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专用表面线圈在甲状腺MRI中的图像质量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倩 邹丽艳 +6 位作者 刘周 邓文明 张妙如 宋晓敏 李天然 王云飞 罗德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8通道特制甲状腺专用表面线圈对甲状腺磁共振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49名健康志愿者使用8通道甲状腺专用表面线圈行甲状腺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T2WI-FS(fat-suturation)、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 目的探讨8通道特制甲状腺专用表面线圈对甲状腺磁共振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49名健康志愿者使用8通道甲状腺专用表面线圈行甲状腺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T2WI-FS(fat-suturation)、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STIR和DWI-FOCUS。然后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为由两名影像诊断经验丰富的医师依据Likert Scale评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双盲评价,并对评分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客观评价为测量不同序列图像甲状腺组织的信号强度、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并对左右叶甲状腺组织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基于主观评分标准,两名评分者评分结果为:T1WI、T2WI和T2WI-FS评分均达到4分以上,DWI-STIR和DWI-FOCUS序列均达到3分以上,二者对T1WI、T2WI、T2WI-FS、DWI-STIR和DWI-FOCUS各序列评分一致性分别为0.92、0.94、0.96、0.93和0.89。基于客观评价,T1WI、T2WI、T2WI-FS、DWI-STIR和DWI-FOCUS各序列甲状腺组织信号强度分别为1246.39、1345.03、860.88、236.91和569.06,左右叶一致性分别为0.957、0.937、0.924、0.871和0.848。各序列甲状腺组织信噪比分别为17.56、33.18、42.82、27.99和19.53,左右叶一致性分别为0.945、0.957、0.885、0.825和0.773。各序列甲状腺组织对比噪声比分别为0.20、5.36、3.07、16.01和9.91,左右叶一致性分别为0.577、0.704、0.740、0.710和0.589。结论使用甲状腺专用表面线圈扫描图像主观评分高,信号均匀,信号强度、信噪比以及对比噪声比高,可以满足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磁共振成像 图像质量评价 表面线圈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钆对比剂增强前后对APT信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倩 刘周 +5 位作者 邹丽艳 罗虹虹 吴卫星 姬红 肖嘉辉 罗德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87,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模体实验和体内人体试验,探究临床剂量钆(Gd)对比剂对酰胺质子转移效应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参考临床剂量,向24个装有鸡蛋清的试管中放入不同剂量的Gd对比剂制成体模,对体模进行磁共振扫描,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对体模进... 目的通过体外模体实验和体内人体试验,探究临床剂量钆(Gd)对比剂对酰胺质子转移效应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参考临床剂量,向24个装有鸡蛋清的试管中放入不同剂量的Gd对比剂制成体模,对体模进行磁共振扫描,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对体模进行三次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体内试验通过对19名脑肿瘤患者进行对比剂注射前后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扫描。使用MATLAB软件计算每个试管以及大脑不同区域,包括整个脑组织、外周水肿、肿瘤区域、脑白质和脑灰质的APT值,通过余弦相似度量化对比剂增强前后APT图像的相似性,配对t检验比较对比剂增强前后APT值的差异。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三次扫描APT值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8,且随着MRI对比剂浓度的增加,体模中各管的平均APT值呈下降趋势。当加入的Gd剂量小于1μL时,APT值的平均值保持相对稳定,并在12%左右波动(范围为11.61%~13.42%)。但当Gd添加剂量超过1μL时,蛋清的APT值显著降低。直到添加剂量达到20μL左右,APT值的下降逐渐稳定在2%左右(范围为1.88%~2.13%)。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整个脑组织和脑灰质以及非强化肿瘤病灶而言,对比剂增强前后病灶APT值没有显著变化(P=0.18、0.21、0.53);对于脑白质和强化肿瘤病灶,对比剂增强前后APT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体外实验和体内试验均证实,对比剂增强以后,APT信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强化比较明显的病灶。因此在进行临床扫描方案设计时,为避免对比剂对APT信号的影响,应该在注射对比剂前进行AP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钆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甲状腺专用表面线圈的术前多参数MRI特征对甲状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永生 王士旭 +7 位作者 张妙如 刘周 胡尔曼•巴合提别克 梁龙飞 龙莉 邓文明 魏明辉 罗德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甲状腺专用表面线圈的术前多参数MRI特征对甲状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51例,均行甲状腺病灶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前均行3.0 T增强... 目的探讨采用甲状腺专用表面线圈的术前多参数MRI特征对甲状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51例,均行甲状腺病灶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前均行3.0 T增强MRI扫描。以术后病理为对照,分析比较转移淋巴结和非转移淋巴结的MRI征象,构建转移淋巴结的预测模型。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用于构建预测模型,ROC曲线用于评估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51例甲状腺癌患者共135枚淋巴结纳入研究,其中转移淋巴结74枚,非转移淋巴结61枚。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长短径、ADC值、T1WI和抑脂T2WI信号、形状、边缘、是否囊变、强化程度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抑脂T2WI呈混杂信号、明显强化、低ADC值(<0.91×10^(-3)mm^(2)/s)是转移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这3个MRI征象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其AUC为0.93,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88.5%。甲状腺癌伴有桥本氏甲状腺炎时,其Ⅵ区非转移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均大于不伴桥本氏甲状腺炎组(P<0.05)。结论术前多参数MRI特征对甲状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转移淋巴结多表现为抑脂T2WI呈混杂信号、明显强化、更低的ADC值,为甲状腺癌的术前临床决策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磁共振成像 表面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 MRI在乳腺癌患者乳头乳晕复合体受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文洁 王猛 +4 位作者 任雅 关剑 刘周 向露 罗德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3.0 T MRI检查评估乳腺癌患者中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 areola complex,NAC)受侵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术前进行乳腺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可手术乳腺癌患者179例。通过比较术前MRI... 目的探讨术前3.0 T MRI检查评估乳腺癌患者中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 areola complex,NAC)受侵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术前进行乳腺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可手术乳腺癌患者179例。通过比较术前MRI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估MRI征象判断NAC受侵的准确性。结果179例乳腺癌患者中,NAC阳性组40例,NAC阴性139例。乳腺MRI上肿瘤距离乳头的距离≤0.75 cm、乳头回缩、存在连续强化征、乳头乳晕皮肤增厚、单侧乳头强化等征象对诊断NAC受侵有帮助(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肿瘤距离乳头的距离≤0.75 cm诊断NAC受侵的曲线下面积略高于后四个征象(0.862 vs.0.739、0.800、0.696、0.711)。结论乳腺MRI征象(肿瘤距离乳头的距离、乳头回缩、存在连续强化征、乳头乳晕皮肤增厚、单侧乳头强化)为术前无创性评估乳腺癌NAC受侵情况提供有效方法,可在乳腺癌术前提供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肿瘤与乳头间的距离 连续强化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