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压输电工程植被恢复过程中树草种适宜性研究——以酒泉—湖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为例
1
作者 金子惠 耿文婷 +5 位作者 李永红 安宁 徐宁 李正发 刘晓菊 成晓杰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7,253,共10页
[目的]开展输电工程植被恢复及适宜树草种筛选研究,为提升输变电工程植被恢复效率和质量、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生态恢复成本,保障电网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酒泉—湖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甘肃... [目的]开展输电工程植被恢复及适宜树草种筛选研究,为提升输变电工程植被恢复效率和质量、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生态恢复成本,保障电网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酒泉—湖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为例,采用现场调查、实地观测和室内分析的方法,设置26个栽种观测点,观测栽种2 a和5 a草种、树种的生长情况,观测指标主要包括草种及其丛高、干草产量、树种及其株高、分枝数和冠幅。通过熵值法排序并筛选草、树种在输变电沿线各植被分区的生长适宜性。[结果]根据观测结果,初步筛选出6个草种(冰草、芨芨草、草木犀、紫花苜蓿、老芒麦和披碱草)和6个树种(多花柽柳、柠条、沙棘、梭梭、沙地柏、胡杨)。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秦岭阔叶—落叶混交区,芨芨草、紫花苜蓿、柠条均排序第1;在河西走廊荒漠戈壁区,草木樨(第2)和梭梭(第1)排名最高;在河西走廊绿洲平原区,冰草(第2)和沙棘(第1)排名最高;在河西走廊荒漠草原区,老芒麦(第2)、多花柽柳(第1)和胡杨(第1)排名最高;在黄土高原荒漠草原区,披碱草、多花柽柳、柠条、梭梭和沙地柏排序最高,均为第2名;在黄土高原干旱草原区,芨芨草(第2)和沙地柏(第1)排名最高。[结论]输变电沿线各植被区分植被恢复适宜树草种选择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生长适宜性和生态功能,推荐优先选择乡土种,如在黄土高原干旱草原区宜优先种植芨芨草、沙棘和沙地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线路 植被恢复 土壤理化性质 草树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T接高压配电网电流差动保护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婷 刘渊 +3 位作者 李凤婷 贾言争 何世恩 李育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60-65,共6页
分析了光伏电站故障电流的特性,研究了两个目前常用电流差动保护判据应用在光伏T接线路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传统T接线路差动保护判据不能同时满足内部故障的灵敏性和外部故障的可靠性。结合光伏电源故障电流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光... 分析了光伏电站故障电流的特性,研究了两个目前常用电流差动保护判据应用在光伏T接线路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传统T接线路差动保护判据不能同时满足内部故障的灵敏性和外部故障的可靠性。结合光伏电源故障电流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光伏T接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综合判据。对改进后的判据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判据能满足区内故障时的灵敏性和区外故障时的可靠性,并且具有很强的抗过渡电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T接线路 电流差动保护:综合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VSC和DFIG的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范士雄 韩巍 +4 位作者 刘幸蔚 王玮 张鹏 沈晓东 刘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8-36,共9页
近年来,一系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投运和大型风电场等新能源的并网给特高压近区电网无功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无功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了含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并考虑双馈感应风... 近年来,一系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投运和大型风电场等新能源的并网给特高压近区电网无功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无功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了含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并考虑双馈感应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无功支撑的动态无功优化模型。该模型以交直流电网全天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约束包括交直流系统的潮流约束、直流变量的控制约束、离散控制变量动态调节次数约束及节点电压的安全约束。原模型是一个多时段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缺乏快速有效的求解方法,通过线性化技术将原模型转化为能有效求解的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问题。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电压源换流器 动态无功优化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500万kW光伏就地消纳及调峰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姚天亮 郑海涛 +2 位作者 杨德洲 徐敏 李志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8,共5页
2012年甘肃河西4地市拿到路条的光伏发电规划容量超过500万kW,当前电网不能满足新能源的全部接纳要求,大规模光伏项目的并网和消纳成为阻碍光伏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基于河西电网负荷发展、电网规划以及通道输送能力的实际情况分析,提... 2012年甘肃河西4地市拿到路条的光伏发电规划容量超过500万kW,当前电网不能满足新能源的全部接纳要求,大规模光伏项目的并网和消纳成为阻碍光伏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基于河西电网负荷发展、电网规划以及通道输送能力的实际情况分析,提出了各市(县、区)建设光伏容量与区域新增用电负荷相适应的分散接入、在地区110 kV电网内就地消纳的新思路。分析了河西电网光伏发电的实际出力特性,计算并分析了嘉酒、张掖、金昌及武威地区电网就地接纳光伏的空间和有利条件。基于光伏出力特性和负荷特性,分析了光伏的调峰特性及调峰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发电出力特性 就地消纳 调峰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存储中基于MHT的电力设备图像完整性审计方案
5
作者 张驯 白万荣 +3 位作者 魏峰 王蓉 田秀霞 刘天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43,共11页
