Three Dimensional Panorama)是使用全景图像表现虚拟环境的虚拟现实技术,又称虚拟现实全景。该技术通过将全景图进行逆投影至几何体表面来复原场景空间信息。基于CPRS和DWPI专利数据库,对三维全景图像显示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了检索,对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分布、重要申请人和相关核心专利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列举了各技术分支的典型技术方案,为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景 专利分析 国际专利分类 专利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茧收集技术专利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珊 张永武 《南方农机》 2022年第21期41-45,共5页
基于智慧芽、incoPat、CNABS、CNTXT和VEN数据库,通过检索、筛选、统计和分析国内外有关蚕茧收集技术的专利申请,从申请总量、申请量分布、重点申请人、重点技术分支及发展路线等方面对蚕茧收集专利技术状况进行梳理,选取各技术分支中... 基于智慧芽、incoPat、CNABS、CNTXT和VEN数据库,通过检索、筛选、统计和分析国内外有关蚕茧收集技术的专利申请,从申请总量、申请量分布、重点申请人、重点技术分支及发展路线等方面对蚕茧收集专利技术状况进行梳理,选取各技术分支中的典型技术方案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阐明通过专利分析把握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和技术发展水平对专利审查工作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 收集 收茧 采茧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家居技术专利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昕 《南方农机》 2018年第7期42-43,共2页
智能家居系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让现代家居生活变得更加的安全、方便、智能化、个性化。本文从智能家居原理,专利数据量,主要技术发展趋势等角度分析了智能家居,梳理了其发展路线,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智能家... 智能家居系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让现代家居生活变得更加的安全、方便、智能化、个性化。本文从智能家居原理,专利数据量,主要技术发展趋势等角度分析了智能家居,梳理了其发展路线,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智能家居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网络 通信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360QS钢管线的腐蚀原因
12
作者 王良 胡议文 +2 位作者 李雪松 周培山 崔成武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5,共7页
针对某L360QS钢集输管线,结合现场服役环境,采用一系列理化检验方法,分析了该管线腐蚀的原因。结果表明:L360QS钢管线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其微观组织由铁素体和贝氏体组成;内表面腐蚀层为典型H_(2)S、CO_(2)共存腐蚀体系中的腐蚀产... 针对某L360QS钢集输管线,结合现场服役环境,采用一系列理化检验方法,分析了该管线腐蚀的原因。结果表明:L360QS钢管线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其微观组织由铁素体和贝氏体组成;内表面腐蚀层为典型H_(2)S、CO_(2)共存腐蚀体系中的腐蚀产物,结合现场工作环境,初步认为该管线腐蚀以H_(2)S为主导。腐蚀初期,L360QS钢管线表面形成一层FeS保护膜,CO_(2)、Cl^(-)、Ca^(2+)和Mg^(2+)共同作用,破坏了FeS产物膜,促进了FeCO_(3)腐蚀产物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360QS钢 腐蚀产物 扫描电镜 能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纤分布式喇曼放大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晓琳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2,共8页
喇曼放大可实现对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中的分布式放大,具有高增益、低噪声的优异放大性能,是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进一步延伸喇曼放大系统光信号传输距离、降低喇曼放大中的相对强度噪声转移、优化并预测喇曼放大系统增... 喇曼放大可实现对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中的分布式放大,具有高增益、低噪声的优异放大性能,是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进一步延伸喇曼放大系统光信号传输距离、降低喇曼放大中的相对强度噪声转移、优化并预测喇曼放大系统增益大小、带宽、平坦度等性能参数,多种新型光纤分布式喇曼放大技术得到开发并应用。对近年来新型光纤分布式喇曼放大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包括基于超长距离光纤激光器的高阶分布式喇曼放大技术、基于宽带非相干抽运源的低噪声喇曼放大技术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分布式喇曼放大技术,并梳理了光纤分布式喇曼放大技术的基本发展趋势及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喇曼放大 分布式放大 宽带抽运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对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俞大为 余婷 +4 位作者 朱金铭 杨家操 张守玉 王孝军 杨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8,共9页
