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引导肝脏肿瘤热消融治疗技术临床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加生 范卫君 +3 位作者 胡凯文 韩玥 陆骊工 袁春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864-1869,共6页
肝脏肿瘤热消融是指通过热效应原位灭活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Cryo-A)、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超声消融(ult... 肝脏肿瘤热消融是指通过热效应原位灭活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Cryo-A)、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UA)等。多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实施,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精准、疗效确切等优点,也可在腹腔镜下或开放术中完成,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胸在CT引导下肝脏膈顶肿瘤微波消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韩玥 张景 +2 位作者 闫东 许飞 蔡建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人工气胸在肝脏膈顶肿瘤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1例肝脏膈顶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胸腔穿刺置管术建立人工气胸,使右肺与肝脏膈顶分离,随后完成CT引导下经...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人工气胸在肝脏膈顶肿瘤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1例肝脏膈顶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胸腔穿刺置管术建立人工气胸,使右肺与肝脏膈顶分离,随后完成CT引导下经皮肝膈顶肿瘤微波消融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41例患者共有60个病灶,其中邻近膈顶肝脏肿瘤44个,病灶直径为1.0~8.8 cm。肝ⅣA段7个病灶、肝Ⅶ段11个病灶、肝Ⅷ段26个病灶。41例患者应用胸腔穿刺置管术注入气体320~1500 ml,平均(701.5±280.8)ml。随后均成功实施了经皮肝膈顶肿瘤微波消融治疗,其中31例患者经人工气胸穿刺完成消融,其余经肝脏穿刺完成消融。术后发生气胸1例、肝被膜下出血1例、胸腔积液3例,均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死亡。术后肝脏增强CT/MRI检查显示,接受治疗的41例患者中38例获得完全消融,有效率为92.7%(38/41)。结论对于肝脏膈顶恶性肿瘤,可通过建立人工气胸安全有效地完成穿刺和消融治疗,肺损伤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微波消融 胸腔穿刺 人工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许飞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HAVS)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67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合并HAVS患者行化疗栓塞治疗,观察HAVS栓塞效果及近期、远期疗效。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患者的... 目的:探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HAVS)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67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合并HAVS患者行化疗栓塞治疗,观察HAVS栓塞效果及近期、远期疗效。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患者的生存率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7例HAVS中肝动脉-门静脉瘘59例,肝动脉-肝静脉瘘8例;轻、中度动静脉瘘53例,重度动静脉瘘14例。HAVS完全栓塞44例(65.7%),轻、中度动静脉瘘的完全栓塞率(73.6%,39/53)高于重度动静脉瘘(35.7%,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P=0.008)。6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9例,疾病稳定(SD)30例,疾病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46.7%(31/67)。67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49.3%,中位生存期为11.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8cm/≥8cm)、血管瘤栓(有/无)、术前AFP水平(<400/≥400ng/mL)、碘油沉积类型(Ⅰ+Ⅱ/Ⅲ)、瘘口栓塞效果(瘘消失/未消失)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碘油沉积类型是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HAVS有效,肿瘤大小、碘油沉积类型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静脉瘘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评分到人工智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预测的演变与挑战
4
作者 王小泽 李肖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9-455,共7页
该文探讨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预测TIPS术后HE的应用潜力和挑战。具体系统梳理了包括患者基线特征、TIPS相关参数及其他相关因素,... 该文探讨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预测TIPS术后HE的应用潜力和挑战。具体系统梳理了包括患者基线特征、TIPS相关参数及其他相关因素,并评估传统评分系统如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和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预测HE的准确性。同时探讨了AI技术如何通过处理多维数据集提高预测准确性,并讨论AI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该文强调构建全面动态预测模型的重要性,以改善TIP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肝性脑病 人工智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术中雷替曲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许飞 李忱瑞 +3 位作者 孙伟 郭彦君 史仲华 黄秋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中含雷替曲塞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9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含雷替曲塞方案行肝癌TACE术,观察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90例患者中获CR 23例,PR 36...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中含雷替曲塞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9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含雷替曲塞方案行肝癌TACE术,观察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90例患者中获CR 23例,PR 36例,SD 24例,PD 7例,有效率(CR+PR)为65.6%。1年生存率为72.2%,中位生存期(m OS)为15.9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1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CLC分期、联合治疗、碘油沉积类型、血管瘤栓的生存率有明显差异(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BCLC分期(χ~2=9.83,P=0.002)、联合治疗(χ~2=6.40,P=0.011)是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疼痛、呕吐及骨髓抑制,Ⅲ~Ⅳ级不良反应少见,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含雷替曲塞方案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有效性及安全性较好,患者易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雷替曲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