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应激在眼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
1
作者 王灿宇 杨锐煜 +1 位作者 邵毅 廖萱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2,共6页
体内氧化与抗氧化防御机制之间的失衡会引发氧化应激,进而对机体、组织和细胞造成一系列损伤。眼睛因其长时间暴露于光线中以及具有高代谢、高耗氧的解剖特性,特别易于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此外,炎症、年龄增长、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 体内氧化与抗氧化防御机制之间的失衡会引发氧化应激,进而对机体、组织和细胞造成一系列损伤。眼睛因其长时间暴露于光线中以及具有高代谢、高耗氧的解剖特性,特别易于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此外,炎症、年龄增长、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可促进活性氧的生成,并削弱抗氧化防御机制,这些都是导致氧化应激进而引发眼部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旨在综述氧化应激在眼表疾病、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通过调控氧化应激针对这些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为眼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眼部疾病 发病机制 活性氧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对眼表微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2
作者 于涛瑞(综述) 闫春晓 张立军(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7-363,共7页
角膜塑形镜是目前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主要手段。近年来,角膜塑形镜镜片的材料和参数设计一直在不断的更新与升级,尽管其具有可个性化定制、透氧性好、光学性能优良等特点,但因镜片直接贴附于眼表,在长期戴镜下眼表微环境可能会受... 角膜塑形镜是目前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主要手段。近年来,角膜塑形镜镜片的材料和参数设计一直在不断的更新与升级,尽管其具有可个性化定制、透氧性好、光学性能优良等特点,但因镜片直接贴附于眼表,在长期戴镜下眼表微环境可能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引起眼表微环境稳态失衡,严重者可影响眼表健康。由于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呈现高速增长趋势,角膜塑形镜作为一种控制近视屈光度增长的非手术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了解角膜塑形镜长期配戴对眼表微环境的影响有助于规避角膜塑形镜在近视防控中的应用风险。本文通过总结配戴角膜塑形镜对眼表组织、细胞、泪液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关注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引发的潜在风险,引导眼视光医师在验配及随访过程中给予综合考量,以提升其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镜 眼表现 近视 干眼 泪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在眼科领域潜在应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世楠(综述) 谭钢 邵毅(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在通用人工智能(AGI)初期,ChatGPT大语言模型的涌现彰显了其在医疗保健领域中改善患者护理、拓展医疗获取和优化临床决策过程的潜力。然而,将它们融入医疗保健系统中仍需深思熟虑,以防范潜在风险,如错误的医疗建议、侵犯患者隐私、创造... 在通用人工智能(AGI)初期,ChatGPT大语言模型的涌现彰显了其在医疗保健领域中改善患者护理、拓展医疗获取和优化临床决策过程的潜力。然而,将它们融入医疗保健系统中仍需深思熟虑,以防范潜在风险,如错误的医疗建议、侵犯患者隐私、创造虚假的参考文献和图像,以及医学教育中学生过度依赖AGI等问题。必须实施适当的监督和管理,以应对这些潜在风险,确保AGI技术在眼科领域中的安全有效应用。通过不断改进其不足之处,充分利用AGI来提供眼科疾病科普及背景知识、优化医疗知识总结和改善医疗保健流程,最终可使整个社会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深度学习 大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动追踪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烽 赖江峰 +2 位作者 蓝诚红 刘清云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8-913,共6页
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眼球运动均会受到干扰,并且是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常见和早期特征,表征眼球运动对诊断很重要,有助于跟踪疾病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近年来,眼动追踪技术已被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相较于传统... 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眼球运动均会受到干扰,并且是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常见和早期特征,表征眼球运动对诊断很重要,有助于跟踪疾病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近年来,眼动追踪技术已被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相较于传统的认知评估方法,该技术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灵敏定量。眼动追踪数据证实,执行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很常见,而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的特点是注意力缺陷,使用眼动追踪评估癫痫认知功能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这种方法已显示出优势。现就眼动追踪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追踪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多发性硬化症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眼科学会2024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实践规范指南》解读
5
