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线损电量优化分布的配电网线路最优组合模型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敏
黄静
+4 位作者
唐阳
陈西寅
徐溦
李超
卢希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了解决高耗能、低功率因数等负荷情况下传统降损措施难以满足线损率要求的问题,实现基于网络的线损管理方法,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线路最优组合模型。阐述了线损电量优化分布方法在线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及解决的问题,并根据场景及应...
为了解决高耗能、低功率因数等负荷情况下传统降损措施难以满足线损率要求的问题,实现基于网络的线损管理方法,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线路最优组合模型。阐述了线损电量优化分布方法在线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及解决的问题,并根据场景及应用需求,构建了线路最优组合模型。针对核心模块提出线路最优组合算法,以组合后线损率满足考核要求的线路数量最大化为目标,以线损率考核标准为约束条件,利用建模工具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确定配电网高损负荷的转移方向,为后续的网络重构、网络规划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线损电量
优化分布
最优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约束优化的阵列式电流互感器环境微电流能量收集
被引量:
2
2
作者
项施叶子
杜林
+2 位作者
余辉宗
肖建泓
黄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34-4543,I0036,I0035,共12页
环境能量获取是实现电力系统中低功耗、分布式传感器高效、可靠供电的一种新兴技术。针对mA级别微电流能量收集功率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文提出了电流互感器阵列组合的方法。建立了电流互感器等效电路模型,通过拟合确定非线性自感的数学...
环境能量获取是实现电力系统中低功耗、分布式传感器高效、可靠供电的一种新兴技术。针对mA级别微电流能量收集功率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文提出了电流互感器阵列组合的方法。建立了电流互感器等效电路模型,通过拟合确定非线性自感的数学表达,推导了取能电流互感器的理论输出特性。进一步针对微电流能量收集,建立了阵列式取能电流互感器的串并联电路模型,基于能量管理芯片的输入特性构建电流互感器阵列组合最优设计的多约束条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取能电流互感器阵列组合,提高能量收集功率及效率。最后,在50、80和100mA电流3种情况下,利用ADP5091分别对12×1、5×1和4×1形式的最佳取能电流互感器阵列进行能量收集与管理,最大能量收集效率达到98.96%,实现了对低功耗无线温度传感器间歇工作模式的供电,为电力系统环境中从泄露电流、环流等微电流能量的高效回收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特性
电流互感器
能量转换
能量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线损电量优化分布的配电网线路最优组合模型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敏
黄静
唐阳
陈西寅
徐溦
李超
卢希
机构
国家电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4,共7页
基金
2019渝电科技20#资助项目(52200618006Z)。
文摘
为了解决高耗能、低功率因数等负荷情况下传统降损措施难以满足线损率要求的问题,实现基于网络的线损管理方法,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线路最优组合模型。阐述了线损电量优化分布方法在线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及解决的问题,并根据场景及应用需求,构建了线路最优组合模型。针对核心模块提出线路最优组合算法,以组合后线损率满足考核要求的线路数量最大化为目标,以线损率考核标准为约束条件,利用建模工具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确定配电网高损负荷的转移方向,为后续的网络重构、网络规划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配电网
线损电量
优化分布
最优组合模型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line loss electricity
optimal distribution
optimal combination model
分类号
TM77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约束优化的阵列式电流互感器环境微电流能量收集
被引量:
2
2
作者
项施叶子
杜林
余辉宗
肖建泓
黄兴
机构
输变电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重庆
大学)
国家电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34-4543,I0036,I0035,共12页
文摘
环境能量获取是实现电力系统中低功耗、分布式传感器高效、可靠供电的一种新兴技术。针对mA级别微电流能量收集功率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文提出了电流互感器阵列组合的方法。建立了电流互感器等效电路模型,通过拟合确定非线性自感的数学表达,推导了取能电流互感器的理论输出特性。进一步针对微电流能量收集,建立了阵列式取能电流互感器的串并联电路模型,基于能量管理芯片的输入特性构建电流互感器阵列组合最优设计的多约束条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取能电流互感器阵列组合,提高能量收集功率及效率。最后,在50、80和100mA电流3种情况下,利用ADP5091分别对12×1、5×1和4×1形式的最佳取能电流互感器阵列进行能量收集与管理,最大能量收集效率达到98.96%,实现了对低功耗无线温度传感器间歇工作模式的供电,为电力系统环境中从泄露电流、环流等微电流能量的高效回收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电气特性
电流互感器
能量转换
能量收集
Keywords
electrical properties
current transformer
energy conservation
energy harvesting
分类号
TM7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线损电量优化分布的配电网线路最优组合模型
张敏
黄静
唐阳
陈西寅
徐溦
李超
卢希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多约束优化的阵列式电流互感器环境微电流能量收集
项施叶子
杜林
余辉宗
肖建泓
黄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