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肿瘤精准治疗一体化研究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9
1
作者 蒋枋利 章程 +1 位作者 高静 沈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865-869,共5页
中国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防治形势严峻。由于早筛意识差,多数患者确诊时疾病分期较晚。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倡导与发展,如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的精准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但胃肠道肿瘤的精准治疗发展较为落后,... 中国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防治形势严峻。由于早筛意识差,多数患者确诊时疾病分期较晚。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倡导与发展,如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的精准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但胃肠道肿瘤的精准治疗发展较为落后,主要原因在于其异质性高、分子靶点稀少、临床前研究模型缺乏、精准疗效监测和评效困难等。鉴于此,本课题组历经多年研究建立了“胃肠道肿瘤精准治疗一体化研究体系”,该体系涵盖样本库、临床前药物评价平台、临床转化研究平台和临床疗效精准动态监测模型,实现了“临床问题进入临床前研究平台探索”及“临床前成果回归至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研究模式,直接推动了胃肠道肿瘤精准治疗发展。本文主要围绕该转化研究体系及其成功应用案例进行介绍,并对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精准治疗 转化研究 平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钆对比剂增强前后对APT信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倩 刘周 +5 位作者 邹丽艳 罗虹虹 吴卫星 姬红 肖嘉辉 罗德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87,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模体实验和体内人体试验,探究临床剂量钆(Gd)对比剂对酰胺质子转移效应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参考临床剂量,向24个装有鸡蛋清的试管中放入不同剂量的Gd对比剂制成体模,对体模进行磁共振扫描,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对体模进... 目的通过体外模体实验和体内人体试验,探究临床剂量钆(Gd)对比剂对酰胺质子转移效应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参考临床剂量,向24个装有鸡蛋清的试管中放入不同剂量的Gd对比剂制成体模,对体模进行磁共振扫描,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对体模进行三次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体内试验通过对19名脑肿瘤患者进行对比剂注射前后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扫描。使用MATLAB软件计算每个试管以及大脑不同区域,包括整个脑组织、外周水肿、肿瘤区域、脑白质和脑灰质的APT值,通过余弦相似度量化对比剂增强前后APT图像的相似性,配对t检验比较对比剂增强前后APT值的差异。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三次扫描APT值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8,且随着MRI对比剂浓度的增加,体模中各管的平均APT值呈下降趋势。当加入的Gd剂量小于1μL时,APT值的平均值保持相对稳定,并在12%左右波动(范围为11.61%~13.42%)。但当Gd添加剂量超过1μL时,蛋清的APT值显著降低。直到添加剂量达到20μL左右,APT值的下降逐渐稳定在2%左右(范围为1.88%~2.13%)。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整个脑组织和脑灰质以及非强化肿瘤病灶而言,对比剂增强前后病灶APT值没有显著变化(P=0.18、0.21、0.53);对于脑白质和强化肿瘤病灶,对比剂增强前后APT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体外实验和体内试验均证实,对比剂增强以后,APT信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强化比较明显的病灶。因此在进行临床扫描方案设计时,为避免对比剂对APT信号的影响,应该在注射对比剂前进行AP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钆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