作者 邵毅 吴佳丽 王怡欣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73-678,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全球劳动年龄人群的首要致盲病因,对公共卫生构成严峻挑战。美国眼科学会2024年发布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实践规范指南》是目前该领域权威的指导性文件。该指南在既往版本基础上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全球劳动年龄人群的首要致盲病因,对公共卫生构成严峻挑战。美国眼科学会2024年发布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实践规范指南》是目前该领域权威的指导性文件。该指南在既往版本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与完善,重点优化了筛查路径、强化了多重危险因素管理、修订了疾病分期体系,并引入了多项精准治疗策略,旨在全面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管理水平。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为眼科医师的诊疗决策提供权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美国眼科学会 治疗方式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羡媚 邵毅 廖萱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刺痛以及视力模糊等。长期以来,干眼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补充泪液成分,如人工泪液、泪道栓塞和睑板腺按摩等。然而这些方法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近...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刺痛以及视力模糊等。长期以来,干眼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补充泪液成分,如人工泪液、泪道栓塞和睑板腺按摩等。然而这些方法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神经刺激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干眼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神经刺激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潜在应用前景,以期为神经刺激疗法在干眼治疗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 干眼 鼻内外神经刺激 眶周经皮电刺激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对高糖下视网膜的保护作用研究及前景
7
作者 孙佳琪(综述) 邹海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视网膜不可逆损伤和严重视力损害。熊去氧胆酸(UDCA)及其衍生物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作为亲水胆汁酸,具有抗凋亡、抗炎和抗氧化等多重细胞保护作用,近年来在DR的防治研究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视网膜不可逆损伤和严重视力损害。熊去氧胆酸(UDCA)及其衍生物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作为亲水胆汁酸,具有抗凋亡、抗炎和抗氧化等多重细胞保护作用,近年来在DR的防治研究中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UDCA/TUDCA在高糖环境下对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表明,UDCA/TUDCA能够通过抑制线粒体依赖的细胞凋亡通路、JNK/AP-1信号通路等,保护视网膜神经元免受高糖诱导的损伤;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减少血管渗漏,维持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完整性;通过下调炎症因子表达和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视网膜的炎症反应。此外,UDCA/TUDCA通过结合视网膜细胞上的胆汁酸受体(如TGR5等),激活相关信号通路,发挥其保护作用。UDCA/TUDCA在DR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其最佳给药途径和剂量,以期为DR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熊去氧胆酸 牛磺熊去氧胆酸 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 抗凋亡 抗炎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健康防控新热点:近疲劳解读
8
作者 邵毅 周羡媚 廖萱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509,共5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设备的普及,眼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老视”一词现已更名为“近疲劳”。这一变化更能准确地反映眼睛调节...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设备的普及,眼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老视”一词现已更名为“近疲劳”。这一变化更能准确地反映眼睛调节功能下降所导致的视觉疲劳问题,并体现了该现象的广泛性和向年轻群体扩散的趋势。及时发现近疲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延缓病情发展、保护中老年人的近视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近疲劳”这一新术语的应用和普及,完成其知识结构和认知体系的更新,本文将对当前近疲劳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疲劳 流行病学 配镜矫正 手术矫正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机器人在眼科的应用与展望
9
作者 周羡媚 邵毅 廖萱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1,246,共5页
眼科手术具有操作空间狭小、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传统手术方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手术需求。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显微手术机器人因其高精度、高灵活度和高重复性等优势,在眼科手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对眼科显微手术机器... 眼科手术具有操作空间狭小、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传统手术方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手术需求。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显微手术机器人因其高精度、高灵活度和高重复性等优势,在眼科手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对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内容涵盖当前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技术进展、应用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显微手术机器人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技术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性黄斑病变低视力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吴越 王雪彤 柯碧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2908-2914,共7页
