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CT值定量分析在Ⅰ期肺腺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丽 吴宁 +5 位作者 李蒙 孙巍 周丽娜 徐飞 郑荣寿 林冬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值定量分析所得磨玻璃(GGO)成分比例和实性成分比例在判断Ⅰ期肺腺癌(<3cm)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手术切除并有随访结果的114例病理Ⅰ期肺腺癌患者的HRCT、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 目的:探讨三维CT值定量分析所得磨玻璃(GGO)成分比例和实性成分比例在判断Ⅰ期肺腺癌(<3cm)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手术切除并有随访结果的114例病理Ⅰ期肺腺癌患者的HRCT、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三维CT值定量分析软件对病灶GGO成分和实性成分比例进行计算。根据随访结果,按照是否有疾病进展分为进展组和无病生存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及影像指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对上述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预测肿瘤进展的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GGO成分和实性成分比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114例Ⅰ期肺腺癌中进展组51例,无病生存组63例,5年无病生存率为55.3%。性别、吸烟状况、病理评分、附壁成分比例、实性成分比例、GGO成份比例、病变类型在两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GO成分比例(P=0.04)和实性成分比例(P<0.01)与预后相关,其界值分别为0.13和0.47。GGO成分比例≥0.13组的无病生存率(26.0%)要明显高于GGO成分比例<0.13组(39.1%,P<0.01),实性成分比例≥0.47组的无病生存率(33.3%)要明显低于实性成分比例<0.47组(82.4%,P<0.01)。结论:三维CT值定量分析所得GGO成分比例和实性成分比例对Ⅰ期肺腺癌术后疾病进展有较高预测价值,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