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崇标 徐杰 李增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7-273,共7页
肿瘤间质在肿瘤复发和治疗抵抗中起着关键作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肺癌间质中最丰富、最关键的细胞成分之一,CAFs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形成纤维增生性小生境,在肺癌发生发展的各... 肿瘤间质在肿瘤复发和治疗抵抗中起着关键作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肺癌间质中最丰富、最关键的细胞成分之一,CAFs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形成纤维增生性小生境,在肺癌发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促进作用。肺癌CAFs具有多种不同的起源,主要由正常肺成纤维细胞在受到肿瘤源性细胞因子作用后所转化而来。不同CAFs亚群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其功能及作用机制也具有很大差异性;这给靶向CAFs的临床转化应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综述重点阐述了CAFs的特性和功能研究中的新进展,同时强调CAFs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及其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肺肿瘤 肿瘤微环境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孔道人工气胸下四臂机器人肺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陈玉龙 陈辉 +2 位作者 徐峰 孙冰生 尤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97-802,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机器人手术在胸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手术有着更高的操控性、精确性和稳定性,尤其对于小空间复杂操作及重建手术,优势更为明显,而全孔道人工气胸下机器人行肺段切除术具有明显的操作优势。方法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 背景与目的目前机器人手术在胸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手术有着更高的操控性、精确性和稳定性,尤其对于小空间复杂操作及重建手术,优势更为明显,而全孔道人工气胸下机器人行肺段切除术具有明显的操作优势。方法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全孔道人工气胸下四臂机器人肺段切除的手术方法。2019年1月-2022年8月,我们用此方法完成机器人肺段切除手术98例,现将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全孔道人工气胸下机器人行肺段切除术在肺段血管、支气管的解剖方面有明显优势,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暴露充分、操作灵活等特点。结论我们提出的这套手术模式优化了肺段切除的操作方式及技巧,使每一个步骤程序化,减轻副损伤,且易于学习掌握,相信能够以更小的创伤治愈更多的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机器人辅助胸外科 肺段切除术 全孔道 人工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5的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崇标 田野 +4 位作者 崔焱 徐杰 辛亮 杨雪玲 齐大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0-235,共6页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是IL-12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自2007年发现以来IL-35很快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IL-12家族的其他成员(IL-12、IL-23以及IL-27)相类似,IL-35也是由异源性的α链及β链组成,即p35和EBI3蛋白组成。目...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是IL-12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自2007年发现以来IL-35很快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IL-12家族的其他成员(IL-12、IL-23以及IL-27)相类似,IL-35也是由异源性的α链及β链组成,即p35和EBI3蛋白组成。目前的研究发现IL-35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IL-35在体内某些炎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异常表达,IL-35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IL-35在某些肿瘤中也表达异常,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IL-35的结构及信号通路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IL-35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IL-35 肿瘤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灵敏快速核酸检测的荧光碳点
4
作者 常建桥 许慧敏 +4 位作者 谢文菁 张洋 祁玲 范楼珍 李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8-175,共8页
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已经广泛应用于核酸检测。然而,如何实现准确、快速即时检测仍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使用胍基修饰的荧光碳点(GCDs),用于高灵敏度以及高特异性的快速核酸检测。当GCDs与... 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已经广泛应用于核酸检测。然而,如何实现准确、快速即时检测仍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使用胍基修饰的荧光碳点(GCDs),用于高灵敏度以及高特异性的快速核酸检测。当GCDs与分子信标(Beacon)通过氢键作用结合后,GCDs的荧光被Beacon的荧光基团淬灭。当遇到目标核酸(Target DNA)之后,Beacon与Target D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GCDs与Beacon脱离,GCDs自身荧光恢复。基于这种灵敏的荧光“off-on”,可实现在5 min内快速准确核酸检测,并可检测到体系内0.005 fmol∙L^(−1)(约300 copys∙mL^(−1))的核酸序列,相比于RT-qPCR所需要的2–4 h,该方法不需要进行核酸扩增,缩短了检测时间,有望为目前的核酸检测提供一个便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碳点 胍基修饰 核酸检测 新冠病毒 高特异性 高灵敏度 即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孔道(port-only)人工气胸下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连民 赵晓亮 +3 位作者 徐峰 张钰 张强 尤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4,共5页
背景与目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目前在胸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不同中心采用的建立通道方式及操作流程,不同辅助操作孔多采用小切口的方式。方法基于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国内、外经验,并结合国人体型特点,... 背景与目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目前在胸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不同中心采用的建立通道方式及操作流程,不同辅助操作孔多采用小切口的方式。方法基于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国内、外经验,并结合国人体型特点,对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的切口及操作流程进行了改进并实践出一套更加简化易行的手术方法。结果全孔道(port-only)人工气胸下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在术中解剖安全性,止血效果和伤口美观性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提升。结论本研究对全孔道人工气胸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的流程加以优化,以期为肺癌患者更好地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机器人辅助胸外科 全孔道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