背景近视性黄斑病变造成的眼底结构损伤及功能损害无法恢复,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目前关于近视性黄斑病变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鲜少报道,其影响因素也尚无定论。目的评估近视性黄斑病变低视力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并探究... 背景近视性黄斑病变造成的眼底结构损伤及功能损害无法恢复,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目前关于近视性黄斑病变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鲜少报道,其影响因素也尚无定论。目的评估近视性黄斑病变低视力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并探究其与视觉功能、病变特征等因素之间的关联。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的40例近视性黄斑病变的低视力患者,采用低视力生活质量量表(LVQOL)评估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测量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对比敏感度(CS),并基于彩色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记录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分类(ATN分级)和脉络膜厚度。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探讨视觉相关生活质量与眼部参数、ATN分级的相关性,通过分层回归分析评估较差眼对较好眼视觉功能的调节作用,并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确认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VQOL评分与较好眼的BCVA最小分辨视角的对数(logMAR)呈负相关(r=-0.921,P<0.001),与logCS呈正相关(r=0.943,P<0.001),与较差眼logCS呈正相关(r=0.32,P=0.044);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较差眼与较好眼BCVA之间的交互作用对LVQOL总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β=8.25,P<0.001);LVQOL评分与萎缩性病变(r_(s)=-0.827,P<0.001)、新生血管性病变(rs=-0.802,P<0.001)分级呈负相关;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QOL评分与性别(β=3.93,P=0.011)及较好眼logCS(β=18.92,P<0.001)和脉络膜厚度(β=0.08,P=0.007)呈正相关,与较好眼logMAR(β=-9.93,P=0.016)呈负相关。结论BCVA、CS、ATN分级严重程度及较好眼脉络膜厚度是影响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未来治疗策略应注重视觉功能改善、结构指标监测和病程综合管理,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 近视性黄斑病变 生活质量 问卷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患者眼表炎症管理的专家共识建议》解读(2024)
11
作者 邵毅 朱欣悦 洪琪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57-760,共4页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损失的慢性眼病,通常伴随着眼压升高和视神经损伤,患者在接受长期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时,常面临眼表炎症(OSI)的困扰。这种炎症不仅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还可能导致更多并发症,进而降低生活质...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损失的慢性眼病,通常伴随着眼压升高和视神经损伤,患者在接受长期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时,常面临眼表炎症(OSI)的困扰。这种炎症不仅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还可能导致更多并发症,进而降低生活质量。《青光眼患者眼表炎症管理的专家共识建议》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方针,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预防和处理青光眼相关的OSI。本文就该共识建议进行了全面解读,汇总了共识建议中关于诊断标准、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的主要建议,力求为青光眼患者的OSI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途径,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眼表炎症 专家共识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临床近视管理态度和策略全球趋势的报告(2022年更新版) 被引量:4
12
作者 国际近视研究院 赵灵逸(译) +2 位作者 陈军 何鲜桂 许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7-1027,共11页
目的2015年和2019年的研究表明,眼科医生对近视的关注度很高,但对于年轻的近视患者多数还是选择验配单光眼镜。本研究旨在提供临床近视管理态度和策略全球趋势的最新信息。方法通过专业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向眼科从业者发布一份涵盖13种语... 目的2015年和2019年的研究表明,眼科医生对近视的关注度很高,但对于年轻的近视患者多数还是选择验配单光眼镜。本研究旨在提供临床近视管理态度和策略全球趋势的最新信息。方法通过专业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向眼科从业者发布一份涵盖13种语言的自助式互联网调查问卷。调查问题包括对近视患病率上升的认识、现有策略的知晓程度和采纳情况以及不采纳特定措施的原因。结果在3195名受访者中,医生对于临床儿童近视患病率增加的关注度在不同大洲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亚洲地区的关注度得分为9.0±1.5,显著高于其他大洲的7.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而言,从业者认为联合疗法是最有效的近视控制方法,其次是角膜塑形镜和药物。从业者认为效果最差的方法是单光远视力欠矫、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以及双光眼镜。从业者对于自己在近视控制方面的积极程度评分在各大洲之间存在差异,从南美洲的6.6±2.9到澳大拉西亚的7.9±1.2和亚洲的7.9±2.2。单光框架眼镜仍是进展性青少年近视患者的最常见选择(32.2%),但自2019年以来已有所减少,近视控制框架眼镜(15.2%)、近视控制角膜接触镜(8.7%)和联合疗法(4.0%)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结论全球越来越多的眼科从业者正在进行近视控制的临床实践,但各大洲之间和大洲内部仍然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从业者的报告,采纳近视控制可提高患者忠诚度、增加执业收入并提高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控制 近视进展 近视管理 角膜塑形镜 全球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轴性近视患者非病理性眼组织变化的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歆梓 +2 位作者 王菁菁 何鲜桂 许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5-1122,共8页