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CF/PPS)因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关注,但实际应用中发现碳纤维与聚苯硫醚的界面结合并不理想,因此,改善CF/PPS界面结合强度来提升其宏观力学性能就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中基于微球脱粘技术... 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CF/PPS)因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关注,但实际应用中发现碳纤维与聚苯硫醚的界面结合并不理想,因此,改善CF/PPS界面结合强度来提升其宏观力学性能就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中基于微球脱粘技术,将具有优良黏附性的多巴胺水溶液作为界面改性剂,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微球脱粘实验和宏观拉伸等实验测试探究了不同多巴胺浓度对CF/PPS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多巴胺浓度为2 g/L时,聚多巴胺在碳纤维表面均匀黏附,形成较好的微纳结构,涂覆效果最佳,表观界面剪切强度最大为36.09 MPa,较未改性前增加13.50%;PDA-CF2/PPS拉伸试样的断面呈现凹凸不平的形态,拔出的碳纤维上残留树脂基体最多,具有良好的界面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苯硫醚 复合材料 多巴胺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场记录的强震台站场地波速结构反演
15
作者 高凯 刘宇实 师黎静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6-445,共10页
基于近场加速度记录反演场地浅部速度结构,可为补充强震台站场地信息提供一种简便的途径,有利于记录的充分利用。本文详细推导了基于单一台站记录的P波地震图法,分析了其中的反演目标函数;通过数值模拟大量近场场地上的理论地震图,分析... 基于近场加速度记录反演场地浅部速度结构,可为补充强震台站场地信息提供一种简便的途径,有利于记录的充分利用。本文详细推导了基于单一台站记录的P波地震图法,分析了其中的反演目标函数;通过数值模拟大量近场场地上的理论地震图,分析了场地覆盖层剪切波速、厚度等特征参数及震源持时对PS波与P波延时的影响,给出了地震记录的筛选原则;通过增加P波初到时刻径向分量与竖向分量幅值比函数作为反演目标函数,对单台地震图法进行改进;最后,利用汶川地震主震及余震记录,反演了武都强震台的场地波速结构,并与表面波法和钻孔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单台地震图法搜索能力得到了增强,反演效率和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P波地震图法 强震台站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电力监控系统全时段多通道录波技术
16
作者 孔祥伟 陈晶 +1 位作者 赵雨田 龙云璐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传统的录波技术大多基于故障触发录波动作,可获取的波形信息十分有限,其结构和功能已无法满足现代舰船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全时段多通道录波设计方案,可采集舰船电力系统的全时段波形数据并通过FC-AE高速通信发送,后台机... 传统的录波技术大多基于故障触发录波动作,可获取的波形信息十分有限,其结构和功能已无法满足现代舰船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全时段多通道录波设计方案,可采集舰船电力系统的全时段波形数据并通过FC-AE高速通信发送,后台机接收完整波形数据后进行波形存储、显示和故障分析。全时段录波可满足舰船一次出航任务的时间周期,完整记录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状况,满足舰船电力系统对录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监控 录波 电力系统故障 FC-AE通信 全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技术的三七中皂苷类成分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赵静 秦振娴 +2 位作者 彭冰 刘永刚 刘勇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8,共12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快速分析三七中17种化合物,包括4对人参皂苷同分异构体,即三七皂苷R_1、R_2,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g_3、Rb_1、Rb_2、Rb_3、Re、Rf、Rc、Ro、Rd、Rk_1、Rh_1和拟人参皂苷_(...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快速分析三七中17种化合物,包括4对人参皂苷同分异构体,即三七皂苷R_1、R_2,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g_3、Rb_1、Rb_2、Rb_3、Re、Rf、Rc、Ro、Rd、Rk_1、Rh_1和拟人参皂苷_(F11)。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TM)BEH C18色谱柱(2.1mm×150mm×1.7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表明,17种常见的三七皂苷和人参皂苷化合物对照品(包含多种同分异构体皂苷)可被液相色谱完全分离,通过归纳总结质谱全裂解信息,探讨了其裂解规律和特征离子。该方法可为快速鉴定和分析含有三七皂苷和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化合物提供参考,并为全面表征三七指纹图谱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人参皂苷 裂解途径 三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和海相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廷微 姜振学 +7 位作者 宋国奇 李政 朱日房 苏思远 陈委涛 宁传祥 王智 薛子鑫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1,共7页
