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大豆轮作对苏打盐碱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丽娜 王迪 +4 位作者 任翠梅 顾鑫 姜泽宇 冯鹏 齐国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64-270,共7页
为了探究苏打盐碱土种植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分别采集大豆连作(DD)、玉米连作(YY)及玉米—大豆轮作(DY)植株根际土壤,通过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丰富度及菌群功能进行分析... 为了探究苏打盐碱土种植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分别采集大豆连作(DD)、玉米连作(YY)及玉米—大豆轮作(DY)植株根际土壤,通过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丰富度及菌群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玉米—大豆轮作(DY)处理的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富度最高,真菌多样性、丰富度最低;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基本一致,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土壤真菌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菌门。通过PICRUSt2对细菌菌群的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细菌菌群的功能主要集中在氨基酸的运输和代谢、翻译、核糖体结构与生物发生、细胞壁、膜及包膜生物发生、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方面;在大豆连作(DD)、玉米连作(YY)、玉米—大豆轮作(DY)处理下,各功能细菌群相对丰度无明显差异;通过FUNGuild预测发现,真菌菌群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病理-腐生-共生过渡型、腐生营养型、腐生-共生过渡型。此外研究发现,玉米—大豆轮作(DY)中病理-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数量占比最高。通过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发现,种植制度对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制度 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