目的描述人眼的非病理性近视相关特征。方法基于组织形态学与临床研究,分析与近视眼轴增长相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结果在轴性近视眼中,眼球形状由球形变为长椭球体,光感受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密度和视网膜总体厚度均减少,以赤道... 目的描述人眼的非病理性近视相关特征。方法基于组织形态学与临床研究,分析与近视眼轴增长相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结果在轴性近视眼中,眼球形状由球形变为长椭球体,光感受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密度和视网膜总体厚度均减少,以赤道后部最为明显,其次为赤道部。脉络膜和巩膜变薄,以后极部最为明显,锯齿缘最不显著。巩膜成纤维细胞活性发生改变,细胞外基质成分变化与重塑。Bruch膜(BM)体积增加,但其厚度与眼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中度近视时,BM开口发生移位,通常朝向中心凹的方向,导致BM突出至鼻侧视乳头内区而在颞侧(如视乳头旁gamma区)缺失;视盘呈垂直椭圆形,中心凹至视盘的距离增大但不伴黄斑区BM的延长,kappa角减小;视乳头黄斑的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纤维变直拉长。高度近视时,BM开口和视盘增大,筛板、视乳头周巩膜缘(如视乳头旁delta区)和视乳头周围脉络膜边界组织变长变薄,形成圆形gamma区和delta区。结论全面描述非病理性近视的眼部变化对于更好地了解近视眼轴增长的机制、病理性结构改变,以及近视导致的心理生理后遗症对视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性近视 高度近视 眼轴增长 视网膜色素上皮 BRUCH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动态脉络膜的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国际近视研究院 陈玳西(译者) +2 位作者 杨金柳行(译者) 何鲜桂(译者) 许迅(译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4,共13页
脉络膜是眼部重要的血管层,位于巩膜和Bruch膜之间。早期对动物和人类的研究表明,脉络膜是一个动态的、多功能的结构,其厚度调节直接和间接地受到各种生理学和视觉刺激的影响。本综述总结了脉络膜的解剖学特征和功能,并讨论了动物模型... 脉络膜是眼部重要的血管层,位于巩膜和Bruch膜之间。早期对动物和人类的研究表明,脉络膜是一个动态的、多功能的结构,其厚度调节直接和间接地受到各种生理学和视觉刺激的影响。本综述总结了脉络膜的解剖学特征和功能,并讨论了动物模型中显示的脉络膜、眼球生长调节和近视之间的联系;描述了量化人眼脉络膜厚度的方法和相关挑战;总结了研究脉络膜变化与各种视觉刺激和屈光不正相关差异的文献;并考虑了上述情况对近视的潜在影响。本综述还允许对以下假设进行检验:由药物、光学或环境刺激引起的脉络膜厚度的短期变化可预测未来眼轴增长的长期变化,以及短期脉络膜增厚可作为近视控制疗法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的推测,但总体结论是目前的证据尚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控制 近视进展 近视管理 脉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承阳(综述) 李彤 孙晓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3-767,共5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类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CSC可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造成视力预后不良。近年来研究表明,病程是CSC继发CNV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类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CSC可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造成视力预后不良。近年来研究表明,病程是CSC继发CNV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脉络膜局部缺血缺氧及视网膜屏障功能受损等多种病理机制。多模态影像技术有助于诊断CSC继发的CNV,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示高反射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脱离需要高度警惕继发CNV的可能。虽然尚未有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案,大量研究提示光动力疗法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改善此类患者视力预后。本文综述了CSC继发CNV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多模态影像诊断模式、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诊断 治疗 多模态影像 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肥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预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群燕 任伟宏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98-902,共5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疾病,是全世界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对ROP的深入研究发现,在疾病早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可随时自发消退。因此,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在ROP患儿中显得尤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疾病,是全世界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对ROP的深入研究发现,在疾病早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可随时自发消退。因此,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在ROP患儿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基于现有的筛查方式,存在筛查时间长、婴幼儿配合度不高等问题,这可能会导致部分ROP患儿漏诊,因此需要进一步寻找更可靠的预测方法。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ROP的筛查及预测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生物标志物在ROP中的预测价值,以期为建立合理的ROP预测模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期预测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杯深度在进展青光眼和非进展青光眼中的差异
17
作者 熊柱鑫 陈德福 +1 位作者 梁远波 王晓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2-442,共1页
