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二孩政策下河北省异位妊娠患病状况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欢欢 郭艳巍 +2 位作者 张金环 杨佳琦 单伟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7-1021,共5页
背景异位妊娠(EP)是导致妊娠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随性文化理念、生育政策的改变、医学科学的进步等有所改变,但未检索到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下EP患病状况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对河北省EP患者... 背景异位妊娠(EP)是导致妊娠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随性文化理念、生育政策的改变、医学科学的进步等有所改变,但未检索到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下EP患病状况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对河北省EP患者的患病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河北省各地级市GDP排名及地域分布等因素,随机选取2015—2017年3年间河北省4家医院妇产科EP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患病情况、年龄、孕产史及既往病史等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二孩政策施行前后(2015年与2017年)的差异,分析2015—2017年的变化趋势。结果本研究共调查EP患者1 760例,占同期住院妊娠患者的4.68%(1 760/37 635)。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后,EP患病率较施行前降低(χ2=57.866,P<0.001)。2015—2017年,EP患者阴道分娩次数、盆腹腔手术史、重复异位妊娠(REP)、盆腔炎性疾病(PID)比例逐年增加(P<0.05)。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后EP患者阴道分娩次数(χ2=6.151,P=0.046)、剖宫产次数(χ2=7.135,P=0.028)、盆腹腔手术史(χ2=6.300,P=0.012)、REP(χ2=4.659,P=0.031)、PID比例(χ2=12.183,P<0.001)均较施行前增加。REP患者盆腹腔手术史、剖宫产、输卵管手术、吸烟史比例高于首次EP患者(P<0.05)。结论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后EP患病率降低,但患病年龄、阴道分娩次数、剖宫产次数、盆腹腔手术史、REP、PID比例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相关因素 剖宫产术 患病率 二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术后核心症状轨迹特征及其交互作用
2
作者 吕扬 刘欣哲 +4 位作者 王诺筱萱 朱清淼 刘畅 柴政 丁晓彤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4-1168,共5页
目的:构建并应用症状评估平台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常见症状的动态变化趋势及症状间的交互作用,以期为症状的协同精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开发基于生态瞬时评估法的症状评估平台,采用便利取样法对171例食管癌患者术后1周的5个症状(疼痛、... 目的:构建并应用症状评估平台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常见症状的动态变化趋势及症状间的交互作用,以期为症状的协同精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开发基于生态瞬时评估法的症状评估平台,采用便利取样法对171例食管癌患者术后1周的5个症状(疼痛、睡眠障碍、疲乏、焦虑、腹胀)进行持续监测。结果:食管癌术后5个症状评分总体处于中低水平,但在不同时点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症状间存在多种交互叠加作用影响,其中疼痛和焦虑的共同作用对疲乏影响尤为显著(B=-0.284,P<0.05)。随时间推移,疼痛的加重会促使疲乏的加重(B=0.474,P<0.05);焦虑对疲乏的负面影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B=-0.129,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核心症状的轨迹特征呈现动态演变与多样性,且在不同时点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基于生态瞬时评估法构建的症状评估平台可实现对症状的实时监测,为未来开展症状的精准干预和协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瞬时评估 症状 食管癌 轨迹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体验及应对措施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吕扬 刘欣哲 +4 位作者 王诺筱萱 孟越 刘畅 朱清淼 于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心理体验与应对措施,为深入理解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的内涵、采取适合的应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目的选取2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Giorg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心理体验与应对措施,为深入理解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的内涵、采取适合的应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目的选取2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Giorg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提炼了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体验3个主题:承担直接及间接多方面经济负担;心理压力、担忧未来与不确定感;经济问题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应对措施4个主题:缩减非必要的治疗成本;降低生活支出;寻求有限的经济援助;选择与决策工作岗位。结论食管癌患者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毒性问题,对身心健康造成多种影响,其自身也采取一些措施应对经济毒性。建议国家政策及管理者高度关注患者经济毒性问题,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的综合干预策略及措施,帮助患者减少及降低经济毒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经济毒性 心理压力 应对策略 缩减成本 经济援助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肉瘤样癌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雷 臧若川 +1 位作者 宋朋 高树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2-906,共5页
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 PSC)是一类罕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统称,约占肺恶性肿瘤的0.1%-0.5%,按照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对于肺恶性肿瘤分类标准,属于肺恶性上皮细胞肿瘤,包含5个亚型... 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 PSC)是一类罕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统称,约占肺恶性肿瘤的0.1%-0.5%,按照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对于肺恶性肿瘤分类标准,属于肺恶性上皮细胞肿瘤,包含5个亚型:多形性癌、梭形细胞癌、巨细胞癌、癌肉瘤和肺母细胞瘤。该类疾病无典型临床症状,但影像学有一定特点,确诊需要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原则与其他非小细胞肺癌相似,早期患者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但对放化疗不敏感,容易复发和转移,预后不良。随着分子病理学发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能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肉瘤样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在食管癌术后患者经济毒性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被引量:23
5
作者 吕扬 刘欣哲 +3 位作者 朱清淼 刘畅 王诺筱萱 王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9期1421-1426,共6页
目的:研究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在食管癌术后患者经济毒性与生活质量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于2022年2月—11月,采用中文版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癌症治疗功能... 目的:研究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在食管癌术后患者经济毒性与生活质量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于2022年2月—11月,采用中文版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对北京市某肿瘤医院胸外科45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变量间关系。结果:患者经济毒性得分为(20.68±7.06)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8.20±7.89)分,自我效能得分为(85.01±14.78)分,生活质量得分为(52.08±11.34)分。路径分析证实了经济毒性对生活质量的直接与间接效应。总间接效应为0.112(χ^(2)/df=1.988,CFI=0.928,IFI=0.914,RMSEA=0.038)。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间接效应的43.85%和14.60%。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链式中介效应占总间接效应的6.0%。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经济毒性不仅对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3种路径间接影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经济毒性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组学数据构建肺腺癌预后相关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鑫 魏锣沛 +8 位作者 吕章艳 冯小双 李江 陈宏达 温艳 高禹舜 薛奇 高树庚 谭锋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19-1825,共7页
目的:通过整合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临床信息组、基因组和转录组的多组学信息,构建预后相关风险预测模型,为肺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网站下载522例肺腺癌... 目的:通过整合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临床信息组、基因组和转录组的多组学信息,构建预后相关风险预测模型,为肺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网站下载522例肺腺癌患者数据,完成肺腺癌患者多组学数据库构建。对经过质量控制的数据库,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多组学数据对LUAD预后的影响,构建基于临床信息、基因分型和基因表达多组学信息的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预后模型风险识别的能力。结果:共386例肺腺癌患者纳入多组学数据库,分别筛选出1个临床信息组、5个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和4个转录组mRNA预后相关特征因素与肺腺癌的预后相关。与肺腺癌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患者较低风险组的预后更差(HR=3.67,95%CI=2.46~5.49,P=1.96×10-10),联合基因组、转录组与临床信息构建多组学预后指数后,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95%CI=0.633~0.754)。结论:采用联合临床信息组、基因组和转录组特征的多组学信息构建的预后风险预测指数可有效区分肺腺癌患者预后好坏,其研究结果将为肺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SNP MRNA 预后 TC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