针对云存储中电力设备图像面临着被攻击、篡改或丢失等风险,提出一种适用于云端电力设备图像的完整性审计方案.首先,将每个图像切割成4个图像块,再采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算法对所有图像块进行... 针对云存储中电力设备图像面临着被攻击、篡改或丢失等风险,提出一种适用于云端电力设备图像的完整性审计方案.首先,将每个图像切割成4个图像块,再采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算法对所有图像块进行特征提取.然后,把每个图像的4个图像块作为一个叶子节点来构建Merkle哈希树(Merkle Hash Tree, MHT).最后,在树中节点增设访问等级位和更新状态位.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应用于图像完整性审计时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较高的审计效率,并且对图像的不完整区域能够进行准确的定位,因此更加适用于云端电力设备图像的完整性审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图像 云存储安全 Merkle哈希树 SIFT 图像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农村微能网的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新 杨建华 +2 位作者 王维洲 井天军 张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6-205,共10页
为了客观的评价农村微能网规划结果的优缺点,该研究建立农村微能网的规划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和效益性4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首先运用熵权法对农村微能网各规划方案进行客观评价... 为了客观的评价农村微能网规划结果的优缺点,该研究建立农村微能网的规划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和效益性4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首先运用熵权法对农村微能网各规划方案进行客观评价,得到各规划方案的客观评价值,然后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项目资金情况和项目投资方需求不同,运用专家评价法建立专家评价指标权重表,将熵权法与专家评价法相结合,得到适合微能网项目实际开发需要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布,优选出适合项目投资方的微能网规划方案。算例结果表明,采用熵权法得到农村微能网3个规划方案的客观评价值分别为1.32、1.14和2.47,得到具有供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和冷-热-电多形式储能装置的方案3为农村微能网最优规划方案。采用专家评价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评价方法对农村微能网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如果侧重关注环保性指标,则未规划储能装置的方案2为最优选择,如果侧重关注可靠性、效益性和经济性指标,则具有供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和冷-热-电多形式储能装置的方案3是最优选择,证明了该研究所构建的微能网评价体系可以对微能网规划方案实现有效评价,为微能网的建设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农村微能网 规划评价 指标权重 熵权法 专家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解析建模和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时统宇 王大志 +1 位作者 石松宁 张光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60,170,共9页
在传动装置的分析与设计中,对于永磁或涡流类的设备而言,解析模型往往更加具有机理性。利用基于等效磁路法建立的盘式涡流驱动器的解析模型,分析永磁涡流驱动器的各区域磁导和漏磁,求解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进而推导出转矩公式,并分析... 在传动装置的分析与设计中,对于永磁或涡流类的设备而言,解析模型往往更加具有机理性。利用基于等效磁路法建立的盘式涡流驱动器的解析模型,分析永磁涡流驱动器的各区域磁导和漏磁,求解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进而推导出转矩公式,并分析各参数变量对于转矩变化的影响。各解析结果分别与有限元法仿真和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证明解析算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 解析分析 等效磁路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拔荷载作用下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剪切作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雒亿平 史盛 言志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了加深对锚固机理的研究,通过建立锚杆在受到拉拔荷载作用下锚固体界面侧阻力产生软化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锚固体与周围土体界面分别处于弹性状态、塑性状态、部分进入滑移状态、全部进入滑移状态4个阶段锚杆的轴力、位移和锚固界面剪应... 为了加深对锚固机理的研究,通过建立锚杆在受到拉拔荷载作用下锚固体界面侧阻力产生软化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锚固体与周围土体界面分别处于弹性状态、塑性状态、部分进入滑移状态、全部进入滑移状态4个阶段锚杆的轴力、位移和锚固界面剪应力,推导了锚杆产生松动的临界荷载、拉拔荷载与松动长度的关系及锚杆极限抗拔荷载的理论公式。结果表明,当锚杆在受到拉拔作用后滑移破坏首先在端部产生,然后荷载向锚杆里端传递,致使锚固体进一步破坏;根据拉拔荷载与锚杆松动长度之间的关系,当锚固体界面的侧阻力大于临界滑移的侧阻力时,在拉拔荷载作用下锚杆表现为渐进性破坏,当锚固体界面的侧阻力小于临界滑移的侧阻力时,则为突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抗拔荷载 锚固体 岩土体界面 临界松动荷载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风电场联络线距离保护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婷 李凤婷 何世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0-1424,共5页
结合风电运行特点,分析了风电场联络线阻抗圆动作特性,研究了风电场联络线采用传统距离保护存在的问题。建立了风电场联络线测量阻抗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运行参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仿真研究了故障后风电场联络线两侧电流、电压的频谱特... 结合风电运行特点,分析了风电场联络线阻抗圆动作特性,研究了风电场联络线采用传统距离保护存在的问题。建立了风电场联络线测量阻抗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运行参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仿真研究了故障后风电场联络线两侧电流、电压的频谱特点及其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提出联络线采用自适应距离保护的方案。在PSCAD中构建风电场并网仿真模型,对比传统距离保护和自适应距离保护在故障时的动作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风电场联络线上采用自适应距离保护能够避免传统距离保护的缺陷,适应风电场多变的运行方式,消除风电场侧非工频电流、电压对保护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电场联络线 自适应距离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送出线非全相运行潜供特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婷 李凤婷 +2 位作者 王宾 何世恩 刘光途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结合风电场的特点,推导了风电场送出线和常规能源送出线非全相运行时健全相电流表达式,研究了风电场和常规能源健全相电流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风电场、常规能源送出线非全相运行时潜供电流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风电场在送出线非全... 