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附件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佐晶 程敏 +4 位作者 宋艳 李卓 张蓉 李斌 吴令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9-395,共7页
目的分析8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附件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附件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大体转移和隐匿性转移患者间的临床病理... 目的分析8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附件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附件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大体转移和隐匿性转移患者间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86例患者占同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总人数的5.4%(86/1592),平均年龄58.1岁,其中,未绝经13例(15.1%),40岁以下2例(2.3%);手术探查发现附件存在大体转移47例(54.7%),术后病理证实隐匿性转移39例(45.3%);卵巢转移34例(39.5%),输卵管和卵巢转移19例(22.1%),单纯输卵管转移33例(38.4%)。大体转移组和隐匿性转移组患者的雌激素受体(χ2=8.086,P=0.042)和孕激素受体(PR)(χ2=9.149,P=0.026)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临床病理特征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表达组相比,PR低表达组的隐匿性转移发生率是大体转移的6.375倍(P=0.005,95%CI:1.768~22.976),PR高表达组的隐匿性转移发生率是大体转移的3.719倍(P=0.048,95%CI:1.009~13.702)。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附件大体转移患者的PR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隐匿性转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附件 隐匿性转移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大流行对我国细胞病理学工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书佚 何淑蓉 +6 位作者 焦琼 张惠箴 张智慧 金木兰 刘东戈 吴玲 刘志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期间,疫情防控措施对我国临床细胞病理学检查各方面的影响。方法通过微信平台向我国1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细胞病理室发放在线问卷调查。结果23家医院的23个细胞病理室参...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期间,疫情防控措施对我国临床细胞病理学检查各方面的影响。方法通过微信平台向我国1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细胞病理室发放在线问卷调查。结果23家医院的23个细胞病理室参与了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城市(87.0%)和医院(82.6%)均实施了限制医疗服务措施。COVID-19暴发对细胞学工作流程和工作量均有影响。多数细胞病理室均实施部署新生物安全方案(95.7%)以及设施改善(91.3%)。重新安排(73.9%)或调整(21.7%)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细胞病理室妇科标本(82.6%)和非妇科标本(87.0%)相关病例数量显著减少(>10%),其中非妇科标本以细针穿刺标本及脱落细胞学标本减少最明显,肺标本量减少不明显,这可能与COVID-19以呼吸道损伤为首发症状有关。与2019年同期相比,妇科标本(69.6%)和非妇科标本(60.9%)的恶性肿瘤率无明显变化。少数医院妇科和非妇科细胞病理室为独立部门,但受影响程度基本一致。结论调查结果表明,COVID-19大流行导致细胞样本量显著减少,以妇科标本减少最显著,而对应的恶性肿瘤比例无明显变化。我国细胞病理室急需实施新生物安全方案和标准化生物安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理 生物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CO采纳的美国病理学家协会指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错配修复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林(翻译) 应建明(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11-815,共5页
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于2022年发布了用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错配修复(MMR)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指南。该指南旨在解决多种癌症类型中MMR/MSI检测的相关问题,并就合适的检测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建议,ASCO对其进行审核并采纳。该... 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于2022年发布了用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错配修复(MMR)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指南。该指南旨在解决多种癌症类型中MMR/MSI检测的相关问题,并就合适的检测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建议,ASCO对其进行审核并采纳。该CAP指南中,IHC检测MMR(MMR-IHC)和(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SI(MSI-PCR)、NGS检测MSI均是结直肠癌推荐的检测方法;胃食管癌和小肠癌推荐MMR-IHC和(或)MSI-PCR;子宫内膜癌推荐MMR-IHC;上述癌种以外的其他类型癌症最佳检测方法尚未明确。肿瘤突变负荷不能作为检测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替代指标。若检测到符合Lynch综合征的dMMR则应告知主管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实体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微卫星不稳定性 错配修复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蛋白表达水平与c-myc基因易位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文亭 郭蕾 +1 位作者 郑波 吕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0-1112,1117,共4页
目的探讨c-myc蛋白表达与c-myc基因易位的相关性,旨在寻找适用于临床c-myc蛋白的界定值,以有效判断c-myc基因易位状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29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 目的探讨c-myc蛋白表达与c-myc基因易位的相关性,旨在寻找适用于临床c-myc蛋白的界定值,以有效判断c-myc基因易位状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29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c-myc蛋白表达水平与c-myc基因易位状态,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293例DLBCL中,30例(10.2%)发生c-myc基因易位,其中29例c-myc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40%,1例c-myc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为40%,而c-myc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40%者均未发生c-myc基因易位。随着c-myc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c-myc基因易位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结论 c-myc蛋白高表达与c-myc基因易位密切相关。c-myc蛋白可用于DLBCL中c-myc基因易位的筛选,建议对c-myc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40%者行FISH检测以进一步明确有无c-myc基因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C-MYC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车轶群 罗扬 +2 位作者 王迪 沈迪 杨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3-407,共5页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发生骨髓转移,但其相关报道有限。本研究分析SCLC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SCLC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发生骨髓转移,但其相关报道有限。本研究分析SCLC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SCLC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26例SCLC骨髓转移患者的中位年龄57岁,从诊断SCLC到确诊骨髓转移的中位时间为8天。多数患者(96.2%)同时伴有其他脏器转移。最常见的实验室异常为乳酸脱氢酶增高19例(73.1%),血小板减少和碱性磷酸酶增高各11例(42.3%),贫血7例(26.9%)。全组在诊断骨髓转移后,6例未化疗,20例化疗,其中16例至少接受了2个周期化疗。全组患者确诊骨髓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为15.7周(0.1周-82.9周),接受化疗患者的生存期显著优于未化疗者(χ~2=33.768,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未化疗是独立的预后不良的因素(P<0.05)。结论 SCLC骨髓转移患者的生存期短,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癌 骨髓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