页岩储层以微-纳米孔隙和裂缝作为页岩油气的赋存空间,对其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是明确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的关键,而陆相和海相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存在巨大的差异。为此,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CO_2吸附、N_2吸附、高压压汞分析和索氏抽... 页岩储层以微-纳米孔隙和裂缝作为页岩油气的赋存空间,对其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是明确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的关键,而陆相和海相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存在巨大的差异。为此,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CO_2吸附、N_2吸附、高压压汞分析和索氏抽提等方法,以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和川东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层为典型实例,深入分析陆相和海相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中有机质单体内部并未发育密集分布且相互连通的蜂窝状孔隙,具有极大孔体积的宏孔更为发育,能够为游离烃赋存提供良好的储集空间,控制着页岩油的富集。而川东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层中有机质单体内部密集发育相互连通的蜂窝状孔隙,具有极大比表面积的微孔最为发育,能够为吸附烃赋存提供足够的比表面,控制着页岩气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 海相 页岩储层 孔隙结构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不同截-排水沟布置方式下土壤微团聚体流失特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丙辉 梁艳玲 黄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51-158,共8页
传统坡面水系工程主要在节约工程量的考量下,把截水沟布置成平行于等高线的形式,但为了符合坡面自然排水状况,该研究中考虑用汇流和分流的方式来探究从理论上改变坡面沟道的基本形状是否具有可行性。该研究设计按比例缩小的坡-沟模型,... 传统坡面水系工程主要在节约工程量的考量下,把截水沟布置成平行于等高线的形式,但为了符合坡面自然排水状况,该研究中考虑用汇流和分流的方式来探究从理论上改变坡面沟道的基本形状是否具有可行性。该研究设计按比例缩小的坡-沟模型,以无措施坡面为对照,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探究在不同坡度、地类坡面上布置汇流型和分流型截排水沟道后,坡面土壤微团聚体的流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各个地类和坡度中,布置汇流和分流截排水措施后均出现较小颗粒微团聚体(<5μm)在侵蚀泥沙中富集的现象;在坡耕地中,布设截排水措施能显著稳定土壤小粒径微团聚体(<5μm)比例的稳定性,但分流截排水措施的效果更加明显,但在5°和10°时,汇流截排水措施能更好减缓坡面土壤粗化(250~1 000μm)趋势;汇流措施能减少林地侵蚀泥沙中微团聚体富集的波动性并控制林地坡面较小粒径微团聚体流失(<5μm)的程度,但在荒草地中,总体来看,汇流措施对控制坡面微团聚体流失具有更强的作用。汇流型和分流型截排水措施对不同地类坡面微团聚体的控制保护各有侧重,在布设坡面沟道时,根据坡面、土壤实际情况和土壤保护要求来选择坡面截排水措施是极有必要的。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坡面自然排水方式在现实中运用可能性和可行性提供部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径流 侵蚀 模拟降雨 土地利用 微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吸附用微凝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应梅 银欢 褚良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323-3330,共8页
微凝胶聚合物网络中易于引入能够与重金属离子螯合或络合的功能基团,且比表面积大,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快的吸附速率,因此,微凝胶在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重金属离子吸附用微凝胶研究新进展,重点回顾了基... 微凝胶聚合物网络中易于引入能够与重金属离子螯合或络合的功能基团,且比表面积大,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快的吸附速率,因此,微凝胶在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重金属离子吸附用微凝胶研究新进展,重点回顾了基于羧基、氨基、磺酸基、羟基及巯基等多官能团化合物与重金属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络合物的微凝胶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离子印迹型微凝胶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及基于冠醚环(苯并-18-冠-6醚)与Pb2+离子通过超分子主-客体识别作用形成稳定络合物的微凝胶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描述了这三类微凝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优点、用途等;指出了这三类微凝胶适用于不同场合下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 凝胶 重金属离子 废水 吸附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