结合风电场的特点,推导了风电场送出线和常规能源送出线非全相运行时健全相电流表达式,研究了风电场和常规能源健全相电流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风电场、常规能源送出线非全相运行时潜供电流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风电场在送出线非全相运行时,由于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远大于零序阻抗,其健全相电流大于常规能源的健全相电流,引起潜供电流较常规能源增大。在PSCAD中仿真分析了风电机组类型、风电场出力以及投运机组数对送出线非全相运行时健全相电流和潜供电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风电场送出线 非全相运行 健全相 潜供电流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海鸥优化算法的含光伏发电系统负荷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14
11
作者 盛四清 关皓闻 +4 位作者 雷业涛 张文朝 潘晓杰 邵冲 王逾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72,共9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广泛接入配电网,导致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速度和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海鸥优化算法的含光伏发电系统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模型。首先,在综合负荷模型的虚拟母线上接入等效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荷模型,从而建立配... 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广泛接入配电网,导致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速度和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海鸥优化算法的含光伏发电系统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模型。首先,在综合负荷模型的虚拟母线上接入等效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荷模型,从而建立配电网广义负荷模型;之后,提出一种将混沌优化与海鸥优化相结合的优化算法,基于该算法完成配电网的等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含光伏发电的综合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最后,通过仿真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传统的粒子群算法和单一海鸥优化算法,在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并可应用于负荷模型的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负荷模型 参数辨识 海鸥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高渗透率下中长期时间尺度系统频率波动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汀 王玮 +2 位作者 蒲天骄 晋朝雨 孙英云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4年第1期87-93,108,共8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地不断提高,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鉴于已有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对仿真互联电网短期和中长期频率控制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且各种类型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也是根据需要建立,因此提出了建立基于准稳态... 随着风电渗透率地不断提高,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鉴于已有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对仿真互联电网短期和中长期频率控制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且各种类型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也是根据需要建立,因此提出了建立基于准稳态法利用MATLAB编程实现的中长期时间尺度频率波动仿真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风电场、水电机组和火电机组参与系统频率控制数学模型,区域电网联合频率控制数学模型,并且能够进行系统备用调整容量分析和AGC性能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风电场 频率控制 中长期时间尺度 频率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VulSniffer:一种多类型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学军 张奉鹤 +4 位作者 盖继扬 杜晓刚 周文杰 蔡特立 赵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9-160,共12页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使用的代码切片不能全面覆盖漏洞类间细微差异特征,且单一深度学习检测模型对跨文件、跨函数代码语句间较长的上下文依赖信息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类型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首先,基...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使用的代码切片不能全面覆盖漏洞类间细微差异特征,且单一深度学习检测模型对跨文件、跨函数代码语句间较长的上下文依赖信息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类型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首先,基于程序依赖图中的控制依赖和数据依赖信息,抽取包含可区分漏洞类型的细粒度两级代码切片。其次,将两级切片转化为初始表示向量。最后,构建适用于两级代码切片的深度学习漏洞检测融合模型,实现对多类型源代码漏洞的准确检测。在多个合成数据集及2个真实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检测效果优于现有的多类型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漏洞检测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数据依赖 控制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态干扰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故障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喜平 夏超浩 +3 位作者 徐宏雷 沈渭程 贾嵘 党建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4期90-96,共7页
