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血管毒性管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姗 丛明华 于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7期48-51,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近年来在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CI治疗在获得令人振奋疗效的同时,也可能会诱发多个系统的免疫反应,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虽然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近年来在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CI治疗在获得令人振奋疗效的同时,也可能会诱发多个系统的免疫反应,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虽然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其一旦发生,往往进展迅速,致死率高。2017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ESMO)发表了《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ESMO诊断、治疗和随访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联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NCCN后续对其进行了更新。本文将对上述指南中ICI相关心血管毒性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心血管毒性 管理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肺腺鳞癌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熙 李峻岭 +2 位作者 陈舒兰 于雷 杨渤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53-65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腺鳞癌是肺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混合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恶性组织成分,侵袭性高、预后差。本研究旨在探讨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72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背景与目的肺腺鳞癌是肺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混合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恶性组织成分,侵袭性高、预后差。本研究旨在探讨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72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位34.7个月,5年生存率为14.9%,肿瘤长径、转移(metastasis,M)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病理分期、基因突变、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腺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鳞癌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7例癌痛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姗 杨敏 +15 位作者 王延风 吴艳芳 李建英 吴熙 徐海燕 邓颖冰 宋晨鑫 邹宝华 丛明华 边志民 李宁 杨渤彦 田乐 朱继庆 吴晓明 于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43-446,共4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进入癌痛临床路径管理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方法:对2013.3.22-2015.3.26进入癌痛临床路径的357例病人进行研究,总结并分析其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爆发痛(breakthrough pain,BTP)及癌痛治疗... 目的:总结并分析进入癌痛临床路径管理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方法:对2013.3.22-2015.3.26进入癌痛临床路径的357例病人进行研究,总结并分析其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爆发痛(breakthrough pain,BTP)及癌痛治疗过程等情况。结果:入院时根据其NRS评分,轻度疼痛病人135例(37.8%),中度疼痛155例(43.4%),重度疼痛67例(18.8%)。172例(48.2%)有爆发痛,其中21例(5.9%)爆发痛≥3次/日。死亡病人共68例(19.0%)。其余病人出院时轻度疼痛病人273例(76.5%),中度疼痛病人15例(4.2%),重度疼痛病人1例(0.3%)。39例(10.9%)病人有爆发痛,其中4例(1.1%)爆发痛≥3次/日。结论:进入癌痛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经治疗其癌痛程度及爆发痛都显著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地佐辛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阵发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宋晨鑫 邓颖冰 +1 位作者 邹宝华 于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地佐辛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阵发痛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50例癌性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地佐辛肌内注射治疗,观... 目的分析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地佐辛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阵发痛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50例癌性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地佐辛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照组患者加用等量安慰剂。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2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变化,以疼痛强度差(pain intensity difference,PID)判断患者阵发痛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3、5、7、14天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I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总分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以恶心、呕吐、头晕为主,停药后均自行好转。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182,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地佐辛治疗癌性疼痛,可明显改善患者阵发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虽然该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多以恶心、呕吐为主,对治疗的耐受性无明显影响,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地佐辛 癌性疼痛 阵发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