目的探究视乳头的视杯深度在进展青光眼和非进展青光眼中的差异。方法对于是否为进展青光眼的划分,使用纵向指导性进展分析(GPA)方法,并基于早期青光眼诊断试验(EMGT)的视野缺损进展标准:在确定2次可靠的视野基线基础上,之后连续的3次... 目的探究视乳头的视杯深度在进展青光眼和非进展青光眼中的差异。方法对于是否为进展青光眼的划分,使用纵向指导性进展分析(GPA)方法,并基于早期青光眼诊断试验(EMGT)的视野缺损进展标准:在确定2次可靠的视野基线基础上,之后连续的3次视野检查中有至少3个相同位置的测试点相较基线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恶化(P<0.05)则记录为视野进展。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3D水平扫描,手动分别标记视乳头中心切片上鼻侧和颞侧Bruch膜开口(BMO)并对两点进行连线,在视杯范围内的视神经纤维层前表面上选取与鼻颞侧BMO连线段距离最长的点,则该距离为视杯深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6名受试者的95只眼(45只右眼+50只左眼),其中进展青光眼32只(平均视野指数:83),非进展青光眼63只(平均视野指数:79),无明显差异(P=0.16)。进展青光眼的视杯深度小于非进展青光眼(进展青光眼:232.44±103.06,非进展青光眼:297.70±113.27,P=0.008),这表明进展青光眼的视杯更浅。结论进展青光眼的视杯深度小于非进展青光眼,这表明进展青光眼的视杯结构与非进展青光眼的视杯结构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杯 视野检查 视野缺损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视神经纤维层 青光眼 BRUCH膜 视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年轻人近视发生和发展的报告
18
作者 国际近视研究院 戚紫怡(译) +2 位作者 刘思辰(译) 何鲜桂(译) 许迅(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1,共12页
近视通常在儿童时期发生并逐渐加重,但也可在成年期发生和进展。本综述的目标是总结关于18至40岁年轻人近视发生和进展的已发表数据,以全面描述该年龄组人群的近视特征,评估当前已知情况并探讨当前认识的不足之处。具体而言,通过对同行... 近视通常在儿童时期发生并逐渐加重,但也可在成年期发生和进展。本综述的目标是总结关于18至40岁年轻人近视发生和进展的已发表数据,以全面描述该年龄组人群的近视特征,评估当前已知情况并探讨当前认识的不足之处。具体而言,通过对同行评议文献的回顾表征儿童发生近视的时间线和稳定年龄;估计成年近视的发生率;评估成年近视的进展速度,不论发生的年龄,不论近视是发生在大学期间还是之后;描述近视成年人的眼轴长度变化;确定成年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因素;报告已接受屈光手术的成年人的近视进展和眼轴长度变化;以及探讨近视管理和研究设计。成年近视在西方人群中较为普遍,占所有近视的1/3甚至更多,但在东亚地区较为罕见,因为该地区儿童时期的近视发生率较高。临床上有意义的近视进展在早期成年期仍然持续发生,20至30岁之间的平均近视度数可能增加1.00 D。较高的近视度数与近视相关眼部疾病和视力障碍的风险增加相关,因此对于这个年龄组的近视患者,需要持续进行管理。儿童近视控制的方法也可用于成年人,但其疗效难以预测。成人近视控制研究的可行性受到所需时间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眼轴长度 接触镜 近视控制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戊糖途径抑制感光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韩思杨(综述) 孙晓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感光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神经上皮细胞,在视觉信号的产生和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通过大量摄取葡萄糖进行糖代谢以满足生理需求。而感光细胞凋亡,则是视网膜疾病导致患者盲的共同原因,该过程伴有氧化应激和合成代谢的改变。近期研究发... 感光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神经上皮细胞,在视觉信号的产生和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通过大量摄取葡萄糖进行糖代谢以满足生理需求。而感光细胞凋亡,则是视网膜疾病导致患者盲的共同原因,该过程伴有氧化应激和合成代谢的改变。近期研究发现,糖代谢的重要分支——磷酸戊糖途径,在上述病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产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作为感光细胞中重要的供氢体,参与物质合成代谢,对抗氧化应激,进而抑制感光细胞的凋亡。本文将从代谢活动和分子通路的角度,针对磷酸戊糖途径抑制感光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光细胞 凋亡 磷酸戊糖途径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内液中细胞因子表达的meta分析
20
作者 朱树青 陈瑾媛 +4 位作者 周孟田 杜婕 许淑霞 李昊宇 梁远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8-546,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眼内液中细胞因子的特征。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2022年6月以前发表的NVG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遵循纳入和排除标准完成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眼内液中细胞因子的特征。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2022年6月以前发表的NVG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遵循纳入和排除标准完成文献检索、纳入和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使用I 2检验评估研究异质性,并使用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效应合并,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4篇文献,包括NVG组771例患者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对照组)727例患者。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质量浓度在2个组间合并效应值标准均数差(SMD)为8.79,95%可信区间(CI):6.43~11.14;白细胞介素(IL)-6在2个组间SMD为12.50,95%CI:9.41~15.58。NVG组患者房水和玻璃体液中VEGF、IL-6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VG组房水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质量浓度较对照组下降(SMD:-3.03,95%CI:-5.50~-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VG组房水中IL-8(SMD:3.99,95%CI:1.14~6.85)、红细胞生成素(EPO)(SMD:9.62,95%CI:0.44~18.79)、胎盘生长因子(PIGF)(SMD:2.62,95%CI:1.38~3.8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MD:3.37,95%CI:1.87~4.87)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房水中IL-1β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VG患者房水中VEGF、IL-6、IL-8、EPO、PIGF、TNF-α质量浓度明显升高,PEDF质量浓度明显降低,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作为NVG潜在的治疗靶点或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房水 玻璃体液 细胞因子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