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在此模型上分别模拟了电源侧扰动和电网侧扰动,通过分析扰动下光伏系统输出特性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暂态干扰下光伏发电系统的故障特性。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扰动 并网逆变器 暂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构复合聚乳酸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晓龙 李浩峰 +3 位作者 杨欣 郝晓琼 肖岩 于德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5,共4页
石油基材料的过度消耗及塑料垃圾的产生给周边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大力发展可替代石油基材料的产品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聚乳酸作为一种线性脂肪族热塑性塑料,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可加工性,成为目前开发最广泛... 石油基材料的过度消耗及塑料垃圾的产生给周边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大力发展可替代石油基材料的产品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聚乳酸作为一种线性脂肪族热塑性塑料,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可加工性,成为目前开发最广泛的商业化聚合物之一。立构复合聚乳酸为研发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且可降解的热塑性塑料提供了研究思路。介绍了近年来几种较为新颖的立构复合聚乳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归纳了立构复合聚乳酸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指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立构复合 制备方法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D-ELM的发电机转子绕组轻微匝间短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建峰 岳文亭 +3 位作者 李永刚 贺鹏康 侯岳佳 庄克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123,共8页
针对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早期故障不易检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时间尺度分解ITD(intrinsic time-scale decomposition)和极限学习机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的发电机转子绕组轻微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ITD算法将... 针对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早期故障不易检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时间尺度分解ITD(intrinsic time-scale decomposition)和极限学习机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的发电机转子绕组轻微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ITD算法将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数据分解为若干旋转PR(proper rotation)分量,并根据峭度准则进行信号重构;然后将重构后的信号作为输入量,诊断结果作为输出量,构建基于ITD-ELM的发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模型;最后以一台型号为MJF-30-6的同步发电机数据为样本,对其轻微匝间短路故障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基于ITD-ELM模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较单一的ELM模型显著提高,验证了本文所提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本征时间尺度分解 峭度准则 极限学习机 匝间短路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K-TESM法的输变电工程造价数据预测方法 被引量:32
17
作者 丁政中 彭露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针对当前输变电工程造价数据预测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K-TESM法的输变电工程造价数据预测方法.以某地区2014~2018年110 kV输变电工程造价各项评价指标历史数据为基础,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建立输变电... 针对当前输变电工程造价数据预测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K-TESM法的输变电工程造价数据预测方法.以某地区2014~2018年110 kV输变电工程造价各项评价指标历史数据为基础,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建立输变电工程造价预测模型,对输变电工程造价各项评价指标走势及未来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输变电工程造价数据预测方法在对输变电工程造价进行预测时,预测平均绝对误差率能够控制在约10%以内,预测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TESM法 输变电工程造价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三次指数平滑法 预测模型 指标走势 未来数据 预测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编码的非侵入式负荷细粒度识别方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崔昊杨 蔡杰 +3 位作者 陈磊 江超 江友华 张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57-1565,共9页
在非侵入式负荷识别任务中,仅使用单一负荷特征对设备进行辨识时,存在特征重叠现象,无法满足对设备进行细粒度分类的需求。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颜色编码的非侵入式负荷细粒度识别方法。首先,采用Fryze功率理论将高频采样电流分解为有... 在非侵入式负荷识别任务中,仅使用单一负荷特征对设备进行辨识时,存在特征重叠现象,无法满足对设备进行细粒度分类的需求。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颜色编码的非侵入式负荷细粒度识别方法。首先,采用Fryze功率理论将高频采样电流分解为有功、无功电流,并对高频采样电压与无功电流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构建二维U-I轨迹图像。然后,利用颜色编码技术对轨迹图像进行处理,在R、G、B三通道中分别融合有功电流、轨迹变化信息及瞬时功率,得到彩色U-I轨迹图像。最后,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对彩色U-I轨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实现对设备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了一种自主学习方法,实现对负荷识别模型自主更新。使用PLAID和WHITED数据集对本算法的识别效果及自主学习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使得U-I轨迹所携带的信息量增加,增强了负荷特征的独特性,从而实现对设备的细粒度识别;自主学习方法能够学习新型电器并更新模型,提升了负荷识别模型场景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识别 Fryze功率理论 颜色编码 U-I轨迹 卷积神经网络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